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過於善良軟弱,父母應該怎樣委婉地幫助他?有必要記住3點

2020-12-23 爆侃育兒圈

生活中我們的孩子都非常的善良,而善良的孩子會被自己的父母疼愛,也會被自己的老師喜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過於善良就會變成軟弱。身為他們的父母,應該怎樣委婉地去幫助他走出這樣的困境,讓他變得更加強壯起來呢?

1、告訴孩子過分善良,就會失去自己擁有的東西

我們從小可以教會孩子善良而善良的表現,就是不主動去欺負小朋友,不主動搶小朋友的東西。

但是不會交給孩子,受到小朋友欺負的時候不還手,受到小朋友搶東西的時候,不知道保護。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劃分清楚,自己的東西不想讓別人觸碰的時候,有這個權利拒絕。

2、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是非對錯應該學會正確地善良

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第一任老師就是家長,家長要教會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要毫不猶豫地指出來。

對的事情家長們可以鼓勵,可以獎勵錯的事情一定要批評,言傳身教當中孩子也能夠學會發現別人有錯誤的時候,不會一味的忍讓,而是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批評對方。這才是正確的善良。

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發現有小朋友搶別的小朋友玩具時,他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告訴搶別人玩具的小朋友,這樣做是不正確的,當然也會維護自己的玩具不被別人搶走。

3、善良一定要分清立場

這就需要家長們從三觀去教給孩子,在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要有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我們在遇到孩子不願意吃米飯的時候,可以問孩子的態度和想法。

更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強加於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分清楚自己的立場和媽媽的立場,也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在幼兒園時也不會因為過於善良而變得軟弱和退縮。

相關焦點

  • 你的善良要有底線,記住這幾句話,做一個有鋒芒的人
    哥斯大黎加米列說過:「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覺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本沒有錯,但是因為善良而變得軟弱被人欺負的話,那麼這就是最大的錯誤。從小我們的父母,老師就總是教育我們,做人要善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就要力所能及的去幫助別人。
  • 選擇離異怎樣面對孩子: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
    原標題:選擇離異,你該怎樣面對孩子? 婚姻的結束,是夫妻雙方的共同選擇,共同的資產可以劃分,而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活生生的個體,將會成為夫妻離婚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有孩子的夫妻如果選擇離婚,那麼孩子的養育、成長、身心健康等都將成為難題。而在疫情當下離婚率升高的特殊時段,這些問題更應該引起重視。
  • 孩子靦腆怕生,經常陷入社交風暴,父母應該如何解救孩子呢?
    現在有很多父母開始抱怨,為什麼孩子這麼靦腆呢?而且在班級裡也不合群。的確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很多小孩都是那種特別靦腆,容易害羞,又怕生。他們不敢主動和別人說話,看上去又膽小又軟弱,怪不得父母為他們感到擔憂,這樣的孩子的確該鍛鍊鍛鍊了。
  • 孩子聽話未必是好事,父母的責任是幫助他成長,發展他的自主能力
    其實,父母要求孩子聽話無可厚非,但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孩子不聽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因為孩子不是一個沒有思想的玩偶,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與父母有關相同的看法。既然他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不能按他的想法去做?
  • 經常被爸媽吼的孩子,容易有這3個性格缺陷,父母應該早點知道
    對此,一開始小劉夫婦還只是念叨幾句,後來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對於兒子一些行為便會呵斥,丈夫脾氣更爆,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也會吼孩子。夫婦倆都認為對於孩子做錯的地方,就應該呵斥,要讓他知道害怕,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才可以,也沒認為自己這麼做有什麼不對。然而,這麼些年過去,兒子也沒見變乖,甚至脾氣還暴躁了些,一旦夫婦倆呵斥兒子,兒子還會和他們對吼。
  • 孩子太懂事也不是好事,父母要懂得正確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其實,孩子太過於懂事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這就意味著孩子受過很多的苦。父母情緒過於激動有些孩子的懂事是來源於自己的父母,要是父母的脾氣溫和家庭和睦,那麼孩子就能很好地向父母撒嬌、要自己的禮物。父母太過於強勢有些孩子之所以非常懂事是因為父母太過於強勢了,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服從自己,從而不想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不再聽從父母的決定時,父母就會想要糾正孩子。
  • 教會孩子「不必善良」才是最好保護,委曲求全只會讓娃活得很累
    作為中國人眾所周知的一句勸人向善的話,這句話也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不二法則。但是,善良也是有尺度的,過度的善良就是軟弱。想像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了,難道你會告訴孩子「吃虧是福」的道理嗎?天天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跟他本身就柔弱的性格有關係,另一方面跟天天爸爸的觀點也脫不了關係。孩子懦弱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於父母的教導。這種過分地善良會讓孩子承受更多的壓力,委曲求全地生活。委曲求全只會讓娃活得很累,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教會孩子「不必善良」,才是對孩子最好保護。
  • 心地善良,但不軟弱的星座,任何事情都要有尺度
    「生而為人,你要善良,但是也要帶點鋒芒」。每天,人們都會用一句「好心腸」來形容一個人的好品行。然而,「善」這個詞實際上一直是一個有兩面的詞。有一句俗語說:「人善被欺,馬善被騎.」善良的心是好的,但是一個人如果善良過了頭,就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欺負。因此,善良可以,但也要帶點鋒芒,遇事不要一味地忍耐,沒有界限的善良很容易讓自己受傷。事實上,在十二星座中,有那麼幾個星座,雖然善良,但性子並不軟弱,不乏鋒芒,從不讓人欺負。
  • 結婚前,先去男方家裡看看,如果他父母有這些表現,不要嫁!
    這樣的想法其實過於單純了,現在的社會不容許這樣的想法,因為太過單純往往是不幸的開始。結婚是人生大事,絕對不是喜歡一個人就可以結婚的,結婚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首先這個男人人品要好,對你要真心,還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除了你們之間相互喜歡,你還需要考慮男方的家庭。一位母親給自己女兒的忠告:太強勢的婆家,不要嫁!
  • 廣州心理諮詢:父母與孩子老師有衝突,怎麼辦?
    比如,一次兒子忘記帶作業,老師就覺得是孩子沒有寫完作業故意撒謊的,兒子很委屈,回來就說不想去上學了,覺得老師不喜歡他。 另一次學校和老師在宣傳一個捨身救人的英雄孩子,希望大家向這個小英雄學習,楊陽覺得給這麼小的孩子宣揚「捨身救人」的觀點太危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學會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冒危險。
  • 「愛哭」的孩子更有出息?看後父母哭了:不應該阻止孩子軟弱
    愛哭的孩子;遇到困難了,會哭著找媽媽;在外面跟別的孩子發生了矛盾,會哭著回家跟爸爸媽媽告狀;被爸爸媽媽批評的時候,會哭…… 總之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孩子愛哭完全是他們懦弱性格的外現,並認為整天遇到事就哭哭啼啼的孩子,長大後也多半沒出息。可是,事實真的這樣嗎?
  •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運動能力,預防感統失調症?
    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媽媽遇到過閨蜜這樣的養育困惑,明明孩子健健康康,可就是說話比別的孩子晚、走路比別的孩子遲、手眼協調能力也比其他孩子差……孩子在發育過程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運動能力不足的表現,父母不必過於著急,但也不能大意,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孩子成長。
  • 對別人情緒過於敏感,孩子「共情力」太強,該怎麼辦?
    文|小寶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遇事總喜歡哭哭啼啼的孩子,他們似乎對細節的感悟度極強,總能輕易的捕捉到別人的情緒變化,並為之感到動容。說好聽點,這類孩子是心地善良,說委婉點就是共情力太強。那麼什麼叫共情力呢?共情力太強的孩子長大以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接下來就隨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與其教孩子成功,不如教孩子善良,一位沃頓商學院教授的人生忠告
    但是當你問孩子他們的父母想要什麼,81%的孩子會說,父母看重的是自己的成就,而不是關愛他人的善良品質。 到底我們要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在善良和成功,它是魚和熊掌的關係嗎?今天這篇文章對於善良這一品格的探討,非常值得大家深思和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孩子特別好動,父母應該怎麼做?
    就會感覺特別苦惱、煩躁,發現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小朋友更愛玩,一下都坐不住,那麼對於好動的孩子,父母要怎麼辦?第一點:其實好動,並不是孩子的錯,只是因為孩子年紀太小,還沒有太強的自制力。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訴求。
  • 為什麼孩子膽子小?和父母有很大關係,父母要懂得改變自己
    他們的性格是比較軟的,只要有人有需要有提出要求,那麼孩子也會儘可能滿足別人的要求。但是這樣的方式往往容易讓孩子受到傷害,所以父母要想改變孩子的性格首先應該要讓孩子勇敢說不,敢於拒絕別人的請求。因此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讓孩子學會勇敢說不,讓孩子有自己的原則。尤其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孩子應該要明辨是非,具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更好地處理事情。父母也可以教導孩子採用正確委婉的拒絕方式,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遊刃有餘。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沒有錯,但有句話說得好:「你的善良總要有點鋒芒。」作為父母,要教孩子向善的同時,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3道「鋒芒」。 鋒芒一:學會勇敢地拒絕別人 前段時間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有這樣一幕:藍盈盈想讓李斯丹妮去教她們組跳舞,李斯丹妮不好意思拒絕,答應下來。
  • 孩子被同學打了,家長應該怎樣處理?做到4點,孩子不會產生陰影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夠永遠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到任何傷害,但是這個想法不現實,孩子終將會長大,要去擁有屬於他自己的生活,而且家長如果把孩子保護得太好,對孩子來說沒有好處。
  • 這三個「屬相」的孩子,日後多是「人生贏家」,父母不用過於擔心
    為了讓不落後於他人,父母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到了早教班,長大後更是特長班、補課班不斷,就是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輝煌的人生。 要積極 父母要注重孩子積極的人生態度,要以鼓勵為主。即使孩子不如別人,父母也要鼓勵、接納孩子。 孩子的發展空間是無窮無盡的,你有多大程度地相信他,他就能演繹多大的輝煌。
  • 從小被灌輸這3種思想的孩子,多半自卑懦弱,被人當「軟柿子」捏
    生活中會有這樣一種人,很溫和、很善良、永遠都在無條件的滿足別人、永遠都在過分考慮著別人的感受、委屈自己也要讓別人開心。這類人我們統稱為「老好人」,他們人緣基本上是很好的,但是真正尊重他們的卻沒幾個。因為老好人說難聽點其實就是性格比較軟弱,典型的「軟柿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