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尾,冷得遲」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你怎麼看

2021-01-19 餘一鬥

再過兩天就冬至了,現在天氣也越來越冷。對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來講,這段時間正處於冬季農閒的時候,因為還沒有進入臘月,還沒到辦年貨的時節。在農村裡有很多民間俗語在村頭巷尾廣為流傳,大家閒聊之中能夠通過俗語來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識。比如說農村俗語冬至尾冷得遲,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而且現在正處於冬至的時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從公曆上面來講,每年的冬至時間相對比較固定,一般在12月的22~24日之間。但是在我國傳統的農曆計時法中,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並不完全固定,而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因為農曆每個月的月份相對而言,要比公曆的少,而且還有閏月的講究。在冬至節氣到來的時候,有可能在11月的上旬,也有可能在11月的中旬,還有可能像今年這樣在11月的下旬。

所謂的冬至尾冷得遲,指的就是冬至的節氣時間點在農曆上是在11月的下旬,尤其是最後幾天。今年冬至正好是農曆的11月27日,從俗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正是冬至尾的最佳時間。意思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年的冬至時間比較晚,就意味著冬天會冷得比較遲。

從實際情況上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每年最冷的一段時間,正好是在四九到六九期間。而三九天的計算是從冬至以後開始算的,如果冬至的時間點在農曆的11月上旬,那么正好最冷的一段時間在春節左右。如果冬至的時間在11月下旬就有可能要到春節之後,也就是正月裡。

從今年的天氣情況發展來看,冬天比往年要暖和一點,是一個典型的暖冬。哪怕是現在已經到了快要過年的時候,大部分地區仍然比較暖和,相對溫度要比平常的時間要高一些。如果按照這種情況下去,在過年的時候可能天氣也不會太冷,而到了過年之後,天氣會更加寒冷一些。到明年的時候,有可能在正月底到2月初,仍然屬於比較寒冷的節氣,甚至有可能有嚴重的倒春寒。

所以從這句話上來講,農民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它是農民長期在生活過程中觀察自然現象而總結出來的一種經驗。當然我們現在有更加科學的天氣預報系統,可以精確到每時每分每秒。但是要知道過去並沒有如此準確的預報系統,所以大家只能是通過自己觀察天氣情況來進行大致的判斷,這對於過去的農民來講指導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

這些俗語到了今天仍然被一些農村老人所看重,因為她們的傳統生活習慣已經養成,而且在很多方面確實非常的有效。所以這句話對於農民來講仍然有作用,而且對於我們了解過去的農村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您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呢?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和想法,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
    導讀: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老話說的是如果三九的時候不冷的話,那麼在六九的時候將會比較的寒冷,如果六九也沒有出現寒冷的氣溫,那麼很有可能將會出現倒春寒極端天氣的發生,倒春寒是立春之後春季萬物復甦的時候,一場氣溫極低的寒潮來襲,極低的氣溫帶來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這句老話有沒有道理呢?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多數去世的老年人都是在冬季離開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身上沒火力,不耐凍。再加上農村住房簡陋,一般家裡都沒有暖氣,很多老年人在夏季的時候都是穿著秋褲,到了冬季更是冷的受不了。那麼今年的冬季會不會寒冷呢?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關於冬至的俗語和老話也有很多,尤其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俗語認為是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有句俗語叫做:「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今天是12月13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九,再有8天的時間就到了冬至的節氣,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再有兩個節氣過後,節氣就要重新開始計算下一年了,到了冬至天氣也是開始愈發的寒冷起來,對於此事的農村基本在家裡也是沒有農活做,大家有時間的話都會聚在一起聊天,而在農村裡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二九的第二天。數九是古人用來計算寒天到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如今一九已經過完,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尤其是最近幾天在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各地氣溫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過現在並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因為三九、四九才是全年最冷的時期。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現在已經進入了12月上旬,離「一九」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冬至的頭一天便是「一九」的節氣。所以在「一九不出手」到來之前,我們用農村俗語來預測一下,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呢?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周日冬至,「冬至在月尾,晚蓋三層被」啥意思?今年冬季很冷嗎?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冬至在月尾,晚蓋三層被」啥意思?今年冬季很冷嗎?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開始降溫,但是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現在冬天沒有小時候冷了,甚至給人一種越來越『暖』了的感覺。」12月22日,也就是這周日,我們即將迎來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公曆2021年1月17日,農曆2020年臘月初五,是四九的第一天。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到數九寒冬,今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啥意思?
    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進入到了數九寒冬,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寒冷。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冬至紅,年邊滃:紅指的是晴天,滃是溼爛的意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是晴天的話,整個冬天降水會很充沛,道路會因為水過多而變得泥濘不堪,這種狀態要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後才會結束。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到了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
  • 俗語「冬在頭,冷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老話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了冬至了,這冬至對於南方朋友們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入冬至就是數九了,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冷嗎?「冬至在月頭」有何說法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俗語;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今年的冬至在月頭,那麼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冷到年底了。
  • 冬至將至,農俗『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腰,趕集不戴帽」,啥意思?看農民老廖咋說!
    室外溫度已達到了零點,農家的小土炕在暖烘烘的供著熱,炕上盤坐著幾個歲數不小的農村人,在農村,這樣的場景極為常見。大傢伙兒你一言我一語的嘮著嗑,說著說的就說起了農村人都關心的氣溫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小編的鄰居老廖不愧是個高手,哪一年的冬天冷不冷?啥時候冷?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