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回望共享單車的時候,共享衣服已經成為新的創業風口

2021-01-19 最炫科技館

如果說幾年之前大家還不知道共享經濟是啥,那麼時至今日再說起共享這個話題,基本上到80歲下到8歲的小孩都知道了,畢竟共享家庭中出了一個爆款,共享單車不僅僅是普及了國內的每一個城市,甚至還邁出了國門走向了國際化。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共享單車爆火了之後,人們更多的注意到了共享這個詞彙所存在的價值,既然共享單車能夠成功,那麼憑什麼其他的共享經濟就不能成功呢?正是大家都這麼想,所以後來才誕生了共享充電寶、共享旅館甚至是共享馬扎等多種多樣的新創公司,事實上,雖然現在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已經後繼乏力,但資本家們依舊對共享市場充滿著興趣,因為人們可能不需要共享單車,但共享兩個字在未來將照樣煥發著光芒。

共享經濟的本質

共享經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為什麼大家在以前沒有注意過,然而在最近這幾年大佬們卻這麼關注它?

首先很多人對共享經濟都會理解錯誤,這裡有一個思維誤區,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把共享經濟跟租聘經濟劃上等號,這是不對的,從根本上來說,共享經濟其實是一種對社會上資源的閒置利用,並且可以整合這些資源。

它能夠發展並且帶來龐大利潤的原因是,大家可以轉讓手頭用不上的閒置資源,而需要這個資源的人可以租聘這一物品,跟正常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既然這個資源在商家眼裡是無用的閒置資源,那麼肯定就願意讓利,於是買家可以有享受到很大的實惠。

共享經濟當然不是中國的專利,人們第1次提出共享經濟已經是在上個世紀,至於為什麼當時沒有發展起來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在當時全世界的經濟繁榮程度還不夠高,其次,那些比較發達的西方國家其實人口都不是很多,在經濟全球化沒有正式完成的情況下,共享經濟當然就是水月鏡花了。

而今天跟幾十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在地球已經成了一個地球村,網際網路將70多億人都僅僅聯繫在了一起,而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裡會擁有很多很多的閒置資源,它們都渴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在你家裡已經完全沒用的複讀機,也許當廢品賣都值不了幾毛錢,然而在非洲的很多貧困地區,卻是很多孩子們都需要的一個學習利器,可以用來學英語或者是聽歌等等。

日媒:中國突然興起的共享衣服

共享單車已經華麗麗的陣亡了,不管是馬化騰還是張嘯虎,都沒能拯救這一片蒼涼的市場,商家紛紛虧本虧到倒閉,使用破車髒車體驗極差的用戶,也慢慢的懶得開共享單車了,可以說共享單車是真的涼了,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值此關口國內卻悄然興起了新的共享行業叫做共享衣櫥,簡單一點說這就是共享衣服,這件事情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高度關注。

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一家共享衣服的初創企業,這家企業目前大概一共擁有60萬件衣服,也有很多需要在特定場合所穿的衣物,比如說婚禮上的嫁衣等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而且每一件都是很有價值的,當然不是什麼很廉價的地攤貨,肯定讓你穿出去倍兒有面子。

這一點倒是很好理解,畢竟是租衣服,肯定是只有買不起的衣服才讓人萌生出租的想法,公司的運作方式是通過手機上一個APP,上面有大量的衣物出租,並且可以讓你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你推薦不同的衣服,很多朋友就比較喜歡這個貼心的推薦功能,因為在一些從來沒有去過的場合裡,大家第一次是真的不知道穿什麼好,而在把衣服使用完了之後,你只需要將衣服原路寄回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會是一次很輕鬆的網購,跟淘寶天貓買東西沒什麼兩樣,符合大家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這個公司能夠幫助不少人節省大量不必要花的錢,因為比如說如果要開個生日宴會,那麼肯定要穿一件足夠有面子的名牌衣服,真的買下來的話,那些動不動幾千上萬的衣服實在是有點傷不起,但如果能租一件就不同了,而且生日是一年一度的日子,的確穿個一天也就夠了,而類似生日這樣比較特殊的場合,大家也經常能夠遇到。

不過跟共享單車一樣,這種類似租聘的商品損壞永遠都是個問題,可能你寄出了一件嶄新的衣服,收回來的卻是一件破爛,而且問責其實挺麻煩,因為用戶可以把責任推卸到快遞身上,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殊不知共享單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衰亡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如果有共享衣服的創業想法,那麼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客戶受眾群體主要是女生,如果對男性來說,也許是一身黑西裝就走到底,買一件稍微貴點的就可以用半輩子了,但女孩子卻一定要擁有一個龐大的衣櫃,有什麼比擁有幾十萬件衣服的共享衣櫥公司更合適呢?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快涼了,共享衣服又火了,別人穿過的衣服你會穿嗎?
    近兩年,隨著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的興起,共享經濟成了最為熱門的行業,隨之而來也出現了許多共享新事物,像共享紙巾、共享充電寶、共享KTV等都已經出現。雖然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快涼了,不過近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共享事物,非常火,它就是共享衣服。
  • 騰訊(00700)加碼投資摩拜單車 共享經濟成為「風口上的豬」?
    公司 騰訊(00700)加碼投資摩拜單車 共享經濟成為「風口上的豬」?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新一年,我們將加速國內和海外的拓展,向世界輸出中國本土創新,將摩拜智能共享單車這份禮物帶給全世界更多城市和用戶。」智通財經了解到,騰訊在2016年10月投資摩拜之後,又繼續加大籌碼投資,這給市場帶來更多想像空間。馬化騰表示,「對摩拜單車的投資體現了騰訊對於共享經濟及智能城市的決心。
  • 溫州有哪些共享電單車品牌?
    自共享經濟風靡後,共享單車鋪天蓋地襲來,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溫州也沒能避免。永安行、摩拜、ofo……市區街頭共享單車隨處可見,據了解,僅投放到溫州的摩拜單車就有「數萬輛」。隨著市民對共享單車接受程度的提高,投放共享單車的企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行車、停車亂象頻出,這在為市民出行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這座城市的管理帶來了新的難題。除了共享單車泛濫成災難管理,作為一個人口大城,面對城市交通的擁堵,也只能採取交通管制等方法來緩解,無法從根源上治理。
  • 曾每月幾十萬「零花錢」,後投資共享單車,負債百萬,女友離開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喜歡「追風口」,看到一個「風口行業」後,都會爭相湧入其中。「風口行業」固然好,但它的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當下環境中不少富豪和企業都「盯著」。這對於普通人來說「追風口」,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很多時候會成為「陪襯」。
  • 貝比嬰兒車撬動共享新產品投資風口,2020加盟創業首選
    >貝比嬰兒車撬動共享新產品投資風口,2020加盟創業首選2020-10-28 15:11:4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17年,正值共享經濟模式行業火熱之時,其中摩拜是被網友熱議的目標,也幾乎是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單車、充電寶、網際網路等等行業,那時還沒有人把共享和家庭品類結合在一起。
  • 人民需要共享單車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交通擁堵已經成為棘手的難題。興建高架橋、開擴建道路為機動車提供了便利,卻進一步擠壓了自行車的生存空間。共享單車通過更加便利的使用方式和更廣的使用場景,喚醒了大眾對自行車的需求。哈囉的創始人楊磊在交通出行領域有過多次創業經歷,所以即便在共享單車行業因為亂象叢生而屢遭質疑的時候,整個團隊也堅持認為共享單車是中國城市公共運輸的有力補充,從長遠來看符合國家建設交通強國大方略。隨著行業的洗牌和逐步規範,單車企業正在協同政府一起探索公共運輸治理的新模式。
  • 猜猜共享單車的融資什麼時候花完?
    共享單車被巨頭招安之後,戰火燒到助力車、四輪出行乃至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但供需不平衡的出行痛點依舊無法解決。巨頭溢價購入共享單車,看重的都是流量效應,以及完善生態閉環的戰略考量。然而,共享單車最終都不能獨自存活,而是依附於巨頭生態,成為持續輸血的虛胖獨角獸,不斷畫大餅、講故事、博眼球。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共享汽車理想...
    開篇話近幾年,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小到共享充電寶。不可否認,許多共享產品在經歷了快速爆發期後,出現困境陸續倒下,但是依然還有人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下,不斷摸索前行。
  • 共享單車「車滿為患」 成為公眾抱怨的「髒資源」
    儘管不少地方「車滿為患」,但在資本逐利本性的驅使下,共享單車企業的的運營邏輯必然是:車往人多處走!這勢必造成城市商業中心和人口集中區域共享單車越來越多。於是乎,各種問題接踵而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瞬間變色,成為公眾抱怨的「髒資源」。
  • 致那些與共享單車一起逝去的青春
    提起共享單車,四捨五入與他們的青春相關。在摩拜故事落幕的第一天,AI藍媒匯願意拋開資本層面的複雜與弔詭,與那些曾與共享單車有過交集的你,聊聊過往的青春歲月。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我和室友約好了去另一個城市過節,由於是第二天早晨七點多的高鐵,早晨起來沒有黑車去地鐵站,又嫌計程車貴,我倆前一天晚上十一點下樓,找了兩輛摩拜藏到了宿舍樓後面的草地裡,第二天我倆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APP看自己藏的車還在不在,確認還在之後趕緊預約好才起床換衣服。
  • 被疫情喚醒的共享單車,2020年真的能翻身嗎?
    2016年的下半年,共享單車迅速席捲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因為解決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以摩拜、ofo為首的創業公司也被資本看重。2017年,共享單車成為又一風口上的「豬」,據不完全統計,共享單車領域在當年的融資金額已達70億人民幣,瘋狂的資本背後是瘋狂的造車和擴張,行業變得非常躁動。
  • 【特別策劃】《共享單車的社會批判》第三篇:《以共享為名,誰在...
    資本裹挾之下,瘋狂生長的共享單車聲勢浩大、呼嘯前行,處在投資者追逐風口上的各種「共享」或「偽共享」依然層出不窮,從最初的普遍叫好,到如今的理性反思,共享單車的發展急需冷卻和糾偏。經濟之聲推出特別策劃《共享單車的社會批判》。
  • 共享單車背後的故事,ofo創始人成為「老賴」,摩拜創始人急流勇退
    共享單車背後的故事,ofo創始人成為"老賴",摩拜創始人急流勇退共享單車這個詞應該很久沒有怎麼聽人說起過了,雖然現在街上還是有著共享單車,但是現在的共享和之前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剛出來那會,是完全不一樣的。
  • 共享單車在安慶
    打開手機、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下載APP、註冊……幾個簡單的步驟後,伴隨著「請用車」的聲音響起,一次共享單車的騎行開啟。近日,統一款式、統一配色、停靠整齊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宜城街頭,清新的配色成為街頭一景,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安慶共享單車有何特色?騎行體驗如何?面對共享單車的共性難題,安慶如何作答?
  • 池州共享電單車平臺運營品牌
    隨著我國城市人口與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長,現在城市的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堵車成為了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現象,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甚至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在此背景下,共享電動車的出現再一次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 「愛與愁」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它來了,它火了,它OUT了,它走了,它死了……好像它的出現,只特別為了配合草東沒有派對的《大風吹》這首歌一樣:大風吹著誰,誰就倒楣。每個人都想當鬼,都一樣的下賤哭啊喊啊!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快快拿到學校炫耀吧!
  • 共享單車,中國創業史上最大的騙局…
    騎自行車當然比坐出租或自己開車環保,資源得到共享也會減低每個人的「碳腳印」(carbon footprint),這對環保意識已經覺醒的中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來說有相當的吸引力。這兩年來共享單車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們對它的這種好印象。
  • 共享單車的駭人墳場
    工地中所停的單車囊括了在北京投放的各個共享單車品牌,小藍、由你、酷騎······,當然,數量最多的還是摩拜與ofo。從車輪下冒出的狗尾草顯示,這些單車已經在此停放了一段時日。按每平米放置2輛單車計算,該場地停放的共享單車達到萬輛。再抵近觀察,車東西發現其中大多數車外形完好,車身與二維碼都沒有被破壞的跡象,仍能供人騎行。而公交調度站的該工作人員稱, 這一段時間中,並沒有共享單車公司的前來領車。最近人們接受了一個新的詞彙:「單車墳場」。但對於這些單車來說,「墳場」一詞顯然是不準確的——那是留給死亡者的描述。而這處場地中的共享單車,成色還相當新,正處當用之時。
  • 風口已至?美團擬布局共享電單車 或將採購逾200萬輛
    來源:中國證券報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新日方面的訂單數量已超過其現有產能,公司已經在擴充生產線。此外,美團的車型為獨家定製款,與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防拆卸。青桔單車相關負責人向中證君表示,共享電單車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物聯網、5G等科技賦能下,共享電單車將依託城市短途出行的龐大普及率及海量用戶騎行數據,更好地服務城市智能生活。同時,通過產品迭代升級,融入更多本地生活化功能,將出行+生活+用戶互聯互通。風口已至?
  • 70%的共享單車被棄用,她卻用閒置私家車做成共享租車老大
    因為看上去,共享單車比共享出行的回報更高,也更快。所以,當共享單車的問題出現時,一出現就是癌症晚期!原因也很簡單:共享單車要真的打通最後一公裡,就要投入更多的單車數量,而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接納和管理得了如此大規模的單車。到了最後,因為共享單車佔道嚴重,引得很多路人怒目相向,草叢、河流、臭水溝等地方成了接納它們的最終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