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幾年之前大家還不知道共享經濟是啥,那麼時至今日再說起共享這個話題,基本上到80歲下到8歲的小孩都知道了,畢竟共享家庭中出了一個爆款,共享單車不僅僅是普及了國內的每一個城市,甚至還邁出了國門走向了國際化。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共享單車爆火了之後,人們更多的注意到了共享這個詞彙所存在的價值,既然共享單車能夠成功,那麼憑什麼其他的共享經濟就不能成功呢?正是大家都這麼想,所以後來才誕生了共享充電寶、共享旅館甚至是共享馬扎等多種多樣的新創公司,事實上,雖然現在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已經後繼乏力,但資本家們依舊對共享市場充滿著興趣,因為人們可能不需要共享單車,但共享兩個字在未來將照樣煥發著光芒。
共享經濟的本質
共享經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為什麼大家在以前沒有注意過,然而在最近這幾年大佬們卻這麼關注它?
首先很多人對共享經濟都會理解錯誤,這裡有一個思維誤區,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把共享經濟跟租聘經濟劃上等號,這是不對的,從根本上來說,共享經濟其實是一種對社會上資源的閒置利用,並且可以整合這些資源。
它能夠發展並且帶來龐大利潤的原因是,大家可以轉讓手頭用不上的閒置資源,而需要這個資源的人可以租聘這一物品,跟正常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既然這個資源在商家眼裡是無用的閒置資源,那麼肯定就願意讓利,於是買家可以有享受到很大的實惠。
共享經濟當然不是中國的專利,人們第1次提出共享經濟已經是在上個世紀,至於為什麼當時沒有發展起來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在當時全世界的經濟繁榮程度還不夠高,其次,那些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其實人口都不是很多,在經濟全球化沒有正式完成的情況下,共享經濟當然就是水月鏡花了。
而今天跟幾十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在地球已經成了一個地球村,網際網路將70多億人都僅僅聯繫在了一起,而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裡會擁有很多很多的閒置資源,它們都渴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在你家裡已經完全沒用的複讀機,也許當廢品賣都值不了幾毛錢,然而在非洲的很多貧困地區,卻是很多孩子們都需要的一個學習利器,可以用來學英語或者是聽歌等等。
日媒:中國突然興起的共享衣服
共享單車已經華麗麗的陣亡了,不管是馬化騰還是張嘯虎,都沒能拯救這一片蒼涼的市場,商家紛紛虧本虧到倒閉,使用破車髒車體驗極差的用戶,也慢慢的懶得開共享單車了,可以說共享單車是真的涼了,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值此關口國內卻悄然興起了新的共享行業叫做共享衣櫥,簡單一點說這就是共享衣服,這件事情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高度關注。
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一家共享衣服的初創企業,這家企業目前大概一共擁有60萬件衣服,也有很多需要在特定場合所穿的衣物,比如說婚禮上的嫁衣等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而且每一件都是很有價值的,當然不是什麼很廉價的地攤貨,肯定讓你穿出去倍兒有面子。
這一點倒是很好理解,畢竟是租衣服,肯定是只有買不起的衣服才讓人萌生出租的想法,公司的運作方式是通過手機上一個APP,上面有大量的衣物出租,並且可以讓你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你推薦不同的衣服,很多朋友就比較喜歡這個貼心的推薦功能,因為在一些從來沒有去過的場合裡,大家第一次是真的不知道穿什麼好,而在把衣服使用完了之後,你只需要將衣服原路寄回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會是一次很輕鬆的網購,跟淘寶天貓買東西沒什麼兩樣,符合大家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這個公司能夠幫助不少人節省大量不必要花的錢,因為比如說如果要開個生日宴會,那麼肯定要穿一件足夠有面子的名牌衣服,真的買下來的話,那些動不動幾千上萬的衣服實在是有點傷不起,但如果能租一件就不同了,而且生日是一年一度的日子,的確穿個一天也就夠了,而類似生日這樣比較特殊的場合,大家也經常能夠遇到。
不過跟共享單車一樣,這種類似租聘的商品損壞永遠都是個問題,可能你寄出了一件嶄新的衣服,收回來的卻是一件破爛,而且問責其實挺麻煩,因為用戶可以把責任推卸到快遞身上,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殊不知共享單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衰亡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如果有共享衣服的創業想法,那麼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客戶受眾群體主要是女生,如果對男性來說,也許是一身黑西裝就走到底,買一件稍微貴點的就可以用半輩子了,但女孩子卻一定要擁有一個龐大的衣櫃,有什麼比擁有幾十萬件衣服的共享衣櫥公司更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