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說事】樓價52折,106人爭1套房,「居屋計劃」選樓現場直擊!

2021-03-02 大文在線

「買樓」一向是香港熱議的話題,更何況萬一遇到「樓價對摺」這種大驚喜呢!

這不,今天新一期「居者有其屋計劃」(下稱「居屋計劃」)申請者開始選樓啦:長沙灣凱樂苑、啟德啟朗苑和東湧裕泰苑,僅以市價52折推售!

「居屋計劃」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居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售予低至中收入市民

2018年更有新政出臺,居屋售價從7折降為52折,令居屋申請愈加火爆——

雖然今天獲批選樓申請者有100多名,但實際上房委會破紀錄地共收到申請逾27.2萬份,超額認購58.8倍

而且並非獲批選樓就萬事大吉,還要揀好房子、好地段、好戶型

本期「樓王」就是長沙灣凱樂苑E座3917室,面朝西南,開闊海景,三房兩廁大單位,實用面積629呎,呎價僅為7,440


要知道,目前全香港平均呎價約為1.2萬元……

但今天開放揀樓不到1小時「樓王」已被人選走……

除了獲批選樓者熱情高漲,「居屋」甚至還帶動了銀行業

各大銀行派出逾百名職員等待選樓者,準備提供買房按揭服務,甚至不少職員還「按揭專家」的紅色外套:

申請人外加銀行職工,居屋揀樓場面真的是熱鬧啊!

不過話說回來,居屋的申請資格及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以本期居屋申請為例,新居屋單位總共有4,431個,同時綠、白表比例為50:50,綠表申請者平均16人爭1單位;白表申請者平均106人爭1單位!

可見居屋申請本來就激烈,白表申請更激烈!

遞交申請後,就等待抽籤環節了!

每個申請人都有一個「申請書編號」,該號碼的最後兩個數字是分組號碼,分組號碼共有100組,00、01、02、03……如此類推,直至99:

△ 抽籤分組號碼採用傳統「攪珠」儀式

圖片來源:網絡

房委會接著抽籤100個分組號碼,以確定不同分組的揀樓次序。

但是,分組號碼被抽中也不要高興太早,畢竟綠表每個分組號碼有360人,白表每個分組號碼有2360人!

如果分組號碼相同,如何確定揀樓順序?那就教給電腦排序,聽天由命吧……

看來,哪怕52折優惠多誘惑,買一套香港居屋也不容易啊……

其實「居屋計劃」從申請、抽籤、購買、入住等,都需要時間,比如今天揀樓者,其實早在2018年10月3日至16日就進行了申請。

而他們參加的,也是「居屋計劃2018」

那麼「居屋計劃2019」,情況如何呢?

今年申請將於2019年4月開展,並推出粉嶺山麗苑、將軍澳雍明苑、大窩口尚文苑、長沙灣凱德苑及何文田冠德苑6,528個單位。

這可是17年來,首次有多於6,000夥居屋同時推售!

其實仔細觀察起來,香港的居屋是非常多的,以兩大類為主:

總結來看,從1972年至今,「居屋計劃」已經走過47年的風風雨雨。作為公屋與私樓之間的折衷選擇,它一直受市民歡迎。

也許從某種程度上說,「居屋計劃」也是香港城市風格的一種縮影——

懂得冷靜精確地執行,更懂以人為本的溫情。

相關焦點

  • 本港首61名籤揀居屋「樓王」有主
    居屋昨日揀樓,首日共售出31夥。岑志剛 攝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房委會聯同房協推出新一批資助房屋單位,昨天首日61名中籤者獲邀揀樓,全日有半數即30名中籤者放棄認購,連同「樓王」嘉順苑30樓在內只售出31個單位,以毗鄰西鐵天水圍站的屏欣苑較受歡迎,佔售出單位的一半。有幸運兒計劃成家立室,花數年時間準備實現「置業夢」,減少個人娛樂和旅遊努力儲錢。
  • 【樓奴】港人均月存1.3萬,要幾多年先夠首期?
    香港公屋聯會近日發佈「香港樓奴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未計其他儲蓄,為了首期,受訪者平均每月竟儲逾1.3萬元!然而,他們預計首期平均金額達174.3萬元,即他們約要儲蓄不少於10年8個月才能達成目標……期間更要假設樓價繼續平穩不會攀升。調查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上月訪問508名市民,於上月11日至25日期間進行。
  • 【香港樓市】公屋居屋泡沫大過私樓
    ,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關口。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危乎。
  • 平民上車機會 香港的居屋、白居二、和補地價政策
    香港居屋政策的全名為「居者有其屋計劃」,是政府的資助出售房屋政策之一,讓市民可以低於市價的價錢,購買由房委會興建或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
  • 售價亢奮樓泡風險至 慎跟「瘋」入市
    長達廿年的長線投資必須思前想後,跟「瘋」入市純屬羊群心理,極不理智。樓市現見頂訊號經濟學者關焯照形容目前樓市以「非理性亢奮」主導,認為不少買家入市只考慮總價而非呎價,令樓價一直維持高企,「低過500萬元就急住買,但無考慮過得200幾呎,呎價仍然係好高」。由於中細價樓炒賣水位淺,炒賣風已蔓延至車位,令車位造價一年內升三成,亦是樓市見頂訊號。
  • 【專訪】鍾小健:因時制宜增設「青年樓」
    「澳門很多人都供得起樓,但付不起首期。」鍾小健一針見血的說:「受惠首置青年限21至44歲此規條可放寬,只要是首置的本澳市民,銀行審核通過即可受惠;只對樓價在8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單位放寬按揭亦應解禁,許多中國人傳統思想就是想與家人同住,彼此可互相照顧,現由於800萬以上的單位按揭成數較低,令不少想改善居住條件的家團望而卻步,建議可將樓價上限調至1500萬元,提供更多選擇空間予市民。」
  • 公屋和居屋泡沫遠遠大過私樓!
    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危乎。
  • 逾四萬人申居屋14年來最高
    首批新居屋申請昨日截止,截至昨午五時,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累計收到四萬一千份申請表格,超額認購十八倍,未計算五時後申請人龍高峰和郵寄表格,已經是最少十四年來最高,超過二○一○年第六期剩餘居屋銷售的約三萬九千份,申請反應驚人。
  • 萬眾期待的2019居屋終於開始申請:今日派表 速度圍觀!
    白表申請者可使用同一份申請表選擇申請「居屋2019」或「白居二2019」,或同時選擇申請兩項。「居屋2019」及「白居二2019」的申請費分別為250元及160元;同時申請兩者則為410元。冠德苑大單位可間三房  主人房有套廁今期居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76至568平方呎,以市價59折出售,售價由156萬至529萬元。
  • 港人炒股博買樓 滬人賣樓為炒股
    一位股壇初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屋企人過去靠炒股賺首期買了兩個單位,現在碰上大牛市,機不可失,自己3星期前「處女下海」,落場趁「大時代」博一博。雖然暫無買樓打算,但樓價太貴,炒股為將來作準備亦無不可。學者指,恆指升幅至今只有一成多,除非升浪維持約一年,否則想靠短期炒股賺首期仍是「幻想」。
  • 居屋戶無鹹水大半年 始發現廁所水「被賣斷」
    整個山頭,公、居屋的鹹水供應、街燈電費、消防喉保養均轉嫁由公屋租置戶負責,直至一名退休警長追查屋邨長年繳交昂貴電費的緣由,才發現荒誕事實。兩屋苑居民怒不可遏,決定入稟司法覆核要求房委會承擔責任。有前房委會委員也形容事件匪夷所思。
  • 香港人都住什麼房子
    在香港,入住公屋俗稱「上樓」,但由於房屋有限,「上樓」如登天,不僅申請條件嚴格(年滿18歲香港永久居民,不擁有任何物業,家庭收入和資產淨值也有上限),符合公屋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5年。戳👆視頻感受倫叔「上樓」的喜悅(視頻來源:林敏兒)1976年開始,港府通過「居者有其屋計劃」,開始出售居屋單位,類似內地的經濟適用房。
  • 【香港新聞】「難過中六合彩」居屋超購37倍
    位於樂富的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截至昨日下午5時,累計共收到約7.9萬份居屋申請表,超額申請約37倍。昨日下午6時起,不少市民把握最後上車機會,匆匆趕來交表。有申請者表示,雖知機會微,「難過中六合彩」,但也會博一博。昨日下午7時,房委會落閘停止申請,多名申請者未趕得及交表遺憾離開。新居屋將於6月攪珠,8月揀樓。
  • 楊官華:香港樓價,600萬是分水嶺!
    1、2千元……簡單來說,香港人一個月的收入,並不足夠買市區的私人住宅一呎的樓價,香港有130多萬私人住宅,用平均呎價去量度單位面積,實用面積300~400呎的單位已經超過$600萬港元。港府打擊樓價的辣招之一是控制銀行樓宇按揭貸款,$600萬以上只能做6成按揭貸款,$600萬以下最多可借8成按揭貸款。換句話說,如果閣下要買市區兩房,樓價超過$600萬,必需有$240萬或以上的現金作首期,如果閣下擁有第一套房,要買入第二套房需要付出額外印花稅15%樓價,買樓成本增加過百萬!
  • 公屋聯會倡建:港樓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年輕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屋聯會(18日)公布《青年住屋政策倡儀書》,建議政府可推出「港人首置港樓」先導計劃,規定部份發展商興建的私樓單位
  • 香港居屋估價挫 恐現撻訂潮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蘇洪鏘)本港樓價連跌多時甫現企穩跡象,卻遇上大批資助房屋今明兩年排隊上場,令一眾苦候「上車」人士未能摸清後市走勢。本報追蹤10個居屋單位的自由市場估價變化,發現多間銀行皆對個別單位調低估值,其中青衣青泰苑一個實用401方呎的高層戶,恒生最新估價按月調低達3.9%。
  • 五大紀律部隊千人馬不停蹄「洗樓」:找出隱形患者!
    ,特區政府決定圍封佐敦「受限區域」,由於封鎖範圍大,政府跨部門動員3000人落場協助。鄧Sir揮手回應後一行人進入「受限區域」,了解前線人員的工作情況,約一小時後離去。鄧以海昨日凌晨已曾到場,昨午第二度到場時他表示,現場有很多舊樓,同事的「洗樓」行動並不容易,要動員很多人手處理,他指今次在短時間內召集人手,紀律部隊的參與是義之所在,希望可以協助找出更多社區隱形患者。鄧以海又指出,今次各紀律部隊合作得非常好,溝通充足,劃分區域各自參與工作,其同袍亦反映區內居民非常合作及平和,相信今次行動會順利進行。
  • 進入特首提名期,看參選人打算如何落實「居者有其屋」? 獨家
    詳閱這四名參選人的政綱,不難發現他們都把土地房屋政策作為重點,認為住房是香港「最迫切」、「最重要」的問題。香港的住房問題一再困擾大眾,高企的房價令普通市民望而卻步。截止2015年,香港仍有約20萬市民居住在條件惡劣的「劏房」中。特區政府採取多項措施,一邊通過稅收及購買資格抑制樓價上升,一邊則提供各類公共房屋供無法負擔樓價的港人租住購買。但對於大多數基層市民來說,公共房屋顯然更為惠及大眾。現階段香港的公共房屋主要分為出租公共房屋(簡稱公屋)及居者有其屋(居屋)。
  • 抽3年居屋抽唔中 1家3口月入10萬 港男:應否為買私樓放棄公屋
    有一家三口住在公屋,抽了3年居屋也抽不中,但由於家居環境不理想,他打算及早放棄轉買私樓,但家人卻認為不應「白白畀返間公屋政府」,希望能等多幾年,結果一家人就為此事起爭執,「老母都喊咗,老豆差啲要斬我」,前路茫茫的樓主遂求問網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