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度敏感,父母要這樣引導才對,高敏感度孩子也能成就大器

2020-12-14 敖爸聊教育

在前不久的一天,我女兒放學回來的時候眼圈紅了,我感到有點奇怪,一向樂觀的孩子今天怎麼啦?似乎特別委屈。

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當天上午有一節體育課,在這節課上體育老師對全體同學進行仰臥起坐的測試,每個參與測試的同學都由老師分配的其他同學幫忙按腳。在測試過程中,由於負責按腳的同學的不好好配合,導致她的仰臥起坐發揮失常。

我知道,為了能通過這項體育測試,女兒這一個多月以來,每天晚上都要求媽媽按住她的腳腕進行刻苦訓練。

沒成想,因為同學沒有好好配合,導致發揮失常,沒有達標。我女兒感到特別糾結,一方面她害怕自己的體育成績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害怕告訴老師真相之後,老師會去批評這位不好好按腳的同學,儘管這位同學在平時就因為調皮經常是被老師批評的對象。

這種情況如果換作一般同學,可能就這樣過去了,但我女兒卻需要經歷一段的心理不適應期,這多多少少表明她有較敏感的性格特質。

01 「高度敏感」是一種正常的性格特質

如果孩子具有類似以下這種強烈的高度敏感特徵之一,那很有可能是高度敏感型孩子,比如:

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驚嚇;對疼痛、觸覺等非常敏感;會注意到那些細微的、不易察覺的氣味;在一些事情上容易糾結;...........伊萊恩·阿倫博士首先提出了"高度敏感"特質的概念,她通過幾十年的研究,證明了高敏感度和內向或外向的性格一樣,是一種正常的性格特質,無所謂好壞之分。換句話說,高度敏感特質並不是缺點。有這種高度敏感特質的人大有人在,據說世界上有 20%左右的人屬於高度敏感的人。

既然是正常特質,作為父母,就要以平常心來對待,無須去責怪孩子。因此,在了解了那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我就告訴女兒,這不是你自己的錯,既然沒有錯,就不要糾結於這件事,出現問題之後,把真實情況向體育老師說明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盡力爭取老師給一個補考的機會。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也是一個高度敏感的人。由於媽媽在教育孩子上比較心急,恨不得孩子成為同齡人中最耀眼的那顆星,先是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學了一段時間後,媽媽覺得孩子學得不錯,又希望孩子能夠上臺表演表演,但孩子在內心深處是不願意這麼早上臺的,可媽媽並沒有注意到孩子身上的敏感特質,發現孩子不願去,就硬逼著上臺表演。被「趕鴨子上架」的孩子在臺上頓時感到緊張無助,出盡了洋相。這件事徹底擊碎了他的自信,從此有了心理上的陰影,還影響到了後續的學習。

讓人頗感心痛的是,這樣的案例其實每天都在發生著。高度敏感的孩子總是要被大人責問:「為什麼別的孩子都可以,你就不可以?」「為什麼你那麼愛哭愛發脾氣?」「為什麼就你這麼膽小……」大人們總是試圖去」糾正「孩子,卻完全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感受。

02 要想改變孩子,先從接納孩子開始

前面已經提到,高度敏感是一種性格特質,並不是什麼需要修正的毛病。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有高度敏感的特質,要想改變孩子,先要從接納孩子開始,而要做到接納,又必須從根本上去了解他們的性格和與之對應的行為。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做到從心靈深處去接納孩子。

高度敏感的孩子會在一些需要拋頭露臉的事情上很抗拒,比如,不想參加班委競選,不想在班上演講,不想在運動場上去和別人拼搏等等,出現諸如之類的情況,在很多情況下其實是害怕別人對自己去評價、去比較。

如果不了解高度敏感的性格特徵,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會對孩子的種種看似不入流的表現很抓狂,可能會說一些傷孩子自尊心的話,比如說「別人都行,你怎麼就不行?」「別人都能上臺,你怎麼就不敢上臺?」等等。父母的這些言語對高度敏感的孩子更是一種傷害。

1.面對孩子被外界質疑的壓力,父母怎麼做?

對於高度敏感的孩子,除了孩子自身可能要承受外界的壓力之外,作為父母,要面對的外界壓力並不比孩子少。因此,當外界質疑孩子、質疑父母的時候,除了父母自身要以極大的耐心來應對孩子之外,還要堅定地站在孩子一邊,給予孩子支持和理解。

2.孩子上臺演講很緊張,父母怎麼辦?

在眾人面前亮相,對高度敏感的孩子來說,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曾經有一位朋友就和我分享了自己女兒在這方面的感受:

「因為老師覺得我家女兒很優秀,在二年級的時候希望她能上臺參加班委競選。孩子也很認真準備好了發言稿,但在臨上臺前的那一刻,她可能是很害怕大家不把「選票」投給她,最終選擇了放棄。」

在老師的眼裡,她對學生這种放棄班委競選的結果感到有點可惜;但在父母眼裡,更多的是對孩子的選擇給予了理解和尊重。朋友最後也找了一個機會,把孩子的高度敏感特質跟老師做了充分的溝通,獲得老師對孩子的理解。

或許,當別的家長問起孩子為什麼不上臺參加班委競選的時候,我們不妨這樣告訴他們,「他可能對自己的要求有點高,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

3.面對新環境孩子很焦慮,父母如何幫孩子快速融入新環境?

新環境往往意味著陌生、沒朋友等等,高敏感度孩子在面對新環境時,比較容易滋生焦慮情緒,膽怯、無助,融入會比一般孩子慢上很多。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對孩子更多的是給予引導和鼓勵。比如一下子讓孩子和班上所有的新夥伴都認識有點難,但認識一個小夥伴就相對容易多了。因此,我們可鼓勵孩子先從認識一個小夥伴開始,等到熟悉了這個小夥伴之後,孩子往往已經開始在逐步適應新環境,然後我們再「乘勝追擊」,引導孩子去認識更多的小夥伴,通過越來越多小夥伴的帶動,快速融入到新環境中。

4.孩子抗拒比賽怎麼辦?

高敏感度的孩子往往不怎麼喜歡運動,尤其是競爭性較強的運動,因為他們過於追求完美,會自覺不自覺地給自己施加很大壓力,容易情緒失控。在發現孩子有這種情況時,我們可以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需要"觀察力"的運動,比如棒球、打桌球羽毛球等等,而且一對一的形式不會對孩子造成過大壓力,以改善孩子抗拒比賽的心理。

03 如何幫助高度敏感的孩子適應外界環境

雖然高度敏感孩子有種種的不足之處,比如,顯得膽小羞怯、過於敏感、容易受到嘈雜環境的影響、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害羞,恐懼或沮喪等等,因此,在不少人的眼裡,高度敏感的孩子似乎成不了大器,他們也常常被外界所質疑。

但高度敏感的孩子卻有很多一般孩子不具備的優點。比如,他們常常表現出謹慎細緻的性格、很注重細節、有深刻的洞察能力、更富有同情心、善於觀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對自己高要求,等等。此外,高度敏感的孩子心思也要比一般孩子來得更加細膩,比如喜歡幫助同學等等。以上這些都是高度敏感孩子的主要「加分項」。

就如同我的女兒,她在學習上非常主動,她的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異,每天能自主安排好學習和生活有關的事情,這與她敏感特質中對自己的高要求是分不開的。

當然,高度敏感孩子難免會讓人覺得他們有點"玻璃心",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可以不管是非而無原則地遷就他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該管教的時候還是要管教,也就是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理解歸理解,但要有最基本的教育底線。

高度敏感的孩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就是要學會適應外界環境。要想幫助高度敏感的孩子適應外界環境,我們可以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齡發展階段,分別採取相對應的方法:

對處在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的「及時回應」是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來源;對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來說,最好是讓他們選擇合適的玩伴,從小開始學會交往;對處在學齡後階段的孩子來說,不管他有多麼害羞,都要讓他找到至少一個好朋友。

結語

和一般孩子相比,高度敏感孩子自有其與眾不同的天賦,我們更應把關注的目光放在孩子獨有的天賦上,減少對他們的刺激,更溫和、更耐心地去理解和體會他們心中的感受,這或許是孩子內心深處最期待的,他們的人生也將因此變得更加精彩無限!

相關焦點

  • 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偷偷哭?敏感不是錯,妥善引導孩子更優秀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也束手無措,不知道該怎麼教育、怎麼引導,才能讓孩子不這麼敏感脆弱。想要解決孩子敏感的問題,父母就要先認識,什麼是敏感。敏感是感知能力很強,這本身並不是一種壞情緒,而是一種人自我保護的一種「雷達」情緒。
  • 馨香智慧:孩子內向敏感,整日沉迷遊戲逃避現實,父母如何引導?
    馨香智慧:孩子內向敏感,整日沉迷遊戲逃避現實,父母該如何引導?如果一個你的孩子內向敏感,整日沉迷遊戲、逃避現實,不肯對你袒露心聲,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現今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寧願整天對著電腦,沉迷於網路遊戲,也不願意對自己袒露心聲,兩個人,卻像是隔著兩代人。其實這怨不得孩子,因為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事事包辦,凡事不讓孩子自己做主,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導致孩子越來越依賴自己的父母,很難獨當一面。遇到事情第一反應就是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處理,內心也變得脆弱敏感。
  • 孩子喜歡罵人怎麼辦?家長謹慎引導,幫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孩子特別愛說髒話的話,會影響到他的性格。家長謹慎引導,讓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1、家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如何幫助孩子戒掉髒話?首先是源頭抓起,就是保證在這個家裡面,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不隨便說髒話的。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嘴,不隨意說粗口。
  • 3歲孩子學化妝愛臭美,審美敏感期,聰明父母這樣培養孩子審美觀
    心裡卻想:這孩子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臭美了?以前衣服破了不肯換,臉蛋髒了不讓洗。現在呢,衣服要穿漂亮,臉蛋也要化得漂漂亮亮的。3~4歲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隨著孩子的成長和視覺發育的漸漸成熟,孩子的審美觀也在逐漸建立。愛美,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示範,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和建立良好的審美觀。
  • 《高度敏感的力量》:那些具有高度敏感的人,才是真正會生活的人
    這樣,適度的感知對方,不僅能更好的理解自己和對方,也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輕鬆。高度敏感人士的第二種特徵是,喜歡呆在狹小的舒適區域。這裡的舒適區域指的是環境既不能太過安靜,也不能太過嘈雜,最好能讓他們放鬆下來。這樣的地方,經常會是在家中充滿植物的一角,或是景色不錯的公園,但他們會挑在人比較少的時間去。
  • 孩子動不動就罵人?「詛咒敏感期」到了,這3招幫助家長做好引導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喜歡說髒話,動不動就罵人。家長們不要「反應過激」,這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時期,「詛咒敏感期」,家長們要做好準備,引導孩子度過這個時期,改變孩子說髒話的習慣。
  • 5歲孩子動不動就罵人?多半是「詛咒敏感期」到了,家長謹慎引導
    文 | 小微爸爸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到了「詛咒敏感期」就會有一些罵人的不良行為,家長一定要謹慎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變得更加文明。孩子奶奶還和我們說,平時孩子在家也是這樣,動不動就罵人,有時候還會罵長輩,根本管不住。相信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隨口髒話的「壞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孩子語言表達,尤其是在「詛咒敏感期」,父母們的引導一定要謹慎,否則會有負面效果。
  • 孩子到了「詛咒敏感期」愛罵人,父母掌握四個方法,順利解決問題
    一、孩子愛說髒話的原因1. 父母的反應在孩子3、4歲左右,對於語言越來越敏感,當他們接觸到一些髒話、詛咒性語言,發現這些話具有力量,能刺痛別人,因此就會頻繁使用。表達情緒當孩子有憤怒、不滿、焦慮等情緒,就會說髒話,通過一些詛咒性語言,來排洩情緒、抒發心情。因此當孩子說詛咒性語言時,父母不要斥責孩子,而是要用科學的方式來對待,積極引導孩子文明用語。
  • 對別人情緒過於敏感,孩子「共情力」太強,該怎麼辦?
    難道父母的批評會對他造成這麼深遠的影響嗎?誠然,張強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對別人的情緒起伏極其敏感,而他的內心又非常的脆弱。那麼說到底,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哪些具體表現呢?一起來看一下吧!01.對別人情緒極其敏感的孩子,究竟有哪些具體表現呢?對情緒的捕捉能力非常強。其實,像這些內心敏感脆弱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捕捉細節能力非常強。此話怎講?
  • 孩子到了聽覺敏感期,父母如何訓練孩子
    不是安靜的環境孩子才容易入睡嗎?是不是孩子有問題?為什麼小寶寶需要聲音?原來小寶寶們在剛出生的時候,視覺和聽覺就存在,但是功能器官卻都不夠完善,視覺只能夠分別黑與白、明與暗,而聽覺也只能夠分辨出安靜與吵鬧。
  • 《敏感的人》:高度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你可遇不可求的情商資產
    伊萊恩·N·阿倫(Elaine N.Aron)關於親密關係研究和高度敏感者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很多種,目前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的著作有:《天生敏感》、《發掘敏感孩子的力量:獻給敏感的孩子及其父母》、《親密關係:敏感的心靈該如何安放?》等。書的主旨現代社會的發展,崇尚效率與功利,物慾的膨脹擠壓著精神。
  • 孩子6歲前有四個敏感階段,開啟針對式教育,讓娃贏在起跑線上
    「敏感期」這個詞想必各位家長都不陌生,但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當孩子處在敏感期時,開啟針對式教育,讓娃贏在起跑線上。又要如何訓練了?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敏感期到底是什麼敏感期是蒙臺梭利四大理論之一,蒙臺梭利女士發現: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某個時期孩子會產生會讓孩子內心產生一股無法遏制的動力,從而能自發的學習該項能力,並且效果高效。
  • 3歲寶寶總說髒話,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只是進入「詛咒敏感期」
    那麼家長就可以明確一點,在幼兒的詛咒敏感期裡,說髒話行為無法完全避免,但是家長可以做很多引導、糾正、提醒的事情。父母需要在孩子詛咒敏感期裡有所行為,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杜絕,而是利用這個機會,有效引導,畢竟,家長再怎麼兇孩子,他們也會無意間學習到那些髒話。
  • 一個小測試看看孩子是不是敏感娃,從基因告訴你,敏感的娃如何養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孩子放在哪都能快速適應,而有些孩子就需要「悉心呵護」。一個小測試告訴你,孩子是不是敏感體質?英國心理學家做出了這樣一個「高敏感孩子量表」,幫助孩子們自測。一、感受是否強烈不喜歡暴力的畫面;忍受不了噪音;討厭刺激;不希望生活出現變化。
  • 孩子固執敏感愛發脾氣,別手足無措,試試「暗示效應」孩子更優秀
    越看越生氣,閨蜜直接拿出一個雞毛撣子在孩子身上抽打。看到這樣的情況,我跑過去將她拉住,最後才沒有比較慘烈的事情出現。相信大家在生活之中也有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或許大家每天都在反思: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就這麼的固執敏感愛發脾氣呢?正所謂「撞了南牆要回頭」但是有一部分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撞了南牆還不回頭」「跳了黃河還不死心」。
  • 高敏感族特點及自在心法
    你是否常覺得別人無法瞭解為什麼你會有那麼多感覺,在意那麼多細節,那麼的想不開,那麼的自我要求?你是否厭煩於自己有著那麼多的小『毛病』,那麼多善感的『心情』,那麼多難以突破的限制?如果你一面讀這份文稿,一面頻頻點頭,那你可能需要知道一種稱為『高敏感』的心理特質。 * 這個特質不是缺點—約有15%-20%的人口有這樣的遺傳特質, 而事實上在其他的高等動物中,也大約佔這樣的比例.
  • 孩子愛哭怎麼辦?不說「不許哭」,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世上有兩類完全相反的孩子,一類孩子特別活潑好動,也比較粗神經。另一類孩子,是比較敏感的,遇到一些事情就愛哭,容易多想。當你們的孩子是第二種,比較敏感愛哭的孩子時,當他們哭的時候,會怎麼對待他們呢?有些家長往往缺乏耐心,不勝其煩,會呵斥他們「不許哭」,威脅他們再哭就「收拾你」。
  • 想要孩子「雙商高」,出生頭三年是關鍵,這3點父母要做到位
    所謂「雙商」,包括情商和智商,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贏在未來。而「雙商」的高低,與孩子出生頭三年的教育培養,關係密不可分!父母的教育到位,更容易養出「雙商高」的孩子。
  • 教育孩子要「三不慣,兩不管」,父母可以更省心,孩子也能成大器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的關鍵時期,在這些關鍵期父母用正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向,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教育,定能幫助孩子成大器。在談到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中說:「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 孩子罵人說髒話,可能是「詛咒敏感期」在作祟,家長試試這麼做
    不利於孩子的人格培養喜歡說髒話,其實是孩子的人格缺陷。孩子喜歡罵人會使得孩子無法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有性格上的缺陷,不會有太多其他小朋友會願意和他玩,因為人和人之間都是互相吸引的,常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