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皇宮,為木質結構建築體系,卻不是中國的故宮

2021-01-19 芃汐的旅行搜羅

古代皇宮可以說是在各國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景區,它映射著一個國家的古代文化,見證了歷代王朝的更替。作為曾經皇家貴族住所,裝修方面必然是高端奢華,為了彰顯皇家風範,參與建造的都是全國知名的設計工匠,巧奪天工的設計讓整座宮殿風格別具一格。現在這些宮殿也不再是簡單的住所,而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還是國家最重要的文化瑰寶。

我國北京的故宮亦是如此,它見證了我國明、清兩個朝代的興衰,也見證了新中國一步一步走向富強,如今他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讓無數的中華兒女為之震撼,就連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也對塔讚嘆不已。故宮的總面積為72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時間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得最完好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但你知道嗎?在緬甸也有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宮,它的總面積比五個故宮還要大。

如果你有去過緬甸旅遊的話,應該也對這裡非常熟悉,因為只要是去緬甸旅遊的遊客,基本上都會來到這裡參觀,它就是緬甸著名的曼德勒皇宮。曼德勒皇宮是緬甸貢榜王朝的宮殿,修建於1857年,至今已經有160多年的歷史,整個宮殿呈長方形,宮內的牆壁為威嚴的紅色,牆外有一條護城河圍繞著皇宮。宮內有104座大殿,同樣也為木質結構。

曼德勒皇宮總面積為400萬平方米,我國故宮面積的整整5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但可惜的是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肆虐的戰火夷為平地,而緬甸輝煌的時代也就此落寞。如今世人所看見的也只是它的復刻版,但卻依舊流入出一股雄偉的氣勢。此外,從外觀上看,它的建築風格與中國古代建築的風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是因為它的設計者其實是一位中國人,她名叫尹蓉,是一位緬甸華僑,祖籍為中國雲南。

因為資料有限,緬甸政府並不能做到將曼德勒皇宮徹底還原,但通過政府不斷地尋找歷史圖片和相關數據,從1989年開始施工,直到1996年9月竣工,耗時7年之久,終於將曼德勒皇宮中89個主要大殿還原,才讓我們有機會能夠一睹曼德勒皇宮的風華。

要是你有機會來到緬甸參觀曼德勒皇宮的話,那麼有兩個地方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地方。其中一個是座高度為三十三米的瞭望塔,在爬上多達121級的樓梯到達瞭望塔的頂層之後,你就能將整個曼德勒皇宮的景色盡收眼底。還有一個就是曼德勒皇宮博物館,這裡展出的藏品大部分都是緬甸珍貴文物,像緬甸王的遺物、少量家俬、以及一些古老照片等等,雖然這並不足以讓你了解到緬甸的前世今生,但這裡卻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緬甸歷史的地方。

但如果你並不是特別趕時間,不妨將仔細的觀賞整一座曼德勒皇宮,根據曾經的遊玩體驗來看,參觀完整一座皇宮不留死角的參觀一遍,這400萬平方米的面積也只需要大概5個小時左右。當然想要進入曼德勒皇宮參觀的話,也是需要購買門票的,不過票價也不會太貴,只需要支付10美元(大約64人民幣)。

倘若曼德勒皇宮不是因為戰爭而摧毀,要是保留到現在的話,它的名氣絕對能與故宮並駕齊驅,甚至還可能遠高於故宮。可惜天空不作美,讓這樣一座人類歷史文化瑰寶毀於一旦,是緬甸是損失,也是世界的損失。

最近相信大家也都看見了關於兩名中國同胞在柬埔寨遇害的消息,為此我也感到十分痛心。所以我在此提心一下大家,在東南亞地區旅遊性價比固然高,但由於它們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治安管理方面還不是特別完善,所以出門在外一定要有防範意識,最好找多名好友同行,遇到困難也要記得立即撥打大使館的電話,國家永遠會是我們最堅硬的後盾。

相關焦點

  • 世上最大的皇宮,總面積是故宮的5.5倍,修了世間最大的石碑書
    皇宮作為著名的古文化遺產,可以說見證了許多王朝的更替與歷史的變化。作為古時最高統治者的居住地,這裡可謂是富麗堂皇,金碧輝煌。為了突出居住者的身份,皇宮的設計風格往往別具一格,與眾不同,鶴立雞群。它通常都是由時代最優秀卓越的能工巧匠以最好的建築材料所打造。
  • 這座皇宮可以跟5個故宮相媲美,花三年時間修築,堪稱世界最大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文化的產物,沒有文化也就沒有人類和文明,但是文化也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現象,因為文化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很容易消失,通過城市建築是人類創造、發展和鞏固自己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就這樣,古代建築成為了歷史文化的居住地,正因為有了這些千年不朽的建築,文化才得以沉澱和積累,永存,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建築
  •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就在亞洲,相當於5.5個北京故宮大小
    中國古代文明璀璨至極,完全不輸歷史上任何一個可考究的人類文明,且延續至今,是當今世上唯一未斷傳承的古國,古往今來孕育出許多偉大王朝,境內留有不少保存完好的遺蹟。作為中國公民之一,國人心裡總懷著一股傲氣,依照以上對我國的印象,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宮,必然是現存於北京的故宮,事實上並非如此。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
  • 中國宏偉宮殿:故宮只能排倒數,最大宮殿是故宮的2000倍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 中國歷史上十大宮殿,故宮第九名,第一世界最大宮殿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在當時的創造條件下能夠建築出如此的雄偉的建築。西方與知相比那麼就不算什麼。 華夏五千年歷史中成就幾百位帝王,而帝王們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皇宮。 第一大宮殿:鹹陽宮,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總面積相當漢長安城的百倍,故宮的兩千多倍。鹹陽宮秦朝皇宮,在秦昭王時期就已經建成,後秦始皇一統六國,遷都鹹陽後不斷的進行擴建。秦末時期,項羽攻入鹹陽,屠城防火,燒毀大半鹹陽宮。
  • 中、韓、日、越、泰皇宮大集合,視覺盛宴!
    景福宮得名於中國《詩經》中「君子萬年,介爾景福」詩句。王宮面積與規制嚴格遵循與宗主國中國的宗藩關係,為親王規制的郡王府,所有建築均以丹青之色來區別於中國皇宮的金黃色。雖然越南皇宮符合中國風水學,但是,由於國力和建築實力等諸多因素,有諸多建築修建的規模和氣勢不夠,沒有達到力度和要求。
  • 《故宮六百年》那紅牆綠瓦裡的世界,是我們不曾見過的另一種塵世
    《故宮六百年》這本書以紫禁城建築的空間次序橫坐標,以紫禁城歷史的時間次序為縱坐標,立體、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歷史與文化內涵,通過對紫禁城六百年歷史的回顧,揭示定都北京的歷史意義,展現中華文明在宮殿建築、園林、繪畫、讀書藏書等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
  • 世界上最長最大「蛇」,護佑故宮已經600多年,如今依舊發揮作用
    如果說故宮裡有一條「巨蛇」,目前它已經600多歲了,大家相信嗎?這條「巨蛇」並不是生物學上的蛇,而是故宮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就是內金水河。從造型來看,內金水河就是一條「巨蛇」,而且還是世界上最長、最大的一條「蛇」。
  • 世界著名的十大宮殿建築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 巴西博物館大火震驚世界,我們故宮防火怎樣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國網友反響巨大,被提及最多的是兩件事:一是純木結構的故宮防火情況;二是當年的火燒圓明園。兩件事乍看之下並無關聯,但細查一番會發現本質相同:國家窮困。我們該慶幸自己的故宮完好如初。被多次點名的故宮防火究竟如何呢?畢竟這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質皇宮建築群,意義非同凡響。
  • 巴西博物館的大火敲醒世界警鐘,我們的故宮呢?看完之後你就知道了
    ▲圖片來源:微天下微博中國網友反響巨大,被提及最多的是兩件事:一是純木結構的故宮防火情況;二是當年的火燒圓明園。▲圖片來源:微天下微博我們該慶幸自己的故宮完好如初。被多次點名的故宮防火究竟如何呢?畢竟這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質皇宮建築群,意義非同凡響。
  • 中國建築,美!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1962年,國民黨決定在臺北建造故宮,選址在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當年即破土動工。1965年臺灣故宮(故宮博物院)竣工,總面積將近16公頃,依山傍水、宏偉壯觀。既然是故宮,建築風格也是中國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風格別具一格,外面看只有兩層,內部結構卻有4層。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
    ▲ 圖為瀋陽故宮瀋陽故宮是僅次於北京故宮之外最完整的皇宮建築群,在建築上集漢、滿、蒙為一體。整個瀋陽故宮共有300多間建築,20餘個院落。整體來說,瀋陽故宮並不是很大,約2個小時左右即能逛完。今天我便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故宮之旅。中區SHENYANG
  • 關閉了十餘年,青島曾經地表性建築「海上皇宮」化身故宮文創館
    青島故宮文創館副總經理葛培富介紹,項目試運營期間,很多本地人來此尋找回憶,尤其「老青島」對這個項目的開門納客更是翹首以盼。他說:「從我們開始裝修,就有很多人來問詢。許多老年人走進館內連連稱讚,還講起此建築剛落成時的布局及功能,以及曾經在這裡工作、就餐的場景故事。」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大家最熟悉的故宮應該是北京故宮,它位於北京城內,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居於世界五大宮之首,至今已經580多年的歷史,多數人都去領略過它的風採。
  • 與歷朝皇宮相比,明清紫禁城原來那麼小?
    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故宮,乃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城,有著近五百年作為皇宮的顯赫歲月。似乎比秦鹹陽,漢長安、洛陽,南朝建康,隋唐長安都要長久和輝煌。很多人都去過故宮,都會被故宮的金碧輝煌、綠瓦紅牆、高閣大殿彰顯出來的皇家氣度所折服,以為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座皇家宮城。
  • 紅磚白雪——故宮高清壁紙大全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于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統稱「皇城」,大約明朝中晚期,與外禁垣區分開來,即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
  • 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不在中國,故宮太和殿只能排第三!
    提起木質建築,大多數人都會先想到我國古代的輝煌建築史,這些都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記載在了人類的發展史當中。但你們知道嗎?全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卻並不在我們中國,甚至我們中國故宮的太和殿只能夠排名第三。排名在我們中國之前的,都是我們的鄰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