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之韓信——行走的成語詞典

2020-12-16 飲茶聊歷史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傑出的軍事家。在韓信短暫的三十五年人生之中,留下了不少成語典故,最廣為人知的有這幾個:

胯下之辱

韓信雖然落魄,但是仍然喜歡佩戴刀劍。有一天,一個地痞攔住韓信的去路,並嘲諷:「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戴刀劍,但你其實是個膽小鬼。如果你不怕死,就那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這樣的侮辱,一般人肯定無法忍受,還嘴罵回去算是輕的,不動手揍這個地痞就算心善了。然而韓信卻忍氣吞聲,真就從地痞的胯下鑽過去。

《楚漢傳奇》韓信(段奕宏)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在項羽那裡不受重用的韓信來到了劉邦麾下,經過蕭何、夏侯嬰的舉薦,劉邦築壇拜將,讓韓信統領漢軍。項羽將劉邦封在巴蜀地區,又將秦朝降將章邯、董翳、司馬欣(合成「三秦」)封在秦國舊地,還把進入巴蜀的棧道給燒了,想要困死劉邦。為此,韓信獻計,表面派人重修棧道,暗地裡則派人開鑿陳倉小道。當「三秦」被「明修棧道」給麻痺時,漢軍早已「暗度陳倉」,最終「還定三秦」。

《楚漢傳奇》韓信(段奕宏)

背水一戰

劉邦出川,天下進入「楚漢相爭」時期。劉邦派韓信攻打趙國,當時趙王軍隊二十萬,而韓信只有一萬步兵和兩千輕騎。韓信讓兩千輕騎繞到敵軍後方,自己則率軍在岸邊列陣。面對二十萬大軍的強敵,一萬漢軍後無退路,只能奮勇拼殺以求擊敗敵軍搏得一線生機。而這時候兩千輕騎則從背後突襲,前後夾擊之下,趙軍大敗。

《楚漢傳奇》韓信(段奕宏)

多多益善

有一天劉邦讓韓信評價其他將領的才能,韓信一一道來。最後劉邦又問韓信:「依你看朕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只能帶十萬人。」劉邦聽了就不高興,反問道:「那你呢?」韓信很自信地說:「對我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劉邦哈哈大笑:「你帶兵多多益善?那怎麼又被我抓住呢?」韓信連忙解釋:「陛下不善於帶兵,而善於御下,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被陛下抓住的原因。而且陛下的這種能力是上天賜予的,不是普通人努力就能達到的。」

《楚漢傳奇》韓信(段奕宏)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初韓信離開項羽去投奔劉邦,雖然有蕭何、夏侯嬰的舉薦,但劉邦沒有重視,只是讓韓信擔任「治粟都尉」。一開始韓信還是兢兢業業,並且獨創「推陳出新」的方法,把糧倉管理的井井有條。但時間一長,韓信再度失望,便打算離開巴蜀。多虧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才沒有失去韓信這個軍事天才。

《楚漢傳奇》韓信(段奕宏)

而在天下統一後,韓信過高的軍功和過低的政治情商,讓劉邦越來越想要除掉韓信。但劉邦自己不想背上「濫殺功臣」的惡名,便讓皇后呂雉代勞。於是呂雉讓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了長樂宮,韓信因此被殺。也許蕭何不想殺韓信,但韓信的死蕭何卻無法推卸責任,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除了這幾個成語典故之外,還有一飯千金、推陳出新、解衣推食、拔旗易幟、國士無雙、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鍾室之禍等等,堪稱「行走的成語詞典」。

相關焦點

  • 韓信 (西漢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淮陰侯)
    韓信 (西漢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淮陰侯) 韓信(約前231年-前196年),泗水郡淮陰縣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兵家四聖之一,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 漢初三傑指的是哪三個人?漢初三傑的結局是什麼
    劉邦曾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又說「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被除掉
    韓信被誅,是因為謀反,證據確鑿漢十年,即公元前197年,陳豨叛亂,劉邦親自率兵討伐,韓信卻託病留在長安。等劉邦走後,韓信派人告訴陳豨:你只管起兵,我在長安協助你。隨後,韓信夜間假傳詔書,赦免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準備殺入宮內,幹掉呂后和太子。
  • 「漢初三傑」三人封王,為啥只有韓信被殺?主要是其他兩人太聰明
    漢太祖劉邦本來只是個無賴混混,並且在壯年時期都還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在滅秦一戰的時候先是鑽了空子先進了鹹陽,按照當初懷王與眾人的約定,先進鹹陽者可以封王,所以劉邦因此被懷王封了漢王。之後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楚漢爭霸,而項羽這個時候又做了一件錯事,就是殺了義帝熊心讓劉邦有了理由號召六國勢力圍攻項羽。最終劉邦在漢初三傑的幫助下,成功的在垓下之戰中打敗了項羽,然後建立了漢朝兩百多年的基業。
  • 漢初三傑
    「漢初三傑」指西漢建立時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位開國功臣。
  • 同樣都是「漢初三傑」,張良為何最後不幫助韓信?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想必這樣的話不少人聽說過。確切來說,如果劉邦沒有韓信,4年楚漢戰爭劉邦根本沒有勝算,自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大漢400年江山。然而,正是這麼一位對劉邦的漢家天下有著卓越功勳的頭等功臣,在劉邦統一天下坐穩江山後,劉邦的皇后呂后,還是暗地裡設計將韓信處死。
  •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
    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劉邦曾說,他之所以天下全靠這三個人,他曾說「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事,繳納賦稅,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管理軍隊,我不如韓信」而這三位的結局大不相同,一個善終,一個退隱,一個被殺。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張良。
  • 漢初三傑為漢出力,大家了解韓信嗎?韓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雖然說特殊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人才,在那個戰爭頻發的年代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英雄人物,而韓信就是這樣一個人。要是在現代這個年代,韓信也許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作為。雖然說只是一個假設,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韓信是一個特別有能力的人,對於那個特殊的年代,人才會影響到一個時代的人。亂世出英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越是在困難的時期,本來越有可能出現大有作為的人才。
  • 漢初三傑的後人如何,蕭何子孫當上開國皇帝,韓信被滅三族
    因此《增廣賢文》中就告慰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每一代人所能夠做的事情都很有限,專心顧好眼前之事,不要想得太多,再厲害的人也難以顧全自己兒孫後輩多年以後的事情。
  • 漢初三傑的韓信,為何落得身死的下場,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合稱為「漢初三傑」。就連漢高祖劉邦都說: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由於其在軍事上的卓越功績,被後人稱為「兵仙」。他早年很是貧寒,連飯都沒得吃,只得寄食於漂母。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韓信漢初三傑,漢朝最厲害的將領,並譽為兵仙。就這樣一個大英雄的韓信,竟然死於文人和女人之手。正可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說白了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且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出生在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是什麼狀況?
    那麼,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正在做什麼呢?漢初三傑之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的韓信,統一戰爭結束之時,大概10歲。從這段時間至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渡過長江投靠項梁,種種跡象表明應該是個貴族,原因有四:1、 當年對於韓信有「幾十飯之恩」(韓信連續吃了幾十天)的漂母,面對韓信日後必當重謝之言,反懟了這位年輕人一番,其稱道韓信為「王孫」。
  • 漢初三傑 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劉邦能當上皇帝,以蕭何、張良、韓信三人功勞最大,這三個人被譽為「漢初三傑」,但最終三個人的結局卻大不相同,韓信因謀反的罪名被殺,蕭何明哲保身
  • 韓信、蕭何、張良:漢初三傑助劉邦奪得天下,卻得不到善終
    據《史記》當中高度評價韓信稱:"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趙,定燕齊,使漢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滅項籍"由此可見,漢初三傑在西漢的建立當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漢初三傑在西漢建立之初穩定局勢,迅速發展國內經濟,恢復民生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蕭何。 據《史記》當中記載評價蕭何的貢獻稱:"漢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 為何漢初三傑會追隨社會出身並不高的劉邦?而不選擇蕭何?
    而三傑之所以效忠於劉邦也各有際遇。首先最早追隨劉邦的臣子蕭何。蕭何與劉邦是同鄉人。早年間劉邦是一個地痞無賴整日遊手好閒的時候,蕭何已經是一個小吏了。很多時候劉邦惹下事情都靠蕭何給擦屁股。
  • 「漢初三傑」中為何只有留侯張良善始善終,並博得「謀聖」之稱?
    作者:李大奎蕭何、韓信、張良並稱"漢初三傑",正因他們三人協助亭長劉邦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才有了赫赫有名的西漢王朝。故漢高祖劉邦曾評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劉邦出身低微,性情流氓,為何漢初三傑會甘心追隨?
    劉邦出身低微、性情流氓,卻為何能得到那麼多傑出之士,特別是漢初三傑的追隨? 因此,包括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在內的諸多人才,之所以死心塌地跟隨劉邦,是因為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劉邦更能滿足他們的人生理想和要求,給出他們最滿意的價碼。
  • 漢初三傑,一個善終一個退隱一個被殺,為何結局相差這麼大?
    西漢蕭何、張良、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這三人為漢高帝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然而這三位功臣的下場卻各自不同。
  • 漢初三傑之張良:集家國情懷與超然獨存於一身
    漢初三傑之張良:集家國情懷與超然獨存於一身張良,字子房,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值得認真研究的人物。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將其列入世家,著《留侯世家》,一方面是張良的祖上在韓國任過五代國相,另一方面,就是協助劉邦建立西漢厥功至偉。漢高祖劉邦對他讚譽有加。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在幹嘛?
    針對第二問題,尉繚明確了兩點戰爭主張,一是支持「誅暴亂、禁不義」的正義戰爭;二是「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夫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同時,尉繚還指出「沒有良好的政治,就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而軍事又是解決政治問題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