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塊農田寸草不生,考古專家趕到後,發掘出呂布葬身之地

2021-01-12 二青攪史

江蘇一塊農田寸草不生,考古隊趕到:挖出呂布喪命之地

眾所周知,在諸多歷史資料當中,都曾有過對下邳古城的記載,甚至有傳聞稱,那個地方是春秋戰國時期兵家相爭之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現如今竟然沒有找到,經過專家們不斷探索,下邳古城遺址的面紗終於被揭開,不僅如此,就在考古學者趕到,還發現一件意外之喜

根據《清史稿》書中記載,康熙年間,山東和江蘇交界地方曾出現一場8級地震,致使黃河下遊地區村莊掩埋,其中包括下邳古城,而為了解那段歷史,不少專家紛紛前往調查和考究,通過資料確定下邳古城遺址,並且進行挖掘,不過並未有任何結果,就在專家垂頭喪氣之際,當地一名老農表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在專家挖掘距離不到數十公裡處位置,曾出現過大量青磚,聽到這樣的消息,專家興奮不已

第一時間,考古隊立刻趕到了老農所說的,名叫「城裡」的小村莊,並且進行細緻挖掘工作,雖然挖出很多文物,但是經過鑑定發現這些東西都是魏晉至明清時期的,不過,對歷史資料研究發現,該地方正是明清時期被地震掩蓋的下邳城,了解到這點,專家不由的懷疑,該地區周邊範圍顯然將會是下邳古城遺址

經過專家們兩年時間裡的摸索和探究,經過一位老農的指引之下,在一塊寸草不生的農田當中發現了端倪,根據老農講述,這塊土地由於土質堅硬,一直無法耕種,甚至連雜草都沒有長出一個,對於這點,江蘇境內的考古學者迅速對該地進行勘探,苦苦尋找兩年之久的下邳古城神秘的面紗終於被揭開,通過古城牆上面的淤泥也證實早前書中記載一樣,當然了,對於下邳古城遺址的發現,一些專家又提出一個驚人猜想,那就是當年呂布命喪此地

為什麼這麼說呢?根據《三國志》等歷史書籍中記載,當年在下邳境內經常發生戰爭,東漢末年,該地區爆發了一場大戰,據了解,由於呂布三次叛變曹操,導致曹操怒火中燒,進而舉動進攻討伐呂布,面對雙方戰鬥力懸殊很大,呂布很快就被困在了下邳城內,導致雙方戰鬥僵持不下

為了儘快結束戰鬥,曹操想到一個方法,命令大批將士挖溝渠,引黃河水流,進而來一場水淹下邳城,也正是這樣的方法,曹操不費吹飛之力,沒有損兵折將的情況之下,便將呂布徹底消滅,下邳古城便成為了呂布埋葬之處,專家們覺得,不僅找到三國名將呂布的埋葬之地,另一方面下邳古城的發現,對專家研究古代城址有著重大意義,對此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河北一老漢豬圈頻現異響,無奈報警,專家趕到後笑逐顏開:是大墓
    於是,老李急忙穿上衣服趕到院子裡察看時,但一切都又回歸於平靜,就連豬圈裡飼養的幾頭豬都睡得很香。眼見沒什麼異常,老李便又回到屋子裡。可是,就在老李離開沒多久,那種異響又突然想起了,老李仔細地聽了一下,仿佛那個聲響來自於地下。這下,可把老李一家嚇壞了,以為是院子裡「鬧鬼」呢?
  • 徐州下邳古城找到了,呂布在這裡身亡、關羽在這裡投降!~
    經過三年的發掘最近,古下邳國終於找到了就在睢寧縣古邳鎮而且是三國英雄呂布葬身地       11月20—21日,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睢寧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下邳古城遺址考古成果論證會在睢寧召開,下邳古城考古隊三年來的調查、勘探和小面積發掘取得了重要成果,確認了明清時期下邳古城的位置,明確了明清時期古城遺址下疊壓有魏晉---宋代的下邳古城城址;找到並確認了東漢時期的下邳古城遺址
  • 考古發掘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發掘出漢代古城
    (京華時報記者 張然)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聯合舉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以來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總體情況進行介紹。數月以來,文物部門2000餘人參與考古,勘探總面積相當於142個足球場。發掘了1092座古墓、一座漢代古城,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
  • 南漢二陵考古發掘親歷記(上)
    為此,他將整個發掘過程整理成文,帶我們去追憶和品味16年前那一段考古的故事。2003年,配合廣州大學城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組隊進駐番禺區小谷圍島,對全島18平方公裡範圍開展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前期的調查只用了兩個星期就完成,接下來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則艱苦得多。勘探和發掘從2003年6月開始,持續至2004年10月才最終結束。
  • 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發掘創下隋唐城門考古之最
    中新社西安一月四日電(記者 冽瑋)記者今天從陝西文物部門獲悉,經過三個多月的考古勘探和發掘,證實唐大明宮丹鳳門為唐長安城城門中最高等級的五門道制,體現了大唐皇家建築的巍峨壯麗。有關專家稱,丹鳳門遺址的發掘結果與史料記載相吻合,其墩臺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均為目前隋唐城門考古之最。
  • 曹操擒呂布就發生在這……
    (2015年5月考古發掘現場)在古城遺址中,考古隊還發現了一座神秘的青磚院落,考古專家們對青磚院落的所有者展開了推測,通過中軸線上坐南朝北的位置判斷院落為古城的政府衙門,青磚上的踩踏層,幫助專家們更加斷定了這一點
  • 廣西明代墓出土一枚戒指,實際上是一塊手錶,專家看後:不可思議
    廣西明代墓出土一枚戒指,實際上是一塊手錶,專家看後:不可思議中國古代的很多文物都是從墓穴裡挖出來的,能放到墓穴裡的,不是墓主人的心愛之物,就是價值連城的精美器物。可以說,能夠被帶到墓穴裡的都是寶貝。近代以來,中國的文物不斷地向國外流失,為了避免古董的流失,保護文物的價值,國家專門組織了一批考古隊員進行考古挖掘,對一些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在發掘過程中,很多的古墓都是已經被盜墓賊進入過的,所以考古現場比較混亂,有價值的東西都會被搶劫,挖出來的東西有些也非常有意思。
  • 千年古墓發掘到一瓶老酒,考古專家大膽喝了口,黯然地說了2個字
    那麼古代的酒如果能埋藏到今天才喝,歷經千年後會不會又是不一樣的味道?其實早在1974年,就有人曾品嘗過古墓中的千年美酒,這位專家名叫馮永謙,是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1974年的夏天,在法庫縣葉茂臺村西北和北山的山坡,出土了一個古墓群,經調查發現,此古墓是遼丞相蕭義及其家族的墓群。
  • 江蘇泗陽三莊漢墓發掘出漢代古瑟 出土珍貴文物
    江蘇泗陽三莊漢墓發掘出漢代古瑟 出土珍貴文物
  • 大雲山漢墓考古發掘
    自2010年7月中旬起,考古現場連續三次對外開放,包括央視、江蘇衛視在內的全國數十家媒體聚焦大雲山,對此進行了大量的連續報導,在社會上掀起了遊覽大雲山的熱潮,一股股人流湧入尚在考古發掘中的大雲山,特別是大雲山漢墓的墓主身份已成為社會各界的熱門話題。
  • 石璋如: 董作賓先生與滕縣考古發掘
    世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殷墟發掘的創始人,而不知山東滕縣的發掘,也是他首先開闢的新園地。本文專介紹董先生與滕縣考古發掘。民國二十二年陰曆二月十七日,滕縣安上村陳士富兄弟,在村北三裡的谷堆頂掘地耕種,挖出鼎、匜、盤、敦、豆、蓋、鬲、壺等銅器十四件。報章上發表了這個消息之後,馬上轟動了國內的學術界。
  •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絳縣倗國大墓
    從2004年10月開始,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局和絳縣文物旅遊局組成了絳縣橫北西周墓地搶救性考古勘探發掘工作隊,發掘工作前後分為三期。在2007年11月基本完工,2008年年初才真正收尾的3年多時間內,考古隊發掘面積達到35000平方米,發掘墓葬1326座。墓葬中出土銅、陶、蚌、貝、漆、玉以及織品等文物14000多件套,文物等級之高、價值之重大、數量之眾多,蔚為大觀。
  • 呂布墓被發掘,千年古屍復原一代虎將露真容,網友:呂布那麼帥
    考古人員對呂布墓進行了發掘,沉睡了兩千年的呂布古屍只剩下皚皚白骨,但難不倒現代的科學技術。專家們很快就把呂布古屍容貌復原圖製作了出來。並且,專家們通過對骨質的測量,考慮上骨殖萎縮等因素,再配上肌肉、皮膚進行計算,呂布果然就是身高接近兩米的高大男子,完全符合人們心目中的「長腿歐巴」的形象!可以說,即使呂布生活在現代,也同樣可以迷倒眾生,讓許多女子為之神魂顛倒。
  • 浙江杭州德壽宮開啟第四次考古發掘 「小西湖」或許重見天日
    800多年後的杭州,26日,在望江路北側,南與胡雪巖故居一街之隔的中河中路18號後面的考古工地,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考古二所王徵宇和他的同事們,開啟大規模的德壽宮發掘工作。    烈日下,考古專家和工人們,拿著挖掘器具以及運土簸箕等,一寸一寸地小心翼翼地挖下去……地表3米以下,800多年前的故事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 ...上百位專家聯合攻關,三星堆祭祀區正式啟動發掘,開啟考古新時代
    34年之後,這片區域再度發現了6座祭祀坑,新一輪考古將重新在這片區域開啟,正式的啟動儀式在6日當天上午舉行。現場,無論是地上臨時鋪就的地毯、工作人員的T恤,甚至簇新的考古手鏟上,都標識出土青銅器眼形圖案,這是三星堆文化的標誌之一。今天,它更象徵著當代考古人「引人注目」」地重新開啟新的發現和認知,三星堆進入前所未有的考古時代。
  • 2020年唐朝墩古城遺址考古發掘記
    由此我們發現了遺址整體形制布局逐漸呈現出坐西朝東,建築平面呈長方形的特徵。遺址北部、東部、南部經發掘清理露出了外牆以內的青磚面及柱礎,北內牆兩側壁面亦清現了連續的壁畫遺蹟。綜合遺址的整體面貌及遺蹟現象,經初步判斷,唐朝墩古城高臺遺址可能為一處高昌回鶻時期前殿後塔迴廊式佛寺遺址,中心頂點晚期墓位置可能為原塔基,且可能經過二次擴建或修繕。
  • 入圍2019全國考古十大發現!歷經兩輪發掘,淮陽平糧臺「挖」出了什麼?
    兩輪共計15年之久的發掘,「挖」出了平糧臺的三宗「最」:這裡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城市;這裡發現了年代最早的雙輪車轍痕跡;這裡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排水系統。「這對於研究中國城市起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4月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淮陽平糧臺遺址項目負責人曹豔朋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表示。
  • 考古護遺一線的「女漢子」:文保專家黃真真和文物古蹟打交道數十年
    原標題:考古護遺一線的「女漢子」:文保專家黃真真和文物古蹟打交道數十年 誰也想不到,作為我市考古工作者中少有的女性,和文物古蹟打交道幾十年的黃真真,大學時想轉入考古學專業的請求,卻因為是女生,而被學校和老師婉拒。兜兜轉轉,她最終在文保工作崗位上得償所願,跋山涉水、風雨無阻地鑽古墓、尋古蹟、保護文化遺產,圓了年少時的考古夢。
  • 靈寶北陽平遺址 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本報訊(記者尤黎明)9月26日上午,隨著靈寶市陽平鎮北陽平村一塬上響起一陣鞭炮聲,北陽平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省市考古專家、文化廣電旅遊部門負責人及靈寶市有關領導、文物考古工作者、村幹部和群眾百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千年大墓發掘前,為何要先做一場法事?考古專家:很有必要
    據了解,在1990年代,考古專家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了山東省的某一個小鄉村裡,因為在這個鄉村裡發現了一座千年古墓,所以專家們便紛紛趕到這裡進行古墓的挖掘。但是在挖掘古墓前,令人不解的一幕卻發生了!看到這裡就不禁很好奇,因為這一系列的形式裡面頗有迷信的感覺,鄉裡民間的迷信還可以理解,但是這是現代的考古小隊,都是用現代科學的思維來辦事做事的,為什麼也會做出如此迷信的做法呢?基於此種迷惑,專家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說這種做法是很有必要的,為的是尊重當地的風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