一件被譽為「草書字典」的神帖,功力精純,這字已經人書俱老!

2021-02-08 騰訊網

草書是書法至高境界的一個體現,能夠在草書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在書法史上遠遠少於其它書體。

這是因為草書是一個獨立的書法體系,其內核是性靈的表達,是書寫者內心的寫照,境界高下,還不僅僅在於技法,而在於內心的修為。

中國草書發展到了唐朝,出現了張旭跟懷素。

懷素《聖母帖》草書長卷

張旭並不需要多講,他與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學書範式基本一致,有著良好的出身,良好的教育,是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描述的重要筆法傳承人。

他的堂舅是大書法家張彥遠,他自幼跟隨堂舅學習書法,他的學生是「畫聖」吳道子,還有大書法家顏真卿,他的地位能跟任何朝中顯貴往來,在學習書法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懷素便不同了,泥腿子出身,10歲就出家做了和尚,縱然很喜歡書法,但是苦練多年,仍舊不入門,屬於「江湖書法」,自己亂寫一氣,跟現在一些江湖大師一樣。

懷素弱冠之前練習書法,不得門徑,自學無果,值得慶幸的是,他知道自己的書法沒有入門,再這樣練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從此之後,他下山開始拜訪名師。

懷素生在了一個絕好的時代,那個時代極為開明與包容,他先拜訪了大詩人李白,後來又到了長安城,見到了張旭的弟子鄔彤,鄔彤毫不藏私,將張旭跟王獻之的筆法傾囊而授,自此懷素的書法才算真正入門。

在長安城的數年當中,懷素名聲大噪,此後卓然成家。

這就是一個真正書法家的成長軌跡,在沒有顯赫門第與名師教授的情況下,想靠勤學苦練成名成家是幾乎不可能的。

懷素最值得稱道的是他的《自敘帖》,這本帖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盛譽,曾經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這件作品的精彩之處就在於用筆的起止與線質,真正的「驚蛇入草」、「飛鳥出林」,唐代的大書法家是真正能像大自然學習,且能領會其妙旨的一個時代。

其線質也完全是篆籀用筆,筆筆中鋒,這一點後人難以。懷素在晚年有一件草書神帖,這本帖的價值完全在《自敘帖》之上,一件被譽為「草書字典」的神帖,功力精純,這字已經人書俱老!

這就是懷素的《聖母帖》。

這件《聖母帖》每一個字的草法都極為精準,是中規中矩的一件作品,極為規範,沒有太多尖銳的個性,這本帖完全可以作為一本草書字典。

這件《聖母帖》用筆精妙,點畫極為簡約,是懷素晚年的佳作,達到了孫過庭講的「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境界。此作是懷素絢爛至極之後復歸平淡的一件佳作,論藝術成就,遠在《自敘帖》之上。

相關焦點

  • 古代的「天下第一小草」,價值1000萬一個字,後世無人能及!
    在草書領域,有這樣一部名帖,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小草」,這幅字在著名的《宣和書譜》當中有這樣的評價:「此卷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意思是這件作品,每一個字都極有跳躍之勢,用筆和結字圓轉而勁拔,堪稱神品!這件作品在後面也有一幅題跋,是這樣寫的:「此作瘦勁自然,應規入矩,得二王遺韻。黃庭堅謂其暮年乃不減長史,如是也!
  • 懷素生平最好的一幅字,超越了「天下第一草書」,實在是妙不可言
    懷素生平有兩個「天下第一」,他40歲左右寫的大草《自敘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他晚年的時候寫的一件《小草千字文》,被譽為「天下第一小草」,因為價值連城,堪稱一字千金,所以此作也叫《千金帖》。懷素草書《聖母帖》長卷然後在懷素生平所有的名帖當中,最好的帖要屬《聖母帖》了!這件作品完勝「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
  • 顏真卿72歲時的一幅字,被譽為「楷書之豐碑」,真是人書俱老
    顏真卿《顏家廟碑》都說字如其人,而顏氏字體可以說是人與字都是高度的契合,是人格高尚與書風高尚的典型代表。顏氏字體與柳公權字體還有這「顏筋柳骨」之讚譽。顏真卿《顏家廟碑》顏真卿所遺留下的書法作品有很多,比如:《顏勤禮碑》《元次山碑》、《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等。
  • 書法史上一部「草書神帖」,專家:練好這943個字,書法能有大成
    在中國書法史的3000多年裡,能夠稱之為「神帖」的不過寥寥數件。「神帖」一般具備以下特徵:其一,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淘洗仍舊是千古不易的經典,至今仍舊盛傳不衰。其二,幾乎所有的書法人,都曾從中獲益,不學這本帖,你的書法境界便不會高明。
  • 懷素又一罕見真跡面世,此作被譽為「稀世瑰寶」,價值無法估量!
    在書法史上,晉人將章草和小草的體勢進一步發展成了大草,到了唐代,草書的面目為之一變,張旭、懷素、賀知章、李白等人為唐代草書注入了大唐氣度,使之從晉人的連綴成先,鋪向了塊面感。而其中最值得稱頌的乃是懷素,在2年前,遼寧的博物館展出了一件極少面世的懷素真跡《論書帖》,此帖在整個書法界引發轟動。
  • 臺灣的一件「書法重寶」,曾是「天下第一草書」,這字絕對驚豔!
    懷素十歲的時候,忽然想要出家,在那個時代,宗教文化極為盛行,也沒有過多不合理的幹預,所以民間信徒甚眾,這也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懷素酷愛書法,出家之後,沒有經濟來源,也買不起紙,他就做了一堆漆盤,並且在芭蕉葉上苦練書法,功夫也下夠了,他人也不笨,但是這時候的書法只能算是「江湖體」,因為練字不得法。
  • 他的草書明朝第一,遠超唐伯虎,小勝文徵明,誰贊成,誰反對
    在臺閣體風行的明朝中期,而祝允明卻能以草書名垂書史,成為吳門書派的執牛耳者,在書法上藝壓文徵明唐伯虎等時賢翹楚,為評者稱之為明朝第一。祝允明曾言:「得形體不若得筆法,學字如女子梳掠,惟性虛者尤能作態度也,世之學阮研者,不得其骨力婉媚,惟見拳委曲,學薄紹之者,不得其批研淵微,徒見其經營險急所謂醜女效顰,見者必走也。」
  • 這才是蘇東坡最好的書法,字字神鬼莫測,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
    在蘇東坡眾多的傳世作品當中,比較為世人所知的,乃是他的《黃州寒食詩帖》,此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齊名。這篇《寒食帖》乃是蘇東坡經歷了人生的巨大轉折「烏臺詩案」,在生死線上垂死掙扎之後,被貶黃州的第三年的作品。
  • 800年前的「大神級」草書,這字筆筆如刀,可惜被美國人搶走了!
    在元代書法史上有這樣一件草書「神作」,是真正「大神級」的作品,此作筆筆如刀,卻被美國人搶走了!總草書的表現力來講,技法尚在其次,氣格乃是第一位的,縱然你技法完備,沒有過人的氣格,你的草書藝術表現力也會大打折扣,鮮于樞的草書便是將總計坦蕩如砥的「豪俠」之氣融在草書當中,一時被譽為「書壇巨擘」。
  • 元代唯一的草書大師,這字秀逸高雅,獨步天下800多年!
    鮮于樞草書長卷《石鼓歌》草書乃是由章草演變而來,其基礎是隸書與簡牘書法,而許多人誤以為唐楷是草書的基礎,關於這一點的認識,也是區分「書法內行」與「書法外行」的原因。草書在魏晉時期達到第一座高峰,其中以張芝、王羲之和王獻之為代筆,可惜的是如今沒有墨跡流傳,我們只能從閣帖和唐人摹本來找到其筆法的蛛絲馬跡。草書到了唐代由於諸多書體已經完備,尤其是唐楷的完備,促使草書的筆法和面目氣象為之一變,許多人將唐楷的提按動作加入到草書當中取代了部分使轉,這就導致後人的草書面目格調落了下乘。
  • 古代草書中的「無上範本」,讓歷代書家膜拜,堪稱「書中龍象」!
    而在草書領域,也有這樣的一部「神帖」,此作便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十七帖》!這部帖堪稱中國草書領域當中的「王者」,歷代書法家無不膜拜之,稱得上是「千古第一品」 王羲之《十七帖》草書長卷《十七帖》是中國草書的源泉,是一部字典式的草書範本,也是任何一個學習草書者不能錯過的經典,此作皇皇千餘字,我們平時創作所有的常用字都能從裡面找到字例。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草書寶典」,學會這1000個字,書法不用愁
    但王羲之本來對於書法的傳承並沒有明顯的芥蒂,他在自己晚年的時候,寫了一幅字,此作乃是他留給後人的一部「草書寶典」,這幅字總計1000餘字,普通人學成之後可成大器!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草書百韻歌》。這件作品總計1000個字,是以歌訣的形式書寫而成的版主記憶草書的作品,王羲之真跡自然已經失傳,如今所存於世的乃是元朝刻本《草書百韻歌》,此刻本不倫不類,對於學習草書幫助不大。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這其中有一幅字,曾經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這件作品就是米芾的《蜀素帖》。米芾的《蜀素帖》在百度百科有過介紹,曾經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能有此殊榮,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可以說是書法史顏值最高的一幅字了。
  • 胡秋萍草書,隱藏了法度,顯示了無法勝有法的風範
    胡秋萍草書,隱藏了法度,顯示了無法勝有法的風範。草書創作向來比較難,難在如何處理法度與無法的問題。如果你寫草書,只考慮法度,就是照著前人的草書作書奴,寫張旭也罷,寫王鐸也罷,寫來寫去就失去了自我,做書奴沒出路,也沒有意思。
  • 蔡茂友書法講壇《大宋書法賞析》第5講——蘇舜欽《草書詩帖》
    花發上林、月滉淮水——蘇舜欽《草書詩帖》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和詩歌評論家,字子美,一字倩仲,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蘇舜欽是蘇舜元之弟,兄弟倆稱霸書壇,在當時被稱為「二蘇」。
  • 草書怎麼入手?這本帖是最適合初學的
    後來,看古人書論,董其昌說草書應從《十七帖》入手,王鐸也說,草書應從《十七帖》入手。趙孟草書也是來自《十七帖》我尋思,古人大書法家,偶有雷同可能是湊巧,但是這麼多人都推薦,一定要試一試。於是臨習《十七帖》一開始是真不喜歡這本帖,因為我喜歡大草,狂草,不喜歡小草。所以臨起來心不甘情不願。
  • 3500個常用字草書帖欣賞,學現代草書的第一選擇,好帖請收藏
    初學宜懸腕端坐,執筆必須標準,到一定功力或創作的時候就隨意執筆了,沒有標準執法了並且,在臨碑帖之前,應該先練習標準的橫豎撇捺,網上多有示範,不要怕不古,今人很善總結。3500個常用字草書帖欣賞:關於成年人練毛筆字,有一種說法:先練篆書,一是解決中鋒行筆問題,二是避免積習幹擾;次練草書,同樣是先解決筆法使轉,同樣避免積習幹擾;同時以硬筆臨摹小楷靈飛經、十三行等,小字行書蘭亭、聖教,解決結體,熟悉章法、氣韻、連帶;最後以毛筆練行楷書。
  • 歐陽詢曾寫過《草書千字文》?!
    歐陽詢《草書千字文》 史書記載歐陽詢書法初學王羲之,曾以重金購得王羲之教子習字用的《指歸圖》,日夜揣摹、刻苦鑽研,險峻過之。此《草書千字文》「晉味」十足,超出世俗,書寫矯健而靈活多變,飄若浮雲,矯如驚龍,可見其在草書方面亦是實力不俗。
  • 一位和尚酒後的塗鴉之作,竟成「天下第一草書」,這字震撼了世界
    懷素草書長卷《自敘帖》我們分析這些作品的時候,往往不是拆解其寫字死後的筆法跟字法以及章法,而是在不同心理狀態之下不同的節奏所產生出不同的心理表達,這便是以書寄情的境界。在草書領域有這樣一件作品,乃是一位和尚酒醉之後的塗鴉之作,此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此作一經問世便震撼了世界,1000年來讓後人仰望!這件作品便是懷素的《自敘帖》,毫不誇張地說,倘若學習草書對這件《自敘帖》沒有精透的了解,那麼你的草書可能還沒有入門!
  • 這是真正的人書俱老,文史大家周退密書法上海展出
    臨漢簡《王杖詔書令》此外,展覽還呈現了一件特殊的展品,那是由周退密題跋,其父周絜非的遺墨——臨《韭花帖》。此外,展覽還呈現了一件特殊的展品,那是由周退密題跋,其父周絜非的遺墨——臨《韭花帖》,從中也可見出周退密的家學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