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是晚清的一次自強自救運動,主要發生在19世紀的60年代到90年代的三十多年裡。這場自救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它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直到現代都還在影響著人們。很多人可能以為洋務運動失敗後開設的那些工廠也隨之終止,或者是隨著清朝的滅亡而倒臺,但其實並沒有。比如說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它後來成為了現在位列世界五百強公司之一的招商局集團,就連旗下的子公司招商銀行也是企業五百強之一。
洋務運動之中大多開設的都是軍事工廠,即使在清朝滅亡之後大多也存在,有些還為抗日出了不少力。比如說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造,用了半個多世紀,直到抗美援朝還在使用。1890年(光緒十六年),身為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在湖北開辦湖北槍炮廠,位置就在漢陽的大別山北邊,這是新式的槍炮廠。後來改名為漢陽兵工廠,其中的機器大部分都是從德國購買的,當然,技術也得從德國那邊買。
1898年的時候德國軍方認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裝彈退彈困難,又容易炸膛,於是就改用1898式步槍。而1888式的還可以再利用,就將其轉賣給了土耳其、還有中國的清政府。洋務派對於毛瑟很是痴迷信任,於是德國商人就說1888式步槍是毛瑟步槍。資料因此成功地賣給了清政府,從1896年開始,漢陽兵工廠就生產這種步槍,定名為八八式。
1899年,江南製造局也在生產這種槍。它叫漢陽造是因為主要生產者在湖北漢陽的漢陽兵工廠,1904年,漢陽兵工廠自己對這槍進行了改造,基本上都是參考的德國1898式步槍。它的生產時間非常久遠,一帆風順的生產到了1944年。距離它第一次在中國生產已經過了50年,壽命超過任何一種曾在中國生產過的武器。
而且它的產量非常高,因為時間久遠,所以漢陽造經歷了不少中國的大事。說起來當初推翻清政府的第一槍還是由它發出的,1911年10月10日晚,程定國用漢陽造開了第一槍。由此打響了推翻帝制與清朝的辛亥革命,它還將在以後的歷史中成為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神話。其實在最開始生產的時候,八八式步槍主要使用的是黑火藥裝填子彈的單發步槍,在那個年代,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
它生產的時間有半個世紀之久,而在軍隊使用的時間則是超過了六十年,屬於20世紀初中國軍隊的代表性武器。1944年停產是因為開始改造中正式步槍,所以八八式就此停產。但停產並不意味著停用,因為其數量龐大而且非常耐用,所以一直在軍隊中使用,抗美援朝時期的戰爭還能看見它的身影。
抗美援朝結束之後得到了大量的蘇聯新型武器,老舊的武器就可以停用了,不過我國向來講究節約。漢陽造還沒有徹底壞,於是轉變成了民兵使用的武器,直到80年代才算是徹底的淘汰。不得不說漢陽造真是耐用,清朝用它打列強,北洋用它打清朝,軍閥混戰使用的也是它。到了抗日,打侵略者的還是它,抗美援朝,志願軍依然用它跟聯合國軍在冰天雪地拼殺。從戰場上下來了,它又到了民兵手裡,可以說,它保護了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超過大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