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戶無鹹水大半年 始發現廁所水「被賣斷」

2021-02-20 獅子山下

  政府賣公屋也有蠱惑招,港島柴灣山頂三幢相連的居屋景翠苑及公屋峰華邨,本來互不相干,直至2000年賣出公屋後,三幢樓的轇轕從此糾纏不清。原來房委會以快刀斬亂麻方式幾乎把邨內所有公用設施賣斷給公屋租置戶,甚至連居屋那邊的設施也一併賣走,從此撒手不管。整個山頭,公、居屋的鹹水供應、街燈電費、消防喉保養均轉嫁由公屋租置戶負責,直至一名退休警長追查屋邨長年繳交昂貴電費的緣由,才發現荒誕事實。兩屋苑居民怒不可遏,決定入稟司法覆核要求房委會承擔責任。有前房委會委員也形容事件匪夷所思。


  景翠苑為單幢居屋,1990年入夥。相連的兩幢是91年陸續遷入的公屋峰華邨。房委會2000年把峰華邨、合共1,218夥售出,售價由18至32萬元。經歷了兩屆由房署主導的業主立案法團後,至去年第三屆的主導權終落到邨民身上。由一位退休警長黃錦棠當主席,令黃錦棠決定展開偵查之旅的,是由他在公園閒坐時無意聽到房署與路政署人員的對話開始:「師傅,條人行道街燈啲電喺邊度嚟㗎?」「就係呢個公屋嘅電房拖出嚟之嘛,我帶你過去。」

  黃錦棠深覺怪異,「點解街燈係由我哋電房拖電出嚟?」他於是翻查過去法團紀錄,赫然發現峰華邨一直在支付很昂貴的電費,貴得連管理費也不夠付,倒欠管理處二百萬元。「查落至知,街燈、球場、遊樂場、小巴站、以至鹹水泵嘅電,都係要我哋俾錢。再睇落去,乜解究我哋要俾埋隔籬居屋景翠苑泵水房電費?」

  愈查愈詭異,黃錦棠結果找到,房委會2000年售出單位時,在公契中第90條中列出了一個「共同地方與設施的分擔款項」的條款:房委會向峰華邨一筆過支付87萬元,把屋邨內的17項公共設施全部賣斷,包括:六角亭、兒童遊樂場、小巴站、籃球場、小型足球場、羽毛球場、器械架、緩步徑、斜坡、供水總管及泵房以至消防喉等等,甚至是連旁邊景翠苑的鹹水喉泵房的電力及供水的維修保養,也撥由峰華邨負責。條款黑字白紙寫上:房委會在付款後,再無其他法律責任。

  而該份公契,一如平日的房屋買賣,由首位買家簽署後,即等同往後的買家也自願接受相同制約。黃錦棠說:「我搵到第一個簽公契嘅人,係房署外判職員,佢話當時係佢上司拍膊頭叫佢簽份公契,呢度大部分買家都唔識英文,我哋簽樓契時從來無人同我哋解釋過,咁分明係恰我哋啲小市民。」


  曾連續14年任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對於峰華邨的遭遇感到「匪夷所思」,「房委會都試過撥一啲公用設施俾公屋租置戶,例如一條天橋等,但今次17個公用設施,仲要佢哋照顧埋隔籬居屋嘅鹹水,我係第一次聽。呢個屋邨又唔係新搬入,點解簽公契前唔公開諮詢呢?呢一份公契咁係極不平等條約。居民有權迫房署修改公契。」

  除了公屋租置戶平白「買起」17項公用設施,被蒙在鼓裡的,還包括毗鄰的單幢居屋、較峰華邨早一年入夥的景翠苑。由90年入夥起,景翠苑與峰華邨共用的公共設施,均是由房屋署負責。房署推出租置計劃時,並未向居屋居民交代設施已「易手」。

  景翠苑業主立案法團主席薛太指,「去年11月起,與峰華邨共用的中轉泵故障,全屋苑無鹹水,問完水務署同房屋署至知,原來房署將所有公用設施,連同維修責任已經賣曬俾峰華邨。偏偏個泵夠力泵水到峰華邨,但唔夠力泵到地勢最高嘅景翠苑,峰華邨堅持唔整。結果拖到家,全屋苑大半年來無鹹水用。」

  鹹水泵僅為17項公用設施之一,「我哋仲要摸黑返屋企,近屋苑嘅部分街燈係房署賣俾峰華邨嘅公用設施,峰華邨唔肯承擔電費,拆走部分近屋苑嘅街燈;屋苑旁的球場,亦因為距離峰華邨較遠、較少公屋居民使用,夜晚長期唔會著燈,舊年更發生過風化案。就連消防栓漏水,水務署都話係峰華邨嘅責任,唔肯維修。」

首簽公契買家:無人解釋過條文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公契通常由發展商與大廈的首名買家簽訂後生效,並對之後的買家有同樣約束力,所以首名買家角色相當重要。本報翻查大廈公契,發現首名買家,是退休前在峰華邨任職房署外判保安公司的姓吳保安員。吳向本報表示,住在峰華邨多年,考慮到兒子長大後,可能要「搬細屋」,於是申請自置,「申請計劃後,當時邨內一位房署副經理同我講,搵唔到人簽公契,不如你幫手簽啦,要業主(買家)先簽得嘅。」於是吳成為該屋邨公契第一買家,後來的業主均須跟從有關條款。然而,他坦承當時並不清楚公契內容,更遑論公契第90條列明,買家須承擔17項公共設施的維修責任,「完全唔知,無人解釋過內容俾我聽,簽名過程唔使3分鐘。」

  對於公屋業主承擔17項公共設施責任,協助峰華邨居民的立法會議員鍾樹根直斥情況荒謬,質疑房屋署當時只為求盡快完成自置計劃,草率將所有公共設施責任推給公屋業主,「有乜理由要條件較差嘅人,去承擔條件較好嘅人呢?同時,就算要將所有公共設施賣俾公屋業主,但設施涉及居屋屋苑,點解一直無知會過居民呢?」

  而房署發言人則解釋,因峰華邨和景翠苑是相連屋苑,兩屋苑鹹水供應須經由一個中轉泵房加壓後經供水總管道輸到兩屋苑,而部分公用設施也供兩屋苑使用。2000年把峰華邨售出後,一如所有樓宇買賣,業主須承接屋邨管理責任。房委會已考慮景翠苑利益,在出售峰華邨的同時,按公契第90條規定,向峰華邨一次過支付87萬元分擔款額,作為代景翠苑支付共用設施的維修保養費用,付款後再無其他相關法律責任。至於電費和追討問題,屬於法團及公契經理人權責,房委會無權代行。當局又指,簽峰華邨公契的首位購買人並非房署員工,與房屋署並無僱傭關係。峰華邨公契上有在場見證首位購買人簽名,及向首位購買人解釋的律師簽名。

(原文出自2015年8月5日 AM730)

(圖片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香港居屋估價挫 恐現撻訂潮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蘇洪鏘)本港樓價連跌多時甫現企穩跡象,卻遇上大批資助房屋今明兩年排隊上場,令一眾苦候「上車」人士未能摸清後市走勢。本報追蹤10個居屋單位的自由市場估價變化,發現多間銀行皆對個別單位調低估值,其中青衣青泰苑一個實用401方呎的高層戶,恒生最新估價按月調低達3.9%。
  • 四叔市區建「青年居屋」
    」的恆地主席李兆基昨公布的連串「慈善建屋大計」,亦針對這些問題「落藥」。20年期3釐息 月供5500元  四叔表示,大坑西邨重建項目已得到授權,構思以類似房協建居屋的方式進行,最關鍵是安置1,300夥住客的遷出問題及費用,將盡力資助。他表示,賠償的方法有許多,目前未有方案,或許賠20萬元一夥,又或賠償一間內地的廉價屋,若政府有單位給他們暫住,將來重建成完成後再給一個單位亦可以考慮,慢慢解決,但一定不會讓搬遷戶無屋住。
  • 【香港新聞】「難過中六合彩」居屋超購37倍
    位於樂富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截至昨日下午5時,累計共收到約7.9萬份居屋申請表,超額申請約37倍。昨日下午6時起,不少市民把握最後上車機會,匆匆趕來交表。有申請者表示,雖知機會微,「難過中六合彩」,但也會博一博。昨日下午7時,房委會落閘停止申請,多名申請者未趕得及交表遺憾離開。新居屋將於6月攪珠,8月揀樓。
  • 無牌「和你宵」 犯法狂掠水
    頭炮是昨日在銅鑼灣搞的「和你宵」,惟香港文匯報發現搞手公然違法,沒有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罔顧入場人士的安全。本報亦發現,場內不少產品為內地製造,證明「顏色經濟圈」根本無法逃出價廉物美的市場力量。■泛暴派昨日在銅鑼灣商廈無牌搞年宵攤檔「和你宵」。
  • 勝和斬水房 30古惑仔大混戰 目擊者:「嘩!拍戲呀?」
    ,一時間喊殺聲響徹寧靜的街道,水房一方一度走避,但因人多勢眾,迅速作出反擊,爆發追逐毆鬥,有人擸街邊垃圾筒作武器。警員經調查後追緝在逃人士,並得悉案中涉及多部車輛,一度採取「捷進行動」,並派出東九龍總區衝鋒隊及黃大仙警區警員,在主要交通道路,設置路障截查車輛。事件中該名水房前坐館並無受傷,事發後離開現場,警方正設法聯絡他協助調查。
  • 評價9.2超高分民宿 廁所驚見針孔攝影機
    網友今日凌晨在臉書社團「歐洲自由行全攻略」發文,說明在葡萄牙第二大城波多住宿時發現針孔攝影機的處理經過。她在公寓廁所裡發現針孔後,因為害怕驚動到住在樓下的屋主於是採打電話的方式求助,當時已是凌晨,終於在打通警局電話後等到警察來處理,在等待的過程中聽到樓下有開門的聲音,由此推斷屋主知道他們發現了廁所內的針孔機。
  • 【香港樓市】公屋居屋泡沫大過私樓
    資料圖片  以往普遍被視為質素遜於私樓的公屋、居屋不再「草根味」。今年首5個月,公屋、居屋成交不論已補價或未補價,均多次刷新造價及呎價新高,直教社會譁然。同時多個公屋、居屋「新貴」崛起,不再讓康山花園、華貴邨等傳統「藍籌」專美。
  • 萬眾期待的2019居屋終於開始申請:今日派表 速度圍觀!
    白表申請者可使用同一份申請表選擇申請「居屋2019」或「白居二2019」,或同時選擇申請兩項。「居屋2019」及「白居二2019」的申請費分別為250元及160元;同時申請兩者則為410元。冠德苑大單位可間三房  主人房有套廁今期居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76至568平方呎,以市價59折出售,售價由156萬至529萬元。
  • 【居屋王】富榮1065萬癲價沽 「鄰居」喪嗌1200萬
    大角咀富榮花園日前誕生首個千萬元「居屋王」,以1,065萬元補地價成交,但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屋苑現時唯一連租約的放盤,同樣是3房戶叫價竟高達1,200萬元,實用呎價20,270元,這價錢已足夠買入港島藍籌私人屋苑太古城。難怪有人說「買到居屋如中六合彩」,回報之厚隨時多過私樓,令到一眾超出資格、苦捱私樓的市民心生怨憤。
  • 口罩釀生態浩劫 從獼猴到企鵝到螃蟹無一倖免
    >口罩成為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保命的用品,但同時卻成了野生動物殺手,數量龐大的即棄式口罩侵入動物棲息地,釀成生態浩劫,企鵝、海鷗、獼猴、螃蟹亦無一倖免。疫情全球大流行後,多國開始強制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棄置的一次性外科口罩經常在行人道、水道與海灘發現,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 Asia指出即棄口罩需要450年才可分解。據法新社報道,善待動物組織(PETA)人員福魯諾(Ashley Fruno)表示:「口罩無法很快消失於自然環境,當我們丟棄後,這些東西會對環境與一同生活在地球的動物造成傷害。」
  • 【泛暴禍港】無牌「和你宵」 犯法狂掠水
    頭炮是昨日在銅鑼灣搞的「和你宵」,惟香港文匯報發現搞手公然違法,沒有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罔顧入場人士的安全。本報亦發現,場內不少產品為內地製造,證明「顏色經濟圈」根本無法逃出價廉物美的市場力量。■泛暴派昨日在銅鑼灣商廈無牌搞年宵攤檔「和你宵」。
  • 微談健康│天冷 廁所跑不停...
    記者彭宣雅/攝影40多歲的上班族小茹,原本就有頻尿問題,平均每兩小時就要跑廁所一次,她一直以為是自己喝水較多關係,沒有放在心上。但最近天氣轉涼,她發現自己跑廁所的頻率愈來愈高,幾乎每個小時就要去一次,有時甚至人還沒到廁所,就忍不住尿出來,讓她又無奈又尷尬。
  • 廉價+傳統+高檔 居屋三級制
    因應基層市民置業需求殷切,梁振英提出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推出三類型居屋助市民圓置業夢,當中包括房屋委員會把新公屋改作「廉價居屋」,五折定價售予綠表人士;市區重建局則將年底落成的啟德樓換樓項目「煥然壹居」其中兩座變身「高檔居屋」出售;另房委會和房屋協會未來數年亦會繼續推出六千三百個傳統居屋單位;而政府又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商討重建大坑西新邨,興建資助出售單位。
  • 一周三次封區後,他們發現這一大漏洞
    截至今日凌晨2時,約475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沒有發現確診個案。「封區」措施出招出得狠,但漏網之魚也不少,有人拒絕應門、有人封前「逃亡」、有人得悉「封區」後過門不入。日前圍封油麻地及佐敦「受限區域」前「走漏風聲」,不少居民「逃走」成功,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也承認當局沒辦法追蹤已離開的居民。
  • 車主收「恐怖」告票 網民瘋尋「無命路」
    香港有無一條路叫「無命路」?網上瘋傳一張疑似由警員發出的違例泊車定額罰款通知書,車主要繳三百二十元罰款,不過告票上寫明違泊地點是「無命路」卻令人毛骨悚然,據告票顯示該條「無命路」是位於深水埗區,估計發告票的人把「無名路」寫成「無命路」,網民直呼「好恐怖」,「去泊車等於向死神報到」。不過,有網民為發票的警員「呼冤」,指出多年前運輸署的特別交通安排公告中,亦將未命名道路寫成「無命路」,當時可能是直譯錯誤。
  • 進入特首提名期,看參選人打算如何落實「居者有其屋」? 獨家
    4大熱門參選人中,曾俊華、葉劉淑儀、胡國興已於先前公布完整競選政綱,而林鄭月娥亦於13日公布政綱部分內容,就政綱中教育、房屋、稅務三大部分進行詳解。 詳閱這四名參選人的政綱,不難發現他們都把土地房屋政策作為重點,認為住房是香港「最迫切」、「最重要」的問題。香港的住房問題一再困擾大眾,高企的房價令普通市民望而卻步。
  • 公屋和居屋泡沫遠遠大過私樓!
    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危乎。
  • 本港首61名籤揀居屋「樓王」有主
    居屋昨日揀樓,首日共售出31夥。岑志剛 攝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房委會聯同房協推出新一批資助房屋單位,昨天首日61名中籤者獲邀揀樓,全日有半數即30名中籤者放棄認購,連同「樓王」嘉順苑30樓在內只售出31個單位,以毗鄰西鐵天水圍站的屏欣苑較受歡迎,佔售出單位的一半。有幸運兒計劃成家立室,花數年時間準備實現「置業夢」,減少個人娛樂和旅遊努力儲錢。
  • 【居屋申請】「 白表」、「 綠表」申請資格有咩分別?
    由於居屋單位的售價是在政府資助下,並低於市價出售,故單位一般設有轉讓年期及補地價的限制。「綠表」及「白表」之分提起居屋,往往會聽到「綠表」及「白表」之分。白表申請人以下類別人士符合「白表」資格購買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a) 私營房屋的住戶;(b)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轄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或任何資助房屋計劃單位住戶的家庭成員;及(c) 透過房委會「租者置其屋計劃」(下稱「租置計劃」)與房委會籤訂轉讓契據日期起計10年內的「租置計劃」單位業主及其認可家庭成員,亦可以用白表申請購買銷售計劃的居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