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大理段氏」是真是假?後代在哪裡?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2020-12-15 騰訊網

金庸小說中的大理段氏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並且有見於史書記載。《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明、段正淳、段譽爺三都是歷史上真實人物,《射鵰英雄傳》裡的一燈大師段智興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大理段氏起源

大理段氏基本可以算作是白族人,其實在最早的時期,也就是段氏祖先是漢人,大理段氏起源於漢代,段氏祖先是西漢時期的武威太守段貞,自段貞之後段氏一直是世居武威郡,以郡望來說大理段氏屬於武威段氏。

後來歷經時代變遷,段氏後人遷居雲南與當地的白族人通婚,所以由漢族變成了白族,大理段氏的先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詔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後來段思平與滇東三十七部落聯合建國,推翻了大義寧國,創建了大理國。

大理國的基本制度都是承襲於當年的南詔國,而且大理段氏的姓名也非常有意思,是父子聯名的方法,就比如歷史上段正淳是段譽的父親,其實歷史上段譽真正的名字叫做段正嚴,和父親段正淳名字非常相像,這就叫父子聯名。

段氏帝國

大理段氏自段思平建國以後,其實段氏一直都是有名無實的皇帝,因為段思平在建國時依靠了滇東三十七部落幫助,而這其中出力最大和實力最強的主要是董氏和高氏兩大部落。

因此段思平建國至其弟段思良之時,段氏兄弟主要依靠董氏家族,而董氏家族最初實力深厚,所以董氏家族的人基本世代為宰相,後來董氏家族衰敗,至段思良之子段思聰之後高氏家族趁勢崛起取而代之。

從段思聰以後,高氏家族世代為宰相,一直操控大理國直至忽必烈滅亡大理。

《天龍八部》小說中的鄯闡侯高升泰也是歷史上真實人物,小說中他是忠心耿耿的賢臣,其實歷史上他就是段正明時代的權臣高氏家族首領,他為大理國宰相,後來高升泰更是廢段正明為僧,自立為大中國皇帝。

高升泰臨死前叮囑兒子高泰明還位於段氏後人,於是高升泰死後,高泰明擁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為皇帝,依舊國號大理國,段正淳即位後由於中間出現過高升泰篡位的插曲,所以段正淳之後的大理國史稱後大理國。

段正淳之子段正嚴也就是小說中的段譽是大理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且壽命也是最長的國君,段正嚴在歷史上比較有作為,他本有望趁高氏家族衰敗之時收回皇權,壓制高氏,但是可惜的是高氏再度崛起,晚年的段正嚴在高氏操控之下當皇帝當的索然無味,所以避位為僧,段正嚴一直活到93歲才去世。

所以說大理國的皇族段氏自段思聰之後一直是有名無實的皇帝,雖然名為皇帝,卻處處要聽命於高氏家族,因此大理國歷代皇帝大多出家為僧,就因為當傀儡皇帝沒有太大意思。

大理國可以說段氏是有國無權,高氏是有權無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忽必烈滅亡大理國。

忽必烈南下攻大理國,生擒大理國末代皇帝段興智和末代宰相高泰祥,因為段興智常年做傀儡皇帝,所以他被擒以後第一時間投降了元朝,反而末代宰相高泰祥一幅寧死不降誓與國家共存亡的態度,忽必烈於是斬殺高泰祥,收降了段興智,其實忽必烈哪知道大理國宰相才是真正的皇帝。

忽必烈反而認為高泰祥忠肝義膽,斬殺高泰祥後,反而厚待其家族,讓其家族世代為統矢邏(現今姚安縣地區一帶)土司。

而段興智投降後被元朝皇帝封為世襲大理地區總管,這一下高氏家族反而要受段氏家族管制,如果不服,蒙古人就幫段氏打高氏,這回段氏家族屬於是農奴翻身把歌唱了,之前段氏都是高氏傀儡,這回段氏掌握實權,從這以後大理段氏家族世襲為大理總管,再也沒有人願意出家為僧了。

大理段氏的結局

由於忽必烈屬於幫段氏家族翻了身,大理段氏成為世襲大理總管以後,一直是對元朝忠心耿耿,盡心竭力。

元朝被南方起義軍打垮之時,段氏也是對蒙古人不離不棄,元朝被紅巾軍打敗後,北元的殘餘勢力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敗逃雲南,正是依靠了大理總管段功的支持,擊退了紅巾軍。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裡的大理段氏真的存在嗎?段譽的歷史原型是誰?
    金庸先生的著作《天龍八部》裡的大理段氏想必大家印象深刻,尤其是97版著名演員陳浩民所飾演的段譽更是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大理段氏的看家本領有六脈神劍,一陽指等。那麼小說裡的段氏家族真的存在嗎?筆者為您解答一下。
  • 大理段氏
    大理國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孫子段思聰等等,父子名字中都為「思」字。這是由於段氏在雲南生活數代之後,受到當地父子聯名的影響。最先到達雲南的是魏之段延,數傳北周之段永,再數傳唐之段儉魏。而始祖段延是來自河西的武威漢人。而武威段氏的始祖為西漢段貞,是共叔段子孫西遷武威後的後裔。
  • 趙匡胤志在統一天下,為何不敢攻打大理?只因段氏手握「殺手鐧」
    趙匡胤橫掃天下,為何不敢攻打邊陲小國大理?只因段氏握有殺手鐧 大家好。今天讓我們一起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每個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都應該知道大理王國的段譽和段正淳,雖然他們是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不過歷史上真的有這兩人。
  • 大理段氏究竟是怎樣一個家族?
    不巧鳩摩智來天龍寺找事,時任大理國皇帝的段正明把心一橫,決定剃度出家,先幫天龍寺的老和尚們驅退強敵,再求長老們救侄兒的命。關於皇帝出家,我們中原漢人只聽說過梁武帝入寺捨身,讓臣子們花幾億把他贖出來。要說真做和尚且再也不染指皇位這種驚世駭俗之舉, 大理段氏果斷贏了。1094年,保定帝段正明避位為僧,國人奉鄯闡侯高昇泰為主,段氏中絕。
  • 大理段氏—雲南大理望族
    直到元朝滅亡後,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統一。洪武十五年(1382),明軍入滇,段氏末代總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後。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在《南詔野史》載:「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人(甘肅武威人)。祖段儉魏為閣羅鳳將,唐天寶中大敗唐兵,功升清平官,賜名忠國,拜相,六傳而生思平」。
  • 景致記錄:相對於千年崇聖寺三塔而言,大理段氏只是雲煙
    這9位皇帝分別是:段思英、段素隆、段素貞、段思廉、段壽輝、段正明、段正淳、段正嚴、段正興;段正淳是大理國真實存在過的皇帝,他的兒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段正嚴,恰巧又名段和譽。對,段正嚴就是金庸小說中《天龍八部》的男主角段譽。
  • 大理段氏世家之《不戀龍袍戀青燈》
    在其他許多王朝,為了爭奪一個王位,父子相殘,兄弟仇殺,甚至臨死之人都不放過,要補上一刀。就如明朝的應文皇帝,皇位已經被奪取,人也到處逃亡,從南京逃到了雲南,但篡位的朱棣還是從來沒放鬆過對他的追殺。而在大理國長達315年的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南詔本來也是信仰佛教的國家。
  • 歷史上的大理段氏
    段思廉統治時期大權旁落,高智升家族逐漸掌握大權,此後楊氏家族也有很大勢力。1080年,楊義貞發動政變,殺國君段廉義(段思廉的兒子)而自立為帝。但時間不久,高智升派其子高升泰率兵誅殺楊義貞,擁立段壽輝(段廉義之侄)為帝。  沒有實權的段壽輝不敢貪戀皇位,一年後出家為僧,禪位給堂弟、段思廉之孫段正明。
  • 奇葩的大理段氏,為何22位皇帝,就有11位出家為僧
    當皇帝,應該是古代最多人嚮往的事,就連武則天一個女人,也為了當皇帝精心部署多年。在歷史上,也有不少人為了皇位,不惜父子反目、手足相殘,上演了一幕幕悲劇。然而凡事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政權很奇葩,22位皇帝中,就有11位出家為僧,其中不乏主動退位出家的。
  • 金庸小說中」神秘的大理國」:皇帝喜歡當和尚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一燈大師、段譽等段氏家族成員都是擁有絕世武功的高人,他們行俠仗義、愛民如子。歷史中是否真有段正淳、段譽等人?《天龍八部》小說裡的段譽為人善良,充滿著一顆佛心,而歷史上的段和譽也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思攬政權」(《滇考》記載),和很多大理的皇帝一樣,段和譽在位四十年後禪位為僧,最終活到了94歲,是大理國三百年中最長壽的一位君主,相當有福緣的一個人。
  • 大理段氏六脈神劍的失傳,不因艱深複雜而是武學式微的必然結果!
    天龍八部中有一位博學之士,姑且不論其為人是正是邪,就武學淵博而論在天龍八部眾位高手中確是首屈一指,他就是昔年大燕皇族後裔——慕容博,在他遊歷天下四處尋求幫助與契機復興大燕的時候,於吐蕃結識了密教大輪明王鳩摩智,指點其武學間隙之時有意無意提及了少林易筋經與大理段氏六脈神劍,將此二項絕技並列天下第一
  • 金庸筆下最強武學世家,出過三位天下第一,家傳絕學堪稱金庸第一
    武林世家很多,比如說金刀王家、聚賢莊遊家、石樑溫家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介紹。聊完兩個比較有名的武林世家,接下來聊一聊金庸筆下最強的武林世家,就是大理段氏。段氏是一個神奇的家族,其名聲絲毫不弱於林家和慕容家,段家的神奇之處在於,他們既是江湖豪強,又是政治勢力。
  • 據傳 金庸筆下的「一陽指」、六脈神劍等武功絕學就藏在大理有個地方!
    段氏後人曾用點穴手法,讓美國海軍陸戰隊教官當場癱軟?!今年9月下旬,金庸《天龍八部》「段王爺」的後裔在昆明聚會,成立中華段氏文化研究會雲南分會。聚會上,自稱是段氏後人的河南人段保華還當眾展示了金庸筆下的「一陽指」,同時聲稱曾用點穴手法,讓美國海軍陸戰隊教官當場癱軟,點穴手法可以控制人的一切反抗能力。而自己的「一陽指」則是祖傳功夫。
  • 天龍八部中段延慶是大理國太子,為何設計陷害大理段氏
    政變之前的大理段氏是段延慶的家,是家哪有不愛的道理,可是政變之後呢?哪裡已經是一個不能讓他容身的地方了,段壽輝在天龍寺高僧的幫助下,逐漸廓清寰宇消滅了叛亂,由於找不到延慶太子,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情況下,保定帝段正明便登上皇帝大位,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大理段氏有皇帝存在,就不可能讓段延慶有容身之地,所以生他養他的大理段氏,就成了仇恨之地,成了他一心想要報復的地方,這種悲涼又有幾人知曉。
  • 大理古國和段氏,原來天龍八部裡都不是虛構的
    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地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文(方塊白文,已失傳)。方塊白文是用漢字書寫。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
  • 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排名,乾坤大挪移只能排第九,第一當之無愧
    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融合。排名第九,乾坤大挪移。。
  • 雲南「最出名」的城市,曾為一國首都,因金庸小說而紅遍世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希望通過旅遊來減輕自己的壓力,相比於去外國旅遊而言,國內的一些旅遊城市往往更具有優勢,比如說蘇州,杭州,重慶,雲南等,每次到了節假日的時候都會變得人山人海,而接下來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雲南最出名的城市,曾為一國首都,因金庸小說而紅遍世界
  • 段氏大理——享國三百年的傀儡政權
    後晉開運元年(944),段思平在巡視途中病逝,一個豪雄就這樣完結了一個花開花落的不凡人生,他那剛剛有點眉目的「大理之花」也隨之零落。 兒子段思英段氏取名類似於日本古代,沒有輩分,不避先諱。繼位。他在位僅僅一年,就因荒淫昏庸被叔叔段思良代替。
  • 段氏家族簡介
    唐宋時期,在今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白蠻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孫在這裡相繼統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蠻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別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滅亡之後,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帶,多為段姓。清人張澍在《姓氏尋源》中說:「雲南蠻段氏,魏末段延沒蠻,代為酋帥。裔孫憑入朝,拜雲南刺史,本出武威。」
  • 國祚三百餘年的大理國段氏江山,為何被高升泰攔腰截斷
    提到大理國,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歷史上或者以歷史為題材的小說、影視劇中,經常聽到「大理」這一稱謂,就譬如說金庸先生所著的《天龍八部》,就曾用大量的篇幅來介紹大理段氏;在現在的雲南省境內,就有一個行政區劃叫做大理白族自治州,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新石器時代;陌生的是雖然對於「大理」一詞常有耳聞,但與歷代中原王朝相比較,它的知名度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