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有車,是很多人的奮鬥目標,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房子和車子並不是「剛需」,沉重的貸款帶來的壓力並不是每一個都能輕鬆承擔的,有能力全款購買房車的人只是少部分,更多的人都在「望房興嘆」。這樣的現狀無疑是十分不健康的,但是房地產已經堅挺了十幾年,在未來真的可能會降價嗎?甚至和馬雲說的一樣,「房價如蔥」?
從全球社會經濟發展來看,土地資源有限,而人口始終在不斷的增長,再加上房子對於一個人一生的重要性以及特殊的社會含義,在未來房價就算不斷降低,也不可能真的十分便宜,而是社會不斷進步,人均收入不斷提高,房價雖然沒有變的便宜,但是人均購買力提高,買房難就不會再是一大難題了。
雖然房價很難大幅度降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消費能力不斷提高後,買房買車就不在話下了,那麼在未來,什麼會代替房子和車子,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熱門呢?或許很多人都可以感覺到,現在社會中對房子和車子的需求是不健康的,滿目的攀比造成了房價和車價的瘋漲。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對於很多人來說,曾經確實過得日子很苦,現在想要用證明自己,才會選擇購買超過自己購買能力的物品,造成房價居高不下。
其實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低物慾時代」,對於房子和車子,並不會刻意購買昂貴的車子來彰顯身份,更多情況下會選擇更加實用也更加適合自己的車型,對於房子來說,租房是更多人的選擇,當然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習俗,也會有不一樣的價值觀,我們不能認為其他國家的選擇是正確的,只是判斷在未來車子和房子並不會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太大的影響。
「環保」的觀念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可以確定在未來房子和車子在生活中佔據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也會不會和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掛鈎,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價和車價的價格就會不斷降低,直到降到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只不過這個局面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畢竟大多數人對房子和車子有很大的需求和執念,這是我們這代人必須面對的社會現狀,很無奈卻又十分現實。
「趨勢」和「現狀」總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都知道為了地球的環境人類需要保護環境,但是社會的現狀卻是不同的國家之間存在不同的利益線,每個國家都不可能為了環境放棄工業化的腳步,因此在未來地球環境逐漸變化後,各種能源開始不斷緊缺,對於人類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還是「空氣」和「土地」,只不過是沒有被汙染的土地和空氣,在不遠的將來,這兩樣東西或許會成為「香餑餑」。
有需求才會有價值,目前市場對於房子和車子的需求大,價格才會不斷增長,但是在未來,人類探索其他星球,甚至是建造海底城市後,對於住房的需求會不斷降低,而汽車也會被其他的交通工具取代,但是沒有被汙染的空氣和土地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而地球環境不斷惡化後,我們在找到一個完全可以替代地球的行星之前,這兩種資源都是最寶貴的。
生活在現代都市的我們,已經越來越遠離自然,每年都有大批都市人口選擇在節假日時旅遊,去換一種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很多自然資源,都需要沒有汙染的地球才能孕育,即使人類對這些資源的需求較小,也會因為這些資源的稀有不斷提升價值。
很多人的家中也用上了空氣淨化系統,每年也有很多人因為空氣原因生病,也有很多人選擇在鄉下修建別墅,由此可見,在房價不斷增長的現狀下,也有很多人在把握未來的大趨勢,即使短時間內,投資環保很難看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真正等待環保成為現狀時,時代改變的速度會遠超的你的想像。當然,時代的腳步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算在未來,房地產業也不會完全倒下,真正的「房價如蔥」要等上很久很久。
真正任何時代都會被人需要的擁有都是稀缺且有限的資源,隨著人口的增長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不論這種價值觀是否正確,存在即合理。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代人的很多觀點都是無法理喻的,或許一部分古代人也不認同當時的價值觀,可是在大時代背景下無法改變。
如今社會雖然價值觀有些扭曲,部分人追求房子和車子,認為這兩個因素是幸福生活必須的一部分,但是也有人會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很難去判斷究竟誰對誰錯,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也會在未來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圍城,大家相互指責也相互羨慕。
你認為在未來,房子和車子,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會不斷降低嗎?沒有被汙染的土地和清新的空氣會成為未來人類追求的首要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