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註定不能妥協?抗美援朝戰爭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2020-12-26 靜夜史言

作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雖然早已散盡,但對於十四億國人而言卻依然記憶猶新。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在於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及其劣勢的武器裝備將幾乎武裝到牙齒的十七國聯軍打翻在地,創造了震古爍今的歷史奇蹟。

隨著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標誌著我們終於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也空前提高,昂首步入五大國序列。

隨後的1954年,我國以五大國身份參加了日內瓦會議,並主導了中南半島的歷史走向,成為無足輕重的世界大國。

很多人說,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除了證明了共和國堅決抗擊外來入侵的決心和力量,更證明了我們作為大國不能也不可能祈求妥協。

這樣的說法無疑很有道理。畢竟古往今來的歷史早已不止一次地證明:

大國的體量,註定了不可能小富即安。就像人高馬大的妹子難以小鳥依人一樣,大國天生就是要參與大國博弈的,並且只有具備問鼎世界的實力才有活下去的資格,今天的俄羅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抗美援朝並沒有說明這一點,理由很簡單。雖然共和國建國之初體量巨大,但卻並沒有令美蘇忌憚的鋒芒。歷史上的我們,尤其是近百年來,我們從來都是被動挨打。即便是取得了中法戰爭的勝利也依然逃不過賠款的命運,即便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免不了割地的結局。

所以,某種程度上說,即便是1949年共和國成立,在美蘇等大國眼中,我們也不過是一塊肥肉而已,距離大國還有著十萬九千裡的遙遠距離。這一點在日本的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其戰俘也不改「支那」的侮辱性稱呼,因為他們不相信這個昔日的「東亞病夫」已經徹底站起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論上我們是有對外卑躬屈膝的可能的。所以美國等西方國家才在內戰撥雲見日的時刻,紛紛向我們拋開橄欖枝,表示我們只要承認西方國家的在華權益,它們立刻就能踹開南京國民政府,和我們情比金堅。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除了這和革命的目標南轅北轍,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蘇聯的存在,使我們沒有左右搖擺的可能。

雖然立國之初的我們不具備威脅美蘇的能力,但卻有作為一枚棋子的可能,而我們的體量,也註定了倒向任何一方都可能讓對手如鯁在喉,所以它們才會瘋狂拉攏我們。

當時的情況是,即便我們和美國摒除意識形態隔空握手,也不得不面對蘇聯的威脅。畢竟美國遠在大洋彼岸,而蘇聯卻近在眼前。1945年失去蒙古的殷鑑不遠,現實情況不允許我們再度冒險,所以我們必須和西方劃清界限,一邊倒向蘇聯,換取國土的暫時安寧。

而蘇聯出於在意識形態方面對我們的了解,早在1945年就預言到我們必將再度強大的局面,所以韓戰也是蘇聯設計我們入局的一步大棋。

從史達林的角度來看,如果朝鮮能夠成功統一朝鮮半島或者和美國形成對峙,蘇聯都可以在半島坐收漁翁之利。而如果朝鮮力戰不支將我們拖下水,我們又必然打不過聯合國軍,屆時依然需要蘇聯出手,蘇聯便可名正言順地捲土重來。

只是史達林沒有想到,我們不僅有敢於跨過鴨綠江的勇氣,更有以一敵十七的決心,並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趕到三八線,徹底震驚世界,包括蘇聯。

也正是這一仗,確立了我國的大國地位,一改積貧積弱的固有印象。而也正是從這場戰爭結束後,一躍成為世界大國的我們才徹底失去了所有妥協的退路,再也沒有了低調發展的可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的戰爭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是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以巨大的代價,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衛了國家安全,達成了出兵朝鮮的戰略目的。   抗美援朝戰爭創造和維護了中國在東北亞地區有利的戰略態勢和戰略格局,為國家經濟建設創造了相對和平的安全環境。
  • 田義偉: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國較量的啟示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田義偉: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國較量的啟示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專家縱橫談(4)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國較量的啟示  文/田義偉  ·中國人民在美國處於頂峰之際,敢於迎接它的挑戰,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膽略,在當時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絕無僅有的
  • 1950年抗美援朝,中國為什麼非打不可?戰爭帶來的利益影響至今!
    1950年,韓戰全面爆發。一場本該是朝鮮半島的內部戰爭,卻先後受到蘇聯和美國的插手。事態發展愈演愈烈,這已經不再是局部戰爭那麼簡單。而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博弈。不得不承認的是,抗美援朝的進行讓中國損失慘重,無論是在人力還是物力方面。但這一戰又是避無可避,雖然在那時候沒有給直接給中國的經濟帶來好處,但是給中國帶來的長遠利益至今依舊存在,正因為有韓戰奠定了基礎,中國和朝鮮才能夠和平穩定發展,通過展示中國的軍事實力給全球各個國家提了個醒,中國可不是好欺負的。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在這種情況下,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利益面臨挑戰的時候能不能應對,敢不敢出手,確實是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70年前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歷史考卷,敢於對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說「不」,交出了令人驕傲和滿意的答案。毛澤東在1953年9月總結抗美援朝勝利時說的一句話是對這個答案最好的詮釋:「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 抗美援朝戰爭到底給美國造成了多大的創傷?
    而從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到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被迫籤訂停戰協定的兩年零九個多月時間裡,是我們的抗美援朝戰爭,也就是共和國偉大的立國之戰。當然不能。很多人將抗美援朝的本質歸結為保住朝鮮政權,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表述,因為我們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而「保家衛國」無疑才是根本目的。我們參戰,並將戰場擺在國門之外,為的就是保住我們的國土不受美國威脅,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的目的顯然已經達到。
  •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獲得的最大利益是什麼?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趁機介入半島局勢,其戰火一度延綿至中國的鴨綠江邊,嚴重威脅到中國的領土安全。當時中國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元帥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奔赴朝鮮。連同朝鮮人民軍一同對抗聯合國軍。
  • 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朝鮮停戰協定的最後籤訂,中朝軍隊守住三八線,拔去了插在中國頭上的一把刀,使東北乃至全國可以安心搞生產建設﹔避免了在中國國土上與侵略者對抗的可能,將我們的「國防線」外移﹔也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爭取到一些餘地。毛澤東不能不為之感到欣慰。「取得了軍事經驗」「取得了軍事經驗」,是毛澤東講抗美援朝意義時提到的第二條。
  • 從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復興圖強的精神力量
    從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復興圖強的精神力量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 方 向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 我國到底該不該抗美援朝?戰爭結束14年後,美國人親自給出答案
    落後就要挨打,我國的近代史充滿了屈辱和苦難,從鴉片戰爭開始就一直被動挨打,二戰結束後,我們國家又經歷了內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才終於迎來了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很快我國又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爭,期間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在這種情況下,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利益面臨挑戰的時候能不能應對,敢不敢出手,確實是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70年前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歷史考卷,敢於對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說「不」,交出了令人驕傲和滿意的答案。毛澤東在1953年9月總結抗美援朝勝利時說的一句話是對這個答案最好的詮釋:「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 周三名言放送 伍 |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註定一戰》
    《註定一戰》一書聚焦崛起中的中國對於美國及全球秩序的影響這一問題,圍繞「修昔底德陷阱」探討了歷史上16個崛起國與守成國進行全球競爭的案例和戰爭場景。近年來,「修昔底德陷阱」愈發成為探討中美關係的熱詞,這個概念最早由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用於指代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之間的關係,即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身陷結構性矛盾,衝突極易發生。
  • 齊德學: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偉大戰爭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文/齊德學)「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這是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結論性表述。確實,抗美援朝戰爭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驕傲、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場偉大戰爭。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是英明的抗美援朝戰爭不是中國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
  • 抗美援朝中,中國到底獲得了什麼?美國不理解這種做法
    在這個階段,發展的起點低於世界其他大國的起點。許多國家也在關注我們的國家。當時,美國向中國鄰近的朝鮮發動了戰爭。但是我們的國家已經充當志願軍,並決定協助朝鮮。許多人認為,這次抵抗美國侵略援助朝鮮與我們國家無關。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國家觸發戰爭?我們的國家在這場戰爭中獲得了什麼?我們對世界隱瞞。我們必須知道,美國發動了韓戰。
  • 在朝鮮的一仗,作為「韓戰」是平局!可「抗美援朝」打勝了!
    應該說,韓戰與抗美援朝是兩碼事!抗美援朝之戰在韓戰的大範圍之內。準確的意義上說,韓戰一開始,屬於內戰,後來是蘇美兩個大國勢力範圍內的作戰,戰爭的結局,基本打成了平手!而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的反侵略戰爭,中國與朝鮮聯手對付美國領導的所謂的「聯合國軍」,我們打勝了。韓戰,時間是從1950年6月25日開始,至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半島軍事停戰協定》止。
  • 為什麼韓戰後中國才被西方視為大國?
    千百年來,祖國山川,江山如畫,疆土遼闊,無論是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而言,中國都是響噹噹的大國。 然而事實是,我們雖然有著最輝煌的歷史,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直到韓戰之後中國才被看作真正的大國,而這背後究竟又隱藏著什麼樣的原因呢?
  • 抗美援朝197653是什麼意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戰爭簡介及歷史意義
    197653的意思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抗美援朝中國犧牲了多少人 ?歷史意義有哪些
  • 讓世界傾聽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聲音:寫在《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
    《抗美援朝戰爭史》是經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批准編寫的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鴻篇巨製。該書出版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成為研究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參考著作,並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外文出版社與軍事科學出版社聯合推出三卷本《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適逢其時。
  • 汪暉: 20世紀中國歷史視野下的抗美援朝戰爭
    1951年10月,也就是入朝作戰一周年的時候,毛澤東在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的開幕詞中專門提到韓戰,他指出:第一,這場戰爭是保家衛國,如果不是美國軍隊佔領我國的臺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打到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軍隊作戰的。第二,既然美國侵略者向我們進攻,我們就不能不舉起反侵略的大旗,這是以正義的戰爭反對非正義的戰爭。
  •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到底犧牲了多少人?
    戰爭的勝利是建立在我國士兵的屍體上的,這場戰爭,志願軍同朝鮮軍隊聯合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扭轉了朝鮮局面,但是鋼鐵戰士也是血肉做的,志願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相信有小夥伴想知道,這場戰爭究竟帶走了多少寶貴生命呢?
  • 抗美援朝前因後果: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到底誰贏了?
    抗美援朝前因後果: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到底誰贏了?編輯/小李聊社會校稿/小李聊社會【導語】:70年前,英勇的革命先輩跨過了鴨綠江,就此拉開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如今,回顧歷史我們能夠發現:這是一場「起於三八線,終於三八線」的故事。那麼,到底是誰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