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操作工成了扶貧帶頭人

2020-12-16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操作工成了扶貧帶頭人

2020-07-06 11: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時間:2020年6月14日

地點: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

採訪對象:扶貧車間裡的操作工

劉芳芳展示新製作完成的訂單工服。

走進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扶貧車間,只見二十多位巧手女工正忙碌著,有的在腳踩縫紉機加工,有的則在熨燙剛加工好的訂單工服。環顧整個車間,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是加工的工服、床單、被罩等種類十分豐富,牆上掛著多種工服樣品。

今年33歲的女工劉芳芳,是附近村莊的一位農家婦女,她正麻利地熨燙著一件件紅底黃條的保潔隊工服,中間短暫休息時,她跟記者交談起來。

劉芳芳說,她們家裡耕地少,之前這裡也沒有企業,為了維持生計,她和丈夫不得不到南方打工,雖然掙的工資還可以,但心裡總放不下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的兩個娃,電話24小時開機,以便隨時取得聯繫。

今年春季突發疫情,回家過年後原本準備再次踏上南方打工之路的劉芳芳和丈夫,一下子被困在了家裡,家庭沒有收入,非常著急。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鎮裡傳來好消息:成立了一個扶貧車間,專門接收生活困難戶打工,她第一時間和丈夫報名並獲得了通過。這樣一來,全家不但有了固定收入,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時照顧兩個娃,特別開心。

在扶貧車間裡,記者見到了其創辦人王炳棋,其實他本人也是一名操作工。今年33歲的王炳棋,曾經因為家裡窮,很小就隻身到外地打工,曾經在蘭州、西安等多地的企業幹活。那些年,為省往返家鄉的路費,曾有好多個春節都回不了家。

「現在的日子好多了。在天津市武清區對口幫扶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從外地返回了家鄉,創建了這個扶貧車間,還當了小老闆,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增收奔小康。」王炳棋笑著說道。

扶貧車間建成了,貧困戶們進來打工了,但要確保不停工,就需要有訂單,否則就要關門歇業、工人下崗回家。

王炳棋豎起大拇指說,我們還是要感謝武清區幫扶幹部的大力支持,給我們下訂單,幫扶幫到底。他順手拿起一個白色塑膠袋說:「這是床上用品14件套,裡面有棉被、被罩、枕巾等,每套售價699元,是武清區一家企業的訂單,今年全年僅此一項業務,扶貧車間銷售額就可以達到200萬元。」

扶貧車間主要加工醫院醫務用品、工作服、校服、手工棉被、床上用品等,目前已吸納就業人數達53人,其中貧困人口22人、殘疾人8人,有效地增強了當地困難戶們的 「造血」功能。

「在這裡務工跟過去在南方打工比,掙得多還是少?」記者詢問劉芳芳。

「因為扶貧車間有訂單,每月都可上班,還實行計件制,所以掙得不少。上個月,我和老公一共掙了1.1萬元。最重要的是,兩個娃兒特別開心,因為天天可以接送他們去學校,學習成績也提高了,每天都是一臉幸福的笑容。」劉芳芳說。

說話間,王炳棋提了一盞大紅燈籠笑著走過來說,這是給武清區一家單位生產的,直徑1.6米,售價90元,訂單貨值10萬多元。有了天津武清的對口幫扶,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來源:「天津日報」公眾號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操作工成了扶貧帶頭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李自順家甩掉了「窮帽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李自順家甩掉了「窮帽子」 2020-08-18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防城港市那良鎮那巴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防城港市那良鎮那巴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美如畫 2020-09-19 16: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班彥村開通幸福路
    那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班彥村,考察易地扶貧搬遷新村建設情況。「當時我怎麼都不敢相信,總書記會來我們村。」呂有金說。總書記的到來,激發了呂有金的鬥志,也喚醒了他沉睡的夢想。搬進新房子,一切變得方便起來,呂有金拾回了他的手藝,開起了酩餾酒作坊。「既然做了,就不能失敗,還要做得出彩。」呂有金表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如今,濟安齋已經成了楊梅竹斜街裡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中外遊客紛至沓來。一些「老北京」也常來這裡,尋找過往的記憶。「這條胡同需要我們這些老街坊,要不即使恢復得再完美,也沒有生命力。」王秀仁感嘆道。  東城區草廠地區因「南北走向胡同群」而聞名,也是老北京南城極具代表性的胡同片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小青石板,梁河九保大變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小青石板,梁河九保大變化 2020-09-02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vlog 武山榆盤扶貧工作站劉亞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vlog 武山榆盤扶貧工作站劉亞麗 2020-09-29 1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酒香中釀出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酒香中釀出幸福生活 2020-10-07 11: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8)雙手叩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向前奔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8)雙手叩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向前奔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瓜果飄香富農家 「喊叫水」人不喊水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瓜果飄香富農家 「喊叫水」人不喊水繼續來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近年來,寧夏通過實施一系列生態扶貧工程,不僅讓全鄉貧困村今年全部脫貧銷號,也讓喊叫水人走出了一條生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寧夏中寧縣喊叫水鄉賀家口子村管水員:馬天志,你趕緊接水,淌水40分鐘。寧夏中寧縣喊叫水鄉賀家口子村村民 馬天志: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對老年人而言,文化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會發現他們非常欣喜地去包容和接受更多的文化藝術形式,生活變得更有樂趣」。  文化是小康社會的精神基石。對居民們來說,社區文化服務能極大提升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成都不少社區,現代感和傳統感、文藝氣息和市井氣息交織融合,人們享受著文藝範兒的時尚社區生活,也讓這座有著2300年歷史的老城煥發著勃勃生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順義與沽源強化協作結碩果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順義與沽源強化協作結碩果 2020-12-14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梅江村的華麗蛻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當記者來到梅江村時,突然遭遇狂風暴雨,村民們說,這要是在幾年前,大伙兒可沒現在這麼淡定了。一夜大雨後,當記者再次來到了梅江村,看到的是清新整潔舒適的景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扎西德勒,我們的新家園——西藏易地扶貧搬遷...
    漫步在城鎮鄉村,一棟棟藏式新房,成為見證雪域高原與全國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的最美風景。  作為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以來,西藏累計實現62.8萬貧困人口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  而一場史無前例、超大規模的易地扶貧搬遷行動,則是消滅貧困的關鍵。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放下鋤頭,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充實了,音樂課已經成了各級學校的標配,不少企業免費給學校提供音樂設備,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畢業後,張婷婷回到家鄉做起了音樂老師。  提琴產業園免費提供設備和場地,3年來,張婷婷一直利用周末時間義務教孩子們學習小提琴。「只要想學,任何人都可以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郭俊恆:扶貧貸款讓我發了「羊」財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郭俊恆:扶貧貸款讓我發了「羊」財 2020-07-06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康路上帶頭人】守護鄉親們的小康夢 ——記「扶貧書記」吳俊磊
    【小康路上帶頭人】守護鄉親們的小康夢 ——記「扶貧書記」吳俊磊 2020-10-22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3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土地」越來越紅火——福建老區蘇區發展...
    小區裡物業、幼兒園、花園等配套齊全,當地還在小區內引進了適合老人、婦女就業的「扶貧車間」,實現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  舊貌換新顏的脫貧故事,在福建老區蘇區已是遍地開花。福建2012年確認的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是老區縣。  為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福建把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高質量打響脫貧攻堅戰,推動老區蘇區加快振興發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互幫互助的鄉裡鄉親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吉格斯太鎮大紅奎村村民薩仁圖娜拉只用了兩年時間。現在她想的不是自己還要掙多少錢,而是想幫鄉親們都富起來。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政府和村裡的鄉親們幫我渡過了難關,現在政策這麼好,我就是有一股勁兒想往前奔,我要和鄉親們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