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貸模式再遭限制 北京銀保監局規範個人信託貸款

2020-12-16 金投網

近日,北京銀保監局針對在調查、審批、協議籤訂、放款、收費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部分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催收等方面,明確了監管要求,重點是對貸款人履行義務和改革要從四個方面加強監管,包括業務模式,規範合作組織管理,保護消費者權益。

作為《通知》的核心內容,信託公司要自主審批貸款,自主決策貸款。目前,隨著渠道業務的不斷壓縮和房地產信託的局限性,個人信貸逐漸成為信託業新的業務增長點。根據通知要求,與合作機構開展的貸款援助業務可能面臨合規風險。

聚焦信託消費金融:治理個人信託貸款亂象嚴格控制外包風險

北京銀保監局表示,近年來,轄區內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個人貸款金融服務供給的不足,滿足了部分金融消費者的合理需求。但在監管工作中發現,相關業務多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對轄區內金融機構聲譽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通知提出以下四點要求:

一、 促進貸款人依法履行義務

信託公司以貸款方式管理和使用信託財產,屬於《信託公司管理辦法》規定的特許經營範圍。信託公司應當按照《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審慎開展個人信託貸款業務。

二是完善業務模式,進一步提高全流程管理水平

信託公司要參照《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實施情況,重新梳理個人信託貸款管理機制和流程,採取有效措施,完善風險管理薄弱環節。除信託公司通過網上渠道發放小額、短期、分散、低風險的個人信用貸款外,參照網際網路貸款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公司實施細則。

三是規範合作組織管理,嚴格控制外包風險

信託公司委託合作機構協助開展個人信託貸款業務時,應當建立合作機構準入、評估和退出機制。信託公司應當與合作組織籤訂書面合同或協議,明確合作業務範圍、爭議解決機制和違約責任。信託公司不得接受未取得擔保資格的第三方機構提供信用增級服務和私下承諾等變相信用增級服務。

四是依法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信託公司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履行告知義務,確保借款人知悉貸款金額、計息、逾期處理等信息及相關風險。充分保護客戶個人信息的安全,嚴格限制客戶信息的使用範圍,禁止不當使用或故意洩露客戶信息。不得以暴力、恐嚇、侮辱、誹謗、騷擾等方式收取貸款。

信託公司可能面臨合規風險。

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新增13家信託公司開展消費金融業務。截至2018年底,中國68家信託公司中,約有40家涉足消費金融市場,總餘額近3000億元。

目前,個人信託貸款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信託公司與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P2P、電子商務平臺、分期消費平臺合作提供貸款或分期服務的模式。二是信託公司參與消費金融信貸資產證券化及相關資產證券化產品。

在信託貸款模式下,相關違規行為長期受到消費者的詬病。在多家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外貿信託、雲南信託等個人信託貸款「大戶」被質疑涉及常規貸款、降息、綁定保險、電話騷擾、暴力催收等問題。根據《通知》中「核心業務不得外包」的要求,與合作機構開展的貸款援助業務可能面臨合規風險。

未來,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或將成為信託公司的發展方向。

目前,「新資產管理條例」頒布後,信託公司傳統業務面臨轉型壓力,以銀信合作為代表的信託渠道業務逐漸壓縮。此外,堅持「不炒房」的政策限制了房地產信託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政府相繼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使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信託公司也在不斷增加消費金融業務。

2019年6月,中信消費金融成立,註冊資本3億元。中信股份、中信信託、金蝶軟體分別持股35.1%、34.9%和30%,獲準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相關人民幣業務。

西藏信託在2019年年報中稱,公司於2019年11月20日召開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議案》。

未來,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或將成為信託公司的發展方向。

溫馨提示:信託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北京規範信託個人貸款業務:嚴格規範利息收取,嚴禁恐嚇催收
    北京規範信託個人貸款業務:嚴格規範利息收取,嚴禁恐嚇催收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2020-09-09 16:49 來源
  • 北京銀保監規範個人信託貸款:不得將核心業務外包第三方
    9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稱,信託公司開展個人信託貸款業務,應獨立審批貸款,獨立自主進行貸款決策。信託公司不得將貸款調查的全部事項或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事項委託第三方完成,不得在《信託合同》中作出免除信託公司作為貸款人的義務和職責的約定。
  • 浙江銀保監局規範網際網路貸款:重申屬地原則 嚴控異地授信
    繼2018年11月傳出銀保監會擬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浙江銀保監局在1月9日下發《關於加強網際網路助貸和聯合貸款風險防控監管提示的函》(下稱《監管函》)。其中提到,轄內城商行和民營銀行通過引入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助貸或者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開展聯合貸款業務(以下統稱網際網路聯合貸款),擴大了業務場景、增加了客戶引流渠道、推動了業務發展。
  • 信託個貸爭議:外貿信託貸款糾紛未獲法院支持執行
    外貿信託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安機關審查後未予立案」。記者了解到,上述兩案中的個人信託貸款屬於「助貸模式」,外貿信託直接對接C端個人客戶。第三方機構泛華金融(CNF.NYSE)公司向外貿信託推薦合格借款人,外貿信託通過設立集合信託計劃,直接與個人籤訂貸款合同並發放貸款。
  • 上海銀保監一口氣開11張罰單 工行平安外資行都中招!
    上海銀保監一口氣開11張罰單 工行平安外資行都中招!】昨天,上海銀保監局一口氣掛出11張罰單。處罰指向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上海銀保監轄區的7家銀行分支機構、1家金融租賃公司、1家信託機構及1位個人各領一張,合計被罰款670萬元。其中,上海銀行的兩家支行違規項目較多,共涉及「七宗罪」,合計被罰350萬元。
  • 金融機構資金收緊 助貸潮落
    但監管層對持牌金融機構與助貸平臺的合作持續收緊,助貸平臺在合規的情況下獲得金融機構授信越來越難。2017年底,央行、銀保監會(原「銀監會」)發布《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的放貸平臺提出增信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接受無擔保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增信服務以及兜底承諾等變相增信服務」。
  • 金融機構資金收緊 助貸潮落|金融機構|桔子分期|資金|現金貸
    本報記者 郭建杭 北京報導潮起潮落,曾經火爆的助貸行業也面臨著一場資金風暴。在「消費金融,場景為王」的呼聲下,有消費分期場景的電商平臺頗受資金方青睞,在此背景下催生出一批以現金貸放款和消費分期為主營業務的助貸機構。而隨著助貸合作的資金方持續收緊,助貸行業正走入「死胡同」。
  • 四川信託被接管 銀保監局凍結四大股東權利
    12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官網發布通告,經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由此,四川銀保監局將凍結四川信託四大股東權利,並聯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組,加強對四川信託管控,儘快改組董事會。
  • 各銀行全面排查,違規貸款將被限期收回
    各銀行緊急全面排查,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將被限期收回原本定向服務小微企業的低息貸款違規流入樓市?徹查!人民銀行、銀保監局、中小企業服務局紛紛出手,一場針對深圳樓市近期個別亂象的整頓風暴已經掀起!4月21日下午,深圳銀保監局最新表態稱,已經要求轄區內商業銀行重點審查房抵貸的融資需求合理性,加強對房抵經營貸資金用途的監控,對於排查發現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貸款要限期收回。深圳銀保監局的此番表態,成為近期深圳樓市調控政策加碼的又一重磅事件。在此之前,4月20日,深圳人行、深圳中小企業服務局分別表態,對市場出現的房抵經營貸、政府貼息貸違規流入樓市啟動排查。
  • 雲南信託個人貸款業務疑雲:利率過高引投訴 消費金融業務承壓
    對此,多位信託從業者對記者表示,根據信託牌照展業範圍,信託機構可以直接對個人進行貸款,關鍵看利率是否合規。不過,針對「雲南信託個人信貸服務平臺」業務的開展,12月11日,接近雲南信託普惠金融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公司旗下「雲信小水牛」有過一批客戶,也在嘗試,後來沒有再做自營業務了,目前僅僅提供查詢服務。
  • 銀保監出手!華夏銀行突遭重罰,普惠龍E貸款不合規!
    華夏銀行廈門分行因  「三宗罪」被罰670萬  上周五,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廈門銀保監局對華夏銀行廈門分行作出行政處罰。  處罰信息顯示,華夏銀行廈門分行受罰是因利用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虛增存貸款業務規模、代付易結算業務開展不符合監管規定、普惠龍E貸款業務模式不符合監管規定。
  • 網際網路貸款新規落地,助貸業務走上正軌!
    此次《辦法》的過渡期為2年,監管層面在強調風控的基礎上,給予了助貸和聯合貸款業務充分的發展時間和空間。銀行+助貸機構+增信機構(保險、融擔、信託)或成主流模式。這對於城商行拓展消費金融領域、開展線上跨區域經營,可看作一項重大的利好。
  • 監管落地 四川信託遭接管四股東權利被限制
    原標題:監管落地 四川信託遭接管四股東權利被限制   四川銀保監局依法決定對四川宏達(集團)有限
  • 貸款模式最新變化,眾象銀行直貸先行一步
    1、發力助貸成行業趨勢此前,監管發布《關於做好網絡貸款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要求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根據監管精神,網貸等互金平臺向包括助貸在內的方向轉型將是大勢所趨。
  • 助貸市場格局有望進一步清晰
    近年來,助貸這一經營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暴露風險而逐漸引起監管關注,相關部門也不斷出手治理從業機構們違規發放貸款、跨區域經營、信息收集使用不規範等問題。一路走來,助貸市場隨著網貸行業監管趨嚴以及禁止無擔保資質機構進行兜底承諾和擔保增信之後逐漸形成二八效應。2021年,助貸業務也迎來新的探索。
  • 貸款開放:助貸從擔保到分潤 銀行更希望獲得用戶畫像
    從擔保到分潤  多位中小銀行人士表示,銀行與網際網路助貸機構的助貸合作,很大程度受到信託模式的影響。  所謂信託模式,即信託公司最先與助貸機構合作,發行結構性信託產品(助貸機構作為劣後方出資)募資,交給助貸機構用於面向個人的消費放貸。
  • 助貸監管大年,「分潤模式」已全面勝出
    5月,銀保監會對外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網際網路貸款管理辦法》);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11月,銀保監會聯合央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網絡小貸新規》)。
  • 中航信託領江西銀保監局罰單,母公司中航資本忙發公告解釋
    眼見控股子公司被罰,中航資本3月3日發布公告,此事主要是中航信託在已設立信託計劃的盡職管理中,發現交易對手有詐騙嫌疑,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獲案件受理,但未及時按要求向江西銀保監局報送案件風險信息,違反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相關規定。
  • 北京銀保監局批准華鑫國際信託開辦受託境外理財業務
    來源:銀保監會原標題:北京銀保監局關於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受託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批覆 來源:北京監管局 京銀保監復〔2020〕594號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關於申請受託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請示》(華鑫信託綜〔2020〕55號)收悉。
  • 中信信託、建信信託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罰單 均被責令改正並處90萬罰款
    摘要 【快訊】中信信託、建信信託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罰單,均被責令改正並處90萬元罰款。違規案由包括:接受銀行個人理財資金投資劣後受益權、違規為地方政府提供融資、信政業務開展不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