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犀牛日|從遍布亞非歐到瀕臨滅絕,保護它們從拒絕消費犀牛角...

2021-01-08 拾起賣

犀牛

陸地上除大象外

最大的食草動物

爪哇犀牛

爪哇犀,印度犀牛的近親,住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群島上。爪哇犀比印度犀個子小一些,通常在2.5~3.5米長、1.6米左右高,平均體重可達1500kg,最高2300kg。爪哇犀牛隻有一隻角,而且很短,所以又被稱為「小獨角犀」。

由於性格孤僻、居住地分散外加數量稀少,人們很難觀測到爪哇犀的生活習性。

爪哇犀過去普遍分布於印度、孟加拉國、不丹、中國、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

犀牛

在我們的印象中是

一種生活在動物園觀賞的動物

但你或許不知道

它們也曾經在這裡繁榮興盛過

在過去的40年中

這個世界失去了90%的犀牛

犀牛現存的五類中

除了黑犀牛

全員瀕危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已知的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Sudan)離開了我們。

由於年邁體衰,且飽受病痛之苦,無法站立,來自保護區與捷克動物園的獸醫團隊為牠實施了安樂死。

蘇丹在接受安樂死之前,飼養員 Joseph Wachira 正在悲傷地撫摸牠

Ami Vitale / National Geographic

至此,北部白犀牛這一亞種僅剩下兩頭雌性,納金(Najin)和法圖(Fatu)。如今科學家們正在運用胚胎技術,人工繁育這一物種。

保護犀牛,我們能做的有很多

犀牛在野外基本沒有天敵

他們的敵人只有人類

犀牛是人類名利場的犧牲品

犀牛曾經遍布歐亞大陸和非洲,但由於棲息地的喪失、盜獵與非法貿易活動、政治衝突等威脅,五種犀牛中有三種已被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

在分布國和相關國家實施一系列保護措施的努力下,犀牛盜獵數量在近五年的時間裡持續下降。相較2018年,2019年南非境內犀牛盜獵數量減少了175起(現存80%以上的犀牛都分布在南非)[8]。

保護犀牛,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些:

- 拒絕購買、出售、運輸、郵寄、進出口犀牛角等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 做一名負責任的旅行者,保護旅遊目的地生態環境,選擇環境友好或有助於提升當地社區可持續經濟的旅遊紀念品,減少食物浪費等等;

- 遇到身邊計劃出境遊的朋友,應該禮貌性地提醒:未經允許私自攜帶皮毛、肉類、牙/角、野生植物及種子等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出入境是違法的;

- 如發現違法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或者線索,可以向當地森林公安或者平臺進行舉報(例如,騰訊110小程序);

綜合自:魚靚靚、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相關焦點

  • 力挽狂瀾:人們有望將北部白犀牛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其中白犀牛是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它有兩個亞種,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的數量只剩下兩頭雌性犀牛,意味著已走向滅絕。而北部白犀牛滅絕的過程,自然是因為它們的犀牛角。犀牛在自然環境下幾乎沒有天敵,它們體型大而且性情暴躁,堅硬的犀牛角是它們最有力的武器。
  • 世界犀牛日,先從認識這個「萌獸」開始 | 共護瀕臨物種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World Rhino Day),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南非在2010為了在國際層面提升公眾對這一瀕危物種的認識於2010年設立的紀念日。今天世界犀牛日之際,綠會小編邀您一同關注這一瀕危物種。
  • 僅存一頭雄性白犀牛,告訴我們什麼是瀕臨滅絕!
    白犀牛目前,世界上生存的犀牛有5種:白犀(分為南方白犀和北方白犀)、黑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蘇門犀。犀牛中要算白犀的體型最大,建高可達1.8—20米,身長達4.1—4.4米,體重2—3噸之間。這種犀牛雖名為白犀,但它的體色是灰色。白犀僅分布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區,在亞洲的傳統醫學裡,犀牛角可用作藥物,犀牛角在亞洲市場十分受歡迎,最高可賣到1磅3萬美元。
  • 世界犀牛日和長隆一起珍「犀」它,愛「犀」它
    「世界犀牛日」,它由非政府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南非辦公室於2010年發起,旨在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環保活動來保護犀牛。但近年來,受生態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犀牛數量不斷減少,目前,全世界犀牛僅有約2萬頭,保護和繁殖犀牛刻不容緩。據了解,為了保護珍稀的犀牛,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在廣州清遠建立了「長隆世界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源基地」,專注於珍稀動物的飼養、研究、繁殖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 犀牛被活生生切下犀牛角,得知真相後,眾人紛紛拍手稱讚
    兩眼觀世界,雙耳聽奇聞,歡迎收看阿良大事件。在非洲三大巨獸中,最威武的就是犀牛,一身堅固的鎧甲,配上一個尖銳的大角,看起來格外的強壯。不過由於人類的偷獵,現在犀牛的數量已經開始大大減少,多個亞種的犀牛都已經滅絕。除了偷獵者,動物保護者卻主動鋸掉犀牛角,犀牛角是犀牛身體的一部分,為什麼要殘忍鋸掉呢?得知真相後,眾人紛紛拍手稱讚。原來沒有了牛角的犀牛,很少會成為偷獵者的目標。
  • 世界犀牛日,先從認識這個「萌獸」開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World Rhino Day),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南非在2010為了在國際層面提升公眾對這一瀕危物種的認識於2010年設立的紀念日。今天世界犀牛日之際,綠會小編邀您一同關注這一瀕危物種。
  • 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走了,人類只有抱歉二字
    為了保護它們不被獵殺,工作人員不得不採取下下策:人工鋸掉犀牛角,或是給犀牛角注入毒素和亮粉色顏料。蘇丹頭上本可以長到1米多長的兩隻犀牛角,在3年前被割去,保護區的40名持槍守衛和18名飼養員不分晝夜,輪流守衛著它。然而這一切已經太晚了。繼2011年西黑犀滅絕後,北白犀即將成為第二個被盜獵毀滅的犀牛亞種。
  • 【痛心】只用了13年,它們就被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項將物種受威脅程度依次分為6個等級的名錄,分別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13年前,黃胸鵐的評級還是「無危」。根據紅色名錄官網公布的信息,2004年,黃胸鵐由「無危」改為「近危」,2008年「易危」,2013年「瀕危」,到本月5日變為「極危」。
  • 一起走近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3——中國犀牛
    早在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末犀角雕雙螭海棠形杯以1076萬港幣晉級「千萬元俱樂部」;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又有兩件犀角器均以3986萬港元的高價,打破了這項拍賣的世界紀錄。從古至今人類對犀牛的捕殺就從未停止,很多地區的犀牛也因此滅絕,只能留下一隻犀牛角在這個世界上以證明他們存在過。
  • 只用了13年,它們就被中國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根據紅色名錄官網公布的信息,2004年,黃胸鵐由「無危」改為「近危」,2008年「易危」,2013年「瀕危」,到本月5日變為「極危」。「極危」,距離下一級「野外滅絕」只剩一步之遙。鄭曉龍 攝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目前全世界僅存一千多匹。由於過度獵捕、畜牧業迅速發展等人類經濟活動對棲息地的破壞,普氏野馬種群數量逐漸減少並瀕臨滅絕。
  • 永別了,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這個和善卻孤獨的物種真的要...
    不過短短百年間,我們把一個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的物種推向了滅絕。就因為它們與眾不同的角,白犀牛成了最受盜獵者關注的一種犀牛。在人類眼裡,尤其在亞洲東部幾個國家,犀牛角成了壯陽、治癌症的良藥,還可以雕刻成手串、擺件,象徵勇敢、高貴。
  • 世界十大瀕臨滅絕的動物 兩米稜皮龜世界僅10隻
    地球上擁有的物種種類繁多以至於很多本就稀少的動物瀕臨滅絕,有很多世界僅存不足10隻,還有些我們還來不急認識就已經消失的動物,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世界十大瀕臨滅絕的動物。1.稜皮龜稜皮龜世界上龜鱉類最大的物種之一,稀有而珍貴,很多人們因他稀有而珍貴,對他們過度捕捉導致,導致本就不多的它世界僅剩不足十隻,是世界十大瀕臨滅絕的動物之一。
  • 為什麼要割掉巨大犀牛的角?難道真的只是為了保護它嗎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面,存在著數不勝數的動植物,一些由於無法適應自然而被淘汰,還有一些則是由於人類的大肆屠殺而瀕臨滅絕,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些動物都具有能夠帶來利益的東西,比如大象的象牙還有犀牛的牛角等。
  • 全城熱益 | 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一、走進犀牛  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二、瀕臨滅絕  吳越兩國在爭戰過程中,雙方更是擁有大規模配備犀牛甲的軍隊,《吳越春秋》記載,在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決戰中,吳國:「今夫差衣水犀甲者,十有三萬人,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
  •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大熊貓(不再瀕危:2016年)1961年,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選擇大熊貓作為他們的標誌時,大熊貓幾乎已經滅絕。當時大熊貓就是瀕危動物的代表,截至2016年9月,大熊貓已經扭轉趨勢,不再面臨瀕臨滅絕。主要採取的措施是:首先,必須對偷獵行為加以嚴厲打擊。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蘇門答臘犀是現存體型最小的犀牛,它僅分布於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野生種群數量不足300頭爪哇犀是現存犀牛中數量最少,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現存野生數量已經不足60頭,它們全部在印尼爪哇島上的國家公園和越南的國家公園中,其中越南國家公園中的爪哇犀數量不足10頭,剩下的全部在爪哇島上。
  • 我國古代可謂犀牛遍地,為何突然滅絕?古人:殺它才能打勝仗
    據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統計,在如今世界上,已有593種鳥類、400多種獸類、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及超過1000種植物瀕臨滅絕。除去自然及生物本身的問題,人類在物種滅絕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加速了很多物種的滅亡,更直接造成了51種動物的滅絕。而當年曾遍布我國的犀牛,也正是絕於古人的屠刀之下。
  • 犀牛也會得癌症去世,這些幾近滅絕的生物,曾經像麻雀和燕子一樣普遍
    去年11月23日,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因癌症去世。這是一隻雌性犀牛,而馬來西亞最後一頭雄性犀牛已在5月去世。 有人認為,地球從誕生至今,無數物種在漫長的歷史中出現又消失,而今天蘇門答臘犀牛的滅絕危機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在他們看來,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物種滅絕的新時代,不僅是蘇門答臘犀牛,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已經或者即將在我們這個時代消失。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獵殺行為加速了這些物種的滅絕。 比如朱䴉。
  • 只用了13年,它就被中國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極危」,意味著其野生種群面臨即將滅絕的機率非常高。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網公開的信息稱,在中國,為食用而對黃胸鵐進行的非法誘捕是主要威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物種受威脅程度依次分為6個等級,分別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
  • 拒絕野味,地球一家親,讓我們山更綠水更清
    一起轉發呼籲:為了你我的健康,拒絕食用野味!曾幾何時,地球是多麼的安詳如意,萬物井然有序的生長,剎那間人間芳華早已滿目瘡痍。正如姚明所代言的公益廣告「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時代的發展,我們不知道使多少朋友離我們而去,又有多少朋友因為我們都貪慾,讓他們瀕臨滅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做的「好事」,不知你是否會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