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中國回歸?湊熱鬧還是蹭估值?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財華網

2020年成了中概股回歸之年。

既有港交所(00388-HK)修橋補路,多次改規則讓道中概股二次上市,又有科創板和創業板拋磚引玉,革故鼎新列隊歡迎,如何不心動。

京東(09618-HK)和網易(09999-HK)等在亞洲時區未上市已吸引大筆資金流入,上市首日更勇創佳績。所以當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經營內地肯德基、必勝客和小肥羊等的百勝中國(YUMC-US)可能尋求回港第二上市以籌20億美元時,大家也多了幾分期待。

這不,受此消息帶動,百勝中國隔日美股股價大漲逾7%,創上市以來股價新高。當然,百勝中國對有關消息不予置評。但無妨,套用李小加的話:「遠走的人,總有一天回家。」何不藉此機會湊湊熱鬧,看看百勝中國到底有何亮點。

百勝中國:用本土化徵服中國市場

第一家中國麥當勞餐廳在深圳東門開業時,內地的肯德基已經三歲,而必勝客的第一家內地餐廳也在北京開業。

2016年11月1日,百勝集團(YUM-US)將中國業務百勝中國分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接管母公司收購的小肥羊,同時陸續推出內地餐廳,如東方既白和COFFii & JOY,百勝中國在內地經營得如火如荼。

截至2020年3月31日,百勝中國的內地肯德基餐廳總數達到了6661家,必勝客餐廳總數達到了2271家,小肥羊、東方既白、塔可貝爾和COFFii & JOY的餐廳總數達到了363家,總體而言,百勝中國的餐廳總數達到了9295家,較2019年末的9200家增加了95家。

豆花、油條、粽子、粥、珍珠奶茶……地道的中式美食,都可以在肯德基嘗得到,對比於麥當勞本土化的慢半拍,肯德基走前的可不是一兩步,憑著本土化的覺悟和思維,肯德基邁出了跨文化飛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肯德基在內地的餐廳總數為6534家,而麥當勞的中國大陸門店數為3383家。肯德基2019年收入為60.4億美元,相當於468.11億港元,而麥當勞中國2019年前11個月實現營收243.9億港元。從這些數據可見,肯德基中國的規模和營收均力壓麥當勞中國。

百勝中國的主營收入及利潤來源

肯德基為百勝中國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佔了總收入的68.82%,也為主要的利潤來源,2019年經營溢利達到了9.49億美元,抵消了其他分部(如本土餐廳小肥羊、東方既白等)的經營虧損,經營利潤率達到了17.85%,遠高於必勝客的11.1%。

相較而言,必勝客為第二大收入和盈利來源,2019年的收入佔比為23.4%,經營溢利為1.14億美元,從規模可見,必勝客無論收入還是盈利能力都不及肯德基。

該公司在年報中亦透露,肯德基的平均稅前現金回報期(即稅前盈利達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時間)約為兩年,而必勝客新店約為三至四年,這是該公司主力發展肯德基業務的推手。

擴張的潛力與展望

目前百勝中國的餐廳總數接近萬家,但是它的理想卻很遠大。該公司在年報中提到,有潛力擴張到兩萬家店以上。而在2019年末,該公司只有大約10%為特許經營店,其表示內地的特許經營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會繼續拓展此項業務。

2019年,百勝中國與中石化和中石油合作,在中石化和中石油遍布全國的加油站就特許經營餐廳的發展進行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在中國經營超過5萬家加油站。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石化和中石油經營5家特許經營餐廳。換言之,通過與這些石油零售業巨頭的合作,百勝中國挑戰上萬家店的目標並非遙不可及。

2019年8月,百勝中國籤訂了最終協議以收購中式休閒餐飲連鎖店黃記煌的控制性權益,預計此交易於2020年上半年完成。總部設在北京的黃記煌成立於2004年,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全國及全球經營逾640家餐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土化經營方面,百勝中國並非無前車之鑑,小肥羊的水土不服就是一例。除了肯德基和必勝客等獲母公司授權經營的餐廳之外,百勝中國的其他餐廳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19年,反映小肥羊、COFFii & JOY、東方既白、塔可貝爾、到家美食會以及電商業務業績的其他分部,錄得經營虧損1400萬美元。

由此可見,百勝中國有業務擴張的魄力和能力,但在整合方面可能仍需要加把勁。考慮到黃記煌目前已經有點後勁不足,整合未必順遂。不過,特許經營方式的推廣倒是可行之途,也許能幫助它實現增長目標。相比於收購,特許經營方式的投資在資金使用方面或更為審慎可取。

從其過往的現金流狀況來看,百勝中國的經營現金流一直保持正數,而且能夠滿足融資和投資活動的需求。當然,今年由於疫情,經營現金淨流入顯著下降,但仍保持正數,而且從其目前的狀況來看,主打品牌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恢復情況尚可。

截至2020年3月31日,百勝中國的流動比率為1.38倍,沒有附息債務,槓桿比率只有2.15倍,可以說非常穩健。如果它採取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擴張,短期來看應該不會對其財務狀況構成壓力。

既然如此,它第二上市又為了什麼?

湊熱鬧?

中概股大潮掀起,大家都知道與美股方面的不確定性有關。這個理由也說的過去。

蹭估值?

百勝中國之所以歸類為中概股,是因為它的主要經營地區在國內,中國內地是其最重要的收入及盈利來源地。

美國餐飲企業的獨特之處是,它更像房東,而不是餐飲服務供應商。

以麥當勞(MCD-US)為例,其大部分餐廳為特許經營,主要採用兩種特許經營模式:1)常規的特許經營模式,收入分為租金和特許經營收入,麥當勞向獲授權經營餐廳的承包商出租自有物業或籤訂長租約的物業,並向其收取租金,同時按特定的銷售額比重收取特許經營收入和初始費用,麥當勞會酌情與獲授權人按比例出資擴張業務;2)發展型特許經營模式,由獲授權人自行租賃場地並支付所有費用,麥當勞不支付一分錢,但是會收取初始費用並按照一定的銷售額比例收取特許經營收入,而這個比例根據具體市場的發展情況釐定。

也就是說,不論這些餐廳是否盈利,只要有生意,麥當勞都能躺賺,而無需承擔經營開支。

麥當勞的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已出售予當地經營商,美國的麥當勞無需承擔當地的經營風險,而是由這些當地運營商按照發展型特許經營模式經營,同時美國麥當勞保留20%的權益,也就是說麥當勞在躺賺的同時,還能額外收取20%的應佔利潤。

2019年,美國麥當勞的純利率達到28.59%,而從中信股份(00267-HK)早前出售金拱門(前稱為麥當勞中國)在北交所刊登的財務數據來看,麥當勞中國業務的2019年前11個月純利率只有3.51%。

肯德基也類似。肯德基的母公司、1997年從百事可樂分拆而來的百勝集團(YUM-US),與其中國公司百勝中國完全不同。

百勝中國的收入主要來自餐飲銷售,2019年這一收入的比重佔到了90.3%。

百勝中國與母公司籤訂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和澳門除外)餐廳服務經營及其相關標識和智慧財產權的50年許可協議(到期後可自動續期),需向母公司百勝集團支付公司及特許經營餐廳淨系統銷售額3%的特許經營費。但百勝中國持有的東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 & JOY的智慧財產權,無需支付特許經營費。

也就是說,百勝中國的肯德基、必勝客和(特定地區的)塔可貝爾餐廳不論盈利與否,只要產生銷售額,就需要向母公司支付3%的特許經營費,而母公司無需承擔這些餐廳的經營開支。

2019年,百勝集團的總收入當中,特許及產權收入佔比為47.53%,廣告及其他服務相關特許經營收入的佔比為24.85%,其餘為直營餐廳的銷售收入,只有27.62%。正是因為直營餐廳的收入佔比較小,它不需要像百勝中國那樣承擔高比例的租金開支、店員薪酬和店鋪其他開支,所以百勝集團的純利率達到了23.12%,遠高於百勝中國的8.12%。

雖然百勝中國的盈利能力比母公司和麥當勞美國都差得遠,但估值卻頗為接近。從以下的股價走勢圖可見,麥當勞美國與百勝集團的走勢相似,在三月末到四月初跟隨美股整體氣氛經歷了一波跌勢後隨大市上揚。

然而,百勝中國卻顯示出超凡脫俗的韌性,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2月經歷小挫之後一直保持強勢,最近更因為回港第二上市的傳聞而創下紀錄新高。

在股價的神助攻之下,百勝中國的估值也超越了盈利能力較其優勝的母公司和麥當勞美國。但是,高處未算高。在中國抗疫的努力下,復工情況讓人欣慰,所以資本市場也對具有中國特色的餐飲股看高一線。

見下圖,對比於同在美股上市的母公司和麥當勞美國,百勝中國的估值固然被看高一線,但是相較港股上市的其他網紅餐飲企業,百勝中國的美股估值顯得過分謙虛。

總結

中概股,真香!

不論湊熱鬧還是蹭估值,當前的市場環境似乎都在推著百勝中國回港上市。若真能成行,應該能夠掀起又一場的資本狂歡。

相關焦點

  • 百勝中國回歸港股?或許這是另一個好故事
    近日有消息稱,百勝中國已經以保密形式,向港交所遞交了籌資規模或約20億美元的香港上市申請。若消息為真,這將是繼京東、網易之後,又一家選擇在港股第二上市的巨頭。百勝中國是中國餐飲界的龍頭老大,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分析報告》可知,百勝中國排名第一。百勝中國是從百勝集團拆分出來的,於2016年11月在紐交所獨立上市。
  • 坐擁肯德基必勝客,百勝中國二次IPO有譜嗎?-虎嗅網
    與農夫山泉的火爆募資相比,百勝中國在品牌知名度上雖然更勝一籌,其募資情形卻門可羅雀。IPO首日,百勝中國的融資認購數僅超6倍,與其聲名相去甚遠。坐擁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等八大連鎖品牌,百勝中國是中國地區最大的餐飲集團。7月30日,海南博鰲的肯德基餐廳開業,這使得百勝中國得以宣布:旗下餐廳總數突破一萬家。
  • 一文讀懂百勝中國二次上市:餐飲巨無霸市值超1600億,不會從美股退市
    作為2020年下半年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歸香港市場第一股,百勝中國二次上市的承銷商陣容堪稱豪華:高盛為獨家保薦人,花旗、招銀國際與瑞信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農銀國際、AMTD、中銀國際、中金公司、中信裡昂證券、滙豐銀行以及工銀國際擔任聯席帳簿管理人。
  • 多角度解讀百勝中國(09987):西快王者歸來
    餐飲行業一般採取P/E估值法,如無同店下滑,一般情況下美股快餐餐企平均估值不低於25X,因百勝中國16年至19年公司門店總數同比增速呈穩定增長趨勢,歷年同店銷售基本穩定正增長,尤其主力品牌KFC過往同店銷售額強勁,帶動公司餐廳層面利潤率和淨利率較穩定,享受一定估值溢價。我們看好公司的進一步加密擴張。首次覆蓋給予公司2022年503.8港元(當前匯率)目標價,對應 30倍 PE,給予「推薦」評級。
  • 坐擁肯德基必勝客多個品牌,餐飲巨頭百勝中國或將赴港上市?
    Brands、百勝中國)都將在美國上市,其中百勝中國在探討分拆後也在香港或其他亞洲地區上市。」2018年7月,由高瓴資本、霸菱亞洲、中投公司、KKR組成的中資財團,曾出價170億美元(每股46美元)提出收購百勝中國,有意將百勝中國私有化,推動其赴香港上市。但百勝中國拒絕了這一收購要約,私有化沒有成功。
  • 港股「全家桶」添新兵 百勝中國(YUMC.US)擬赴港
    據報導,彼時的收購要約對百勝中國的估值已超過170億美元,或約每股46美元。對此,百勝中國也首先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言,並最終在當月拒絕了該項收購要約。經歷了兩次與港股市場的擦肩而過,百勝中國再次傳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而這一次於過去相比,似乎更加具備天時地利。
  • 百勝中國: 電子化外賣和必勝客改革推動增長
    首次覆蓋百勝中國,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預測19-22財年百勝中國是2019年中國最大的餐飲集團(市場份額約1.4%)。
  • 餐飲業重挫全球危機四伏:百勝中國赴港上市還要再等多久?
    編者按:今年以來,百勝中國多次被傳出要於今年內完成在香港二次上市,各種消息挑動著資本市場敏感的神經末梢。而隨著中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百勝中國的業務將陸續恢復。但在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在外海持續蔓延,全球資本市場正遭遇恐慌性拋售,全球餐飲業也料將受到重創,如果百勝中國赴港上市,必然使其估值大打折扣。
  • 百勝中國,三十而已
    圖片來源@unsplash文丨鳴蟬財經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區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中國,將於9月在香港交易所二次上市,此次最多募集資金20億美元(約155億港元)。在2020年,中概股紛紛嘗試回國上市的浪潮中,科技股居多,作為首例餐飲股類,且國內最大餐飲集團,百勝中國的二次上市備受關注。
  • 美女總裁臨危受命 百勝中國「新菜單」:屈翠容+肯德基+必勝客
    文/財經雜壇(微信公眾號caijingzt)中國最大外資連鎖快餐企業百勝中國準備將肯德基模式照葫蘆畫瓢用在必勝客上。近日,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百勝中國)宣布首席運營屈翠容升任執行長。她將於2018年3月1日,徹底接替百勝中國現任CEO潘偉奇(Micky Pant)。未來,潘偉奇則將出任百勝中國副董事和高級顧問,幫助屈翠容完成交接工作。
  • 肯德基要回中國上市?肯德基、必勝客到底還是不是洋快餐了?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瑞幸咖啡一杯咖啡所引發的市場波動不斷發酵,幾乎各大中概股都不同程度地啟動了回國上市的步伐,不過相比於阿里巴巴、網易、京東這些大名鼎鼎的中概股回歸公司之外,有一家公司的回歸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就是著名的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
  • 百勝中國,已沒多少試錯機會了
    中概股回歸,仍在加速度。 繼阿里、網易、京東後,9月10日,百勝中國(09987.HK)在港掛牌上市。距離其從Yum! Brands分拆、紐交所獨立上市僅四年時間。 再次上市,顯性需求當然是融資。
  • 多角度解讀百勝中國( 09987.HK ):西快王者歸來 給予「推薦」評級...
    機構:華創證券評級:推薦目標價:503.80港元百勝中國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地區的西快品牌,當前是國內第一大以自營為主的連鎖餐飲,門店數量和營收水平領先於其他西快品牌2016 年,公司從百勝集團分拆上市,中國大陸地區門店獲得更大自主經營權,公司主要品牌同店銷售開始回正。2020 年 9 月,百勝中國在港股二次上市,募資淨額約 172.67 億港元,據招股書披露,9 成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餐廳門店,投資供應鏈和數位化,食品創新及價值定位提升。
  • 西快王者百勝中國
    一、西快王者百勝集團於1987年在北京開設第一家肯德基,同時也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西式快餐連鎖餐廳。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司陸續開設必勝客、東方既白、塔克貝爾等,同時收購小肥羊、黃記煌。2016年,百勝中國從YUM!Brands分拆出來,獨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入選彭博性別平等指數,並榮獲中國傑出僱主認證。2020年,百勝中國位列《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第361位。
  • 世紀浪人:巨頭震撼來襲,百勝中國即將登陸港股,餐飲業寒冬過去了嗎?
    2020年,百勝中國用行動演繹了什麼叫餐飲界的「冰火兩重天」。 一、百勝中國概況 1.百勝中國簡史 百勝中國全稱為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Yum China)是中國領先的餐飲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創新的餐飲先鋒。
  • 百勝智能:嚴重依賴大客戶增收 高新有「瑕疵」
    也就是說,百勝智能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同樣不及同行業公司的50%。  2016年,百勝智能獲得了江西省科學技術廳等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根據稅法相關規定,2016-2018年度,百勝智能可以按照15%稅率計徵企業所得稅;2019年,百勝智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覆審,2019-2022年度,公司可以繼續按15%稅率計徵企業所得稅。
  • 攜「肯德基」赴港IPO,百勝中國會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嗎?
    說到百勝中國,或許許多人會覺得有點陌生,但提到肯德基、必勝客,想必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而百勝中國便是它們背後的大東家。近日,這家擁有肯德基、必勝客、Taco Bell等連鎖品牌在中國經營權的百勝中國也開始眼紅港股市場了。
  • 百勝中國回國上市:肯德基與必勝客誰更賺錢?
    9月10日,百勝中國第二次在香港上市,並獲得「發行價格之王」的稱號。 百勝中國的發行價為每股412港元。 根據Wind和Oriental Fortune的數據,截至2020年9月9日,香港上市公司的IPO價格低於百勝中國的價格。
  • 百勝中國登陸港股,7位高管年薪過千萬,董事長曾陷低價賣股風波
    作者|豹變 趙相鋒編輯|巴一9月10日,餐飲巨頭百勝中國(9987.HK)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交易。當日,百盛中國低開0.49%,至中午發稿時,股價大跌4.76%,至392.4港元/股。豹變了解到,百勝中國此次發行41,910,700股,香港發售數量691.5萬股,獲52.32倍認購,一手中籤率25%,發行價則達到412港元。此次赴港交所上市前,百勝中國已於201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股份3.77億股,佔全球發行量90%。
  • 東方既白變身包子鋪,百勝中國「下注」中餐市場
    對此,百勝中國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回應了該消息,稱東方既白作為百勝中國旗下的中餐品牌,正在探索中。實際上,百勝中國一直在發力中餐市場,包括此前收購黃記煌,前不久推出的螺螄粉等預包裝新品。無論是從門店轉型還是加碼零售業務,不難看出百勝中國想要在中餐市場立足的野心,而東方既白這個百勝中國手中的中式快餐品牌,或將成為百勝中國發力布局中餐市場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