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證券趙偉:財政延續積極 民生仍是發力重點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開源證券趙偉:財政延續積極 民生仍是發力重點】11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7%、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2.2%、提高1個百分點、延續改善趨勢。非稅收入受基數影響,同比大幅下滑42.4%,拖累財政收入。1-11月累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5.3%,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

  報告要點

  地產、汽車等市場高景氣,帶動稅收收入延續改善;非稅收入拖累財政回落

  11月稅收收入延續改善,非稅收入大幅下滑、拖累財政收入增速回落。11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7%、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2.2%、提高1個百分點、延續改善趨勢。非稅收入受基數影響,同比大幅下滑42.4%,拖累財政收入。1-11月累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5.3%,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

  受益於穩增長政策的溢出效應,房地產等市場呈現較高景氣,帶動稅收增長。11月,契稅、車購稅分別同比增長36%、18.6%,高於總體稅收增速,主要受房地產、汽車市場等提振。穩增長政策溢出效應,對相關市場的支撐仍持續存在。此外,在經濟回暖、收入改善背景下,個人所得稅收入同比增長26.7%,改善明顯。

  財政支出增速維持高位,衛生、教育、社保等民生相關支出,仍是發力重點

  財政支出維持15%以上的高增速,赤字規模已超過預算赤字、延續積極發力。11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5.9%、回落3.1個百分點,維持高增速。1-11月累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0.7%,年內首次回到正增長。累計赤字達到3.84萬億元、已超過財政預算赤字規模(3.76萬億元)、主要得到資金調入和結轉結餘等支持。

  一般財政重點向民生領域傾斜,相關支出增長較快;部分基建類支出進度大幅低於預算。11月支出分項中,衛生健康、教育、社保就業等民生類支出,分別同比增長68.9%、21.8%、18.3%,帶動財政支出上行。支出進度較慢的項,包括節能環保(63.3%)、城鄉社區(65.5%)等,進度尚不及70%,年內或難以完成預算。

  廣義財政支出增速跳升、延續積極,年末或加大財政投放,維持較高增長中樞

  土地出讓收入改善,政府性基金支出抬升,年末或加大財政投放、推動趕工。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長27.3%;其中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增長33%、抬升明顯。考慮到調控政策下,土地成交增速已經回落,土地收入高增的延續性仍需觀察。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長35.5%、提高28個百分點,加大財政投放。

  廣義財政支出增速跳升、延續積極,年末或保持較高增長中樞。11月,廣義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6%,提高5.9個百分點;支出同比增長22.1%、提高7.3個百分點,為2019年2月以來的最高支出增速。1-11月累計,廣義支出同比增長7.4%,延續上行趨勢。考慮到全年財政支出預算規模,12月廣義支出增速或維持高位。

  重申觀點:從「加」槓桿到「穩」槓桿,政府行為信用環境的拉動,趨於減弱。2020年提高赤字率、特別國債與專項債的大幅擴容等,更多是特殊時期的應急手段、並非常態;地方債大幅擴容,亦已接近100%預警線。伴隨著政策回歸「常態」,2021年相較2020年,國債發行量或明顯回落、地方債大幅擴張難以為續。

  風險提示:政府債支出進度不及預期;新冠疫情出現顯著反彈。

  報告正文

  稅收延續改善,非稅拖累明顯

  11月稅收收入延續改善,非稅收入大幅下滑、拖累財政收入增速回落。11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7%、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2.2%、提高1個百分點、延續改善趨勢。非稅收入受基數影響,同比大幅下滑42.4%,拖累財政收入。1-11月累計,財政收入同比下降5.3%,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

  受益於穩增長政策的溢出效應,房地產等市場呈現較高景氣,帶動稅收增長。11月,契稅、車購稅分別同比增長36%、18.6%,高於總體稅收增速,主要受房地產、汽車市場等提振。穩增長政策溢出效應,對相關市場的支撐仍持續存在。此外,在經濟回暖、收入改善背景下,個人所得稅收入同比增長26.7%,改善明顯。

  稅收延續改善,非稅拖累明顯

  財政支出維持15%以上的高增速,赤字規模已超過預算赤字、延續積極發力。11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5.9%、回落3.1個百分點,維持高增速。1-11月累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0.7%,年內首次回到正增長。累計赤字達到3.84萬億元、已超過財政預算赤字規模(3.76萬億元)、主要得到資金調入和結轉結餘等支持。

  一般財政重點向民生領域傾斜,相關支出增長較快;部分基建類支出進度大幅低於預算。11月支出分項中,衛生健康、教育、社保就業等民生類支出,分別同比增長68.9%、21.8%、18.3%,帶動財政支出上行。支出進度較慢的項,包括節能環保(63.3%)、城鄉社區(65.5%)等,進度尚不及70%,年內或難以完成預算。

  稅收延續改善,非稅拖累明顯

  土地出讓收入改善,政府性基金支出抬升,年末或加大財政投放、推動趕工。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長27.3%;其中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增長33%、抬升明顯。考慮到調控政策下,土地成交增速已經回落,土地收入高增的延續性仍需觀察。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長35.5%、提高28個百分點,加大財政投放。

  廣義財政支出增速跳升、延續積極,年末或保持較高增長中樞。11月,廣義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6%,提高5.9個百分點;支出同比增長22.1%、提高7.3個百分點,為2019年2月以來的最高支出增速。1-11月累計,廣義支出同比增長7.4%,延續上行趨勢。考慮到全年財政支出預算規模,12月廣義支出增速或維持高位。

  重申觀點:從「加」槓桿到「穩」槓桿,政府行為對信用環境的拉動,趨於減弱。2020年提高赤字率、特別國債與專項債的大幅擴容等,更多是特殊時期的應急手段、並非常態;地方債大幅擴容,亦已接近100%預警線。伴隨著政策回歸「常態」,2021年相較2020年,國債發行量或明顯回落、地方債大幅擴張難以為續。

  風險提示:政府債支出進度不及預期;新冠疫情出現顯著反彈。

(文章來源:開源證券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趙偉:抱樸守真——2021年宏觀形勢展望(開源證券
    為應對疫情衝擊,國內政策積極發力,財政刺激規模佔2019年支出的比重高達10.9%,央行通過降息、再貸款等加大貨幣支持。中國政府始終保持理性克制,更注重「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橫向比較來看,國內財政刺激規模佔比遠低於歐洲的16.7%、美國的34.5%和日本的59.5%等,貨幣政策亦是如此。
  • 趙偉:「需求側」的結構轉換(開源證券)
    原標題:趙偉:「需求側」的結構轉換(開源證券)
  • 財政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 確保資金直達民生
    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資金規模和力度大,要把準方向,聚焦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產業轉型升級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集中發力。會議強調指出,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主動將財政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不斷強化責任擔當,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 趙偉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退潮」已定 前路指向「轉型」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趙偉團隊 報告要點政策>「退潮」方向已定,「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兼顧託底性和結構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表述較7月政治局會議的「更加積極有為」、「更加靈活適度」出現明顯調整,政策「退潮」的大方向已經明確。
  • 張連起接受央廣經濟之聲財經態度訪談:積極財政政策發力正當時
    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更加積極有為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要適度加大支出強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專項債券規模等措施,是面對新冠疫情衝擊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所做出的重大決策,為經濟恢復注入強大動力。
  • ...關註明年八大重點任務,看好春季機遇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投資機會
    邊泉水認為,貨幣、財政逐步回歸常態化,但「不急轉彎」,房住不炒繼續堅持。財政政策方面,積極取向依然保持不變,但力度會有所降低。預計財政赤字率從今年的3.6%以上降至3%以下。貨幣政策方面,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信用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
  •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解讀2021年財政工作新...
    「十四五」新開局,如何發揮好財政職能作用,推動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31日於北京舉行的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透露2021年財政工作新看點。看點一:精準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把握好時度效,不急轉彎?
  • 阜陽財政總支出超八成用於民生
    「十三五」期間,全市財政運行平穩、穩中有進。財政收入由2015年的2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52.3億元,年均增長15.2%;收入總量由2015年全省第7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4位。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五年來,共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729.2億元,爭取債券資金889.7億元,資金規模均居全省第一位。
  • 經濟戰「疫」丨何德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應更加「精準」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財政貨幣政策為助力疫情防控、穩定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和資金支持。現在看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和衝擊還將持續暴露,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尤其是要「精準」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的作用,多措並舉全力應對未來經濟下滑的風險。
  • 蕪湖曬「十三五」財政「成績單」:538億元用於民生工程
    據蕪湖日報消息,1月13日,蕪湖市財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十三五」時期財政工作成果。「十三五」期間,蕪湖市各級財政部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今年財政資金怎麼用?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將用於民生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重慶將按照「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加強管理、嚴肅紀律,上下聯動、齊心協力」原則,大力提質增效積極財政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有效供給、加強財稅政策預研儲備,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 包頭市東河區:小財政辦好大民生
    近年來,包頭市東河區始終堅持用「小財政」辦好「大民生」,堅決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困難群眾生活水平只提不降,民生工程覆蓋面只擴不縮,讓東河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充滿質感。
  • 中信證券:專項債限額釋放提速 積極財政可期
    貨幣要配合財政刺激,進而拉動實際需求,財政後續發力值得期待。即便基準出現回調,溢價也可能在趨之若鶩的市場環境出現動態壓降,建議增配中長期地方債以獲收益。風險因素:貨幣政策未及時對衝地方債供給風險,市場資金面上行,資金傳導不暢導致再融資難度加大等。
  • 「十三五」期間投入財政資金447億元,渝北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實實在在
    「十三五」期間投入財政資金447億元渝北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實實在在「十三五」期間,渝北區民生領域財政投入持續增長,同渝北區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保障、教育、就業、農村人居環境等民生問題都得到較好解決張澤美 攝五年來,渝北區安排6.4億元資金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還創新提出「查、搬、租、拆、改、建、管、督、評」農村危房整治9條措施,通過新建房屋、修繕加固、租用安全房屋、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累計完成農村CD級危房整治5.2萬戶(含建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5847戶),4類重點對象全部動態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
  • 趙偉:2021年經濟逐步回歸常態,政策重心重回「調結構、防風險」
    趙偉:6月以後人民幣匯率的大幅上升與中美經濟周期的「偏離」、中美二次持續擴張等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中國首先控制疫情,有序推進經濟重啟,美國疫情第二次爆發,經濟重啟進度落後,導致中美經濟周期「錯位」。另一方面,中國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美國極度寬鬆政策立場不變,中美利差持續擴大,吸引外資大舉流入中國,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強。
  •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
    精準科學施策、不急轉彎,保持一定減稅降費力度記者: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劉昆:「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一方面,要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 2021積極財政新註解:更可持續
    2021積極財政新註解:更可持續  專家預計明年財稅體制改革推進將成一大看點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財政政策走向備受關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明確信號:「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與此同時,在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提質增效」的基礎上,特別增加了「更可持續」的表述。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回歸常態 需重點關注四方面...
    原標題:【財經分析】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回歸常態 需重點關注四方面內容   今年中央經濟
  • 經濟回暖帶動稅收持續高增長,年底財政支出仍有發力空間
    隨著經濟繼續修復、稅基改善,後續財政收入增速中樞有望進一步回升,累計降幅將持續收斂,有過望好於全年同比-5.3%的預算安排。從支出端來看,前11個月財政支出進度為83.9%,慢於去年同期進度87.8%,後續支出端仍存在進一步發力空間,但實現全年3.8%的正增長目標難度很大,預計今年將會出現「短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