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看了《奪冠》,激動於比賽的勝利、感動於奮鬥的過程。這幾天,網上對於這部電影有褒有貶,體育電影本就不容易拍攝,且貫穿了變化很大的三十五年,更加是不容易。電影的呈現,帶領大家重新走進"女排精神",走進她的高潮、低落以及重煥光彩的過程。
作為一個平時不太愛看體育節目的人,也是看的熱血沸騰,電影主要分三個時期。
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重點呈現了中國女子排球隊與上屆冠軍日本隊的精彩對壘,最後以3:2獲勝,先後戰勝巴西、蘇聯、南朝鮮、美國和古巴、日本,以七戰七捷的成績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國內歡呼一片,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群眾慶祝的身影,大大鼓舞了中國的氣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為主場,中國女排失利郎平帶領的美國女排,從此中國女排接連失利,輝煌褪去,沉寂良久,讓國人不禁對女排失去信心。
2013年,郎平被任命為女排國家隊主教練,2016年帶領新一代女排獲得裡約奧運會冠軍,這是我們12年再次奪冠重回排球之巔的時刻。女排精神,永不放棄,永不言敗,傳承著一代又一代。
電影中讓錢妹淚目的場景很多。
在條件很艱苦的80年代,訓練器材等都比不上美國、日本等國家,靠的全是一遍遍不停歇的訓練,不怕苦不怕累,不斷突破體能極限,都是為了那個榮譽。姑娘們除夕夜還在訓練,結束後,見到食堂裡自己的父母都來了,一起包餃子時很多人都哭了。她們不僅是排球場上的女戰士,也是爸媽身邊沒長大的小姑娘。她們身載榮耀,負重前行。
日本那場比賽時,即使知道結果,全場仍跟著揪心,看到場上激烈的比拼,不禁握緊手掌,跟著無聲吶喊。中國隊得分時,激動得要跳起來;日本隊得分時,揪心。感念演員全身心的投入和演繹,讓我們重溫了那場視覺盛宴。
吳剛老師飾演的袁指導,在中國女排們站在領獎臺上奏響國歌時,帶著激動、喜悅、驕傲的淚水站在那裡,沒有任何臺詞,但是讓我跟著一起流淚。
在郎指導問朱婷為什麼打排球時,朱婷說是為了爸媽,後來朱婷說成為郎平,在巴西賽前,郎指導給朱婷的信中說:你不用成為我,你要成為你自己。錢妹跟著朱婷一起淚目了。
給大家推薦一篇女排運動的小說《重生之勝利女排》。講述三流模特錢盈盈重生後,卻被綁定的夢想排球系統告知,可以像偶像郎平那樣叱吒排壇。於是,她不忘初心,從零開始。在成長中,身邊跟隨了越來越多一起並肩奮鬥的夥伴,一步步邁向全國、走出世界。
小說中很多專業術語,比賽熱血,喜歡排球的小夥伴們可以了解下。
最後,個人拙見,整體看下來,電影如果改名為《郎平傳》或者《鐵榔頭》會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