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可是家住海口市秀華路秀英區政府附近的陳女士對孩子貪玩、愛看電視劇,尤其沉迷偶像劇的現象十分無奈。陳女士說:「馬上就要開學了,可孩子每天睡到十二點左右才起床,一睡醒就看電視,這可怎麼辦?」
記者注意到,事實上,類似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除了看電視,假期還讓孩子養成了許多貪玩懶惰的小毛病,甚至有孩子會表現出焦慮或者憂鬱、失眠、精力難以集中、萎靡不振等症狀,在心理學上,專家稱之為「假期綜合症」。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假期綜合症」以更好地融入新學期呢?日前,記者走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心理醫生周豔玲。
周豔玲建議,家長和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一是家長要在臨近新學期開學時,幫孩子做好心理引導和調整,制定一張與學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讓孩子「倒時差」,杜絕睡懶覺和看電視無度的情況;二是引導孩子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有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三是耐心傾聽孩子對新學期的想法,共同討論孩子、家長及家庭的學習計劃,形成學習的家庭氣氛;四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情影響學生,不要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不要反覆嘮叨孩子的不足,「要注意多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當然,學生自己也要學會主動調節:一是嚴格執行和學習生活同步的作息時間表,也許一開始會感覺睏倦、不適應,但堅持過一段時間就會適應了。二是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如果感覺對學習有些厭倦,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三是改變自己的認知,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用意志力克服弱點,將收穫到成功的喜悅和信心。四是給自己設立一些獎懲制度。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可以獎勵自己一下,聽聽音樂放鬆或是看一會兒電視,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時間。
周豔玲說,「假期綜合症」的出現,心理暗示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如果意識到並接受假期結束的現實,又想到可以與同學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覺得又能學到更多更好的東西,認為自己將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將有助於其樹立信心,放鬆心情,以接受的心態去迎接新的學期,「積極的心理暗示,會使不良症狀降到最低」。
連結:
何為「假期綜合症」?
「假期綜合症」並非疾病,是人們在長假後,精神狀態由緊張到鬆弛,再由鬆弛到緊張,身心所出現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人體免疫力系統紊亂症狀,對於學生來說,也可以叫做「開學綜合症」。專家認為:「關於假期綜合症引發的種種表現都是人潛意識的心理防禦機制將一些不願面對的、不認同的、被壓抑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轉換成一些軀體症狀而造成的,並會持續一段時間。」
據介紹,學生出現「假期綜合症」有五種易發學生群,即心理素質低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以及一些過於追求完美學業的優秀生。而易出現「假期綜合症」的學生大部分曾在學習或其他活動中有過挫折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