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泰鬥」:人民大會堂的設計師張鎛是咱無棣人

2022-01-06 天南地北濱州人

張鎛(1911.4——1999.7.1),祖籍濱州市無棣縣車鎮鄉段家村,其父張鳴歧曾任兩廣總督。張鎛自幼聰明好學,1930年慕名我國第一代建築師梁思成教授,考取了由其任教的東北大學,如魚得水,學業優秀。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在北平、天津、南京、重慶、廣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宮進行大量古建築測繪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教授。1951年3月從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1995年退休,聘為院顧問總建築師。在著名建築大師楊廷寶的薰陶指導下,張鎛先生逐漸成為基泰的技術支柱,出色完成了100餘項大中型設計任務,如先農壇體育場、香港荃灣電影院等。當時,在我國建築界已享有聲譽。新中國初建,百業待興,張鎛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他主持設計了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民族飯店、友誼飯店、民族文化宮等建築。張鎛先生一生主持、指導了二百餘項重大工程,數量之多,造詣之深,世界少有。他長期擔任北京市建築設計師,曾是全國第四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曾兼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班導師,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技術顧問、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顧問,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顧問。

一提到北京,除了天安門和故宮,人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北京飯店、友誼賓館、鉤魚臺國賓館等這些極具民族風格的建築了。而這些代表我國建築最高成就的作品,正是由享有「國家設計大師」、「中國建築泰鬥」美譽的山東人張鎛設計的。

1拜梁思成、楊廷寶兩位名師,學一門不依附與人的「薄技」

張鎛晚年回憶自己的建築生涯時說:「就建築藝術而言,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梁師思成,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理論修養方面;另一個是楊師廷寶,他對我的影響,主要是設計實踐方面,正與梁師相輔相成。」

張鎛1911年4月 12日生於廣州,其父是赫赫有名的兩廣總督張鳴歧。張鳴歧為宦從政幾乎無可稱道,在每一重要歷史關口,都作了錯誤的選擇。他曾由衷地慨嘆:「宦海沉浮,改朝換代,必受牽連……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在身。」這句話給年少的張鎛留下了深刻印象,當19歲的他第一次面對人生選擇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學一門不依附於人的薄技。

1930年,張鎛慕名考取了由我國第一代建築師梁思成教授任教的東北大學。梁思成時任東北大學建築系主任,並與張家是世交,張鎛得到了梁恩師的悉心傳教。不久,「九一八」事變,東北疆土一夜盡失。張鎛於1932年轉入南京中央大學,繼續建築學的課程。

1934年,大學畢業的張鎛經考試進入當時全國最著名且最大的建築設計單位——基泰建築事務所的天津事務所,並與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學家楊廷寶在同一工作室。在楊廷寶的指導下,張鎛逐漸成為基泰的技術支柱,出色地完成了先農壇體育場、香港荃灣電影院等100餘項大中型設計任務。

新中國成立伊始,張鎛意識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正是建築設計師施展才華的遼闊空間。1951年,他毅然辭去基泰香港總公司的高薪要職,由香港回到北京。1953年,他被任命為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擔當首都建設的重任。在不長的時間內,他就完成了天橋劇場、新僑飯店、友誼賓館等眾多建築的設計任務。友誼賓館是張鎛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直到今天其設計風格還被建築界奉為經典。友誼賓館的設計,使年僅 43歲的張鎛享譽國內外。外國建築權威評論說「北京友誼賓館是公認的中國50年代最早的新民族風格的成功嘗試」,還將張鎛列為中國現代16位著名建築師的榜首。

2他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勝利竣工,周恩來總理向他敬酒,並給他打滿分

張鎛一生主持規劃、設計、參與指導了200餘項重大工程,數量之多,造詣之深,世界少有。在1993年8月至1994年6月由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組織的「群眾喜愛的具有民族風格的新建築」評選中,由張鎛設計的民族文化宮榮列第一名、人民大會堂位居第二,這足以反映出一代大師的功力。

民族文化宮從1958年開工到1959年8月建設基本竣工,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不僅成為20世紀50年代北京「國慶十大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更以其濃鬱的民族藝術風格,反映了中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成為民族傳統風格的精品。

1958年9月5日,北京市政府傳達了中央關於籌備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通知——建好萬人大會堂、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大劇院、軍事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覽館、民族文化宮、農業展覽館,加上原有的工業展覽館(即北京展覽館)共十大公共建築。所謂的「十大建築」概念就這樣產生了。此時,離1959年的國慶節只剩下不到400天。經過層層篩選,人民大會堂的設計任務落到北京市建築設計院頭上,由張鎛擔任大會堂的設計師。對張鎛來說,這代表著榮譽,更意味著艱難。今天的人們或許很難相信,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會堂從規劃、設計到施工,一共只用了一年零十五天;其中,從選址到敲定設計圖紙,僅用了50天時間!為趕在10周年大慶前完工,大會堂是「邊設計、邊供料、邊施工」——張鎛落在圖紙上的每一筆都將立即被付諸實踐,每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隱患。張鎛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1959年9月24日,巍峨壯觀的人民大會堂勝利竣工。慶功會上,周恩來總理過來敬酒時對張鎛說:「我很滿意,給你們打個五分!」

3不遺余力為家鄉重新設計海豐塔

張鎛的祖籍是濱州市無棣縣車鎮鄉段家村,家鄉一直想重修唐代「海豐塔」,找到了張鎛,想讓他重新設計圖紙。張鎛欣然應允,「應該重振唐風,恢復舊觀,重修寶塔,重整寺院,鄉民的心願就是我的心願!」1991年7月12日,新塔破土動工,新建海豐塔位於唐塔舊址以北50米處,塔高 42米,共13級,為八角樓閣式密簷磚石結構,外面一色的青磚砌就,飛簷挑角,角系銅鈴。既古樸典雅又堅固耐久,既保持了唐塔的風貌,又在建築結構上有所創新。現在,海豐塔已成為無棣的特色建築之一,與重新修復的大覺寺一起,成為旅遊勝地,每年吸引著數十萬遊客。之後,張鎛還設計了集文化館、圖書館、展覽館三館於一體的「文萃閣」,成為該縣獨具特色的一道風景。

1999年7月1日,張鎛在北京病故。按照其「葉落歸根」的遺願,其骨灰被安葬在無棣縣車鎮鄉段家村張氏族塋母親墓室旁。感念這位舉世著名的建築大師的拳拳赤子心,無棣縣縣委、縣政府於2002年建立了張鎛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社會開放。

張鎛經典建築設計作品


人民大會堂


民族文化宮


釣魚臺國賓館


北京飯店


無棣海豐塔

相關焦點

  • 無棣:碣石聽風雨,滄海入夢來
    這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的作者李之儀,就屬於宋朝滄州無棣人,現又屬於慶雲縣的境內。故《慶雲縣誌》裡記載朝議大夫李之儀等八位慶雲籍的名人,供奉於明朝的慶雲縣城"鄉賢祠"內。同樣,唐末宰相李愚、宋哲宗時御史中丞李之純,均為無棣、慶雲、鹽山三縣之"鄉賢"。更有資料探索,李之純、李之儀均為李愚後人,無論真偽,唐宋時期,同為無棣籍貫的「三李」,自然成為地靈人傑的範例。
  • 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建築
    人民大會堂正門面對天安門廣場,正門門額上鑲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正門迎面有十二根淺灰色大理石門柱,正門柱直徑2米,高25米。四面門前有5米高的花崗巖臺階。人民大會堂建築風格莊嚴雄偉,壯麗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中國傳統文化「梅花篆字」人民大會堂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築,構成了一幅天安門廣場整體的莊嚴絢麗的圖畫。內部設施齊全,有聲、光、溫控制和自動消防報警、滅火等現代化設施。
  • 1958年修建人民大會堂,33位專家僅用5天就畫出設計圖
    "建築是有情感的,建築的生命就是它的美。"中國人民大會堂富麗堂皇卻又莊嚴肅穆,文化氣息厚重而不失現代優雅。它見證了東方巨龍從遍體鱗傷到激昂怒吼的輝煌歷史,承載了無數前人揮灑血淚的拼搏精神,凝聚了老一代建築人夜以繼日勾勒設計的心血。
  •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為何提前啟用?
    撰文|周宇   編輯|鄒春霞    攝影 | 魏彤對跑政協新聞的政知君而言,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過人民大會堂三樓的金色大廳了
  • 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
    (兩會特寫)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1分鐘,是中國年度規模最大的政治會議的「靜默時間」。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體與會人員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肅靜的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60秒的靜默無聲。此刻,這個以匯聚最廣泛民眾聲音而著稱的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用「無聲」顯示出對生命的敬重,對同胞的哀悼。
  • 掛在人民大會堂的這幾幅畫,到底出自誰人之手,價值多少錢
    掛在人民大會堂的這幾幅畫,到底出自誰人之手,價值多少錢很少有人知道,人民大會堂是除故宮之外的另一座藝術品寶庫。在這裡,除了33個地方會議廳外,迎賓廳與宴會廳、國家接待廳、金色大廳等,都注重用書畫作品裝飾。北京人民大會堂是萬眾矚目的地方,其收藏和展示的作品也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怎樣的作品才有資格進入這裡呢?
  • 媲美人民大會堂的國際會議中心將於元旦綻放
    實景拍攝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議中心位於海花島1號島C區,該建築群按照國家級會議接待標準建造,採用十二朵綻放牡丹造型恢弘建築群,共9個單體建築,總建築面積約100000平方米,共有108會議街道大廳會議室按功能和布局區分共有五種類型,分別為大會堂、國際宴會廳、國際圓桌會議廳、劇場式階梯會議廳、多功能會議廳。
  •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_圖片頻道_新華網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將在這裡隆重開幕新華網將對開幕會作現場圖文直播 中國加油
  • 他走進人民大會堂,腳步讓人瞬間淚目
    今天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今晨9時許,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沿著紅毯拾級而上,進入人民大會堂北門。
  • 今天,這4位莆田人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表彰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4位莆田人在現場接受表彰他們是誰?仙遊縣度尾鎮書潭珍藏坊名木藝品廠總設計師 徐元寶徐元寶,1972年1月出生,群眾,大學本科學歷,現任仙遊縣度尾鎮書潭珍藏坊名木藝品廠雕刻總設計師,高級工藝美術師。
  • 看完北京的升國旗後,一定要去人民大會堂看看,錯過要等一年
    北京的觀光地很多,但北京旅行、天安門的升旗儀式是必看的, 國旗緩緩升起的瞬間,現場大家一致, 仰望國旗,唱著國歌, 現在大家的神格莊嚴,很驕傲, 看完天安門升旗儀式後,也可以參觀北京人民大會堂,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其實北京人民大會堂也可以參觀, 從1979年7月15日開始,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對外開放
  • 93歲的陳俊武又一次來到人民大會堂
    2020年1月13日,陳俊武院士第N次走進人民大會堂。1959年國慶前夕,32歲的陳俊武作為全國勞模,第一次走進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1978年3月,陳俊武第二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科學大會,他為之嘔心瀝血的流化催化裂化技術作為重大科技成果受到隆重表彰。
  • 傅抱石和人民大會堂國畫《江山如此多嬌》
    劉智勇 劉聿文▲懸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凡參觀過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人都會注意到,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經常會見外賓的大廳裡,有一幅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江山如此多嬌」的巨幅國畫。電文大意是:抱石同志,中央來電,請你火速進京,為人民大會堂作畫。這太出人意料了,傅抱石毫無心理準備。就在前幾天,他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參觀時,從廣播裡聽到了人民大會堂落成剪彩的消息。現在被中央選中,為人民大會堂作畫,這是黨和人民對自己的莫大信任啊!
  • 無棣唐塔碣石山
    無棣,因境內有無棣山(碣石山)和無棣水而得名,自公元586年(隋開皇六年)建縣至今,歷經一千四百餘年。1373年(洪武六年農曆六月),因縣境內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而改名為「海豐縣」。1914年(中華民國三年),因廣東省也有「海豐縣」,為避重名,縣名復為「無棣」。冀魯一帶有民諺曰,「滄州獅子海豐塔,東光縣的鐵菩薩」,此亦被譽為「冀魯三勝」。去大覺寺時,此處正在復建「無棣古城」,到處狼藉。形成於商周,發展於隋唐,繁榮於明清的無棣古城,早已不見了曾經的輝煌,只有大覺寺與海豐塔仍默默駐守著。
  • 中美兩國的較量,從控制疫情、人民凝集力、風水等,不好意思,中國完勝
    這其實是非常大的誤解,其實美國比咱中國更信奉風水,早在幾百年前就跑來咱中華大地偷師學藝,並在秘密的領域進行著精心布局,暗搓搓地去提高其國運。當然,美國要通過風水提國運來和咱中國角力,只能說是非常地不自量力!
  • 人民大會堂的這幅書法,是鐵打的!
    來源    現代藝術傳媒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牆面有一副巨幅書法作品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內的巨幅鐵書《中華頌》...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內的巨幅鐵書《中華頌》...這幅由書法家和鐵藝大師共同鑄就的巨幅鐵書作品,每字徑尺,書藝煥彩、頑鐵生輝,規模空前,堪稱絕品,成為人民大會堂中一道絢麗的新風景。...
  • 無棣譚楊農場的「主席臺」
    同事天涯微信傳來無棣西小王譚楊農場的圖片,我在無棣這個東部鄉鎮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那裡的一草一木甚至能牽動我的神經,也許我早已把那個地方當成了我的故鄉! 於是趕緊留言:譚楊農場有個文革時期的建築,有否?
  • 今天,他們從人民大會堂載譽歸來……
    今天,他們從人民大會堂載譽歸來…… 2020-11-2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今日全球發布的世界大運會吉祥物 原型設計師是咱瀋陽人
    其中備受關注的吉祥物「蓉寶」的原型設計師劉東博,是咱地道的瀋陽人!據組委會官方數據報導,此次口號、會徽和吉祥物遴選歷時3個多月,共收到來自全球7000多條口號、近2000件會徽和近1000件吉祥物的投稿。在經籌委會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和終評工作,全民網絡投票,網絡點讚活動和專家把關、優化設計後,才正式誕生結果。在吉祥物的選擇過程中,引發了專家評委們的激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