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中世紀英國民歌《斯卡保羅集市》

2021-01-08 天籟迴響

Scarborough Fair(斯卡保羅集市),是一首旋律優美的經典歌曲,曾作為第40屆奧斯卡提名影片《畢業生》的插曲,曲調悽美婉轉,給人以心靈深處的觸動。《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國民歌,原唱歌手為保羅.西蒙(Paul Simon)和阿特·加芬克爾(Art Garfunkel)。

《斯卡布羅集市》有很多版本。流傳較廣的應該是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的演唱版本和莎拉布萊曼的演唱版本。兩個版本比較而言,保羅西蒙和加豐克爾(Paul Simon,Art Garfunkel)的演唱樸實、沉靜,他們略沙啞的嗓音恰到好處地演繹了歌曲本身所表達的情感——愛戀、思念、思鄉、惆悵和滄桑。聽他們的演唱,仿佛在聽一段娓娓動聽的故事。而莎拉布萊曼的演繹,則空靈縹緲,她天簌般的演唱把人帶到仙境。從她的歌聲裡,我們能聽到她的清澈嗓音所帶來的脫俗的意境,而聽不到歌曲背後悽美的故事。

今天,當聽到這首中世紀英國經典民歌《Scar Borough Fair》,被peter hollens (彼得霍倫斯)以純人聲的形式演繹時,立刻被他純淨的人聲吸引了,peter的低吟淺唱感動心耳。

保羅.西蒙和阿特·加芬克爾演唱:

(莎拉布萊曼演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斯卡布羅集市(英國民謠) - 莎拉·布萊曼
    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1960年8月14日出生於英國伯肯斯特得,古典跨界音樂(Classical crossover)女高音歌手、音樂劇演員、詞曲作者。英國的最西南角的波斯科諾(Porthcurno)漁村小鎮上的米奈克劇場(The Minack Theatre), 2000年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在德國電影《Zeit der Erkenntnis》扮演Sarah Brightman,在米奈克劇場(The Minack Theatre) 錄製了英國民歌斯卡布羅集市(Scarborough
  • 扎西尼瑪VS黃玲《斯卡波羅集市》
    斯卡波羅集市Scarborough是中世紀英格蘭約克郡東北海岸的一座濱海小鎮,是由於維京人經常的登陸、作一些交換而形成的一個定期集市(Fair)。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在1253年1月22日籤署了一份皇家憲章允許Scarborough鎮於每年8月15日至9月29日期間舉行集市。在歷史上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小鎮從每年的8月15日開始會有一個當時連續交易時間最長(45天)的集市,吸引著來自全英格蘭甚至全歐洲的商人。直到1383年,Scarborough Fair的繁榮急劇下降。斯卡波羅集市(英文版)
  • 名曲演繹:《斯卡波羅集市》
    藏族山歌王子-扎西尼瑪的國際範兒 2014年的《天籟之愛》舞臺上,藏族山歌王子扎西尼瑪和音樂精靈黃齡合唱的一首「斯卡波羅集市」(英文名:Scarborough Fair),又勾起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 《斯卡布羅集市》——那裡有歐芹、鼠尾草、迷迭草和百裡香
    你要去斯卡布羅集市嗎? 《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國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紀,保羅·西蒙在英國學習期間從英國民歌歌手Martin Carthy(馬汀·卡西)那學會了這首民歌
  • 《斯卡布羅集市》:悽美的愛情,空靈的歌聲,讓人心顫……
    《斯卡布羅集市》是一首旋律優美的經典英文歌曲,原是一首古老的英格蘭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紀,曾作為第40屆奧斯卡獲獎影片《畢業生》的插曲,曲調悽美婉轉,韻律悠遠絕美。英國著名舞蹈家、音樂女高音歌手和演員,被譽為「跨界女皇」和「月光女神」的莎拉布萊曼,曾經翻唱過該歌曲,並曾經與中國著名歌星劉歡,共同演唱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世人聽到的《斯卡布羅集市》,大多聽的都是莎拉布萊曼演繹的版本。
  • 擺攤時代來臨,你要去斯卡布羅集市嗎?
    >這首傳唱廣泛的《斯卡布羅集市》究其源頭,是一首英國的民歌,在流浪的遊吟詩人之間傳唱著。而真正的斯卡布羅,誕生這首歌地方,坐落在英國的東北海岸上。是一座充滿了森林和海風的小鎮,甚至還有一座城堡!這座建立於公元十三世紀初的城堡,據考證,是英格蘭國王英王亨利三世設立的貿易點。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琥珀和皮草,蘇格蘭的烈酒和英格蘭的糧食都在這裡交易。
  • 談民歌演唱風格發展
    在中國56個民族中,有著不同特色的民歌,像花瓣一樣散落在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中國民歌獨具特色的音樂風格,吸引著人們,使大眾感受到了民歌的無比魅力。 中國各族的民族民間歌曲,異彩紛呈,各自有獨特的風採。
  • 民族金屬、民間金屬、民歌金屬、民謠金屬(Folk Metal)
    民族金屬、民間金屬民歌金屬、民謠金屬(Folk Metal)風格介紹本文開場曲(文末附彩蛋):Token Of TimeEnsiferum - Ensiferum民族金屬(Folk Metal,又譯為民間金屬、民歌金屬、民謠金屬),是重金屬音樂的其中一個分支流派,這種音樂形式誕生於20世紀90
  • 鬱鈞劍老師一首民歌版《家在東北》,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鬱鈞劍老師一首民歌版《家在東北》,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無意中聽到了 鬱鈞劍老師演唱的民歌版《家在東北》, 感覺別有一番風味! 裡面「五魁首,六六六」這句唱的太魔性了!
  • 從一張中世紀村莊地圖探索英國初中歷史?
    General Background經常有人形容中世紀為「黑暗中世紀」「災難性的時代」等等,這樣說是不無道理的,中世紀時期開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結束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拜佔庭)的覆滅,長達1000年左右的時間
  • 貴族「佔領」的中世紀莊園,英國為何出現「村民當家做主」的村莊...
    其中在中世紀時期英國社會經濟的特別之處凸顯在英國村莊中普遍實行自治,而這也集中體現在中世紀後期,這一時期的許多研究認為,英國的莊園制體制下,領主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那一片區域的統治者。然而英國中世紀時期的英國村莊自治,似乎同莊園的統治並不太一樣,這個體制探討的更多是村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莊園」的,而不是莊園主。
  • 唱著民歌奔小康! 2020年左權民歌匯圓滿落幕
    唱著民歌奔小康!舉辦左權民歌匯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實現全面小康的有益探索和實踐。去年,「首屆左權民歌匯」成功舉辦。今年,晉中市繼續擴大左權民歌匯影響力,以品牌化打造助推左權乘著民歌的翅膀大步邁進全面小康。
  • 閱·遠方(3)丨消失的斯卡布羅集市
    《斯卡布羅集市》最初是一首13世紀的英國民間謎歌。美國歌手保羅·西蒙在英國劍橋學習時學會了這首歌,再創造性地把自己寫的一首反戰歌曲《山坡上》作為副歌,與這首歌混在一起。1968年,這首歌作為電影《畢業生》的插曲流傳開來,風靡一時。雖然歷史學家考證「斯卡布羅集市」與維京人的入侵無關,而是英王亨利三世設立的貿易點,但這並不妨礙今天的英國人將海盜傳奇附會於這首情歌的歷史背景中。
  • 管平湖演奏的《四大景》,是一首通俗歡樂民歌風味小琴曲
    《四大景》管平湖演奏的《四大景》,與一般風格高雅的琴曲不同,是一首通俗歡樂民歌風味的小琴曲。前面幾首琴曲都不藉助原有的素材,是原創的樂曲。而《四大景》是以原有民歌曲調為依託的曲子。其委婉清秀,確有江南民歌的韻味。此曲不分段,結構比較複雜。結構和前面幾首樂曲有較大差別,是由兩首民歌演變而成。樂曲不以「開指」開始,而是用了歡快的前奏。第一支曲子流暢而活躍,其中蘊藏著樸素的民歌風味曲調。此句稍加變化重複一次,在F宮調式之後,進入與其對比的部分。
  •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世紀英國鹽為何被人們稱為「白金」呢?
    一、鹽在中世紀英國是生活的絕對必需品,鹽被社會民眾運用到醫療救助等方面,由於英國的鹽場地分布的極為不均衡,對鹽的價格波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鹽可謂是"百味之主"是生活的絕對必需品,這種必需品的重要性在中世紀英國和現代早期表現的極其明顯,在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時代,雖然每個莊園都是一個封閉的經濟生活單位
  • 【嚴君】民歌:最經典的流行歌曲
    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民歌的驕傲。最早的民歌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的「彈歌」,《詩經》則是我國最早的民歌詞集,而後是《楚辭》、漢代的《樂府》、唐代的「曲子」,以及明、清時的說唱藝術,都是民歌的前身。民歌的廣為傳唱,說明了它是流行的;民歌的歷久不衰,又印證了它是經典的。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民間小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