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東王楊秀清大權在握,為什麼還鬥不過天王洪秀全?
一、天國洪秀全有實權;東王掌權事出有因; 天王洪秀全有實權,天王只是不管具體事物,但他仍是集政權、軍權、神權,「三權一體」的領袖,太平天國最高領導人。太平天國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天王是國家名義上領袖更是教主。那為什麼天王起初願意讓權呢?
-
天京事變造成東王楊秀清慘死,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衰敗與滅亡?
東王楊秀清,可以說是太平天國中最具軍事才華的人,在一整個起義過程中,變現出了非凡的軍事能力。 曾經發動西徵,將湘軍統帥曾國藩打得只敢縮在南昌城中。後又派秦日綱閃擊揚州,擊潰清軍江北大營。隨著再讓石達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鼓作氣攻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向整個天下證明了他的能力,也讓太平天國如朝陽般緩緩升起。
-
「太平時,王殺王」,東王楊秀清,為何被天王洪秀全給殺了
大清朝被太平天國搞得頭都大了,誰也沒想到鬧起內訌來,北王殺東王,天王殺北王,殺得是血流成河,不用大清動手,自己把自己整殘廢了。誰能想到,炙手可熱手握軍政大權的楊秀清居然被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洪秀全給滅了。太平天國是洪秀全創建的,但是打天下的卻是楊秀清等人。可以說沒有楊秀清就沒有太平天國的輝煌。
-
太平天國中諸王的實力如何,為何東王楊秀清被稱為天國第一名將?
由於太平天國後期封了太多的王,我們就重點說說最初封的五王,以此做個比較,這樣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也能知曉了。東王楊秀清。如果說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精神領袖,那麼楊秀清在率領軍隊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之後就成為了這個政權中的實際領導人,此時的楊秀清已經集所有的權力於一身。
-
太平天國封王數千 唯獨東王楊秀清可以挑戰天王權威
1856年8月,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強行要求天王洪秀全加封自己為「萬歲」,9月,北王韋昌輝奉天王密詔誅殺楊秀清一家及其部屬。1851年,太平天國在廣西永安建制封王: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
-
太平天國戰爭:楊秀清三次北伐,為何都不讓石達開掛帥?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在監獄中寫下數萬言《自述書》,闡述自己參加太平天國運動之經過,並點評首義諸侯王,總結太平天國滅亡十大原因。李秀成總結太平天國滅亡十大因素時,有三點跟北伐有關:林鳳祥、李開芳帶兵北伐;曾立昌帶兵援救北伐軍;秦日綱帶兵救援北伐軍。
-
韋昌輝血洗東王府,殺了2萬多人,為何他如此痛恨楊秀清?
韋昌輝是個有野心的人,也是個投機分子。韋家放著土財主不做,甘願冒殺頭的風險起兵造反,所貪圖的可不僅僅是一個說不上話的「王爵」。韋昌輝為人陰柔奸險,多有「見機靈變之急才」,是個口蜜腹劍、兩面三刀的陰險小人。
-
作為天生的軍事家,楊秀清如果不死,太平天國能推翻清朝統治嗎?
楊秀清的軍事能力確實非常了得。不過,他還沒有強到可以給太平天國改天換命。傑出的軍事才能楊秀清不讀書,也不知道什麼兵法,但他對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都瞭然於胸,詭譎機警,「竟能成燎原之勢」。(《賊情纂要》)太平天國能從金田起義,一路攻取南京,後來又發展到橫跨數省的強大政權,都是在楊秀清的指導上取得的。
-
太平天國:韋昌輝稱「六千歲」,楊秀清稱「九千歲」,其他人呢?
太平天國運動之初,洪秀全冊封了六個王,既「天國六王」,分別是天王、東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天王一聽就知道最大,不用說,這是洪秀全給自己封的,其他五個王分別是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這樣問題就來了,除了天王洪秀全,其他幾個王是地位平等的,還是說也有高低之分?有的話,誰大誰小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
東王九千歲還不行嗎?楊秀清為何還要封「萬歲」
如此,楊秀清掌握軍權,地位十分顯赫。此外,楊秀清還掌握政權、教權,是太平天國實際掌舵者、領航員。東王九千歲楊秀清,權勢顯赫,僅次於天王洪秀全,位極人臣。1856年8月,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讓洪秀全冊封他為萬歲,最終釀成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李秀成在自述中說:「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親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
太平天國的軍事奇才楊秀清:上帝要滅亡你,會先讓你瘋狂一回
西方有一句話:「上帝要滅亡你,先讓你瘋狂一回」,說的是一個人要滅亡,事先必定瘋狂一回,失去理性,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萬劫不復。這話用在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身上是最適合不過了;草根出身的他,在取得太平天國實際領導權後,權力、欲望不斷膨脹,理性一步步喪失,最終落得身首異處,全府上下幾千人被屠殺之下場,實乃可悲、可嘆。
-
被架空的洪秀全,為何能滅掉實力派的楊秀清、韋昌輝?
一連串的勝利,使得東王楊秀清更加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他認為,太平天國之所以能夠創造今天的輝煌,全是他東王楊秀清的功勞。在他眼裡,天王洪秀全的地位已經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了。終於,東王楊秀清坐不住了,他決定取洪秀全而代之。在《金陵雜記》中曾記錄楊秀清「遂私刻太平天國真命主楊秀清」印。
-
王的盛宴——瘋狂封王的太平天國
反正是要掛,不如有個威風的稱號,能夠青史留名,不枉來人世走一遭。如果可以採訪二人,想必他們不會後悔當這個王。這樣一來,太平天國還有四個王。天京事變清朝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是外強中乾,太平天國一路勢如破竹,1853年3月攻克金陵,改稱天京,正式定為都城。
-
東王憑什麼認為在太平天國裡沒有人敢動他?他確實有強大到可怕的資本
在太平天國中,南王馮雲山建立了太平天國的家底,東王楊秀清則是把太平天國發展成一個勢力龐大的軍事政權(即使是外國列強也是忌憚太平軍的實力)。太平天國能打下金陵,能佔領那麼多地盤,論功勞的話東王確實是第一功臣。
-
身為太平天國實際領導人,為何天京事變時楊秀清毫無反抗力?
此次事變的根本原因在於天王洪秀全和東王楊秀清的矛盾,長期以來,太平天國軍政大權都被楊秀清掌握,而天王則成為事實上的「虛位元首」,到了後期兩人矛盾幾乎不可調和,最終天王洪秀全聯合了不滿楊秀清的其它幾個王,用最激烈的辦法除掉了楊秀清。
-
太平天國裡最厲害的王,除了翼王石達開,您最佩服哪位?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4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在太平天國歷史中湧現出不少有才能、有魄力的領袖,他們都先後封王,其中翼王石達開最讓我們扼腕嘆息,他的失敗也成為太平天國最悲壯的史詩! 如果給太平天國各王按照歷史功績排個序的話,第一位當然是天王洪秀全,其次,翼王石達開。
-
太平天國丞相陳宗揚,與妻子「約會」,楊秀清:殺了這2人
然而,太平天國早期,夫妻之間也不能約會,否則就被斬首;有一次很殘忍的「約會」,丞相被斬首,夫妻兩人被處死。1851年1月,金田起義爆發,桂平人陳宗揚參加革命,隸屬東王九千歲楊秀清麾下。因作戰勇猛,悍不畏死,出身底層的陳宗揚得到東王賞識,被任命為冬官又正丞相,算是擠入了權力核心。
-
太平天國為何僅14年就走向滅亡?封了2700個王,民心早已失
而皇帝為了把持大權,會控制封王的數量,甚至會想辦法削藩、除王,就是為了讓王位更加牢固,減少這些王對自己的威脅,加強中央集權。對於剛剛建立的王朝來說,有宗室的支持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權利鞏固了,宗室太多,各種王太多,那對皇權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對百姓也是如此,歷代都有不少地方被封的王為霸一方,百姓怨聲載道。而太平天國居然封出兩千多個王,可見這有多誇張。
-
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對楊秀清權力制衡的一次嘗試
先鋒大將羅大綱1851年9月率兩千兵馬,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攻破永安(蒙山縣),這是太平天國興盛以來攻下的第一座城。十二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冊封「首義五王」,東王九千歲,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八歲,南王七千歲,馮雲山七歲,北王六千歲,韋昌輝五歲。
-
太平天國西徵:楊秀清與石達開權力博弈,沒有誰是贏家
太平天國權力分配格局熟悉太平天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洪秀全只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軍國大事都是「首義五王」決定。「首義五王」,即是東王九千歲楊秀清、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北王六千歲韋昌輝、翼王五千歲石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