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就冬至了,現在天氣也越來越冷。對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來講,這段時間正處於冬季農閒的時候,因為還沒有進入臘月,還沒到辦年貨的時節。在農村裡有很多民間俗語在村頭巷尾廣為流傳,大家閒聊之中能夠通過俗語來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識。比如說農村俗語冬至尾冷得遲,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而且現在正處於冬至的時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從公曆上面來講,每年的冬至時間相對比較固定,一般在12月的22~24日之間。但是在我國傳統的農曆計時法中,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並不完全固定,而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因為農曆每個月的月份相對而言,要比公曆的少,而且還有閏月的講究。在冬至節氣到來的時候,有可能在11月的上旬,也有可能在11月的中旬,還有可能像今年這樣在11月的下旬。
所謂的冬至尾冷得遲,指的就是冬至的節氣時間點在農曆上是在11月的下旬,尤其是最後幾天。今年冬至正好是農曆的11月27日,從俗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正是冬至尾的最佳時間。意思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年的冬至時間比較晚,就意味著冬天會冷得比較遲。
從實際情況上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每年最冷的一段時間,正好是在四九到六九期間。而三九天的計算是從冬至以後開始算的,如果冬至的時間點在農曆的11月上旬,那么正好最冷的一段時間在春節左右。如果冬至的時間在11月下旬就有可能要到春節之後,也就是正月裡。
從今年的天氣情況發展來看,冬天比往年要暖和一點,是一個典型的暖冬。哪怕是現在已經到了快要過年的時候,大部分地區仍然比較暖和,相對溫度要比平常的時間要高一些。如果按照這種情況下去,在過年的時候可能天氣也不會太冷,而到了過年之後,天氣會更加寒冷一些。到明年的時候,有可能在正月底到2月初,仍然屬於比較寒冷的節氣,甚至有可能有嚴重的倒春寒。
所以從這句話上來講,農民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它是農民長期在生活過程中觀察自然現象而總結出來的一種經驗。當然我們現在有更加科學的天氣預報系統,可以精確到每時每分每秒。但是要知道過去並沒有如此準確的預報系統,所以大家只能是通過自己觀察天氣情況來進行大致的判斷,這對於過去的農民來講指導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
這些俗語到了今天仍然被一些農村老人所看重,因為她們的傳統生活習慣已經養成,而且在很多方面確實非常的有效。所以這句話對於農民來講仍然有作用,而且對於我們了解過去的農村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您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呢?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和想法,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