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吳限)在監管政策支持下,中小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提速。5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經披露了5家非上市銀行的定向發行說明書,同時接收了江西廣信農商行的定向募股材料。另外,寧夏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增資擴股方案也獲得當地銀保監局的批覆。然而,在推進定向發行過程中,一些中小銀行經營「硬傷」也有所暴露。
證監會披露的最新的一份定增計劃是江西廣豐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廣豐農商行」)的。根據定向發行說明書,廣豐農商行擬定向發行股票不超過9000萬股(含),發行價格為2元/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1.8億元(含),用於提高資本充足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
資料顯示,廣豐農商行是由原江西廣豐農村合作銀行整體變更設立的,成立於2016年,目前註冊資本為1.94億元。成立以來,廣豐農商行資產負債保持穩步增長,不過淨利潤波動較大。該行2019年淨利潤虧損2533.55萬元,相比2018年1.23億元的虧損有所收窄;2020年虧損又進一步擴大,一季度虧損9139.65萬元。對此,廣豐農商行在定向說明書中解釋稱,淨利潤為負主要是受不良貸款攀升,貸款損失準備計提較大的影響。
那麼究竟是多少不良貸款導致廣豐農商行虧損如此嚴重?根據定向說明書披露,截至2020年3月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達到5.7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957.71萬元;不良貸款率為10.99%,較上年末上升2.7個百分點,而在2018年末時,該行不良率曾一度達到20.96%,高於監管指標值5%;撥備覆蓋率為59.56%,該指標連續兩年多低於10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5.71%,低於監管紅線。
究其原因,廣豐農商行在說明書中解釋稱,該行於2018年將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調整為不良貸款,導致當年末不良率較高。2020年一季度末,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該行不良貸款上升,導致不良率上升至10.99%。相較於2018年末11.08億元的不良貸款餘額,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不良貸款已得到良好的壓降,風險處置工作初有成效。
通過定向發行,該行能否快速回到正常經營的狀態?在按募集資金的上限1.8億元測算,此次定增完成後,廣豐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將提升至8.01%,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升至7.47%。
對於如何化解不良率以及其他資本補充計劃,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繫廣豐農商行定向說明書中聯繫電話,但截至發稿該電話無人接聽。
在監管政策的鼓勵下,近年來,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步伐明顯加快。據證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除廣豐農商行外,廣東四會農商行、寧波奉化農商行、山東諸城農商行和共青農商行等非上市銀行均在今年對外宣布了定增計劃,前兩家銀行的定向增資已獲得了證監會核准。上市銀行中,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定增申請也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還有更多的發行大軍在籌備中,據銀保監系統披露的信息,包括寧夏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紹興銀行、達州銀行、隆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在內的多家中小機構的增資擴股方案已獲得當地銀保監局/分局批覆。
不過,在增資過程中,個別銀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良攀升、撥備覆蓋率快速下降等問題也隨著定向發行說明書的披露而「曝光」。例如,此前發布方案的共青農商行截至2020年3月末的不良貸款率為4.74%,較上年末的3.95%上升0.79個百分點;而該行撥備覆蓋率為120.28%,較2019年末下滑35.06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盈利能力有限,中小銀行內源性補充資本較為困難,所以需要外源性補充方式,多渠道補充資本。郵儲銀行戰略發展部研究員婁飛鵬表示,疫情衝擊下,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影響,需要更多金融支持。中小銀行是服務小微企業的重要金融機構之一,自身也面臨資本金不足問題,所以需要增加資本,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而定向增發方式可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有助於緩解中小銀行一級資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