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行度化的歷程當中,蓮華生大士有一日在路上遇到了兩位釋迦族的比丘,他們其中有一位名叫做釋迦米哲,另外一位名叫做釋迦善知識。蓮花王觀察兩位比丘的神情風採,就確定他們是真實的修行人,所以就很歡喜地向他們問道:「這兩位法師,請問你們要到哪裡去?」
這兩位比丘抬眼見到了這位身相莊嚴的年輕人,就很和藹地回答說:「我們現在要前往札加爾洞,是在紅巖鳥巢的地方,那裡整個大地都是由紅色的巖石所成。在那裡有一位密教的大阿闍黎,名叫札巴哈德;而這位大導師,是一位大成就者,我們現在就要去向他求法。」
蓮花王聽了十分地歡喜,就向他們兩位請求道:「我是否能夠與你們一同前去參訪札巴哈德大導師?」
這兩位比丘也很高興地同意了,於是蓮花王便與這兩位比丘來到了札加爾洞的地方,共同參拜札巴哈德導師。
來到札巴哈德的屋中,只見莊嚴的札巴哈德,正安住在禪定三昧當中。此時蓮花王雙手合掌,向札巴哈德阿闍黎請求道:「導師!我是一位密乘的修行人,我已發起了無上的菩提心,希望能夠圓滿成佛來救度一切眾生。現在我在大阿闍黎的面前,向您致上最清淨的身、口、意來供養,希望導師能夠攝受我,讓我跟隨您出家成為比丘,敬請您授戒予我吧!」
這時大導師用慧眼觀察了蓮花王,了知他是一位具足殊勝善根的法器,必然將成為一切眾生的導引與明燈,所以十分欣喜地開口說道:「我是一個密乘的修行人。我所了知的,惟有無上密乘;我所具足的就是一切續部的經典。如果你要在密乘之中修行,我願意導引你,給予你灌頂,使你成就;但是如果你要出家受戒的話,我卻不能夠作為一位顯教的傳戒法師。
「不過釋迦牟尼佛的傳承者,阿難陀尊者與你有緣,會在阿修羅石窟當中親自示現教授,如果你要出家,就到那裡向他請求受戒吧!而在這裡,你如果要修習密乘的話,必須先接受基本的灌頂。我可以為你先圓滿這些灌頂,讓你能夠在密乘當中修行。因為,如果不經由灌頂的話,密法是不能夠傳授也不能夠修習的。」
灌頂,在佛法中是取其緣起上的意義。我們這一期的佛法,是從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成道,開始在人間傳承的。佛法既然是在印度出生,自然會摻入許多印度文化的因緣,所以只有如理思維印度文化在佛法中的意義,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義理。從這裡,我們才能了解什麼是真實的佛法,什麼是佛法升華印度文化的因緣,如此才不會對這期從印度傳出的佛法教法有所迷惑。
灌頂源於印度文化,是王子要承襲王位時所舉行的儀式。過去,輪王太子要承襲王位時,國王便用四大海的海水為其灌頂,表示經過灌頂之後,太子將繼承輪王之位統領四大海,自此已經具足了輪王的體德,因緣到時就可以繼承輪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