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大藝|擁有「鴛鴦餡兒」的傳統小吃「山藥捲兒」

2020-12-26 文旅北京

文旅君為大家介紹過老北京小吃芸豆卷,其實,還有一種和它頗為相似的、擁有鴛鴦餡兒的山藥捲兒,這種小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又為何很多廚師不愛做呢?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 ——「山藥捲兒」的記憶

01●

現在有許多新的流行網絡詞兒,我看了也覺得有點意思,但是我還是喜歡聽老話兒。

因為我覺得老話兒不僅有意思,還有道理。

比如技不壓身。

咱們北京的傳統小吃裡,有一個叫山藥捲兒的品種,和芸豆卷很像,很多人不愛做。

因為山藥處理完了,捲成形很難,而且口感不是特別好。

但是,這對我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我學過製作芸豆卷。

所以,即使我沒有學過怎麼做山藥捲兒,也難不倒我。

02●

把山藥蒸熟了,過籮。

過籮這個工序,千萬不能省略。它會為你解決口感和成形的兩大問題。

傳統解決山藥捲兒不易成形問題的方法,是往裡加土豆泥。

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更純粹。

於是我把做芸豆卷的技術,用在了山藥捲兒上。

那就是要拔掉山藥面的水汽。

我把過好籮的山藥面放在一塊蘸過水的白布裡,裹住,反覆揉搓,細膩的山藥面就能黏合在一起,再做卷,就沒有問題了。

03●

山藥捲兒是鴛鴦餡兒,一邊是紅豆沙餡兒,一邊是山楂餡兒。

山藥捲兒在我的手裡,真正成為了純粹的山藥捲兒。

我用我學習的技術,做了一點點事情,讓好吃的東西,更好吃。

我是這麼學的,我就要堅持這麼做,不管十年還是四十年。

我掌握了那麼多老手藝,我有義務讓大家看得見,吃得著。

有手藝,有底氣,這就是我。

相關焦點

  • 小吃大藝|「手上功夫」裡的豆餡兒切糕 老牌小吃豆面糕
    豆餡兒切糕是一種老北京傳統小吃,做起它來,全要靠「手上功夫」。豆面糕俗稱「驢打滾兒」,雖說是一種常見小吃,但過去的做法卻和如今不大一樣。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豆餡兒切糕」和「豆面糕」的記憶。
  • 北京清真小吃中的極品,你吃過幾個?
    在北京城,一種小吃就是一個故事,著名作家舒乙先生曾以「小吃大藝」四個字來概括老北京小吃,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 四川小吃真是巴適......
    這安逸生活和四川擁有眾多美食有分不開的關係。方鍋盔起源於明清年間的南充。與方鍋盔最完美搭配的,應該就是「川北涼粉」了。其實撩妹兒更喜歡吃滷肉的。鴨兒粑又名豬兒粑,是一道產自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的漢族名點,現在已經走遍四川各地,成為名小吃啦~當做早餐,由米糊糊、饊子、酥黃豆或花生、大頭菜碎,加上鹽、花椒麵、辣椒油、味精、蔥花,和勻而食。
  • 小吃大藝|「夾一切」的荷葉夾 指尖上的小吃大不同
    荷葉夾是一種很常見的荷葉狀發麵餅,它小巧可愛卻能「夾一切」,它與各種菜品均可搭配,是一種「百搭」的小吃~別看它不起眼,把這種常見小吃做出特色卻並不容易。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荷葉夾」的記憶~以下內容為馮懷申老師自述01荷葉夾是一種很常見的荷葉狀的發麵餅。它有一定的厚度,暄軟可口,常常搭配菜品一起上桌,常見的有樟茶鴨、扣肉、炒土豆絲等等。
  • 寒冬韓國街頭最想吃的傳統小吃和美食精選
    從頭吃則可以說明此人積極向上,充滿激情,而從尾部開始吃,則說明此人情感豐富,浪漫時尚。這種樂趣是要與朋友一同分享才能倍感快樂的。 蒸包 (韓文:진빵/만두 讀:jinbang/mandu)在下雪的冬天,在吃上一口熱騰騰的餡兒包的瞬間,整個身體也隨之變得暖和起來。是將街頭小吃店的蒸包改良並冷凍後,買回家加熱便能吃的一種冬季傳統小吃。白色的皮裹著厚厚的紅豆泥所做成的餡兒包是韓國人冬天最愛吃的食物之一。
  • 宮廷傳統小吃---驢打滾
    「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 30樣四川別樣小吃,有你家鄉的沒得!
    除了抄手、酸懶粉這些名聲在外的小吃還有很多當地人才曉得的特色小吃作為一名江油人,我們大四川的美食源自四川的冰粉,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以手搓款為最佳~還可添加紅糖等一系列甜食。梓潼片粉是被譽為四川省梓潼鄉土的漢族風味小吃三絕之一。據說味香爽口,回味悠長。沒吃到過的,只能饞嘴啊!
  • 小吃當道!細說那些傳統春節小吃
    置辦年貨、打掃衛生、貼對聯兒、掛燈籠都是體驗年味的方式,這其中也包括尋覓各種傳統小吃。春節的美食,除了餃子或者魚這樣的正餐硬菜,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各式各樣的小吃了。春卷是逢年過節最常見的小吃之一,炸好的春卷金黃油亮,外皮酥脆,咬上一口滿嘴香,而且春卷的餡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有甜有鹹。皮酥有兩個角而得名,色澤金黃,像金元寶,鼓鼓的,寓意錢包飽滿。
  • 來北京,必吃小吃——「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走街串巷,嘗遍老北京小吃也是別樣選擇!據史料記載,老北京小吃粗略統計有600多種,而老北京最著名的小吃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驢打滾、糖耳朵、艾窩窩、、豌豆黃……口味與眾不同,各有特色,想著想著就要流口水啦,神馬?你沒吃過?表告訴我,你來過北京!!!1.
  • 老北京名小吃:不能忘卻的記憶,深入骨髓的味道
    艾窩窩歷史悠久,曾有詩云「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其被譽為「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芸 豆 卷芸豆卷是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名點,後流傳入清宮成為御膳。糖 卷 果糖卷果主料為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
  • 北京護國寺小吃街,當地人認可的小吃街,比王府井好太多!
    說起著名的北京小吃街,前門大街,王府井,南鑼鼓巷等,都廣為人知。但其實這些小吃街只有外地人去過,北京本地人都知道這些景點的小吃很坑,是專門為了殺顧客而設計的。北京最有名的小吃街是護國寺小吃街。這裡不僅有各種北京小吃,而且比王府井前門的實惠多了。同時,獨特的復古風格建築非常有趣,走在護國寺小吃街上,兩邊的古建築非常醒目,也是拍照的獨特背景。
  • 石家莊那些已經快要消失的小吃 !
    老石家莊人、今年84歲的武志剛回憶:過去的油條「個兒是個兒,色兒是色兒」,色澤焦黃,香酥脆韌,蓬鬆中空,戳在那兒根根不倒。司雙印記得,他們村就有一戶賣山藥的,此人從山東曹州落戶到姚慄村,他採購石橋村(原屬鹿泉,今屬新華區)的糖芯大山藥,挑個擔子,一頭擔著生山藥、煤塊,另一頭擔著鍋,在路邊支個簡易攤,邊煮邊賣。人們買走也行,現吃也行。如果坐下來吃,可以給一小碗湯。武志剛說,那時坐下來吃的人們主要是為了喝那湯,吃完面甜熱乎的山藥,再喝一碗濃稠似蜜的山藥湯,太享受了。
  • 螞蟻莊園傳統小吃驢打滾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傳統小吃驢打滾[多圖]
    傳統小吃驢打滾怎麼做?螞蟻莊園驢打滾的答案是什麼?驢打滾是北方的小時,北京附近的朋友吃的比較多。南方的朋友不要說吃了,聽估計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所以這道題目的答案,小編也是看了相關資料了的,還不知道的來一起看看吧!
  • 保定的小吃
    烙餅卷臘肉在全國,特別是在北方,用大餅、烙餅卷東西吃,很普遍,山東的烙餅卷大蔥,西安的大餅卷肉,冀中的口袋餅等都是此類東東,但保定人,特別是老保定人卻更加喜歡吃烙餅卷臘肉。朱家螺絲豆腐是保定傳統風味小吃,原產自「朱玉和豆腐房」。這家豆腐房買賣不大,可名氣不小,很多大飯店、熟肉店都經銷朱家螺絲豆腐,當年還是保定六味齋六味名吃中的一味。它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它由精選的瘦豬肉和山藥麵粉灌制而成 ,不肥不膩,香味濃鬱。白洋澱鹹鴨蛋特點是蛋心為紅色、營養豐富,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優質的鹹鴨蛋鹹度適中、味道鮮美,老少皆宜。
  • 老北京小吃【芸豆卷】的做法
    芸豆卷是老北京的一種特色傳統名點,屬於老北京小吃;其主要用芸豆沙製作而成,色澤雪白,質地柔軟細膩,餡料香甜爽口,是慈禧的御前御點。
  • 北京小吃不完全科普(南方人視角)
    但是有些小吃就是感覺分到哪一類都怪怪的……我儘量以比較齊整的方式來講,也有可能講到哪就是哪,您多擔待。先從【老北京小吃十三絕】說起,這具體的十三樣,各種說法略有不同,就像三國的武將排名前十的說法一樣,眾說紛紜。最普遍的應該是:豆面糕(驢打滾)、艾窩窩、糖卷果、薑絲排叉、糖耳朵、麵茶、饊子麻花、蛤蟆吐蜜(豆餡燒餅)、焦圈、糖火燒、豌豆黃、炒肝、奶油炸糕。
  • 春節美食秀‖延邊小吃【吉林·程豔雪】
    南菜北菜吃個遍,延邊小吃最價廉,看在眼裡流口水,吃到嘴裡心中甜。對於其他地方的小吃,我不妄加評論,今天只給大家說說延邊小吃,那才叫美,聽了介紹,讓您垂涎三尺。延邊冷麵是朝鮮族傳統食品,是用蕎麥麵,小麥麵,也有用玉米面,榆樹皮面做的,朝鮮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過生日時吃冷麵的傳統,據民間傳說,這一天吃了纖細綿長的冷麵,預兆多福多壽,長命百歲,故冷麵又叫「長壽麵」。
  • 【大連微生活】掃蕩大連街小吃!
    大連人就關注「大連微生活」!【公眾號:zsz0411】又到美食時間,先問下,小夥伴們有沒有嘴饞但是又不餓,或者很餓但是時間很趕沒辦法坐下來吃飯的時候,為了這種時刻誕生的就是,鐺鐺鐺~鐺——小吃,買份兒小吃回家守著暖氣也是極好的。孟哥燜子
  • 掃蕩大連街頭小吃
    ,買份兒小吃回家守著暖氣也是極美的事情。地址:中山區勝利廣場B3樓(中央電梯對面的樓梯)電話:13704943385推薦理由:軟綿綿的土豆泥+香噴噴的起司,一口下去,還有玉米粒,黃瓜,培根,燻雞肉的豐富口感,一份兒正好
  • 這些讓人流口水的沭陽小吃你吃過幾樣?
    據小區業主唐甜女士介紹,除了最簡單的卷油條之外,米糕內可以加入芝麻糖和紅糖,甚至還可以搭配滷蛋、土豆絲、海帶絲、蘿蔔乾等,成為又甜又鹹的早點小吃。「我們家的米糕原料是由粳米和糯米根據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再經過模具定型隔水蒸熟而成。」據老闆娘介紹,蒸米糕是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的小吃點心,但在沭陽,這個小吃不但是一個老少皆宜的糕點,還是一個具有節日情懷的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