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體能訓練間的差異,原來差在這

2021-02-07 動作學院


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為大家推送和預告了專訪澳大利亞體能協會(ASCA)主席 Dan Baker 的相關內容。


在上次專訪的第一部分視頻中,Dan Baker 主要為我們介紹和講述了 ASCA 成立的背景、ASCA 體能教練的認證框架及體系、ASCA 體能訓練的核心理念和突出優勢等內容。




今天我們繼續和大家分享 Dan Baker 專訪的第二部分內容——「中國的體能訓練」
今天我們放上的是專訪的第二部分內容,在這段視頻中你將看到:

說到「中國的體能訓練」,Dan 也提起了兩個多月前結束的那屆男籃世界盃。在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公認的「上上籤」的分組下,家門口作戰的中國男籃卻遭遇重大失利,不但沒能從小組出線,就連直通明年東京奧運的門票也沒能拿到。


面臨可能36年來首次無緣奧運的巨大窘境下,中國男籃面臨的諸多問題也被一一放大,而這其中最致命的一大弊病就是「體能」。


不少人認為此次大賽中國男籃輸在了基本功、投射能力、教練戰術的布置上面,但究其根源,體能才是關鍵。


這是因為,體能是競技比賽中技術、戰術和心理的重要保障,體能訓練在運動訓練中佔有非常基礎的地位,沒有高效的體能訓練,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提高和高水準的競技表現很難保證。


曾經代表中國參加了1984年奧運會的男籃名宿王立彬表示,中國男籃人員的身高結構已經十分出色了。「周琦、王哲林,以前你想像不到有這麼多大個子運動員,但是技戰術這方面還沒有到,在對抗性上還不夠,失去對抗性,其他的都沒有意義,因為技戰術都是要在對抗中完成的。」王立彬說。


▲ Photo via jfdaily.com.cn另一位曾帶領國家隊在2015亞錦賽奪冠的王衛星,就曾針對男籃在倫敦奧運會的表現提出,缺乏力量訓練導致的對抗性較差是輸球的原因。


早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在缺少姚明內線的支撐下,中國男籃身體對抗弱勢盡顯,造成5戰皆負的戰績,也顯現出中國男籃缺少體能訓練下的綜合素質。


關於中國男籃的體能問題,Dan 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Dan 說:「像籃球這種對抗類運動項目,比賽中會有大量的身體接觸,你會撞到別人,你也會隨時面臨對方的衝擊,因此你必須身體強健,且具有一定的有氧適能,才能在國際大型比賽中發揮出色且能快速恢復並重新投入到下場比賽中。


你也許能力過人,但如果你被撞開離球很遠的話,你的所有能力也就沒有了施展之地;你也許天賦異稟,但如果你因為疲勞原因而無法承受八天內的四場鏖戰,那也沒什麼用。」


Dan 的這番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不論你能力有多強、天賦有多高,如果沒有紮實的體能訓練做基礎,你很難持續保持高水平輸出,尤其是在高強度的比賽中。


當今職業體育如火如荼,賽事場次不斷增加,運動員如何在整個賽季保持高水平且遠離傷病,維繫職業生涯,科學體能訓練保障成為關鍵因素。


談到澳大利亞的體能訓練與中國有何不同時,Dan 表示,在澳大利亞,體能教練們會將運動員按年齡進行分組並評分,例如17歲組、19歲組、21歲組、職業組、奧運組這樣。


然後在體能訓練中,針對不同年齡組所進行的訓練項目,設置了運動員應達到的不同分值,澳大利亞的每個奧運項目也是如此。如果你有看過澳大利亞的一些體育比賽,不管是籃球比賽還是橄欖球比賽,你都會發現澳大利亞人在所有運動項目中都是鬥志昂揚,場上的侵略性非常強。


說到這 Dan 還特意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去年7月男籃世界盃預選賽澳大利亞對陣菲律賓的那場比賽。相比結果,比賽過程不可謂不「激烈」,雙方爆發了罕見的大規模衝突,幾乎所有球員都有參與,最終有多達13名球員被處以禁賽,這還不包括教練及裁判。

▲ 堅決抵制球場暴力

當然,不管因為什麼,在籃球場上打架就是不對,而我們要講的重點也並非是這場比賽的中發生的衝突,而是澳大利亞人這種充滿侵略性的打球風格,不僅是在國際賽場,在大洋彼岸的NBA,澳大利亞球員也是以「兇悍」的球風著稱。


對澳大利亞運動員這種「天生」好戰且頻繁產生身體接觸的打球方式,Dan 對此的看法是,要想參加世界級大賽就必須具備過硬的體能水平。在籃球和足球這樣的運動項目中,可能每隔兩三天就要打一場比賽,所有數據都表明,從比賽當中的恢復能力取決於你的高強度「有氧適能」。


《體育世界》曾分析了2012倫敦奧運會期間,中國男籃對比各國的體重,以及衡量人體形態的克託萊指數。對比發現,中國球員克託萊指數處於末端,反映了身高體重比例較低,且肌肉質量和肌力不足,也是與其他國家球員進行對抗時處於劣勢的主要原因。

▲ 倫敦奧運會男籃各參賽隊伍克託萊指數,來源:《體育世界》

Dan 說,由於很多中國運動員每天訓練2次,他們會為了適應這個訓練強度而為自己定進度,他們並不喜歡高強度,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上午訓練強度太大,那麼下午就會很累,而相比澳大利亞運動員,他們可能訓練的頻率沒有那麼高,或者說一堂訓練課的時間沒有那麼長,但他們的訓練強度卻要高很多。


這是因為,如果想要在世界大賽中取得好成績,高強度訓練必不可少,這樣的訓練不僅能夠讓你獲勝,還能加速身體的恢復。


《體育學刊》曾發表文章指出,我國籃球運動員的一般體能訓練過多。換句話說就是只完成跑步、槓鈴深蹲臥推的基礎訓練,缺少針對賽場中急停、滑步等動作的專項訓練。


講完了籃球這種非常強調「高對抗性」的項目後,Dan 也講了一下不需要身體對抗的運動——賽艇。



談到賽艇這項運動的體能訓練時,Dan 介紹說,澳大利亞的賽艇訓練也有其獨特的體能測試標準。如果你來參加 ASCA Level 1 的培訓,我們會在課上為你展示運動員相對應的測試標準及分值,並根據你的測試結果及得分進行分組。


然後在隨後的訓練中,根據各個訓練動作的測試結果,例如臥推、深蹲、硬拉、高翻以及用划船機進行的2公裡賽艇測試等,通過這些測試所得出的數據,你就會知道你應該達到什麼樣的訓練標準。


但這些數據結果實際與你的技術無關,而是關乎於「體能」。因為,只有擁有紮實的體能基礎,你才能持續提升你的技術水平及運動表現,而這些數據全部由澳大利亞體育院校的體能教練們測試得出,根據這些總體的數據分析,可以為運動員提出科學的指導建議及糾正措施。


如今,體能訓練的發展呈現科學化、數位化、智能化、團隊化、職業化的特點,體能在競技體育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可以說,體能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體能是萬萬不能的。


體能教練是教練也是運動科學家,而隨著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以及全民健康戰略的不斷推進,對體能教練的需求勢必也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節選自:李春雷.我國體能訓練反思與奧運會備戰展望[J].體育學研究,2019(04):60-69.


經常關注我們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個月底(11月27日)Dan Baker 將再次來到北京,進行 ASCA Level 1 的授課,對於這次的課程,Dan 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和想法。


關於這次 Level 1 培訓課,Dan 說:


我們的課程會分為早上3個小時理論課和3個小時的實踐課,我們希望為他們展示理論課上學到的如何在實踐中應用,所以我們規劃的課程是有邏輯依次呈現給他們的,這樣他們知道我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麼知識,哪些可以應用到服務運動員的實踐中。


ASCA體能訓練的不同之處在於健身房不是我們的關注點,比如籃球或足球的體能訓練,你需要改變方向需要有氧適能,所以我們有加速訓練改變方向訓練、有氧訓練、還有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


但是某些項目,特別是對抗型項目,有氧訓練非常重要,正如我說的還有遊泳、籃球,我們需要有氧適能、籃球、足球項目中還需要改變方向,我們需要那些能力,健身房訓練通常不做這些訓練,應該形成健身房訓練加上其他綜合訓練組成的整體計劃,來服務某個項目的運動員。

 ASCA Level 1 | 11月北京站正在報名中 

👇👇👇



Level 1 課程從訓練計劃、青少年抗阻訓練、力量訓練、速度&敏捷、供能系統&耐力、柔韌、靈活、熱身與放鬆、恢復與營養周期訓練理論、力量訓練、速度訓練柔韌訓練、運動營養與恢復等9大板塊講述了精英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動作學院更多課程安排!

相關焦點

  • 進行體能訓練,這4類跑者如何制定訓練計劃?
    每個跑者的體能水平時有所區別的,由於體能水平的不同,採用的訓練方法也是有明顯差異的。根據跑者練習跑步的時間長短,我們一般把跑者區分為四種:初跑者,水平有限的進階跑者,有經驗的進階跑者,準專業和專業跑者。這四種跑者制定的訓練計劃也就是四種不同的訓練方法。
  • 這就是中澳學子的舞臺!超燃
    在中澳綠茵場上,一個超大LED彩幕展開一幅幅宏大而瑰麗的畫卷,藝術在音樂節奏與靈動燈光下展現了千變萬化,以愛國主義情懷為鮮明特徵,以「燃」為視聽、以「潤」之情感,構築了一個多元、立體、震撼的全新藝術空間……這就是中澳學子的舞臺!
  • 超強度訓練體能 女足姑娘累哭了
    超強度訓練體能 女足姑娘累哭了 2000年08月13日13:06:11 class=p1>> >   中國女足今天離開北京西山訓練基地前往江蘇揚州,參加中澳女足對抗賽的首場比賽,以檢驗集訓成果。
  • 「青訓體能」中外體能認識有差異?來看美巡賽體能訓練師的分享!
    隨著越來越多科學和系統的體能訓練體系進入國內,國內的運動員訓練理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那麼目前國內和國際的體能訓練差異在哪裡?而我們業餘球友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參考?今天我們就讓我們的奧運隊教練、美巡賽體能訓練師朱宸鑠教練告訴大家,國內外體能理念的差異。不同點一:對體能的理解國外:從小就有健身意識和習慣國內:多數球員認為可做可不做
  • 遊泳運動員體能訓練相關問題
    遊泳運動員必須在水中快速前進,有快速第一步,了解水中狀況,做出最快速反應,在任何時候、任何方向,均可快速前進、連續前進。而實現這些目標,遊泳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力量保證、體能保證,運動只有具備最佳的身體狀態,方可獲取專項體能訓練的最佳效果。 第三,綜合體能訓練。
  • 改進司法警察體能訓練工作的思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以及工作生活條件大幅改善,體能衰退已經成為司法警察隊伍亟需面對的現實問題,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體能訓練工作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從司法警務實際來看,司法警察隊伍對於體能訓練及考核均有嚴格的規範和標準。然而時代的發展使體能訓練工作面臨的形勢日趨複雜,一刀切式的體能訓練模式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訓練效能。
  • 疫情之後,返校學生應該怎樣進行體能訓練
    文丨文博說教育標題:疫情之後,返校學生應該怎樣進行體能訓練?近日,溫州市高三學生在開學的第二天,下午跑步時不幸猝死。看到這則消息,都為此感到痛惜難過。當代學生的體質差是不爭的事實,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反思這件事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教訓和思考?學校和家長應該怎么正確地給孩子進行合理的鍛鍊呢?以下給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 速遊項目的體能訓練
    八周的高強度訓練平均減少了0.59秒的出發時間,這意味著遊泳出發表現有了顯著提高。遊泳運動員不僅減少出發了時間,而且從頭部接觸水時的位移距離也增加了。Poole和Maneval研究了10周跳深訓練的影響並且這種訓練也影響垂直跳躍的表現。每周進行2次或3次40次跳深。結果表明,兩種訓練方案的跳躍高度都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同時也發現2天或3天訓練方案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 【體能基礎】高強度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間的相容性
    檢測訓練安排是否存在不相容的情況時,需要考慮很多問題,包括是否能在同一節訓練課中進行高強度有氧訓練和力量訓練、進行的順序、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以及運動員的訓練狀態等。下列因素可能會導致不相容的結果產生:◆ 訓練間的恢復不足——未考慮到同期訓練的強度/訓練量,而訓練頻率過高將導致過度訓練,尤其是下肢訓練較多發生此種情況,例如,如果運動員每周進行2-3次的下肢力量訓練,訓練期間又進行高強度有氧訓練,兩次訓練期間可能缺少足夠的休息,最終導致運動員過度訓練。
  • 體能訓練早已不是跑圈和高強度了,一起來認識真正的體能訓練體系
    從美國體能訓練專家的講座分析看, 美國體能訓練的先進性集中體現為四個新 , 這就是美國體能協會提出的體能訓練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體系和新流程。 首先, 根據性別不同, 美國體能訓練分為男運動員體能訓練和女運動員體能訓練; 其次, 根據年齡差異, 分為成年運動員體能訓練和青少年運動員體能訓練; 第三, 根據體能訓練需要, 對體能訓練內容進行了合理劃分: 主要包括力量訓練、靈敏性、柔韌性、爆發力、速度等身體素質的理論與方法, 還包括體能訓練的恢復
  • 自行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
    通常自行車運動員的專項體能主要包括有專項力量、專項速度及專項耐力。前期對自行車運動員的這幾個方面進行針對性、科學性的體能訓練是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障。根據我國自行車運動科學訓練理論發展及訓練監控的研究現狀,以及部分研究報告對科學訓練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和主要研究成果進行的評述,下面淺談一下自行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
  • 體能訓練的模式與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前段時間我在消防員之家看過一篇關於美國職業消防員體能訓練概述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深刻認識到體能是消防員的第一生物素質,是智能和技能的載體,是有效完成各類滅火救援任務的根本保障。
  • 《足球體能訓練方法》之利用小場地對抗訓練發展體能
    然而,場地面積、球員數量、持續時間長短、教練員的鼓勵和技術限制,都會嚴重地影響小場地對抗訓練對球員體能的需求和技術的需求(Owen等,2004;Owen 等,2011;Rampinini 等,2007;Hill-Hass 等,2011)。最近 , 關於小場地對抗訓練作為球員在準備期的體能訓練手段以及對精英球員運動功能性的作用方面的研究顯著增多。
  • 說說體能訓練那些事
    一次,辦公室同事組織進行體能訓練,此時李子煜正埋頭進行視頻會議準備工作,他說:「工作最重要,體能先放放。我就不去了。」有類似想法的文職人員並不鮮見。曾經是白領的文職人員王婧常年坐辦公室,不僅沒有體能訓練的習慣,而且對此頗為不解:我來軍營負責的是後勤保障任務,沒必要如此看重體能吧。
  • 體能訓練的基本方法(一)——傳統力量訓練方法
    韓春遠博士,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廣東體能協會(GSCA)秘書長,澳門體能協會主要負責人(澳門),中國體能協會副主席(香港)。多次主持了國家科技部、國家體育總局及廣東省體育局等各類研究課題1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全國本科生和研究生體能訓練教材主編著者,出版學術著作6部;《實用體能訓練指南》主編。
  • 上體體能——第八期體能隊訓練筆記(五)
    力學模型    物理力學的一般性規律、個體差異、模仿動作或姿態。力量、速度和一系列的生理指標不同,冠軍模型不一定是正確或者適合所有人的動作模型。2. 關鍵區域和績效指標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關鍵區域和績效指標,要將項目分解,找出每個區域的指標。
  • 集體組織體能訓練,這幾點需要注意
    單槓屬於高強度的無氧訓練,應該在訓練之初,體能相對充沛,精神集中時組織,然後再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榨乾剩餘力量。建議3:系統安排訓練內容各單位都會制定體能訓練周計劃、月計劃,但是長期以來這些計劃制定的都比較隨意,在組織實施時,也很少有值班員是按照計劃來走的。這裡小劉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的訓練模式—全身無分化訓練模式:周一、三、五組織胸、背、腿的專項訓練,周二、周四組織專項無氧訓練,周末休息。
  • 《足球體能訓練方法》之利用小場地對抗訓練發展體能
    從應用角度來說,包括持球在內的與比賽相關的動作可以提升球員的有氧代謝能力,也可以激發球員訓練的動機。因此,使用小場地對抗訓練而不是傳統訓練方法(如間歇性或者持續性跑動)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然而,場地面積、球員數量、持續時間長短、教練員的鼓勵和技術限制,都會嚴重地影響小場地對抗訓練對球員體能的需求和技術的需求(Owen等,2004;Owen 等,2011;Rampinini 等,2007;Hill-Hass 等,2011)。最近 , 關於小場地對抗訓練作為球員在準備期的體能訓練手段以及對精英球員運動功能性的作用方面的研究顯著增多。
  • 【泳無止境】遊泳運動員體能訓練相關問題!
    而實現這些目標,遊泳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力量保證、體能保證,運動只有具備最佳的身體狀態,方可獲取專項體能訓練的最佳效果。 第三,綜合體能訓練。可以說,綜合體能訓練是一般身體訓練、專項體能訓練的綜合與升級,主要指遠動員心理與智能、技能與戰術的訓練,通過實戰訓練,提升運動員的綜合體能。在遊泳運動訓練中,主要包含單一、複合與表達等三種運動能力培養。
  • 「濟南第一團」私人定製體能訓練小妙招
    剛度過一個多月的軍旅生涯就在體能訓練方面正面反面練核心一開一合練腹肌既克服了仰臥起坐鍛鍊的收效甚微又在搭檔的激情互助間新戰友感慨「原地踏步原來不止是隊列動作體能訓練並非朝夕之功持之以恆才是關鍵這需要骨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