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的那些英語俚語,你都能看懂幾個?

2020-12-22 新東方網

  Calling all flappers and fly boys! As 2019 comes to a close we』ll find ourselves back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 2020, that is. This new decade marks 100 years since the iconic Jazz Age. It was also the time of Prohibition, first-wave feminism, and the automobile.

  呼叫所有的新時代女性和男性!隨著2019年接近尾聲,我們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喧囂的二十年代……也就是2020年。這個新的十年標誌著爵士樂時代的100周年。同時也是禁酒令、第一波女權運動和汽車時代。

  The 1920s were rich in slang … we’re sure you』ve heard some of it from films and books set in the time period. But, some 『20s slang is a bit more obscure.

  20世紀20年代充滿了俚語……我們相信你已經從以那個時代為背景的電影和書籍中了解到了一些。但是,有些20世紀20年代的俚語更加晦澀難懂。

  So let’s take a linguistic trip through time and look at some words from the 1920s that we could bring back in this new year.

  讓我們來一次語言學上的時間旅行,看看20世紀20年代的一些詞彙,我們可以在新的一年裡回憶一下這些詞彙。

  alarm clock

  The sound of an alarm clock is usually met with moans and groans; the same reaction after learning there’s going to be a chaperon at a dance or on a date.

  鬧鐘的聲音通常伴隨著呻吟聲和抱怨聲;同樣的反應也會發生在舞會或約會有同伴的時候。

  Alarm clocks, a slang term for "chaperon," at the dance in the 1920s meant you couldn't neck on the dance floor ... or pet each other in the petting pantry (which is the movie theater, of course).

  alarm clocks是「chaperon」的俚語,20世紀20年代的舞會意味著你不能在舞池裡扭脖子…或者在寵物儲藏室(當然是電影院)互相愛撫。

  cash or check?

  Alarm clocks at the dance often led to the question cash or check?Translation? Apparently 「should we kiss now, or later?」

  由此引發的"cash or check"的問題?如何翻譯嗎?當然是「我們該現在接吻,還是等會兒?」

  Likely, the answer would be 「cash」—and quick! —before the alarm clock screeches again.

  答案很可能是「cash」——而且要快!——-在鬧鐘再次響起之前。

  know one's onions

  Speaking of knowing his onions ... this doesn’t refer to the vegetable.

  說到knowing his onions …這不是指蔬菜。

  This phrase was first recorded in a 1922 issue of the magazine Harper’s Bazaar. If you know your onions, it means that you know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 or are knowledgeable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這個短語最早出現在1922年的《時尚芭莎》雜誌上。如果你know your onions,意思是你知道你在說什麼,或者對某個特定的主題很了解。

  Nowadays, we tend to simplify this phrase as know one’s stuff, but comparing it to food seems more interesting!

  現在,我們傾向於將這個短語簡化為knowone 's stuff,但是將它與食物相比較似乎更有趣!

  egg

  Now, an egg, as slang for "a person," goes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1600s. But by the 1920s, egg took a rotten turn, shall we say.

  現在,雞蛋是「一個人」的俚語,這可以一直追溯到…到1600年代。但是到了20世紀20年代,我們可以這樣說,雞蛋開始變質了。

  Egg as insult for an "obnoxious person" was popularized in the 1920s. A particularly bad egg was a double-yolker.

  用雞蛋侮辱一個「討厭的人」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流行。特別壞的蛋是雙黃蛋。

  But it's not all bad for egg because old egg, an affectionate 1920s slang term for one's partner, was a popular phrase as well!

  但這對雞蛋來說也不全是壞事,因為oldegg是20世紀20年代用來指代伴侶的俚語,當時也很流行。

  face-stretcher

  If you were called a face-stretcher in the 1920s, you were being bullied.

  如果你在20世紀20年代被稱為「塗脂抹粉的老婦人」,那你一定是被人欺負了。

  Face-stretcher means "an old woman trying to look younger."

  Face-stretcher的意思是「一個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的老婦人」。

  One way one might attempt to accomplish the impossible is by putting on too much powder (which just settles into fine lines and wrinkles and makes them even more noticeable). And even worse, if you were known as a face-powder addict, you were a flour lover.

  一個人想要完成這種不可能完成的事的一種方法就是塗多點粉(這種物質會形成細紋和皺紋,甚至使它們變得更加明顯)。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抹粉的人,你就是一個粉末愛好者。

  giggle water

  Giggle water is the stuff the Women’s Christian Temperance Movement fought tooth and nail against—booze.

  「咯咯笑」水是婦女基督教禁酒運動竭力反對酗酒的東西。

  This term, specifically used for champagne, whiskey, and gin, was popularized in the 1920s, though recorded inthe previous decade.

  這個詞專門用來指香檳、威士忌和杜松子酒,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流行,儘管在之前的10年裡有記錄。

  hotsy-totsy

  Hotsy-totsy generally meant "excellent" or "first-rate."

  Hotsy-totsy一般的意思是「優秀的」或「一流的!」

  But if you saw your date as hotsy-totsy, it meant you found them "attractive."

  但如果你認為你的約會對象hotsy-totsy,那就意味著你覺得他/她「很有吸引力」。

  And a situation itself could become hotsty-totsy too ... meaning it was pleasing and fun.

  情況本身也可能變得很好……意思是說,這是愉快和有趣的。

  blind date

  Being in a blind date situation can either be magical or embarrassing! The mystery, the intrigue … the icy mitt?

  相親的時候,不是很神奇就是很尷尬!神秘,陰謀,冰冷的手套?

  But regardless of the good or bad outcomes, blind dates have been such a popular phenomenon in the US that the phrase actually goes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1920s!

  但是不管結果是好是壞,相親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現象,這個短語實際上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

  Blind is a metaphor, re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a blind date is arranged by a third person for two people who haven't met.

  Blind是一個比喻,指的是由第三者為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安排相親。

  cutie-pie

  Here's a term of endearment you might have used with your own significant other ... and another entry into slang centered around food.

  這裡有一個你可能會用來稱呼你的另一半的愛稱……另一個俚語是關於食物的。

  A cutie-pie, usually a young woman, is someone who is adorable or attractive. You』d be lucky to have one as a blind date! cutie-pie

  (可愛派),通常是指年輕女性,指那些可愛或有吸引力的人。你要是有個相親對象就太幸運了!

  freebie

  The sweet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The people of the Roaring Twenties must havet hought so, too! This word, which especially applies to a sample or promotion, was spelled both freebie and freeby.

  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就是免費。咆哮的二十年代的人肯定也這麼認為!這個詞,特別適用於樣品或促銷,可以寫成freebie或freeby。

  It’s thought that freebie could have originally been a phrase, free bee. In this case, bee could be put the bee on, or borrowing money without paying it back.

  人們認為,freebie原本可能是一個短語,freebee。在這種情況下,bee可以是放蜜蜂,也可以是借錢不還。

相關焦點

  • 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的20個詞
    上個世紀20年代並非僅僅只有沉浸在一戰後幸福迷霧中的頹廢感和時髦女郎(flapper——時髦女郎,該詞在20世紀20年代前產生,辭典學家 Allan Metcalf 提名該詞為1915年的年度詞彙)。《了不起的蓋茨比》讓人們一窺當時無憂無慮的享樂世界,而我們今天看到在上世紀20年代有很多新詞收錄進英語世界,有一些可能是時代的產物,有些讓人驚訝。
  • 這些來自20世紀20年代的話會在2020年重新出現嗎?
    隨著2019年接近尾聲,我們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繁榮的二十年代……也就是2020年。這個新的十年標誌著爵士樂標誌性時代100周年。那也是禁酒令、第一波女權運動和汽車時代。20世紀20年代充滿了俚語……我們相信你已經從以那個時代為背景的電影和書籍中聽到了一些。但是,有些20年代的俚語更加晦澀難懂。
  • 那些英國人最愛的俚語,你知道幾個?(二)
    英式俚語是在英語本土語言環境下形成的,正如英語本身一樣,從城市到城市逐年變化,英式俚語不斷發展和轉型。美式俚語隨著電視節目,電影和其他媒體的湧入而逐漸普及,雖然這些媒體佔據了大多數全球人口的屏幕,但是一旦你觸及到英式俚語的表層之下,你就會發現英式俚語有更多的可用性。
  • 懷舊英語:20世紀50-80年代流行詞英語表達(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懷舊英語:20世紀50-80年代流行詞英語表達(雙語) 2012-10-29 16:38 來源:太原新東方博客 作者:
  • 20 世紀 20 年代十大必讀書籍
    僅僅幾年後,20世紀20年代將是過去一百年。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那十年雖然在流行文化和時尚中表面上是值得慶祝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被誤解了。雖然大多數人可以想像Flappers 和黑幫,朗姆酒賽跑者和股票經紀人,許多人錯過的是,20 世紀20年代在許多方面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可識別的"現代"時期。
  • 英語俚語:「紐約」有什麼可愛的稱呼嗎?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英語俚語》節目,今天Maddie給大家帶來兩個字母「B」開頭的俚語:Bubba 和 Big apple。翻譯:我親愛的老弟,你最好和瑪麗說清楚,我們明天要去洛杉磯了。B: I know. I'll tell her myself.翻譯:知道了,我自己會和她說的。
  • 籃球英語俚語知多少?球場上那些花裡胡哨的行話... | 籃球英語術語 004 |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黑話,或者說俚語,籃球界當然也不例外,那些看著普普通通的詞句,放在籃球賽場上,可能就賦予了其新的含義,如果不是內行人,可能聽著會感覺雲裡霧裡
  • 這4個「Play」相關的英語俚語,讓你我驚嘆!
    導讀:在英語學習中,遇見不認識的俚語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像我們在學習中文時遇到不認識的成語是一個道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成語都有其出處或者典故,其實英語俚語也一樣,很多有趣的俚語其起源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AAE(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為您分享4個與「Play」相關的英語俚語:1、play hardball這個俚語和棒球有關。中國人說「打球」,很少說「玩球」。
  • 英語中的世紀和年代,你知道如何正確表達嗎?
    今天晚上,趙校長接到了兗州紅杉樹趙老師的電話,說高中的學生在學習語法時,遇到了多少世紀多少年代,有幾種表達方式?今天我就給大家捋一捋英語中,世紀和年代的正確表達:(1)世紀:century,前面要用序數詞如:the eighteenth century--十八世紀,為了簡便,可以直接寫為:the 18thcentury--18世紀。
  • 歷史:牙買加人在20世紀50年代的英格蘭!
    歷史:牙買加人在20世紀50年代的英格蘭!「我們牙買加人在20世紀50年代的英格蘭」來自佩蒂格魯夫人的日記本。這是1956年移民到英國的牙買加出生的維羅納·佩蒂格魯的回憶錄的摘錄。維羅納·佩蒂格魯在20世紀90年代寫下了她的生活,反映了牙買加人民的驕傲。她接著描述了許多女性移民在婚姻,家庭,工作和抱負方面所處的束縛。
  • 回看20世紀20年代
    東塔機場100年前的20世紀20年代堪稱人類生活史上最多彩的年代!無論是文化藝術還是科技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戰結束後,大眾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一些新奇的科技發明逐漸走進日常的生活。人類是想像的動物,日月年的概念,年代的概念,世紀的概念,無形中讓人有意識地回憶逝去的光陰,更對明天的財富充滿希望的衝動,在時間點位中穿梭對比,讓每一個10年仿佛都有了複雜而迷人的特質。這正是時間的力量。世界的奇幻旅程那是一個蒸汽朋克風的時代,柯南·道爾著迷著各色各樣的通靈照片,遠勝他對福爾摩斯最新續作的興趣。
  • 你好2020 你好20年代 步入21世紀的20年代
    我們步入21世紀的20年代。這一年開始,80後們將漸滿40歲,年屆而立的90後也在感慨青春易逝,時間在不經意間改變了我們的樣子。今天的你,是不是當初想像的模樣?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年代交錯間,我們回首來時路,與2019鄭重話別。剛剛過去的一年,註定將深深鐫刻進歲月的年輪中。
  • 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Office Lady,號稱新人類要做自由自主人
    在戰後的復原與成長時代中,大多數的日本人都了解到他們努力的目的,其中一環就是恢復國家經濟力量,為自己及家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但到了富裕的20世紀80年代,流行的則是另一種非常不同的精神,年輕人與城市居民特別著迷於擁有及消費所得到的興奮。
  • 趙竹帛為你解讀20世紀20年代哈爾濱興盛繁榮的「黃金時代」
    提到哈爾濱,你會想到什麼?是冰燈、冰雕、銀裝素裹白雪皚皚還是萬頃松江溼地、百裡生態長廊?是紅腸、大列巴、馬迭爾冰棍還是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歐陸風情?你知道哈爾濱是怎麼形成的嗎?你知道上個世紀20年代哈爾濱是與香港、上海齊名的國際化大都市嗎?你知道哈爾濱當年興盛繁榮的緣由嗎?
  • 盤點20世紀20年代,美國男女理想的美麗標準變化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時尚,幫助人們獲得了自由。經過幾十年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女性開始變得更加現代。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們把自己包裹在緊身胸衣和其他內衣裡,而20世紀20年代的時尚和潮流,卻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女性消費者不再強調她們的曲線,而是隱藏它們。沙漏形的身影消失,男孩子式的苗條開始流行。
  • 英語夢想加油站:10個金錢和10種動物的常見俚語表達
    在國外,最有趣的是學習俚語,俚語不僅讓英語愛好者掌握地道的方言表達,也能感受當地的英語文化,可以講,俚語是英語愛好者的必需品,也是實現英語夢的一個加油站,本文為廣大讀者整理了二十個英語俚語表達,分別是10種關於金錢的俚語,10種關於動物的俚語。
  • 從劉德華到蔡徐坤,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男星審美的變遷
    前段時間,娛樂圈裡突然颳起了一陣「雞你太美」的風潮,這個「雞你太美」的網絡梗是怎麼來的呢?它就是出自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裡面,蔡徐坤在進行自我介紹表演的一段歌詞。說到蔡徐坤大家應該都已經很了解了,而這段「雞你太美」的即興舞蹈表演,因為其中夾雜了令無數籃球迷吐槽的籃球動作,而幾乎成為了蔡徐坤的黑槽點。從舞蹈動作而言,加入了籃球動作的部分算是比較有創意的點子,奈何籃球運動從來都是屬於比較MAN的男人運動,而蔡徐坤本身的形象和並不太標準的籃球動作就成為了最大的黑點。
  • 《折騰吧,1960年代》再現20世紀60年代世界百態
    時光倒流到上世紀60年代,跨越5大洲,53個歷史瞬間75個關鍵時刻……迷你裙為何流行至今?圖:新書插圖翻拍《折騰吧,1960年代》就像一臺「時光機」,再現了20世紀60年代的世界百態,可以說是20世紀60年代的縮影。該書的讀者年齡段跨度很大。
  •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尷尬的時期,活躍在舞臺上的相聲藝人,並不多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尷尬的時期,能活躍在舞臺上的著名相聲藝術家並不多。當時,侯寶林馬三立和其他大師們已經沉默了,等待黑暗時期的過去。至於像馬季和唐傑忠等名將,主要精力不在相聲這個舞臺上,我就不詳細說了。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忍受的時刻。
  • 歡迎來到21世紀20年代,東成×素刻簡奢主義時代
    是的,那些忙碌的、焦慮的、永爭天下先的生活狀態,在過去的20年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時代的主流當中,在你我的生活之間。對於大多數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又或者是正在奮鬥通往成功之路的人們,帶著光榮與夢想、喜悅與期待、來到了未知的21世紀20年代,曾經那些紛繁狂亂的記憶,通通駐存在時代的硬碟中,也許在將來的某年某日,再次被喚起,再次被感懷,又或是,在陳年的記憶中,偶爾泛起一波漣漪,讓你更珍惜眼前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