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上海附近所有的中國軍隊開始迅速集結,到了8月份,一些偽裝成保衛隊的中央軍在上海閘北地區連夜舉行軍事演習,當時,日本在上海駐守的士兵,只有日本海軍陸戰隊兵力不足8000人,包括在日本軍艦上可隨時到陸地上作戰的水兵。
相比中國的幾個精銳整編師,日軍在人力上佔不到任何優勢,在向蔣介石呈報軍情時,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治中將軍說道:「日本海軍武官已經急電東京,要求往上海增兵一個陸軍師團和一個艦隊」,經過各方分析得出結論,如果日軍增援部隊趕赴上海,我方應該立即先發制人,這樣可以處於有利的地位。
此時,上海附近的國軍部隊也正在迅速向上海靠攏,其實,8.13事變後,蔣介石就已經向張治中下過密電,中央已經準備圍攻上海的日軍,他讓張治中的87、88師立即佔領吳淞、大場、江灣、閘北一帶,把上海的日軍圍堵起來。
原來駐守蚌埠的56師和嘉興的炮旅向蘇州地區移動,命令夏楚中的98師,宋希濂的36師馳援上海,一起劃到張治中的麾下,建立國軍第9集團軍,眼看佔領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就要成為甕中之鱉,蔣介石突然下令暫緩攻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在蔣介石看來,上海的戰爭不是簡單的中日之間博弈,西方列強眼看中國的戰事來臨,不會坐視不管,於是,由美、英、法等國組織的調停談判開始了,他命令張治中將進攻暫時停下,避免和日軍有小規模衝突,等候他的命令,日本駐日大使告訴中方,只要中國軍隊嚴格遵守停戰協定,日本也同樣不會主動進攻。
1937年8月13日上午9點,日本海軍士兵衝出租界突然襲擊了駐守橫濱路的中國保安隊,我軍被迫還擊,將近11點,在商務印書館附近的中國士兵和日軍再次發生激烈的衝突,傍晚時刻,八字橋的日軍炮擊中國軍隊,由於中國軍隊的被迫還擊,日軍則以坦克開路掩護步兵攻擊87師陣地。
西方列強的調停沒有一絲進展,蔣介石只好命令張治中,在8月14日早上向日軍發動總攻,隨後,中國空軍轟炸了日軍第三艦隊的出雲號以及在虹口的海軍陸戰隊總部,中國空軍首戰出發,取得了抗戰的第一場勝仗,在以後的幾天時間,中國的空軍依然表現出色,炸傷出雲號間接支援了88師在陸地上的行動。
戰爭初期,中國軍隊集中優勢的兵力,攻擊了日本駐上海的各個據點,在上海虹口和楊樹浦等地和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此時戰況對國軍非常有利,但是,張治中又一次接到蔣介石的命令,暫停進攻聽候命令。
可以自豪地說,國軍在上海抗戰初期,絕對是佔了上風,先後投入88、87兩個精銳整編師,還配有150毫米榴彈炮的兩個德國重炮團,再加上有空軍助戰,應該說對付區區幾千人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綽綽有餘,但是,蔣介石抱著有對西方列強調停幻想,多次下令部隊暫緩進攻,以至於貽誤戰機,讓中國軍隊遭受到嚴重的損失,實在讓人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