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下降百分之五,廚餘垃圾「乾貨」越來越多

2020-12-23 南報網

2020-07-15 09:4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我市64個小區101家單位首批進入垃圾分類「實戰模式」,細分後的垃圾最終去了哪?13日,在市垃分辦組織的「跟著垃圾趣旅行」主題宣傳活動中,記者跟隨40名江寧市民一起走進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我市64個小區101家單位首批進入垃圾分類「實戰模式」,細分後的垃圾最終去了哪?13日,在市垃分辦組織的「跟著垃圾趣旅行」主題宣傳活動中,記者跟隨40名江寧市民一起走進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感受垃圾「變廢為寶」的神奇。 

剛進園區,便看見一座高聳入雲的煙囪正源源不斷地向天空排放白色煙霧,不過空氣中並無異味。成排的綠樹植被鬱鬱蔥蔥,在雨滴的映襯下,別有韻味。在二期工程五樓的垃圾吊控制室,記者隔著玻璃看見塑膠袋、廢紙等五顏六色的垃圾堆在一起,仿佛一座小山。 

「我們這裡每天接收秦淮、建鄴、棲霞、江寧等區5000多噸生活垃圾,約佔南京全市總垃圾量的三分之二。」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產運行部值長張可為介紹,垃圾處理就是「一進四出」,垃圾經過3-7天發酵後進入焚燒爐焚燒,會產生廢氣、飛灰、廢渣、廢水。廢氣經過處理直接排放,飛灰體量很小,經過固化穩定化處理後深度填埋。廢渣則進入第三方的廢渣處理廠,可將裡面的金屬、陶瓷、玻璃等分離開來,能回收的就回收利用,其餘的就做成建築用磚或者鋪設路面人行道的磚頭,而廢水經過系統處理能達到工業用水標準。 

在二樓中控室中,記者看到大屏幕上正顯示著焚燒廠整體的運轉情況和實時的各種數據監測,每個小屏幕是包括鍋爐在內的每臺設備運轉情況的實時監控圖像。據悉,每入爐一噸垃圾能燃燒發電500度,可滿足三口之家3個月使用。 

今年起,我市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前端分得熱火朝天,終端是否也相應有了變化? 

「目前每天運來的垃圾數量和以前相比沒有明顯變化,這一方面是因為夏季市民產生的垃圾比較多,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發展,垃圾產生量不斷上漲。」江南焚燒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但他們發現今年南京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後,垃圾混雜情況得到了明顯好轉,最直觀的是其他垃圾中混雜的廚餘垃圾量減少,垃圾含水率從25%-30%下降到了20%-25%,滲濾液總量每天減少上百噸。

另據記者獲悉,目前江南焚燒廠廠用電率為14%,即全廠每年產生的6億度電只有不到一億度電用在了處理垃圾上,而這一數據在很多城市還保持在20%以上。「垃圾含水量高處理起來更耗電能,含水量下降,說明運送過來的垃圾『質量』越來越高,處理成本越來越低。」張可為說。 

聽了現場工作人員的介紹,湯山街道居民謝九如連連感慨,「終於搞清分類後的垃圾到哪去了!」她說,經過這次「旅行」之後,自己對垃圾分類的投放、收運、處理有了新的認識,接下來一定積極配合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主動做垃圾分類的參與者和傳播者。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瑩 通訊員 趙瑞琦 郭光梅

相關焦點

  • 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開工
    這意味著濟南市廚餘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將為用心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貢獻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力量,成為濟南廚餘垃圾資源化亮麗名片。項目計劃明年年底調試運行每日可處理600噸廚餘垃圾日前,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廚餘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處理的必要環節,濟南需建設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 濟南首個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這意味著濟南市廚餘垃圾將實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將為用心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濟南模式」貢獻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力量,成為濟南廚餘垃圾資源化亮麗名片。項目計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每日可處理600噸廚餘垃圾日前,濟南制定出臺了《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廚餘垃圾作為生活垃圾全流程分類處理的必要環節,濟南需建設廚餘垃圾處理項目。
  • 廚餘垃圾有哪些?椰子殼屬於廚餘垃圾嗎?快來了解一下……
    廚餘垃圾知識小科普 廚餘垃圾定義 廚餘垃圾:是指以有機質為主要成分,具有易腐爛發酵發臭等特點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產生的廚餘垃圾和餐飲服務、機團單位食堂、集貿市場等產生的餐廚垃圾和其他廚餘垃圾,也包括家庭產生的小型樹枝、花草、落葉等。
  • 廚餘垃圾設備投資上漲3倍,阿詩丹頓廚餘垃圾處理器全面出擊
    事實上,廚餘垃圾投資需求於2020年開始大幅釋放,2020年同比增長385.59%,3倍以上的增長率,使廚餘垃圾總投資市場空間每年穩定在305億左右,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市場空間每年穩定在116億左右。阿詩丹頓在市場利好的背景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因為這臺處理器能「吃」下生活中產生的廚餘垃圾,並且通過獨創的粉碎技術處理廚餘廢物,讓餐廚垃圾從廚房中徹底消失,能顯著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 豐臺蓮怡園:把廚餘垃圾「留」在小區
    原標題:豐臺蓮怡園:把廚餘垃圾「留」在小區 本報訊(記者 孫穎)「廚餘垃圾現在隨收隨投,都變成了有機肥,我們把廚餘垃圾留在了小區。」8月5日上午9時,豐臺區盧溝橋鄉六裡橋村蓮怡園二區,劉振勇師傅將當天收集的廚餘垃圾全部投放到小區西側的處理站。
  • 廚餘脫袋「脫」出幸福!廈門湖裡嘉福社區創新廚餘垃圾脫離垃圾袋
    據了解,在廈門殿前街道下沉式黨建引領下,殿前街道嘉福社區鹽業小區創新廚餘垃圾脫袋,廚餘垃圾直接入桶,減少垃圾袋使用的同時,乾濕分離一步到位,不僅大大提升垃圾分類準確率,還促進小區衛生改善、環境美化,百姓都說:「廚餘脫袋,脫出了幸福!」
  • 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提升!昌平區垃圾分類「桶站值守」率已達84%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起實施以來,昌平區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進入末端處理設施的其他垃圾減量明顯。10月,昌平全區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達20%,比4月增加18%。10月份,全區餐廚垃圾分出量達3105噸,比4月增加2662噸。
  • 精鋼衛仕家庭廚餘垃圾處理器排名奪冠
    據悉:湖南紫金灣、新疆首府威尼斯小鎮、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等生態社區家庭已配套安裝了精鋼衛仕廚房垃圾處理器西方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廚房食物垃圾處理器已經得到了較廣泛的使用,而在中國垃圾處理器也在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使用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破冰」前行
    倒好垃圾後,他將旁邊一張桌子上信息表中的自家樓棟房號後打勾。他說,廚餘垃圾統一處理後,小區蚊蟲、蟑螂等明顯減少。據悉,待廚餘垃圾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工作人員就會統一收集送到處理機進行降解,將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記者了解到,這臺處理機2019年1月中旬投入使用,一年多來,參與的居民已從最初的50多戶增加到700多戶。
  • 家庭廚餘垃圾堆肥方法獲推廣,一個月有效利用近2000公斤廚餘垃圾
    如今,將廚餘垃圾帶到瀏陽市廚餘垃圾生態處理試驗點堆肥,已經成了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工作人員的日常習慣。見習記者歐陽立幹瀏陽日報訊(見習記者歐陽立幹)8月17日,在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的瀏陽市廚餘垃圾生態處理試驗點,幾名工作人員拎著小桶,將西瓜皮、剩飯等垃圾倒進廚餘垃圾堆肥桶。原來,7月6日至8月6日,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舉辦了家庭廚餘垃圾堆肥競賽活動,儘管活動已經結束,但是將廚餘垃圾收集起來並進行堆肥,已經成了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工作人員的習慣了。
  • 垃圾分類倒計時 河西區新增廚餘垃圾收運車
    走進河西區環境衛生管理第二隊,工作人員正圍著一輛垃圾車認真學習研究,車身上的「廚餘」二字十分明顯。「我們主要負責全區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垃圾分類正式施行後,我們工作的重點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運。」環衛二隊隊長郝鑫介紹道。
  • 來圍觀:垃圾變廢為寶 廚餘垃圾堆肥學起來!
    8月7日,瀏陽市淮川街道聯城社區組織轄區兒童開展「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家庭廚餘堆肥」環保知識講座活動。活動旨在豐富轄區兒童的暑期生活,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將垃圾分類新理念廚餘堆肥傳達給轄區小朋友。左都祥正在講解廚餘垃圾堆肥方法。聯城社區 供圖早上9點30分,活動正式開始,社區工作人員左都祥帶領小朋友們重溫了垃圾分類知識,一起觀看了垃圾分類知識小視頻。
  • 「看人炒菜」,漢陽區政府機關食堂廚餘垃圾減少了三分之二
    記者史強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27日訊「採購成本下降了,廚餘垃圾換成小桶,每天都裝不滿。」從5月份起,漢陽區開始創建節約型機關,區政府機關食堂轉換思路,從昔日炒好菜等人買,變成了「看人炒菜」,一個多月來,不僅節省了採購成本,廚餘垃圾也減少了三分之二。
  • 垃圾分類 全民參與| 吃進廚餘垃圾 吐出有機肥料
    天津北方網訊: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佔到大半,集中處理固然好,但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化整為零就地進行無害化環保處理,可以節省很多運輸成本,東麗區明強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了有益嘗試。
  • 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在邦必拓開啟有機生活
    下廚做飯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各種食材經過精心的烹飪後變成可口的飯菜能給人帶來滿滿的成就感,但是烹飪的同時,會產生大量廚餘垃圾:菜葉、蛋殼、殘羹剩飯......這些難處理的廚餘垃圾著實令人頭痛,其實廚餘垃圾含有機物,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讓它回歸大自然,變廢為寶,重複利用,而能將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的邦必拓智能廚餘垃圾處理器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 渝中區廚餘垃圾規範收運 助力景區環境升級
    眾多的沿街美食商鋪在為市民、遊客帶來味蕾美好體驗的同時,也為餐廚垃圾收運帶來難題。日前,區城管局聯合解放碑街道探索出一套定時定點、主動參與的餐廚垃圾收運模式。「老闆您好!門口這個垃圾桶是用來裝其他垃圾的嗎?我們幫你們貼一個垃圾桶標識,也方便顧客規範投放垃圾。」「劉老闆,我們來看看你們店裡面廚餘垃圾的收集情況,對於定時定點收運廚餘垃圾,有什麼意見建議,歡迎你們提出來。」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500公斤廚餘垃圾如何產出70公斤有機肥?這些小區就地「變廢為寶...
    夏季,廚餘垃圾味道重、易滋生蚊蟲等問題困擾著一些小區的居民,也影響了垃圾分類的推進。破解這個難題,一些小區嘗試引進了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既降低銷納成本,還能避免汙染,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把廚餘垃圾「留下」的小區,看看他們的經驗。蓮怡園二區廚餘垃圾處理設備。
  • 熊孟清:關於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觀察
    熊孟清:關於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觀察北極星固廢網訊:資源化利用廚餘垃圾時的生活垃圾處理綜合單價不能高於生活垃圾混合處置的綜合單價,理想情況是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單位成本不高於利用一次資源生產等量產品時的成本,否則,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就是不經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