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市區建「青年居屋」

2021-12-22 香港文匯報

導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曾敏儀)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房屋問題、年輕人問題、退休保障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人稱「四叔」的恆地主席李兆基昨公布的連串「慈善建屋大計」,亦針對這些問題「落藥」。除捐地建青年宿舍、在內地建廉價安老屋售予香港退休人士外,最矚目的莫過於構思將平民屋宇持有的私營廉租屋大坑西邨重建為「勤奮青年創業居所」,供有職業的中低收入年輕人申請,計劃提供5,000個細單位,每夥約300方呎,售價僅100多萬元,免首期,20年期月供僅5,500餘元。政府亦希望玉成其事,惟涉及更改地契條款、規劃及補地價問題,有待研究。

  四叔昨日表示,許多年輕人家中並不富有,收入亦不多,大坑西邨的「勤奮青年創業居所」,目的是希望幫助有職業的中低收入年輕人士置業,用三分之一薪資供樓,安居樂業。他提出每個單位售100多萬元,免首期,10年定息分期付款,3釐利息計,每月只供9,600元;20年則每月只供5,500餘元。「按揭供滿後,層樓是自己,慢慢成為小康之家。」

  業內人士指出,項目建議每個單位售價100多萬元,假設這個屬於成本價,以項目5,000個單位去計算,即項目建築成本已達50億元。

20年期3釐息 月供5500元

  四叔表示,大坑西邨重建項目已得到授權,構思以類似房協建居屋的方式進行,最關鍵是安置1,300夥住客的遷出問題及費用,將盡力資助。他表示,賠償的方法有許多,目前未有方案,或許賠20萬元一夥,又或賠償一間內地的廉價屋,若政府有單位給他們暫住,將來重建成完成後再給一個單位亦可以考慮,慢慢解決,但一定不會讓搬遷戶無屋住。

  不過,大坑西邨互助委員會昨晚開會,指邨內大部分是老人家,一旦重建就沒地方居住。委員會提出7點訴求,包括要原址興建公屋或居屋,再實行原邨原區安置,如果有人選擇不入住公屋或居屋,要發放特別補償等等,並要求有關方面接納全部7項訴求,否則他們會反對重建計劃,令項目重建添阻力。(詳見另稿)

半世紀董事 無錢落袋

  被問到大坑西邨重建,會否擔心予外界「官商勾結」印象,四叔強調:「我做(平民屋宇)董事幾十年,1個仙都無收入,將來賺的錢亦只放回公司,做慈善,其他人無收益。」政府發言人說,平民屋宇希望重建大坑西邨,除興建更多資助單位,亦能繼續照顧現時居民的住屋需要,惟涉及更改地契條款和規劃要求,以及補地價等,現時未有確實重建方案。

  翻查資料,大坑西邨位於深水埗大坑西街及窩仔街,1961年獲政府以優惠價批地用來興建出租單位予低收入人士,共有8座,提供約1,600個單位。有別於一般房委會或房協的公共屋邨,大坑西邨屬於平民屋宇持有的「私人屋邨」,而恆地主席李兆基正是該公司的董事之一,其餘董事包括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及前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

房租五百 平過劏房

  大坑西邨房租低廉,現時月租約500元起,最貴月租也僅2,000多元,平過鄰區深水埗劏房。但大坑西邨設施殘舊,重建聲音早絡繹不絕,不過,由於屋苑由私人公司管有,政府一直把重建大坑西邨的責任指向平民屋宇。2011年平民屋宇曾申建私樓,惟城規會降低地積比率至5.5倍及加設高度限制,政府拒開綠燈修改地契條款,導致重建無期。

  另外,當年政府是以特惠地價批地予該公司,若然土地涉及任何更改用途作圖利,也要先補地價。今次李兆基計劃改建大坑西新邨成為青年創業居所,由於有別於一般住宅,未知補地價的金額會否有相應調節,低於市價,有待政府研究。

  香港文匯報訊 平民屋宇董事李兆基提出將私營廉租屋大坑西邨,重建成5,000個單位廉售予年輕人,大坑西邨互助委員會昨晚舉行會議,提出7點訴求,包括要在原址興建公屋或居屋;沿用公屋重建政策看待居民;實行原邨原區安置;所有租戶享有優先購買居屋權利;豁免入住公屋的入息限額及資產審查;若不選擇入住公屋或居屋,要發放特別補償金;要向商戶作出特別賠償。

  在四叔提出大坑西邨重建計劃後,有在大坑西邨居住數十年的長者坦言,邨內沒有升降機,上落不方便,一直希望重建,但希望特區政府盡量協助居民原區安置。另一名長者坦言,倘獲合理安置,不介意遷出配合發展,「如果要拆,應該讓我們入住公屋,否則我們住在哪裡呢?」

  大坑西邨互助委員會昨晚舉行會議討論重建問題。民順樓互委會主席鄭佳在會後稱,邨內居住的大部分是老人家,一旦重建就無地方居住,故要求有關方面接納全部7項訴求,否則他們會反對重建計劃。

學者倡房委會協助安置

  房委會委員、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劉國裕指出,重建大坑西邨,以興建資助房屋是多贏,但有多個問題要解決,需要政府部門配合,「最關鍵是如何安置1,300戶居民,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並無安置資源。」房委會未來數年在深水埗有12,600個新公屋單位落成,他建議撥出1,300個單位安置大坑西邨重建戶,並由平民屋宇補償房委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四叔李兆基今年首見記者,自然被問到對樓市看法。他昨日說:「香港樓價貴過鄰近地區10倍,已處於頂峰,不應該再貴,最近細單位好好賣,因為供求問題,但未來唔會升太多,因為供應增加,樓價就不會再在頂峰。不過,建築費不會跌太多,樓價亦不會跌好多。」至於美國加息,他表示只有輕微影響,因美國經常推遲加息,而加息幅度亦有限。

  四叔認為,建築費上升間接推高樓價:「梁振英最近話輸入外勞,可以令建築費平一半,但輸入外勞又有人反對,話影響香港勞工收入,政府顧得呢邊,又唔顧得另一邊。」恆地副主席林高演則稱,政府辛辛苦苦賣地降地價,但若建築費的增幅較地價減幅為多,其實(樓價)又回到原地踏步。

  那麼,四叔是否建議市民推遲買樓?他說,兩年前已講過買樓不如買股票,股票升得快過樓價,買股票仍有水位,而買一般住宅物業供應一直上升,買樓回報好難賺錢,升值機會少。最近長和系重組,四叔認為這樣做能夠釋放隱藏價值,短時間股票會升20至30%,但不能維持長期上升,1至2年又會回落,而恆地暫時無意重組,順其自然。

  對於長和重組後的註冊地由香港轉到開曼群島,四叔表示,若外地資產多,於國外開公司就會簡單些。林高演說,註冊地在哪兒並不重要,投資哪兒才重要。

「叫人唔買樓 夥計都嬲我」

  恆地系香港小輪旗下粉嶺逸峰日前更新價單,價格相比前年提價15%至29%。有記者問到他一方面賣平樓,一方面卻又加價,是否有矛盾?四叔表示,賣樓屬上市公司生意,捐地或建平樓則屬個人業務,不應混為一談。他又自嘲地說:「我好蠢,成日叫人唔好買樓,但我又咁係做賣樓的,所以啲夥計都好嬲我。」惹來哄堂大笑。

  身為新地副主席的四叔昨日又大方回應新地案:「郭炳江是世侄,一個人為公司做嘢,好勇猛,勤力,盡忠,乜都要諗,做錯少少嘢好難講,個人好感觸。」

  被問到何時退休,四叔透露已「有個數字」,但慢慢來,逐步逐步退,覺得工作疲累時就退多一點,最後更鬼馬地申報自己「蛇王」:「我都退退哋啦,上午都無返工。」

  四叔李兆基認為,香港應以繁榮安定為首要目的,不應多拗撬,不應違法「佔中」,不應自毀長城。對於特首梁振英的看法,四叔說:「特首已盡能力,好多『撈撈覺覺』嘅嘢好難分。」

  四叔認為,香港環境特殊,是全世界最好的營商及居住地方,同時稅率低、政府收支有盈餘,應以繁榮安定為首要目的,不應多拗撬,不應違法「佔中」,不應自毀長城。他認為,如能做好房屋政策,便能減少貧富懸殊,令市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分餅仔,大眾變為小康之家,可以令香港成為天堂樂土。

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

  四叔近年積極投入慈善工作,他昨日說,近年領悟到管理財富,要有聚,要有散,方合「聚散之道」,即「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

  對此,四叔就房屋政策提出四項建議:第一項已經完成,於2013年底宣布捐出屯門藍地10萬方呎土地予博愛醫院,興建全港最大長者護養及護理中心,提供1,500個宿位。昨日,四叔再提出三項建議,包括捐地建青年宿舍,重建大坑西為平價樓宇協助年輕人上車,以及於內地建設廉價安老屋,希望全面照顧社會年輕人及老年人的住屋需要。

  問到會否再捐地,李兆基說:「自己幾千萬呎地,都希望物盡其用,會揀啲有用的出,為社會貢獻,出少少,但對社會的收益好多。」

  四叔說,早前曾提出捐七幅土地給政府,最後多幅土地都因規劃未過關而未被採用:「政府有時想做嘢,但未必做得到,因為好多掣肘,每幅地皮都有規劃限制,要顧及馬路、人口、渠務等,有時想幫政府,但要大家合作,慢慢來,唔能夠即刻搞掂。」

  至於重建大坑西邨的預計進度,他只說順其自然:「要經過好多部門,起層樓最少50個批准,幾十個手續,一個唔批就起唔到,舊樓重建,唔係話起就起,好辛苦。」旁邊的恆地副主席林高演說:「就算特首想做,規劃都好多限制。」

  對於《施政報告》中提到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四叔認為對樓價有一定影響。林高演認為,特首為香港做許多事,大家的評價應該正面些。 ■記者 顏倫樂

勤奮青年創業居所構思

  重建屋邨:深水埗區石硤尾大坑西邨

  單位數量:5,000夥

  單位建築面積:約300方呎

  單位售價:100多萬元

  運作模式:以類似房協建「居屋」方式進行

  申請資格:供中低收入的青年免首期申請

  實施進度:政府與平民屋宇公司正就地契條款及規劃要求等交換意見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相關焦點

  • 廉價+傳統+高檔 居屋三級制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提出「推進民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重點包括協助中低收入家庭置業,以及預留五百億元作退休保障、輸入外地勞工、叫停投資移民等。因應基層市民置業需求殷切,梁振英提出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推出三類型居屋助市民圓置業夢,當中包括房屋委員會把新公屋改作「廉價居屋」,五折定價售予綠表人士;市區重建局則將年底落成的啟德樓換樓項目「煥然壹居」其中兩座變身「高檔居屋」出售;另房委會和房屋協會未來數年亦會繼續推出六千三百個傳統居屋單位;而政府又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商討重建大坑西新邨,興建資助出售單位。
  • 本港首61名籤揀居屋「樓王」有主
    居屋昨日揀樓,首日共售出31夥。岑志剛 攝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房委會聯同房協推出新一批資助房屋單位,昨天首日61名中籤者獲邀揀樓,全日有半數即30名中籤者放棄認購,連同「樓王」嘉順苑30樓在內只售出31個單位,以毗鄰西鐵天水圍站的屏欣苑較受歡迎,佔售出單位的一半。有幸運兒計劃成家立室,花數年時間準備實現「置業夢」,減少個人娛樂和旅遊努力儲錢。
  • 【香港新聞】「難過中六合彩」居屋超購37倍
    位於樂富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截至昨日下午5時,累計共收到約7.9萬份居屋申請表,超額申請約37倍。昨日下午6時起,不少市民把握最後上車機會,匆匆趕來交表。有申請者表示,雖知機會微,「難過中六合彩」,但也會博一博。昨日下午7時,房委會落閘停止申請,多名申請者未趕得及交表遺憾離開。新居屋將於6月攪珠,8月揀樓。
  • 房策調整 居屋增建12%
    在新目標中,公屋及私樓單位分別維持20萬及19萬個,居屋、夾屋等資助出售單位則由8萬個增至9萬個,增幅12.5%。當局表示,居屋仍屬資助自置居所的主要工具,增建可以回應中低層的置業需求,會研究善用私營機構的力量協助供應。運房局昨日公布自1998年以來首份《長遠房屋策略》,勾劃出未來10年的建屋藍圖。
  • 新居屋有「現貨」 中籤即買即住
  • 港房委會:「居屋2020」最快於明年五月起選購單位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5日,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2020」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2020」今日分別進行攪珠。因疫情關係,整個攪珠過程於網上直播,攪珠儀式由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主持。
  • 【大文說事】樓價52折,106人爭1套房,「居屋計劃」選樓現場直擊!
    這不,今天新一期「居者有其屋計劃」(下稱「居屋計劃」)申請者開始選樓啦:長沙灣凱樂苑、啟德啟朗苑和東湧裕泰苑,僅以市價52折推售!「居屋計劃」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居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售予低至中收入市民。
  • 居屋戶無鹹水大半年 始發現廁所水「被賣斷」
    政府賣公屋也有蠱惑招,港島柴灣山頂三幢相連的居屋景翠苑及公屋峰華邨,本來互不相干,直至2000年賣出公屋後,三幢樓的轇轕從此糾纏不清。經歷了兩屆由房署主導的業主立案法團後,至去年第三屆的主導權終落到邨民身上。由一位退休警長黃錦棠當主席,令黃錦棠決定展開偵查之旅的,是由他在公園閒坐時無意聽到房署與路政署人員的對話開始:「師傅,條人行道街燈啲電喺邊度嚟㗎?」「就係呢個公屋嘅電房拖出嚟之嘛,我帶你過去。」  黃錦棠深覺怪異,「點解街燈係由我哋電房拖電出嚟?」
  • 公屋和居屋泡沫遠遠大過私樓!
    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危乎。
  • 【香港樓市】公屋居屋泡沫大過私樓
    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關口。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危乎。
  • 居屋今日接受申請,10月7日截止,綠白表申請資格看這裡
    」,或直至截止日期當日,根據房委會「租者置其屋計劃」與房委會簽訂轉讓契據日期起計 10 年內的「租置計劃」單位的業主,以及其認可家庭成員。白表申請者交表方法白表申請者如選擇郵寄或親身遞交,申請期內要(i)填妥的申請表之紙本正本,(ii) 申請者及名列申請表內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及(iii)繳付申請費港幣250元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抬頭人為「香港房屋委員會」),郵寄或遞交至居屋銷售小組。
  • 香港居屋公屋月月破頂
    「萬萬聲」,反映樓市離奇熾熱。樓價升勢蔓延至公營房屋,學者直呼「不可思議、不尋常」,認為供應不足以及低息環境是主因,不過觀測下半年加息機會增加、外圍經濟不明朗因素,以及房屋供應陸續增加,預料下半年公屋、居屋樓價難再升。■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今年2月金管局「加辣」收緊按揭言猶在耳,然而措施被市場消化後,樓價照升依舊之餘,升勢更蔓延至二手公營房屋,全港居屋造價三甲紀錄,在上半年幾乎完全洗牌。
  • 香港居屋估價挫 恐現撻訂潮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蘇洪鏘)本港樓價連跌多時甫現企穩跡象,卻遇上大批資助房屋今明兩年排隊上場,令一眾苦候「上車」人士未能摸清後市走勢。本報追蹤10個居屋單位的自由市場估價變化,發現多間銀行皆對個別單位調低估值,其中青衣青泰苑一個實用401方呎的高層戶,恒生最新估價按月調低達3.9%。
  • 公屋聯會倡建:港樓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年輕人
    公屋聯會指,早前牽頭成立「關注青年住屋聯席」,並透過多項民意調查及交流會等,了解年輕人住屋訴求,最後撰寫《青年住屋政策倡導書》。「關注青年住屋聯席」召集人藍偉良指出,政府自修訂《逃犯條例》後引發多場大型示威及抗爭行動,凸顯年輕人對特區政府施政不滿,相信青年住屋問題亦是不滿情緒的來源之一。
  • 平民上車機會 香港的居屋、白居二、和補地價政策
    香港居屋政策的全名為「居者有其屋計劃」,是政府的資助出售房屋政策之一,讓市民可以低於市價的價錢,購買由房委會興建或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
  • 【居屋2019】解構申請資格 白表家庭成員申請時毋須同住
    房委會今次亦首度引入「電子申請」,並取消現時居屋白表及「白居二」在申請表上列出的家庭成員,須與申請者同住的規定。亦可以用白表申請購買居屋單位,而不須受入息、資產及住宅物業擁有權限制,但必須在簽署居屋單位買賣協議當日起計3個月內,或在房委會特準一次過延期的3個月期限內,將現居「租置計劃」單位出售及完成一切手續。
  • 萬眾期待的2019居屋終於開始申請:今日派表 速度圍觀!
    白表申請者可使用同一份申請表選擇申請「居屋2019」或「白居二2019」,或同時選擇申請兩項。「居屋2019」及「白居二2019」的申請費分別為250元及160元;同時申請兩者則為410元。其中今期「居屋樓王」的何文田冠德苑C座16樓至27樓的3號單位,相信是今期面積最大的,實用面積達568呎,相信可間成三房單位。值得注意是,該單位有兩個廁所,相信其中一間可以成為主人房的「套廁」。
  • 立法會選舉|楊永傑籲放寬居屋市場 重推出售公屋計劃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楊永傑表示,大部分的居屋業主擔心「賣咗買唔番」,導致居屋市場放盤量少,但每年有一大批「白居二」市民湧入居屋市場,放盤量小但需求量大,每年價格飆升。他說,居屋越賣越貴,失去居屋作為房屋階梯的角色。他建議放寬居屋市場,令居民無需擔心「買唔番」,建議政府放寬思維,居屋換居屋無需補地價,可有效促進居屋市場的活躍,改善居民生活質素。
  • 葵青多取4席 譚Sir「點讚」青年
    他又透露該黨年輕人的「勝選方程式」:落區時間長、與街坊建立良好關係、對地區工作投入感情。  譚耀宗昨日接受電臺訪問時形容,民建聯在今屆區選在議席上沒有新進賬,內涵上則有得有失,「失」的是一些競逐連任者失去議席,「得」的是總票數增加,及在過往一直落後的地區有進賬,如在葵青區就多取4個議席。
  • 彩虹 梅窩 新居屋下周四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