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在野外人流活動集中期間用擴音器進行護林宣傳,勸止野外用火,勸止亂捕濫獵,勸止亂挖濫採,監督松材線蟲除治,協助開展森林病蟲動態監測……」日前,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林業專幹何振青在森林巡護日誌上,對何名(化名)當天的巡護工作進行勾選記錄。

何名不是護林員,但需要做護林員一樣的工作,每周跟隨護林員巡山護林3天。據了解,他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需要「以勞代償」。

原來,何名為了防止野雞食用自家即將成熟的紅豆,在竹林中設置用扎絲製成的套索,數天後共獵捕2隻野雞。經鑑定,涉案的2隻野雞為原雞,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隻價值5000元。案發後,何名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了其獵捕野生動物的行為。

「我們在辦案中發現,何名家庭貧困,時已年邁,且患風溼性心臟病,可能拿不出1萬元賠償金,如果一訴了之,極有可能導致何名因案致貧。」巫溪縣檢察院檢察官肖明平介紹。

檢察官多次實地走訪白鹿鎮政府和當地村委會核實具體情況,聽取各方意見,結合何名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認罪悔罪表現等,提出「以勞代償」的意見。在請示重慶市檢察院批准後,按照生態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集中管轄規定,巫溪縣檢察院將該案移送萬州區檢察院,並隨案移送《關於何名非法獵捕、殺害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以勞代償方案》。

今年6月30日,該案在巫溪縣公開開庭審理。法院審理後認為,檢察機關訴訟請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具體方案中也有明確的行政機關、基層組織監督實施,具有切實履行的保障性,予以支持。

9月24日,法院以何名犯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賠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1萬元,由其在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以巡山護林的方式履行,即每周3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5小時,共計588工作時,並在重慶市級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何名每周都在跟隨護林員進行巡山護林,巡護情況由護林員記錄在冊,我們白鹿鎮和香樹村村委會不定時進行抽查檢查和監督管理,他每周要來鎮司法所報到和學習,並利用手機定位將其活動範圍控制在本縣之內。」白鹿鎮司法所所長駱中華向回訪的巫溪縣檢察院檢察官張雲寧介紹道。(李立峰 黃翼 劉秋潔 晏晶)

(責編:申璐(實習生)、孝金波)

相關焦點

  • 護林員梁尚喜:大山裡的最美堅守
    在石泉縣雲霧山國有林場,62歲的護林員梁尚喜在這片大山中摸爬滾打了35年,將青春與熱血都奉獻給了這片10萬多畝的山林。護林員 梁尚喜:你看這個就是我們保護的主要就是紅豆杉,這一片都是的,這一片到這崖上這一片的紅豆杉,是我們主要保護對象,大熊貓級別。每天清晨,梁尚喜和同伴帶上工具一起開始了護林之旅。從這座山爬過另一座山,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護林員吃的饃饃和榨菜,一年四季在大山裡,工資多少你猜猜
    這些護林員一年四季都生活的山裡面,外面的世界於自己無緣。這是一個護林防火點的三名護林員,其中左邊的叫王宏林,51歲,農民。右邊的兩位護林員是林場職工, 分管東片和西片的虎林工作,也是專職護林員。森林防火的任務是相當繁重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天然林和人工林不被破壞,不能著火。要管理當地的羊群不能進入林區,教育當地的農民不能夠在地裡點燃柴草和秸稈。一旦發現有火情,要在第一時間撲救。
  • 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大山裡的平民英雄  ——記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他是一名常年奮戰在森林防護一線的普通護林員,茫茫林海中默默巡護;他又是大山裡一位平民英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洪峰浪尖裡勇救3名孩子……他就是全南縣大吉山鎮林業工作站護林員李益軍
  • 大山守護者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護林員餘忠福
    餘忠福(左一)和同事一道巡護長臂猿活動地帶。家住盈江縣支那鄉蘆山村香柏村民小組的傈僳族漢子餘忠福,是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護林員。他為人忠厚老實,話不多,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夥計」。從小生活在大山裡,餘忠福對山裡的一切都有著深厚的感情。自2007年被聘為護林員以來,他深深地熱愛著這項工作,憑著一腔熱情紮根在深山做好每一件小事,成為同事眼中的「山大王」。
  • 兩人、三餐、四季——大瑤山裡的夫妻護林員
    新華社南寧7月31日電  題:兩人、三餐、四季——大瑤山裡的夫妻護林員  新華社記者周華、曹禕銘、崔博文  起床洗漱、準備乾糧。早上8時,瑤族夫妻護林員黃通甫和黃日秀吃過簡單的早飯,穿上工服,背起巡山設備和乾糧,走向霧氣籠罩的大山。
  • 郭新梅:我是英語大山裡的護林員
    郭媽與英語教育的緣分開始於2000年的青島,生物學專業畢業的她,最初是用英語教授生物知識,第一堂課的受眾是一群40多歲的職稱英語考生,這讓當時只有20多歲的她很緊張。45分鐘的試課,她拿出幾倍的時間來準備。試課之後的報名情況這讓她對自己產生了認同,「認真做下去,自己是可以做好英語教育的」。後來,她從青島來到濟南。
  • 魯山縣西竹園村護林員劉青:大山深處的護山使者
    12月1日,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的護林員劉青感慨道。今年51歲的劉青從小便上山打柴、採藥,雖沒讀過幾年書,但對山上的石斛、靈芝、過橋草這些卻如數家珍。他家共有六口人,是2016年識別的建檔立卡戶,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就在家門口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劉青對這座大山有著深厚的感情,覺得只有在這裡才真正踏實,起山火的時候他每次都衝在最前面。
  • 用雙腳丈量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
    用雙腳丈量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 04:44用雙腳丈量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04:4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10月13日,胡秀忠在建德壽昌鎮綠荷塘林區的古楠木林巡查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在30年的山林管護生涯中,無論天氣有多惡劣,他都始終堅持巡護,用雙腳丈量林區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三萬多棵古楠木生長群落裡,他輕瞥一眼就能判斷楠木的品種、年齡;面對狡猾兇狠的盜林人,他隻身一人勇敢對抗,「不要命」的拼勁嚇退了違法分子。他是胡秀忠,杭州建德市綠荷塘林場一名護林員。
  • 願做一輩子護林員
    在冊亨縣,就有4679名護林員,韋正貴,就是其中一員——「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是最辛苦的,為了防止祭祀發生火災,要守山巡山,常常從天黑守到天亮。」韋正貴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巧馬鎮生態護林員,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裡的他說。「不管多辛苦,只要還能動,願意做一輩子的護林員。」
  • 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生態護林員餘美秀的故事
    大山裡綻放巾幗風採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22名基層護林員獲得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餘美秀就是其中之一。
  • 大山裡有什麼「寶藏」?讓他一守就是30年
    新華社杭州10月15日電(記者黃筱)在30年的山林管護生涯中,無論天氣有多惡劣,他都始終堅持巡護,用雙腳丈量林區6000多畝大山裡的溝溝壑壑;三萬多棵古楠木生長群落裡,他一眼就能判斷楠木的品種、年齡;面對偷樹人,他隻身一人勇敢對抗,嚇退了違法分子。
  • 「天眼一線」山林裡就業 家門口脫貧丨貴州萬名生態護林員守護一片...
    初冬的貴州大山深處,翠山綠樹高低起伏。由於近日氣候比較乾燥,一大早,榕江縣古州鎮頭塘村生態護林員覃明勝便早早出門,他手拿鐮刀,邊走邊清理林子裡的雜樹。  巡山護林,是覃明勝的日常工作。  截至目前,貴州2020年新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近1.03萬名,其中中央資金新增生態護林員7265名、省級資金新增生態護林員3000名,已全部完成新聘、續聘生態護林員15.2萬名任務數,目前全省生態護林員隊伍已達到18.28萬名。
  • 丹鳳1478名護林員吃上「生態飯」
    當上護林員以後,我每月都有515元的勞務補助。再算上家裡3畝中藥材和50箱蜜蜂的收入,一年下來我家能收入2萬多元。」12月13日,丹鳳縣武關鎮段灣村脫貧戶王春林高興地說。王春林家裡3口人,住在大山裡。因為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他們家前幾年幾乎沒有收入來源。
  • 山丹:融媒體中心記者與護林員巡山記
    原標題:與青山為伴 與歲月同行 ——山丹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跟隨護林員巡山記護林員,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卻承載著別樣的艱辛。寂寞和平淡的生活難為人道,1月14日,山丹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們走進大黃山高坡資源管護站,體驗護林員的工作生活,與護林員一起完成一天的巡山任務。早晨7點鐘,我們一行6人與準備上山值班的護林員馬天財匯合。
  • 城步:一個「帽子山」林場的嬗變!
    在我的腦海中:一幕又一幕閃現該場有50多年黨齡的閔再錫老人講黨史建場史情景:當年, 8萬中央紅軍為了北上抗日,開始二萬五千裡長徵。通過血戰湘江戰役後,剩下兵員不到3萬人。紅軍由廣西進入湖南城步,越過陸定一筆下「老山界」,經南山進入南洞林場山場。危急關頭,中央紅軍轉入湖南與貴州交界的通道縣。在通道召開重要會議,實現大轉兵;甩掉眾多於自己的敵人圍追堵截,為後來遵義會議勝利召開奠定了基礎。
  • 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初冬的早晨,黛墨色的金平分水嶺還沐浴在一片雲霧之中,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下稱管護局)白馬河管護站的護林員們,早早地吃完早飯,在站長馬勇軍的帶領下,踏著未乾的露水,走向原始森林深處——此時,其餘10多個管護站的100餘名護林員們,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做好護林員需要學習很多知識。滅火器具的使用和維修幾乎是所有護林員的必修課,一開始我完全不懂,就跟著身邊老師傅學習。而森林撫育技術規程等如果吃不透,根本沒法幹活。父親的叮囑總浮現在心頭:要時刻銘記多學多看。省裡和場裡的大學生技術員來了,我就纏著他們問各種問題:哪些樹種該保留,哪些樹種該培養,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操作等等。
  • 《光明日報》聚焦迪慶護林員餘美秀的故事
    12月22日《光明日報》刊發文章聚焦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其中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餘美秀講述了脫貧之後她要繼續巡山守林的故事一起來看編者按光明智庫帶您走近平凡護林員,看看這些質樸辛勤的勞動者如何跋涉於密林山野、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祖國大地綠意盎然奉獻青春與心血。同時,「十四五」時期護林增綠任務怎樣完成,護林員的工作質量如何提升?專家為您深入解析。脫貧之後我要繼續巡山守林講述人: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 餘美秀我今年32歲,是兩個女兒的母親。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_新華報業網
    做好護林員需要學習很多知識。滅火器具的使用和維修幾乎是所有護林員的必修課,一開始我完全不懂,就跟著身邊老師傅學習。而森林撫育技術規程等如果吃不透,根本沒法幹活。父親的叮囑總浮現在心頭:要時刻銘記多學多看。省裡和場裡的大學生技術員來了,我就纏著他們問各種問題:哪些樹種該保留,哪些樹種該培養,為什麼進行這樣的操作等等。通過學習,我漸漸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技術,成了一個合格的護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