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個時代,職業不可能毫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職業都是平等的,這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也是一種倡導。
存在差別的,只是不同時代,對職業高低貴賤判斷的維度有所差別。在古代,大家覺得比較好的當然是官員、匠人,而農民、商人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而當今社會,大家對職業的好壞更多會從收入、社會地位方面進行評價,而隨著這種思路的轉變,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大家會覺得的「好職業」會隨之變化。在前幾年,大家會覺得能在外企工作,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而現如今,大家會覺得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才算一份正式的職業。
但無論怎麼說,職業不可能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
1、掌握的資源不一樣
不同的行業、職位,所能掌握的資源會不一樣。而當你所掌握的資源是其他人必須的時,自然相比其他人就能處於有利的地位。
2、職業的技術難度不同
不同的職業,因為技術難度不一樣,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不一樣,所以在支付給崗位人員的薪資、福利方面會有所差異,以此激勵崗位人員。
試想,如果每個職業,不管是做什麼工作,技術難度有多高,支付的薪資都是一樣的,崗位人員和其他崗位也沒什麼差別。那別人為什麼會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從事那些技術難度比較大、要求比較高的工作?
3、獲得的薪資、成就等不同
不同的職業、職位,用人單位支付的薪資是不一樣的,個人通過工作能取得的成就也是不一樣的。
薪資,能決定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所取得的成就,決定個人的社會價值以及社會地位。
雖然我們平時會說,職業本身無高低貴賤之分,是人的偏見,賦予了職業高低貴賤的差別。且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正當勞動獲得的合法收入,應該受到同樣的尊重。確實是這樣。但在社會中,作為一個社會人,總是不可避免會受到這些偏見的影響。
因此,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說,能做到的就是在選擇職業時,更多以自己的興趣、成就感等作為評價的維度,不受或者少受一些社會偏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