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頭腦特工隊風靡了全世界,很多看到的人都覺得它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因為它把一個人的情緒發展描繪的那樣生動,那麼深刻。
在這節戲劇課中,孩子們進行了一個關於情緒的主題。情緒是什麼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
每當老師拍打鈴鼓,孩子就會轉換一種情緒的強度,從弱到強。孩子們先體驗了高興的情緒,在1級的強度中,有些孩子用微笑來表現;在2級強度中,有些孩子用大笑來表現;在3級強度中,有些孩子用笑得人仰馬翻來表現。而在悲傷的情緒中,孩子的情緒也透過肢體來呈現,當孩子很悲傷的時候,整個身體的狀態都是往下沉。
其中一個孩子在做情緒轉換的時候,慢慢安靜下來了,他在旁邊躺著,偶爾抱著自己的腿,當旁邊有小朋友打擾他時,他拒絕了說:我在醞釀情緒,你不要打擾我。過了一會兒後,孩子做出另一種情緒悲傷,但他的表達方式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不是大吵大鬧,不是撕心裂肺,而是那種既難過又無奈,他內在的感受出來了,我看到孩子慢慢走向內在的過程,在這節課後,孩子顯得平靜了,不再像之前那樣莽撞。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慢慢投入到情緒中,體驗著情緒與人之間的關係,體驗著情緒和身體之間的關係。觀察發現,有的孩子情緒是豐富的,表現出來的表情也是豐富的,在情緒之間轉化也是可以快速完成,但個別孩子表現出來的只有一種情緒,或者在轉化過程中需要時間的調整。當孩子們分享如何面對自己脆弱難過時,我驚訝地發現,孩子已經進入到自己內在的情緒中了。
A:當我難過的時候會在房間裡哭一會兒。
B:當我難過時會讓自己冷靜一會兒,冷靜到一定時候就哭一場。
C:當我難過的時候我會自己安靜。
D:我難過的時候會吃冰淇淋。
每一種情緒背後總會有一種力量支持著。在戲劇教育中,注重孩子情緒的釋放、疏導和調整,從而達到療愈的效果。孩子通過扮演角色把自己的內在的感受投射到角色中,進行釋放,有角色的保護,孩子這樣的宣洩是安全的,並且他內在的恐懼也會透過角色慢慢釋放掉。
我們不知道將來會由什麼情緒主導著孩子,我們不知道孩子將來會遇到什麼。在家庭裡面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最好的方法是陪伴和傾聽,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情緒都是在保護孩子,孩子會因為這樣而日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