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寶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遇事總喜歡哭哭啼啼的孩子,他們似乎對細節的感悟度極強,總能輕易的捕捉到別人的情緒變化,並為之感到動容。
說好聽點,這類孩子是心地善良,說委婉點就是共情力太強。那麼什麼叫共情力呢?共情力太強的孩子長大以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接下來就隨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舉個例子:
張強的爸爸媽媽對張強要求非常嚴格,很多時候,張強都一直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爸媽親生的。
因為只要他做一件事情,爸媽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他的缺點,並加以督促,久而久之,張強就變得異常敏感脆弱起來,每次看到別人有不同的情緒起伏時,他就會感到焦慮。
每次當別人用過重的語氣和他說話時,他的內心就會十分緊張,他害怕別人批評,他害怕自己又像之前那樣迷茫無助。
有的時候,老師在和他談話時,他竟然會因此而落下淚來。張強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難道父母的批評會對他造成這麼深遠的影響嗎?
誠然,張強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對別人的情緒起伏極其敏感,而他的內心又非常的脆弱。那麼說到底,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哪些具體表現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01.對別人情緒極其敏感的孩子,究竟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對情緒的捕捉能力非常強。其實,像這些內心敏感脆弱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捕捉細節能力非常強。此話怎講?
這些孩子在讓生活中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能夠從一句話中解讀從不一樣的含義。我們且不說他們解讀出來的內容究竟正不正確,單是說他們的這種能力就已經超乎常人百倍、千倍了。
有的時候,他們解讀出來的內容其實是歪曲作者本意的,但是他們卻執著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並沿著這條軌跡繼續尋找自己心中的「缺憾」並加以懺悔。
這類孩子經常能夠迅速感覺到別人的情緒起伏。誠然,正如材料中的張強那樣,這些孩子對於別人的情緒起伏總能迅速的捕捉到,哪怕從別人的一句話中,他也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是由喜變成悲了,還是由悲變成喜了。
其實這種能力,在人際交往中會很吃香,但是如果過分解讀、過分捕捉,往往會傷害了自己,而且也會對別人造成一種惡意的揣測。
總是能夠迅速融入環境當中,並為之感到動容。為什麼有些孩子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會因為一些悲傷的橋段而放聲大哭?我們可以說這些孩子是心地善良,但轉念一想,他們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太強了呢?
他們總能夠很好的融入環境當中,感受環境的變化,並為別人的痛苦而感到悲傷,甚至會遷移到自己身上來。
雖然說他們的共情能力很強,但將負面能量遷移到自己身上來,這對他的成長也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話說到這裡,家長們些許要心生疑問了,沒錯,這些孩子們為什麼會對情緒起伏這麼敏感呢?
為什麼他們能夠輕而易舉的把握到別人的細節變化呢?或許其中必定存在一定的原因。
02.為什麼孩子會如此敏感呢?
家長經常批評他們。的確,正如材料中的張強那樣,加強的父母對兒子要求非常嚴格,可以說是十分苛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便對張強的行為舉止提出一定的批評。
經常生活在一個充滿批評的環境當中,孩子就會對自我產生懷疑,我是不是真的如他們所說的那麼不堪?我究竟怎麼做才能獲得他們的好意呢?
正是因為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渴望將環境加以改變,所以他們才會處處察言觀色,害怕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但正是因為這樣的過分捕捉,才使得他們也陷入了情感漩渦之中。
當然話說回來,張強的父母之所以經常批評張強,當然就是出於那顆恨鐵不成鋼的心。
但除了這類家長以外,有些家長也會因為不良的品性經常把自己在外面受到「火」發到孩子身上,換句話說,就是經常營造一種危險且壓抑的家庭環境。
久處於這樣的環境當中,孩子就如同被嚇破了膽的貓一般,整天戰戰兢兢的害怕被別人傷害,尤其是被自己身邊人傷害。
怎樣才能使自己得到最大的保全呢?那就是處處察言觀色,體會別人情緒的變化,以防自己遭到不測。其實這類孩子是最可悲的,但他們的處境同樣也是最無奈的。
雖說孩子善於捕捉細節也足以說明他足夠細心,但凡事都講究一個度,過猶不及。
總是對情緒起伏異常敏感,過分捕捉細節往往會使他對別人的情緒變化產生一種畸形解讀,對他的未來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那麼,怎麼做才能使孩子的情緒不再那麼敏感呢?
03.怎樣才能讓孩子的情緒不再那麼敏感呢?
家長對孩子的批評要適可為止。誠然,家長體恤孩子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那顆恨鐵不成鋼的心,我們也是可以有所體會的。
但任何時候都講究一個度,過分批評孩子,往往會使孩子陷入情感漩渦中而無法自拔,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一定要適可而止,該批評的時候批評,該獎勵的時候要獎勵。
另外,家長也應該適當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情感如此細膩,就是因為他得不到足夠的呵護,總是擔心自己是未被愛著的,未被理解的。
所以他才會對細節把控如此嚴苛,家長要嘗試著和孩子進行溝通,告訴孩子他是被愛著的,也是無需擔憂的。只有讓孩子把心安定下來,他才不會這樣察言觀色。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話,家長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更大的社交活動。
只有多讓孩子和人接觸在一起,感受到人帶給他的溫暖和細膩,他才會明白,過分解讀別人是一種多麼糟糕的事情!當然,他也會嘗試著改變自己的行為。
可能前期孩子還是會如以前那般,情感變化起伏比較大,善於捕捉別人的情緒變化。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逐漸改正自己的行為,這一點,家長無需過分擔心。
孩子就像一隻小貓,在別人給予他足夠的愛時,他便會放心大膽的去生活。
在別人總是呵斥責罵他時,他就會如坐針氈,對別人的情緒起伏表現的異常敏感。家長只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呵護,才不至於使他如此。
那麼,您的孩子情緒敏感嗎?您平時又是如何疏導他的呢?歡迎說出您的想法,並和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
關注【小寶育兒課堂】,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本文由小寶育兒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