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飽受詬病的227號命令,戰場士兵的絕對禁令,但沒它前身殘酷

2020-12-17 利刃號

在很多蘇聯戰爭電影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畫面:士兵們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節節敗退,但後方陣地等待這些士兵的卻是政委一步不許後撤的命令,以及同樣的槍林彈雨。真實歷史中,蘇軍的戰鬥意志真的是靠高壓恐怖維繫的嗎?

這裡要先講一下蘇德戰爭的背景:1941年,養精蓄銳的德國軍隊接連攻佔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後,繼續進軍莫斯科、史達林格勒等地區,對於蘇聯紅軍來說,這是一場戰敗後就亡國滅種的戰爭。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史達林在1942年6月,推出了被後世詬病的227號命令。簡單來說,這道命令規定任何人不得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撤退,否則將被懲戒營用血洗刷恥辱,並被視為祖國的叛徒。由此可見,士兵不會像是電影中那樣被後方的機槍逼迫著衝鋒陷陣,因為他們會被抓到懲戒營戴罪立功。

真正拿機槍掃射退敗士兵的,其實是一戰中的發過督導隊。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二戰電影中政委躲在後方只指揮的場景也是杜撰的。其實蘇聯紅軍的政委和指導員基本上都是身體力行衝鋒在前的。

蘇德戰爭後期,為避免帶頭衝鋒帶來的指導人員極高的死亡率,蘇聯領導嚴令禁止政委和指導員上陣殺,但該命令卻被嗤之以鼻。因此,真實情況是,歷史上的政委和指導員都是衝到敵陣親自與德軍肉搏的。

相關焦點

  • 二戰冷酷軍令:270號命令,66萬蘇聯士兵為何投降也不遵守?
    1941年8月16日,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頒布了堪稱是二戰歷史上最冷酷的軍令:第270號命令,全名為《關於貪生怕死和叛國投降的問題,以及禁止這種行為所採取的的措施》。  這份著名的軍令,受到了後世的關注,其中折選軍令最重要的幾條內容提供大家閱讀:
  • 最慘烈的東線戰場:德國坦克兵活活凍死,列寧格勒人口減少近百萬
    戰後一名親歷過東線戰場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德國幸運兒曾這樣回憶這場戰鬥:「史達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地獄熔爐「。而要談到二戰期間東線戰場的恐怖和殘酷,就永遠無法繞開兩座城市和一條讓人不寒而慄的「命令」。
  •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蘇軍3個命令加劇了戰場惡化?指揮與戰場脫節
    二戰蘇德戰爭,當德軍分三路閃擊蘇聯時,蘇軍並沒有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史達林甚至在24小時之內下達了3個作戰命令。一些人認為,蘇軍這3個命令,不僅加劇了戰場形勢的惡化,還為德軍裝甲部隊快速打擊創造了條件,因而使蘇軍在戰爭打響之初損失巨大。那麼,事實又是怎麼樣的,蘇軍這3個命令是否下達的正確呢?01蘇軍為何24小時之內要下達3個作戰命令?
  • 77年前史達林下達第227號作戰命令
    正是這場戰爭,奠定了蘇聯作為「二戰勝利第一功臣」的歷史地位。這場戰爭,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勝利屬於勇敢的自尊自愛自強者!在這場戰役中,史達林下達的一個命令起到了重要作用。1942年7月28日,因為面對德軍進攻,蘇軍經常出現大面積的潰退、潰逃,為了阻止這種現象蔓延,史達林發布了第227號命令:「一步也不許後退!」(Ни шагу назад!)
  • 二戰蘇聯270號命令有多殘忍?史達林:後退一步,軍官就地處決!
    面對德軍的瘋狂進攻,蘇軍在戰爭初期接連失敗,史達林怒了,他認為必須有所行動,於是270號命令橫空出世。1941年8月16日,史達林籤署了270號命令。這項命令的殘酷程度是今人難以想像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戰鬥中丟掉、撕掉徽章逃往後方或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作為違背誓言者、叛徒和逃兵的親屬而被逮捕,高一級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有權對軍官中的這類逃兵就地處決。
  • 二戰蘇德戰爭,交戰雙方同樣下達不準撤退命令,為何效果完全相反
    蘇德戰爭是二戰歐洲戰場上最激烈也是傷亡最多的一次大浩劫,除了戰場上拼殺打鬥帶來的零距離殺傷外,交戰雙方對戰場環境的判斷和攻防指令,也直接影響著戰爭的走向和傷亡人數的增減。那麼,蘇德雙方在戰場頻繁使用的不準撤退命令,對整個戰爭有什麼主要影響呢?換句話說,它給蘇德雙方帶來了哪些後果呢?
  • 老照片中鮮為人知的歷史,二戰日裔組成的美軍部隊,最初飽受歧視
    美國陸軍第442步兵團,正式編成於1943年4月,主要由日裔美國人組成,下轄第100獨立步兵營、第522炮兵營,第232戰鬥工兵連等部隊,隸屬於第五軍,主要戰鬥於義大利戰場,
  • 二戰時蘇軍是因為身後有督戰隊,還是其他原因才會如此拼命?
    被俘人數之多,榮登二戰所有參戰國榜首。可以說,在這個時期蘇軍的士氣跌落到了谷底,恐懼和失敗主義情緒籠罩著整個軍隊,為了迅速扭轉這一極其不利的情況,史達林於1941年8月16日親自籤發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是停止撤退的時候了。一步也不能撤!從現在起,這就是我們的口號。
  • 二戰期間蘇軍慘敗於德軍,史達林下了一命令,犧牲幾萬人扭轉戰局
    二戰期間蘇軍慘敗於德軍,史達林下了一命令,犧牲幾萬人扭轉戰局 導語:打仗總會伴隨著犧牲,特別是一戰二戰這樣的大規模戰爭,動輒就有數萬人陣亡在沙場上,但這些人的犧牲並不是白費的,他們付出的性命總會對戰局有一定的影響,一些英明的決策者,能夠通過合理的犧牲掌控整個大局,史達林就是其中一個。
  • 二戰戰場上最珍貴的東西!士兵每天都離不了,如果長官貪汙,士兵都敢...
    大家都以為二戰時期士兵需要的是武器彈藥,或者是充足的食物,畢竟這些是戰場上的保障,其實根本就不是,二戰時期士兵們需求最大的其實是香菸,這東西在二戰時期的地位可是很高的,有些德軍就說可以不給我麵包,但是必須給我香菸,在戰場上,香菸就是硬通貨,能夠換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有香菸的人,在戰場上才是真土豪!
  • 蘇德戰場有多殘酷?士兵平均存活時間只有2分鐘,4年犧牲了1200萬
    導語:蘇德戰場有多殘酷?士兵平均存活時間只有2分鐘,4年犧牲了1200萬德國挑起戰爭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周邊的國家發起進攻,利用閃電戰的猛烈攻勢,迅速拿下了多個國家。面對壓力,蘇軍拼死一搏,源源不斷的將士兵送到前線,平均每人存活的時間只有兩分鐘,上前線後還不能撤退,蘇軍不允許有逃兵的存在,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殺,蘇軍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贏下這場戰役的勝利。最終不負眾望,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完成了逆襲,德軍首次嘗到敗績之後,猶如洩了氣的皮球再也組織不起有效的攻勢了,二戰的局勢也從這裡開始慢慢扭轉。
  • 探尋二戰戰場上真實的義大利軍隊,揭秘背後的歷史真相
    想必大多數國人對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的印象,大多會感覺就像是德國人的偽軍,感覺義大利人戰鬥力非常差勁。其實,這完全是一定程度上誤解了意軍。關於義大利在北非以及蘇聯戰場上一敗塗地的說法在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依據。本文現加以全部更正,希望能讓各位讀者認識二戰中真實的義大利軍隊。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唯命是從害了保盧斯?心理負擔太重
    作為二戰蘇德戰爭非常重要的一場戰鬥,史達林格勒戰役講述著戰場上許多發人深省的故事。其中圍繞德軍第6集團軍指揮官保盧斯的表現,一直飽受人們質疑,他的投降到底是發自內心還是戰場形勢所逼?實際上,保盧斯的失敗並不在軍事上,而是輸在了他的心理負擔太重,為什麼這麼說呢?
  • 二戰德國不止三號突擊炮,還有Sd.kfz.251突擊炮,硬著頭皮上戰場
    Sd.kfz.251半履帶車是二戰德國重要的裝甲載具,其各種型號總產量高達1.6萬輛,幾乎參與了二戰所有德軍大的行動。除了基本的裝甲運兵型,它還有一種突擊炮的變形,作用和早期三號突擊炮一樣。Sd.kfz.251/9半履帶突擊炮Sd.kfz.251/9半履帶突擊炮根據二戰初期的實戰經驗,德國在1940年開始裝備支援步兵的三號突擊炮,這種可以伴隨步兵作戰的裝甲武器深受士兵喜愛,能給作戰士兵極大的信心
  • 二戰時,蘇德東線戰場有多殘酷?說出來你不敢相信!
    二戰東線戰場就是蘇德戰場,要說這場戰爭的殘酷性,真可以說前無古人參戰人數之巨,死亡人數之多令人不寒而慄。德國的傷亡也是史無前例的,德國是多線作戰,由於國家較小,戰爭潛力更是被徹底榨乾,在北歐的森林中,在北非的沙漠,在法國平原,在巴爾幹半島,甚至在大西洋的海底,都留下了無數德國士兵的屍體,但這些都不算什麼,在東線的蘇德戰場,才是德軍真正的墳墓。
  • 二戰唯一一隻戰鬥熊,戰場淡定背炮彈,還是二等兵
    而在二戰時期的波蘭,曾有這麼一頭熊,也參與了戰爭。它也是二戰時期唯一一隻戰鬥熊,不僅有工資卡和軍銜,還為盟軍做出了巨大貢獻。 可沒多久,安德軍團接到上級命令,要被調往另一個戰場了。小熊作為野生動物,士兵們是不好將它帶走的。
  • 打仗會把士兵嚇傻嗎?照片不說謊,來看真實的一戰二戰
    一戰、二戰,兩次世界大戰使得成千上萬士兵超越了人類的忍耐極限,威力巨大的遠程武器,完全剝奪了人類的英雄主義、勇氣甚至軍事技能,每次戰役中,炮兵武器能造成士兵60%的傷亡。索姆河戰役被稱為一戰的「絞肉機戰役」,其殘酷程度今人無法想像。英法聯軍和德軍的總傷亡人數達到了130萬!在德軍的大炮、機槍和鐵絲網下,英國士兵的第一天衝鋒,就付出了近6萬人的傷亡,其中19240人陣亡。
  • 二戰中值得敬佩的德國將領,為保護士兵,多次違抗希特勒的命令
    但是如果拋開戰爭的立場不說,無論是在二戰中還是今天,日耳曼民族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民族。二戰後,德國被一分為二,作為戰敗國,德國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地進行重建工作。今天德國早已走出戰爭的陰霾,德國製造已經成為了高質量的標識。在二戰中,德軍的將領,同樣值得後人敬佩。
  • 二戰時期,蘇德士兵在戰場埋了什麼,讓當下俄羅斯人賣力尋找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的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戰中規模最為龐大、戰況最為激烈、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場。雙方曾經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為了每一寸土地而拼死搏殺。這片土地上不但留下了成千上萬雙方將士的屍首,還遺留和埋葬了一大批戰爭遺物。之所以有這麼多戰爭遺物,是因為蘇德兩軍似乎都沒有仔細打掃戰場的習慣。
  • 二戰美國大兵嫌棄的午餐肉罐頭,卻是其他參戰國士兵垂涎的美味!
    美國面對二戰其實是相當謹慎的,它在德國掀起二戰的時候並沒有迅速選擇站隊,之所以後來加入戰場,主要也是因為二戰進行到後期局勢已經相當明朗了,不過美國也並沒有因此放鬆警惕,它幾乎利用了全國的力量去保證本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美軍當時的武器裝備就是相當先進的,甚至於他們的夥食也是世界頂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