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端MPV,榮威iMAX8和傳祺M8,買哪個更划算?

2020-12-23 功夫汽車精選

近幾年家用MPV市場有抬頭的趨勢,各大廠家都加緊了在該細分市場的布局。

合資廠家就不用說了,別克GL8,本田奧德賽這些都紛紛上新,大眾也推出了威然,豐田塞納、日產Serena、起亞嘉華也即將國產。

上汽也順勢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高端MPV榮威iMAX8,定價為18.88萬元-25.38萬元,價格區間與廣汽傳祺M8高度重合。

這兩款車孰強孰弱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1)大氣威嚴,從容出行

對於高端MPV來說,設計從來都是一道難題。畢竟MPV底盤矮身子寬,冷不丁就容易和麵包車「撞臉」,那一下子高端形象就蕩然無存了。不過榮威iMAX8和傳祺M8的設計倒是都挺不錯的,在豪華感方面營造的很好。

從外觀來看,榮威iMAX8採用了參數化立體懸浮榮麟造型,在細節雕刻方面做的相當不錯。遍布整個前臉的超大格柵,光翼貫穿式LED大燈,830mm貫穿式飛翼超長剎車燈,再加上融合式門把手,整個設計非常動感。再加上順滑的尾部設計,有點像一款加大SUV的感覺。

傳祺M8則採用了「雙臉」設計,大師系列和領袖系列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設計。前者是採用的全新"震天翼"家族化前臉,視覺衝擊感極強,後者則是採用的橫幅式融合前臉格柵,將視覺寬度拉到最大。

相比榮威iMAX8複雜的線條,傳祺M8的整個車身型線非常「規矩」,是非常典型的傳統MPV設計,最大化地留出了空間。

在內部設計方面兩者也都有自己的特點,iMAX8選擇把操控臺集成到了懸浮式中控屏的下方。這算是比較顛覆性的設計,這樣的話,儀錶盤、中控屏、電子擋杆基本處於一個等邊三角形的位置。不過布置上有點太緊湊了,對於個子大的人來說不是很友好。

M8依然採用的是臥式中控,鑲入式中控屏,操控臺與扶手箱的位置相連。它的出風口設計非常有特點,中部出風口改為豎式,與中控屏連為一起,極大地拉伸了視覺效果。

在內部豪華感營造方面兩者都做得不錯,基本都是採用高品質軟裝包裹,都是入門即高配,比同級的合資車厚道不少。兩者都配備了超大全景天窗,絕對是戶外出行愛好者的最愛。

兩者都是7座MPV,座椅布局形式也均為「2+3+2」。在車身尺寸方面,傳祺M8的長度優勢比較大,再加上它的設計比較方正,所以它的空間表現,尤其是後備箱的大小,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iMAX偏向SUV造型的設計,讓它犧牲了一部分空間。不過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高度做的更低,後排擁有385mm超低地臺設計,上下車更加輕鬆自如。

(2)性能比較,M8更成熟

M8是自主品牌最早向高端MPV這個領域衝擊的車型,傳祺有這個自信的原因也很簡單,它是國內最早有生產高功2.0T機型的車企之一。

傳祺的2.0T發動機真正開始大紅大紫,還是從GS8大賣開始的,當時配備2.0T發動機加愛信8AT變速箱的GS8,在市場上幾乎沒有對手,一下子讓人知道了廣汽的發動機實力。

所以M8推出的時候,就配備了第二代2.0T發動機,它採用了氣門正時調節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最大扭矩達到320Nm,在當時算是相當領先的。這款發動機最大的特點還是可靠性出色,沒有盲目上太多的電子技術,出了名的油耗低毛病少,這也讓國人對國產技術的信賴進一步加深。

M8新款配備了廣汽第三代2.0T發動機。與iMAX8對比的話,傳祺M8的最大馬力252匹,最大扭矩390Nm,確實領先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而且在車身尺寸更大,整備質量也更大的情況下,它的綜合油耗僅為8.3L/100km,依然比iMAX8更優秀一些。

不過相比性能和油耗方面的優勢,傳祺M8最大的優點還是,它的技術並非憑空而起,而且從第一代到第二代,再到第三代,慢慢積累來的。它的動力和油耗表現,都是飽經考驗的,讓用戶沒有「試錯」的顧慮。

兩者都搭載了愛信8AT變速箱,這其實也不奇怪,因為這幾乎是國產品牌能採購到的最好的變速箱了,只能說兩家都下了血本。

不過M8的匹配無疑更成熟一些,畢竟傳祺匹配愛信8AT時間更長,經驗也更豐富。根據用戶反饋,M8的換擋非常快捷順滑,動力響應快,油耗控制好,而且質量口碑也相當不錯。相較之下,iMAX無疑還有很多經驗需要積累。

(3)ADiGO智能物聯 VS 智能移動魔吧

新一代車型都非常注重智能功能的打造,這兩款旗艦車型自然也不例外。M8配備了最新的ADiGO智能物聯繫統,這套系統算是傳祺在智能網聯方面探索的集大成之作。而iMAX8則配備了專屬的「 智能移動魔吧」,也非常有特色。

ADiGO智能物聯繫統最大的特點就是能主動服務,真正做到「懂你、懂車、懂生活」,它是一套三維一體的最新智能系統。

它可以主動感知用戶,了解用戶的偏好和需求,然後智能應對。如果用戶曾經用過車,系統就能根據記憶功能自動調整車內設置,座椅、空調、方向盤、音樂、地圖這些都按照要求來。

它也能自動感應車輛的運行情況,可以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新車還有即問即答的功能,智能程度相當高,讓駕駛變得更有樂趣。

iMAX8的智能移動魔吧,首創了移動中控臺,和私人管家一樣隨叫隨到。它配備了裝配升降吧檯,還有冷暖雙溫靜音冰箱。

升降臺可以放雪茄盒,可以語音控制直接送到眼前,冷暖冰箱還能加熱水溫,讓奶粉可以即衝即喝。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專門的儲物空間,棉巾紙、奶瓶、尿布這些嬰兒用品都有特定的區域擺放,坐實了奶爸車的定位。

從智能功能這一塊來看,M8的完成度無疑更高,畢竟ADiGO已經非常成熟了。但iMAX8的功能很新潮,在探索方面走得更遠。

(4)功夫拍案

整體來說,M8應該是一款更成熟的產品,它推出的時間更長,積累的經驗更多。尺寸更大,空間利用率更好,動力性能和油耗也有一定的優勢,智能功能也更完善。但iMAX8也並非沒有優勢,它在設計上很亮眼,而且配了很多專屬功能,智能移動魔吧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iMAX8最大的問題就是定價有點太高了,比M8起步價還要貴一萬,考慮到M8現在還有一定的終端優惠。在產品力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拿這個價格去打市場無疑是不明智的,個人覺得如果能夠優惠兩萬,它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

而且這個優惠一定要快點來,因為塞納、Serena這些合資MPV馬上就要進來了,iMAX8又沒有M8這樣的口碑積累,很容易就直接淪為炮灰了。

對於想「嘗鮮」的用戶來說,iMAX8還是不錯的,但最好是優惠兩萬後再出手。對於更注重產品的機械性能,空間實用表現的用戶來說,毫無疑問M8是更合適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不給意見,只給建議,傳祺M8與榮威iMAX8該如何選擇?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即便是不喜歡國產車,也只能選擇傳祺M8,畢竟它算是同價位MPV的標杆了。不過,隨著榮威iMAX8的出現,大家似乎有了新的選擇。那麼,傳祺M8與榮威iMAX8該如何選擇?
  • 別克GL8/榮威iMAX8/本田奧德賽/傳祺M8如何選?
    就在前不久,我們發布了一篇榮威iMAX8的試駕評測——《宜商更宜家的「兩面派」,試駕榮威iMAX8》,詳細得解讀了這款車外觀、內飾、空間和動態表現。因為造型確實很潮,很多原本對MPV沒興趣的人,都因為iMAX8的上市而開始考慮了。
  • 中國高端商務MPV代表,傳祺M8「再升艙」
    傳祺M8提供兩種前臉設計,分為領秀版和大師版,相比之下後者更似埃爾法,誇張的豎直格柵,一度讓人以為這是某改裝廠的作品。  首先是動力系統,廣汽傳祺第三代390T發動機和愛信8AT變速箱的組合,平順性是其最大特點,無論是低速跟車或是高速巡航,動力從發動機傳遞至驅動輪,都不會讓車內乘客有明顯的感覺,駕駛者開起來也更可控、更輕鬆。
  • 廣汽傳祺M8售價不菲是實力使然?
    消費者不再一味拘泥於傳統的三廂轎車或SUV車型,因此近年衍生出各種轎跑風格的SUV、掀背轎車等等,甚至連自主品牌也開始往小眾的細分領域布局,硬派SUV、MPV、皮卡等功能屬性清晰的車型應運而生。在MPV產品端,無論合資或是自主品牌,都相繼推出旗下的MPV車型,如大眾威然、榮威IM8等。
  • SAIC榮威「高顏值擔當」出現,別克GL8
    上汽榮威Vision-IMConcept是榮威品牌的首款mpv車型,他採用了新一代的「動高於律」,他比上汽榮威節奏設計語言更時尚大方,處處詮釋時尚酷風。特別是在車頭設計上,上汽榮威Vision-IMConcept繼承了榮威家族式設計語言,突出了低調、豪華、圓潤的外觀,尤其是LED燈組張揚帥氣的超大網格柵,是一致的、互補的,此外,他還採用了「雲圖藍」油漆,大大改善了整體風格,讓他一見鍾情非常獨特他非常時尚,帶有粗糙銳利的發動機蓋肋骨線,更豪華mpv車型辨識度,氣田軋制別克GL8,不失傳祺GM8。
  • 老車主再評傳祺M8:怪不得它能成為MPV市場的年度最佳
    比起兩年前,傳祺M8現在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有別克GL8和本田奧德賽/艾力紳,還有大眾的威然,榮威的iMAX8。老實說,這兩位的實力都相當強悍——大眾的品牌號召力,榮威的後發優勢,都毫無疑問威脅到傳祺M8的銷量。
  • MPV競爭激烈,看榮威iMAX8如何攜手紅人節破局出圈?
    上汽榮威iMAX8在今年橫空上市,上市首月即售出4000餘輛,成功衝進中高端MPV市場。1消費升級下,中高端MPV賽道火熱就MPV市場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看,以家用和商務出行需求為主的中高端MPV正逐漸走強。
  • 2020年9月MPV銷量排行榜 榮威iMAX8表現大跌眼鏡
    【威帥車市 新車資訊】在開放二胎政策以後,MPV的熱度一度上升,不過從9月的銷售成績來看,MPV的市場是在下滑的,畢竟專買一臺埃爾法來帶娃的車主屈指可數,大多數人買MPV還是更看重拉人拉貨的潛力,這一點優勢逐漸消失後,MPV市場的冷落可想而知,在9月國內MPV總銷量為
  • 12萬熱門SUV 榮威RX5 PLUS/哈弗F7/傳祺GS4如何選
    其實在這個價格區間,無論是尺寸空間、配置水平還是動力儲備,選擇一款自主品牌車型都要優於合資品牌不少,且12萬左右能算得上是自主品牌主力車型的聚集地,除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哈弗H6,今天給大家選取的上汽榮威RX5 PLUS、哈弗F7、廣汽傳祺GS4等都是這價位區間比較有競爭力的車型,那麼落到實際值不值得買呢?下面來看看。
  • 媲美別克GL8,它已經是自主高端MPV頭牌
    曾經依靠SUV產品紅利,讓自主汽車品牌抬頭挺胸。如今,市場的變化也給那些僅依賴SUV車型銷量的自主車企上了重要一課。各家自主車企,都在尋求機遇,開闢新的細分市場。MPV產品領域,一直是自主品牌不太敢觸及的領域。
  • 已經快3年的傳祺GM8車主,看到新款M8的產品力,有點後悔買早了
    比起兩年前,傳祺M8現在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有別克GL8和本田奧德賽/艾力紳,還有大眾的威然,榮威的iMAX8。老實說,這兩位的實力都相當強悍——大眾的品牌號召力,榮威的後發優勢,都毫無疑問威脅到傳祺M8的銷量。傳祺M8的表現之所以如此強勢,也不是沒有原因。
  • 榮威iM8實車亮相,高顏值配2.0T+8AT,衝擊高端MPV?
    在之前的媒體曝光中,榮威IM8就有意聯合別克GL8、大眾威然組建上汽MPV三劍客,隨後在雲車展上榮威品牌則一口氣發布了5款新車,其中就包含最新推出的MPV車型iM8。比較準確的來說,新車最直接的競爭目標是傳祺GM8,而20萬左右的產品設定又侵蝕了本田奧德賽不少的市場份額。
  • 上市時被國人嘲笑,如今竟成高端MPV標杆,傳祺GM8再出新款
    而最近幾年,中國汽車品牌發展又進入了全新的階段,一些優秀的自主品牌在擁有充足的技術儲備之後,已經開始嘗試向上突破打造更高端的產品,今天咱們要聊的傳祺GM8就是自主品牌在中高端MPV領域少有的代表產品。傳祺GM8是廣汽傳祺在2017年底推出的一款高端商務MPV,當年這款車上市時一度不被業界看好,很多國人甚至根本沒有仔細了解這款車,只看到17-25萬元的定價就開始嘲笑了,說一款國產車憑什麼賣這麼貴?傻子才會買呢!
  • MPV的國潮修養 解析榮威iMAX8設計故事
    考慮到家用和商務的雙重需求,在確定車身大小範圍的時候,設計團隊的初步設想是介於別克GL8(商務屬性強)和本田奧德賽(家用屬性強)之間,尺寸偏大則商務氣息濃,尺寸偏小雖然夠家用,但空間容易受影響,最佳平衡點剛好就是別克GL8與奧德賽的中值,結合別克GL8和奧德賽的車身尺寸和軸距參數看,榮威iMAX8的數據剛好介於兩者的中值附近,這就是榮威iMAX8的尺寸定位於
  • 榮威iMAX8將與別克GL8、大眾威然組成「上汽MPV三劍客」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MPV進入國內市場時,大多是價格較高的中高端車型,經常作為商務接待使用,並被貼上「商務專用」的標籤。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多和國內消費者購車觀念的成熟,MPV以其大空間、多載的特點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 沒有最豪華只有更豪華:傳祺M8配置碾壓埃爾法,愛了
    在合資高端MPV車型市場高手的確不少,有BBA的存在也有兩田的經典標杆。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就沒有高端車型麼?當然有,而且很早之前傳祺就開始在這領域發力了,傳祺GM8更是少數能與合資品牌抗衡的自主高端MPV車型之一。
  • 中高端MPV迎來新玩家,瑞風L6 MAX會搶佔誰的市場份額?
    導讀:中高端MPV迎來新玩家,瑞風L6 MAX會搶佔誰的市場份額? 跟A級家轎和緊湊級SUV市場一樣,中高端MPV市場也成了近年來各大車企爭相進駐的市場,同時也是自主車企品牌向上,衝擊合資品牌的又一新戰場。
  • 堪稱重磅級,這三款國產MPV當之無愧,第一位更有「王者之氣」
    長期以來,國內中高端MPV市場都是合資品牌的天下,本田奧德賽、別克GL8等等車型,常年位居銷量榜前列。 而自主品牌中高端MPV車型,無論是銷量表現還是影響力,卻始終不見起色。
  • 11月MPV市場「內捲化」趨勢凸顯 自主品牌或迎破局良機
    相比排名前兩位車型的「亙古不變」,位於榜單3-10名的車型變化更值得關注。其中,五菱凱捷上市首月即衝入銷量榜前三甲,以單月銷量5511輛的成績位列榜單第三位;傳祺家族M8、M6本月銷量分別為4747輛與5147輛,同比增幅均超過三成;榮威iMAX8再次以3624輛的月銷成績進入榜單前十位。
  • 上汽榮威再出硬派越野,車長5米,對標傳祺GS8,堪稱國產小霸道
    近年來,隨著國內品牌在面值和質量方面的逐步努力,許多一線自主品牌都有實力的呼叫板合資企業,以哈弗、吉利為代表的全國性產品紛紛推出高端品牌牌魏派、領克,逐步突破價格上限,並在銷售中蠶食合資品牌,更有價值的是,國內品牌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向前邁進,以傳祺GS8為代表的大中型SUV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