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讓人活在頭腦中,療愈只發生在當下,學會3方法進入當下

2020-12-17 了凡心療愈

欲望跟情緒在思維製造的無意識。而當下的步驟是如何讓意識回歸,意識多一點無意識就會少一點,這是此消彼長的過程。這個方法就是觀呼吸。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但是我們很少用意識呼吸!在禪宗裡面有一種呼吸的方法叫做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呼吸是生命的法門,一來一往一出一入,如果5分鐘不呼吸的話人就會死亡。但這麼重要的法門,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它,就好比鳥兒翱翔在空中意識不到風,魚兒暢遊在水底意識不到水,用意念守住呼吸,心神專注一處而不散亂。

感知空氣在鼻腔裡面流動的感覺。這種方法並不需要形上學的或者需要做一個打坐的姿勢,你可以隨時隨地的去做3~5分鐘。你可以在公交車上做,你可以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去做,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去做,我相信這並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

當你用意識呼吸兩個月時間的時候,你會發現頭腦再也不像水泥那樣板結了,它開始鬆動,它開始柔軟,因為無論在抑鬱還是焦慮,還是其他心境障礙狀態下的人們,刻板的思維會馴化為刻板的行為,比如有一個失戀的人,每每想到自己這段不幸的戀情,他就會自怨自艾,他就會無意識的進食。這個進食的行為實際上是頭腦馴化後的身體的反射機制!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實驗叫做巴布洛夫的狗。當狗在進食的時候不斷的搖鈴鐺。反覆進行多次以後。只要一搖鈴鐺,狗就會產生進食的條件反射機制並會無意識的流口水。在我們生活中以習慣或者嗜癮的形式體現,習慣實際上是由思維模式所驅使的形成的條件反射機制。有人有嗜酒的習慣,有人有抽菸的習慣,它都是基於某一種思維模式所導致的外在行為。

所以很多人往往試圖從習慣入手去改變自己,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你唯有從你的思維模式入手。通過觀呼吸讓頭腦思維不再板結,你才能夠不再受制於頭腦的小我(Ego),才能夠真正的出離頭腦,出離頭腦的目的是為了活在當下。一個活在當下的人是不會受制於習慣的。不會依靠頭腦來生活。很多人對當下有誤解,當下實際上不存在思維層面,同時它也不存在於時間的維度。當你在頭腦裡面思考什麼是當下的時候,當下已經不在了,當你開始感覺度日如年的時候,那也不是當下的狀態。

真正的當下是活在你的感知層面,就是五官所帶來的五感,你的聽覺,嗅覺,觸覺,味覺,視覺。這個方法在意識療法裡面稱之為合一。當你開始去感知你身體的感覺,那這就是與身體合一了,我們稱之為心身合一,當你開始感知你身邊所有當下的任何事件。比如說你將一杯茶喝到極致。你專注地看一朵夏花的盛開。或者你傾聽山間的清泉松濤,注視嶺上的白雲蒼狗。這實際上也是當下的狀態,你開始與當下建立了一種深度的連結。

這個方法並不是很難踐行,我們也並不一定非要跟美好的事物卻合一。當我們開始了半天的工作以後,我可以跟牆角的垃圾簍合一,跟桌子上的筆記本合一,我儘量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投射自己的意識。這就是進入當下世界的法門。當然小我會利用頭腦思維繼續施加影響力,它會不斷地將我們再次拉進頭腦抑鬱焦慮恐懼強迫為主題的虛幻世界!

相關焦點

  • 如何激活自己的潛能:學會活好當下,做最好的自己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我們如果想要激活自己的潛能,我們最重要學會的一個方法,那就是活好當下,做最好的自己,當我們做最好的自己時候每個人或許需要明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我們能量釋放最大的時候,我們越能活好當下,我們就越能綻放自我。
  • 通過當下經歷和感知,才能將認知轉化為覺知,那是自我療愈的鑰匙
    意識療法提到的覺知就是從更高的維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你就會發現控制他人的人實際上也曾被他人所控制,施加傷害的人曾經也是一個被害者。父母無意識無覺知施加在你身上的傷害,實際上也是他們未曾被解決的心理衝突的投射。當然這種情況如果不在你這裡加以終止,它還會以不同的形式遺傳給你的下一代。
  • 英語美文欣賞:學會活在當下
    Learn to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學會活在當下   To a large degree,   很大程度上,   the measure of   我們內心的平和取決於我們是否活在當下。   Irrespective of what happened yesterday or last year,   不論昨天或去年發生什麼,   and what may or may not happen tomorrow,   不管明天會不會發生什麼。
  • 用意識活在當下,比用頭腦記錄生活更可靠,只有這樣才能主宰心身
    抑鬱當中的時候人的意識是飛往過去的,處在焦慮當中的時候,意識是飄向未來的,所以身體被拋在了當下,只有通過合一的方法才能夠整合心身達到心身合一的目的。禪宗裡面也提到了這個方法:那就是用你的感知與當下建立深度的連結,發展出禪茶一味一期一會的概念,也就是說生命無常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並不是通過思維活在當下,是通過你的感知活在當下。
  • 《當下的力量3》:心靈導師教你,如何深深地進入當下的臨在意識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今天繼續分享第三章:深深地進入當下。我們最能體驗到當下力量的時刻就是當生命受到威脅的緊急關頭:我們的意識就會快速地從過去或者未來的幻想中立刻切換到當下時刻,瞬間被強烈的臨在意識所代替,同時整個人會變得警惕和寧靜,處理問題就非常的靈活和變通。
  • 當下解脫煩惱的方法
    對於誘發事件,要麼通過事件看見潛藏的創傷進行療愈,要麼臣服已經發生的事,否則就會煩惱。前者需要學習和心理學的幫助,後者需要足夠的智慧,而我們學習的文化知識和一些心靈雞湯此刻都於事無補。確切地說,煩惱跟學歷無關,跟金錢無關。如果這兩者做不到,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解脫煩惱(注意,不是逃避),但是要持之以恆地做。
  • 頭腦強大身體就會變得僵硬,是頭腦防禦機制使然,要學會歸復柔軟
    心身分離的狀態會給我們帶來衝突,而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於衝突,我們並不是不想去解決心理衝突,實際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解決這樣的衝突,才讓問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比如當我們正在洗澡的時候,突然頭腦裡面闖進一個念頭:有手從背後遊走過來。
  • 《和平戰士》:生命的終極自由,是從時間的枷鎖中解脫,活在當下
    《和平戰士》這部影片呈現的是無論在什麼時候,都需要看清現實和自己,只有將自己從時間的枷鎖中解脫活在當下,才有可能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影響。本文我將以時間為線索,解析丹如何在經歷了人生低谷之後,分別面對欲望和恐懼而做出的重大改變。最後,我將從丹的經歷中學習,談談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如何從自己的生活中擺脫時間和大腦對我們的束縛,活在當下,活出生命真正的自由。
  • 活在當下,體驗身心靈合一的2個途徑
    活在當下,是一種理想和完美的狀態。但很多人其實是活在過去,更多的人則是活在了未來。也就是人在這裡,思想和靈魂卻飛到了十萬八千裡的九霄雲外。也就是身、心、靈處於分離的狀態。因為我們不知道怎樣做,所以不能進入和活在當下。所謂的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各執一詞、一頭霧水,即是如此。01 什麼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顧名思義,就是此時此刻,這一瞬,這一秒。
  • 越在頭腦層面對抗心理問題,它就變得越頑固,學會練習臣服的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是心理問題的潛在患者。時刻處在心理亞健康狀態。心理療愈並不是為了簡單地追求一個愉悅的體驗或者頭腦的舒適,而是讓自己的心靈成長,找到在這個世界上最佳的相處方式,在更高的精神層面實現自我活出自我。在當下遇見更好的自己。如果只有理論沒有方法,那不過是雞湯。
  • 正念人生|活在當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義
    為何讓無數人拍手叫好呢?也許正在於它帶我們探索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答案:人生的意義在於活在當下。人生的意義在於活著,而活在當下,也許才是你我平凡生活裡真正的英雄主義。「活在當下,回歸當下」。正念的核心竟奇妙地與《心靈奇旅》不謀而合。
  • 做人,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過去,曾經的障礙,失去了一份愛,卻沒有一個人來關心。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改變,可以改變,而是讓我們學會適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想得到,可以得到,而是我們學會放下。人生在路上,太多不滿意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放手,回來是昨天,需要把握今天。與其追求,得不到的東西和痛苦,不如放下所有的堅持,不要昨天,不要猜測未來,活在當下,握住眼睛。人,活得不容易,為什麼要自我折磨,想過去,想失去,讓自己的生活更苦,更難。
  • 20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活在當下,感受當下!
    3.活在當下,感受當下:看看一塊巨石也不能完全把流水阻擋,就越來越知道釋放,就越來越不在心田裡栽種下憂傷,很多季節的輪換讓世間都變樣,很多色彩的鮮豔最終都會褪色在歲月裡。於是越來越懂得了釋放,於是越來越習慣堅強。人生的道路很寬廣,只要心持一份淡泊,幸福快樂就會緊緊的圍繞。只要充滿自信,每天都會有希望。4.活在當下,感受當下:有些回憶,只能歡樂一時。
  • 什麼是「活在當下」?當一個人思考這個問題時,當下已經不是當下
    當下不是過去的憶念、未來的計劃、現在的需求,當下是一念清明覺悟的心,所體驗的真相。活在當下即是活在一念清楚明白、無牽無掛、自在作主的心中。生活在繁忙、雜亂、信息泛濫的社會,現代人更要懂得活在當下。懂得活在當下,才能在速度、效率的壓力下,而不失去真誠的本質;在複雜、喧鬧的道路中不迷失方向;在繁忙、混亂中也能品嘗一口清水的甘涼。
  • 世界讓人如此煩躁,當下一刻正念就好
    頭腦千萬個念頭起起落落,我們很容易在這些念頭中迷失。計劃擔憂未來——讓我們焦慮;悔恨、追思過去——容易讓人抑鬱;我們每一天都在生活,仿佛又錯過了每一天的生活。所以對念頭進行覺察,我們才能夠活在當下——體會到快樂。「戰鬥-逃跑」模式正念之所以能夠給我們的身心帶來益處,是因為它將我們從自動導航的應激反應中隔離出來。
  • 人生,終極本質,是活在當下
    3.人的一生,需要保持適度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無法避免,又讓人生精彩有趣。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與自己對話,最終達成與自己的和解,從而實現與他人和這個世界的和解,至關重要。以後我們都會慢慢學習到。「平衡」與「和解」這兩件事,我們一定要意識到,以後在「心理篇」我們會學習到。3.「人生」不要二,要不二,要找到正確的路。
  • 為何抑鬱後焦慮也接踵而至,在於頭腦思維使然,學會給頭腦急剎車
    二者雖然都會導致自主和非自主功能紊亂,也有一些伴有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從心理角度上來看,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有明顯的關注因素!焦慮症是不安全的思維模式是「懼怕」,是諸多神經症的核心焦慮症往往就是強迫症的基礎,當你越是相信這種源自未來的不安的時候,身體就會無意識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應對這個不安,所以處在焦慮中的人會讓自己看起來很忙碌,並企圖以此來掩飾內心的焦慮,並在頭腦層面去尋找這種解決焦慮的方法,強迫思維就出現了,比如當一個人有過不潔性接觸而擔心感染愛滋,那麼基於這種不安,他就無比焦慮,思維強化的同時不斷泛化,任何事物都跟愛滋病掛鈎
  • 活在當下
    人生其實便猶如這隻時鐘,心是鐘擺。在生活中,我們要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你的用心,不是每件事,都能依從你的志願。學會看開,於事,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激動;多一分了解,少一分責備;於人,多一分諒解,少一分誤解;多一分寬恕,少一分計較。該你走的路,要自個去走,該你做的事,要自個去做。
  • 書評|《當下的力量》:觀察、當下、開悟,不止步於此生
    這些生活方式在現實中比比皆是,他們都活在自己所設定的生活情境中,看似有人活得不錯,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人因生存焦慮和無法滿足的欲望而感到痛苦,會因為過去和未來無法改變和達到而陷入痛苦,以及滿足於當前沒有覺知心產生的隱形痛苦。如何解決這些痛苦,讓自己能夠過得更快樂,正是埃克哈特·託利所寫的《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的重要核心內容。
  • 當下的時刻最有力量
    痛定思痛,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除了選擇堅強面對,再別無選擇;我也明白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任憑我再催垂淚頓足肝腸寸斷都無濟於事;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謂異想天開的報復只會讓自己在苦海裡繼續輪迴浮沉……從顛倒夢想中醒來之後,我一遍又一遍告訴自己:我要清醒明覺活在每一個當下,我要開始改變自己,就要從此時此刻的我想改變的當下開始,因為當下的時刻最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