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精銳整編師!兩個德式重炮團,面對8千日軍,蔣介石的做法讓人寒心!

2020-12-16 騰訊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上海附近所有的中國軍隊開始迅速集結,到了8月份,一些偽裝成保衛隊的中央軍在上海閘北地區連夜舉行軍事演習,當時,日本在上海駐守的士兵,只有日本海軍陸戰隊兵力不足8000人,包括在日本軍艦上可隨時到陸地上作戰的水兵。

相比中國的幾個精銳整編師,日軍在人力上佔不到任何優勢,在向蔣介石呈報軍情時,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治中將軍說道:「日本海軍武官已經急電東京,要求往上海增兵一個陸軍師團和一個艦隊」,經過各方分析得出結論,如果日軍增援部隊趕赴上海,我方應該立即先發制人,這樣可以處於有利的地位。

此時,上海附近的國軍部隊也正在迅速向上海靠攏,其實,8.13事變後,蔣介石就已經向張治中下過密電,中央已經準備圍攻上海的日軍,他讓張治中的87、88師立即佔領吳淞、大場、江灣、閘北一帶,把上海的日軍圍堵起來。

原來駐守蚌埠的56師和嘉興的炮旅向蘇州地區移動,命令夏楚中的98師,宋希濂的36師馳援上海,一起劃到張治中的麾下,建立國軍第9集團軍,眼看佔領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就要成為甕中之鱉,蔣介石突然下令暫緩攻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蔣介石看來,上海的戰爭不是簡單的中日之間博弈,西方列強眼看中國的戰事來臨,不會坐視不管,於是,由美、英、法等國組織的調停談判開始了,他命令張治中將進攻暫時停下,避免和日軍有小規模衝突,等候他的命令,日本駐日大使告訴中方,只要中國軍隊嚴格遵守停戰協定,日本也同樣不會主動進攻。

1937年8月13日上午9點,日本海軍士兵衝出租界突然襲擊了駐守橫濱路的中國保安隊,我軍被迫還擊,將近11點,在商務印書館附近的中國士兵和日軍再次發生激烈的衝突,傍晚時刻,八字橋的日軍炮擊中國軍隊,由於中國軍隊的被迫還擊,日軍則以坦克開路掩護步兵攻擊87師陣地。

西方列強的調停沒有一絲進展,蔣介石只好命令張治中,在8月14日早上向日軍發動總攻,隨後,中國空軍轟炸了日軍第三艦隊的出雲號以及在虹口的海軍陸戰隊總部,中國空軍首戰出發,取得了抗戰的第一場勝仗,在以後的幾天時間,中國的空軍依然表現出色,炸傷出雲號間接支援了88師在陸地上的行動。

戰爭初期,中國軍隊集中優勢的兵力,攻擊了日本駐上海的各個據點,在上海虹口和楊樹浦等地和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此時戰況對國軍非常有利,但是,張治中又一次接到蔣介石的命令,暫停進攻聽候命令。

可以自豪地說,國軍在上海抗戰初期,絕對是佔了上風,先後投入88、87兩個精銳整編師,還配有150毫米榴彈炮的兩個德國重炮團,再加上有空軍助戰,應該說對付區區幾千人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綽綽有餘,但是,蔣介石抱著有對西方列強調停幻想,多次下令部隊暫緩進攻,以至於貽誤戰機,讓中國軍隊遭受到嚴重的損失,實在讓人感到心寒。

相關焦點

  • 八百壯士所在的88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算不算德械精銳?
    1930年12月,警備司令部和軍校教導第1師合併整編,整編之後改稱警衛師,下轄步兵兩個旅又兩個團,共八個團,還有炮兵一個團及其他配屬部隊:原軍校教導第1師第1、2、3團改編為警衛第1旅;原警備司令部第1、2、5團改編為警衛第2旅;原警備司令部第3、4團改編為警衛師特務第1、2團。
  • 43年常德會戰57師覆滅之際,蔣介石為何還要堅守?與國際局勢有關
    1938年11月常德會戰開始 ;22日,日軍以第11軍116師團3萬兵力全部猛攻常德。中國方面負責守衛常德城的是蔣介石的嫡系、國民黨精銳第74軍第57師,師長是餘程萬將軍。57師8000虎賁子弟與3萬日軍在常德城血戰17日之久,最後僅剩五六十人。12月7日晚彈盡糧絕餘程萬幾十人突圍。次日即帶增援部隊58軍新11師第32團反攻常德,當日收復。
  • 國軍整編74師裝備全是美國貨,能不能打過日軍第5軍團,真相扎心
    國軍整編74師裝備全是美國貨,能不能打過日軍第5軍團,真相扎心文/凝結論史在我國有一隻軍隊叫做整編七十四師,這支部隊的名氣還是特別大的,不過名氣大的是在我國解放戰爭的七十四軍。不過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國軍中也是有一個七十四軍的,二者之間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 如果1937年時,國軍擁有著60個訓練有素的德械師,日軍還敢開戰嗎?
    眾所周知,早在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的19世紀30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與德國保持著良好的軍事合作關係。德國不僅派出了軍事顧問團,還向中國輸送了大量的德式裝備。中德合作期間,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開始改編和組建德械師,然而這項計劃還未完成,抗日戰爭就爆發了。
  • 抗戰國軍裝備了大批德式武器,為何在火力上還是壓制不住日軍?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也曾裝備了大量的德械師,但在與裝備明顯遜於德式裝備的日軍對陣之時,幾乎每次都是一觸即潰,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 當時在國民革命軍之中,能達到德械師的有國民革命軍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國軍教導總隊,以及不屬於正規軍系統的稅警總團,這些部隊堪稱當時國軍主力,戰鬥力極強。
  • 戰鬥力彪悍的美械新一軍,一個團打崩潰五倍於己的日軍
    抗日戰爭期間,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面對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通常要動用至少五倍於日軍的兵力。在抗戰初期的時候,日軍一個大隊幾百人甚至敢追著國軍一個師打。但是在抗戰後期,卻出現了一支可以對日軍形成壓倒性優勢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新一軍。
  • 比國軍精銳部隊還強悍的稅警總團,軍官全畢業於英美著名軍校
    民國時期,有一支不隸屬於國民黨軍正規部隊,但卻比國軍精銳部隊還強悍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直屬於財政部的緝私警察部隊,稅警總團。這支部隊在民國時期是一支特殊的武裝力量,在抗戰時立下了赫赫戰功。
  • 抗戰時我們真的「器不如人」嗎?日軍不服:國軍有世界級先進武器
    蔣介石和他親信的人大唱"抗日三天亡國論"。蔣說:"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因為蔣這樣說,何應欽、汪精衛說得更厲害了,何應欽說:"日本有多少煙囪,日本人有多少工廠,我們如何能比,不抵抗還可支持幾天。"
  • 對陣整編74師1個旅,解放軍兩個縱隊攻擊5天敗走阜陽
    此時,駐紮在阜陽的是國軍整編74師58旅9000餘人,就是解放軍號稱在孟良崮全殲的那個74師。他是以孟良崮戰役中因看守飛機場而僥倖逃脫的兩個團和負傷治癒的原74師官兵為骨幹,吸收新官兵補充重建的。 解放軍攻城部隊由中野1縱、11縱和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組成,其中,1縱攻東關、南關,11縱攻北關,獨立旅攻西關。 阜陽戰役打響前 ,國軍已經懷疑解放軍有進攻阜陽的企圖 ,遂決定將駐紮在阜陽外圍偵察、警戒的173團3個營撤入城中。
  • 整編66師系浙江保安團改編,為何劉鄧大軍苦戰16天才將其殲滅
    ▲《血浴羊山》劇照此戰雖然全殲整編第66師師部及所屬兩個旅,但劉鄧大軍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以至於2縱司令員陳再道將軍後來感慨道:「羊山集這一仗,是我們打得最苦的一仗」檢視整編第66師的歷史,系抗戰後期由暫編第9軍改編而成,麾下各旅都是浙江省國民自衛團第1縱隊、保安第6團等地方部隊的底子。這樣一支部隊,為何能在劉鄧大軍的兵鋒下堅持十餘日,還對其造成重大殺傷呢?
  • 抗日戰爭國軍裝甲師,蘭封會戰志得意滿,蔣介石為何卻破口大罵?
    長城抗戰1938年蘭封會戰爆發,日軍機械化主力部隊土肥原師團進犯蘭封,為了和日軍機械化部隊對抗,蔣介石派出了已經整編為國軍第二零零師的裝甲兵團。華北日軍坦克此外蔣介石還特批一筆資金交給杜聿明等人用於擴編裝甲部隊,蘭封會戰時期,第二零零師所配屬坦克除了原有的英制維克斯外,還有蘇制T-26和義大利的CV33。
  • 該師戰力堪比整編74師,還是美械中央軍,卻被雜牌友軍生生坑死
    7月4日,中央軍精銳整編66師被緊急抽調至魯西南地區,與唐永良32師和陳頤鼎70師合編為第2兵團,合力堵截劉鄧大軍。▲陳誠與蔣介石美械精銳卻被用來被動死守這整編66師是參謀總長陳誠「土木系」的精銳,骨幹軍官都是從
  • 淞滬會戰初,中國兩個師為何拿不下日軍數千人陳誠一語道破玄機
    1937年,日軍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在華北展開大規模攻勢的同時,又將戰略重點南移華東,企圖從上海方向橫插一刀,從南北兩個方向侵略中國,妄圖迫使中國屈膝投降,達到「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目的。
  • 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國軍德械師,是接受了德式(仿製德式)裝備、按德國顧問建議編組、接受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再加上網絡上始終不缺渲染國軍德械師如何神勇的帖子,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即接受德國訓練與裝備的精銳德械師,遠比地方軍閥的「雜牌軍」更能給日軍慘重傷亡。不過,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國軍德械師又是否為抗戰主力?
  • 國軍悍將胡璉,章逢集大戰,中野三個縱隊沒打過整編11師一個團
    張靈甫和他的整編74師是最出名的一支部隊,號稱是五大主力之首,戰鬥力十分強悍。但是在當時的國民黨軍中,還有一支戰鬥力絲毫不遜色於整編74師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胡璉的整編11師。整編11師是國軍傳統王牌部隊,背後所依靠的陳誠系,是國民黨軍中名將最多,威望最大的派系。
  • 國軍五大主力,為何在解放戰爭中慘遭失敗,蔣介石追悔莫及
    這支精銳中的精銳部隊隨著銷煙永遠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二、整編七十四師這是一支被譽為蔣介石御林軍的國軍王牌部隊。也是真正具有戰鬥力的王牌部隊。其師長張靈甫作為黃埔系畢業生,是蔣介石最得意的學生,其率領的74師曾在抗日戰爭中給日軍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在承德會戰中幾乎全師傷亡達到百分之90的情況下,依然死戰不退,因此師長張靈甫的名字響譽全國。而在解放戰爭中,這支難啃的硬骨頭更是給我解放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我華北解放軍在其猛攻下也不得不撤退山東。
  • 蔣介石「御林軍」的輓歌
    ——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從輝煌走向滅亡(一)陳 輝國民黨整編74師1937年8月在武漢成立,初建時為74軍,1946年改編為整編為第74師。經過整編,第58師共下轄2個旅、4個團,並配屬炮兵、工兵、輜重兵各1個營,全師總人數達10923人。在武器裝備方面,第58師也配備得十分齊全。全師共有重機槍54挺,輕機槍274挺,擲彈筒243個,山炮、野炮、榴彈炮16門,迫擊炮、平射炮30門。在全國202個步兵師中,像58師這種裝備精良、兵員充足的調整師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 一戰折損3個整編師,名將「大失水準」,這究竟是什麼緣故?
    提到薛嶽將軍,很多人都十分清楚他的大名,作為一員名將,薛嶽真正的能力是體現在抗日戰場上,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曾給予日軍重創,所部殲滅日軍11萬人之多,即便是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仍取得了殲敵6.8萬人的光輝戰績,就連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也不得不稱:撼山易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師團長相當於我軍什麼職位?
    西安事變前夕,胡宗南的第一師師編制已經超出了國軍的常規編制,下轄四個旅11個團,總兵力超過22000人,很快就以第一師擴編為第一軍,下轄第一師及第78師,每個師兩旅四團,兵力都在11000左右,與同期的日軍第六師團兵力相差無幾,胡宗南任中將軍長兼第一師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