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壽命只有60年!養護關節,康復治療師強推這個運動

2021-01-15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

基因決定它一般的健康壽命是60年

如果有人活了80年

但關節用了60年就先「死」了

那後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

因此,關節要格外注重保養

只要後天保養得當

關節的健康壽命能延長至少10年

甚至更長

有1億以上患者

它是中老年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

目前全世界有3.55億人患有各種關節疾病,而骨關節炎是全球60歲以上人群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我國的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人以上,而且人數在不斷增加。

骨關節炎好發部位為膝、髖、脊柱及遠指間關節,常見於老年女性,男女發病比例約為1:2。

如何判斷是否得了骨關節炎?

1. 紅:急性感染關節炎會出現關節紅腫。

2. 腫:這是關節炎常見症狀。

3. 熱:正常情況下關節摸起來應該是涼的,比其他部位的體溫低;如果關節是熱的,甚至發燙,那就證明關節產生炎症,需要治療了。

4. 痛:這是關節炎的最主要表現,關節炎的疼痛部位應該很明確,某個關節疼,其他部位不疼。

5. 功能障礙: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症,引起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慢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

保護骨關節,首先得知道哪些行為會傷關節——

這5種行為最傷關節!

1.爬樓梯

據【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 孟林醫生】介紹,上樓梯時,膝蓋承受的體重是人體的4.8倍,下樓梯是承受的是體重的6~7倍,非常容易對髕骨關節造成壓力。爬山亦類似。

他指出,不要長期爬山和上下樓梯減肥,這樣容易導致半月板損傷造成疼痛。如果疼痛加重,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

2.下蹲

陸地上所有劇烈的跑、跳運動都會加重對膝蓋骨的磨損,尤其是蹲下去再站起來,對關節的磨損最大。特別是對於髕骨已經損傷的人群,就應該減少下蹲了。

3.跪著擦地

跪著擦地板,髕骨的壓力會壓在股骨上,等於兩塊骨頭間的軟骨直接壓到地面上,時間一長,有的膝蓋就無法伸直,起不了身了。

4.水泥地上跳舞、跳繩

我們卻經常看到老年人在水泥地上跳舞、年輕人在水泥地上跳繩、跑步,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關節軟骨大概有1到2毫米,作用就是緩衝壓力,保護骨骼不破裂。在水泥地上一蹦下來,反作用力一彈回來,對關節和骨骼的損傷很大。

5.長時間伏案

長時間伏案也是一個壞習慣,肌肉僵硬後,對骨骼的保護力度就會下降。

年輕時,肌肉很快就能恢復,但步入老年,肌肉在拉伸後就很難回去了。所以平時要進行肌肉鍛鍊,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養護關節多做這個運動

康復治療師強烈推薦

康復治療師孟林醫生為大家推薦了關節最愛的運動:遊泳。

他指出,遊泳是對全身關節都很友好的運動,尤其是對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

因為遊泳時,人體與地面能夠基本平行,漂浮狀態下人體各關節都很放鬆且無負重。另外,遊泳對提高心肺功能也很有好處。

同時,他也指出,爬樓梯這個日常行動是最傷膝蓋的運動。他提醒:如確實需要,這個護膝姿勢要記住:

上樓梯時,要注意前腳膝蓋不要超過腳趾頭,這樣可以降低對髕骨的壓力;下樓梯時,前腳腳尖著地,後腳儘量控制保持身體直立,膝蓋微彎曲,降低對髕骨的壓力;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側身45度,會更加輕鬆。

提醒:老年人上樓梯時,頻率不要太快,更不要一次邁兩三個臺階,最好上樓梯時手扶著欄杆,等雙腳踩在同一臺階後再邁下一步~

另外,做好這幾點,也能幫助有效養護關節哦~

控好體重

對那些比較胖的人來說,運動對於關節的衝擊會更大,加上體重負擔,膝關節更加難以承受,更易受傷。因此,控制體重格外重要!

適量補鈣

「補鈣防治骨質疏鬆」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建議平時可以多攝入含鈣量高的食品如牛奶及豆製品、綠葉菜等。

平時也可以多一些戶外活動,增加陽光照射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

注意給關節保暖

關節受涼也會容易引發各種骨關節不適,因此保暖很重要。長時間處於低溫的環境中,最好穿著長褲、絲襪等以保護膝關節、腳底心或是膝部覆蓋毛巾予以保護。

養成良好習慣,避免關節損傷

關節損傷會引起進一步的軟骨損傷,進而導致疼痛加重、關節的靈活性降低,所以應該避免那些有可能損傷關節的重複動作或者強度太大的動作。

● 女孩子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最好穿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輕關節的磨損。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在辦公室感到足部很疲勞時可以換一雙平底鞋。

● 老年人不宜提重物,不宜爬高、搬重物,以免造成關節損傷。

科學和適度運動

首先,千萬不要過量運動;其次,運動方式要正確,減少重力對關節的影響,少做負重運動,比如爬山、爬樓梯等。

要避免長時間跑跳(如長跑、過長時間的廣場舞)、深蹲(如太極拳的下蹲、重心下移動作)。

內容整合自未央健康、人衛健康、健康時報、生命時報等,特此感謝

參考資料: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2020年11月24日《今日醫聲丨爬樓梯最傷膝?這個護膝姿勢要記住!》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2020年12月24日《今日醫聲丨對膝蓋最好的運動是它,康復治療師強烈推薦~》

編輯:反反 圖片來源:123rf/Soogif

相關焦點

  • 關節壽命只有60年,一旦用盡人就垮了!養護關節,康復治療師強推這個...
    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 基因決定它一般的健康壽命是60年 如果有人活了80年 但關節用了60年就先「死」了 那後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
  • 關節的壽命只有 60 年,關節的這 5 點知識,你需要了解一下
    目前全世界有3.55億人患有各種關節疾病,我國的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人以上,而且人數在不斷增加。其實,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一旦關節「氣數已盡」,就會引發各種關節病!關節一般的健康壽命是60年。如果有人活了80年,但關節用了60年就先「死」了,那後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不過只要後天保養得當,原本只能「活」60年的關節,健康壽命能延長至少10年,甚至更長;但如果不注意保養,沒準用個40年就歇菜了,連平地走走都會痛。
  • 關節壽命只有60年!教你妙招,學會保養膝關節,延長關節壽命
    關節是骨頭與骨頭的交匯處,關節可以說是一座橋梁,把骨頭連接起來了,人體才能進行活動。在眾多關節中,膝關節是全身最大的關節,承受的重量非常重。關節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類問題,特別是中老年人、喜歡運動、從事於體力勞動的人,膝關節更容易出現問題。
  • 關節是怎麼老化的?養護關節,延長使用壽命,需做好哪些事?
    我國現在患有骨關節炎的人群非常多,不要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患上,不少的年輕人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女性要當心一些,相比男性,患上的機率會更大一些。關節每天承受的壓力的非常大,尤其是膝關節,整天都是在高壓下,所以此處也容易出問題,容易有磨損,出現疼痛的情況,上了年紀後,就經常出現肢體僵硬的情況。
  • 關節壽命有限,養護得靠氨糖軟骨素鈣片!怎樣吃才管用?
    一般而言,關節的健康壽命是60年。但如果我們不懂得保護自己的關節,一旦關節軟骨變薄、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剝脫,最終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那麼我們的關節未必能夠用上60年。因此,我們平時應該好好養護關節,比如適當吃點氨糖軟骨素鈣片,儘可能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
  • 關節「咔咔」響、變天疼疼疼……你的關節還好嗎?
    事實上,關節的退行性改變自20歲後便開始了。起初大多無明顯的症狀,往往不易被發現,隨著年齡增長,關節退變逐漸加重,至35歲以後,數十年關節運動不斷產生的壓力使關節軟骨表面破壞和磨損。研究顯示呀,僅僅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就有約90%的人於X 線檢查中可觀察到軟骨退變的跡象。
  • 關節鬆動術讓受損關節運動起來
    醫生正在做關節鬆動康復治療    □記者李曉波實習生王嘯晨通訊員肖利珍文記者張琮攝影    閱讀提示|據了解,關節鬆動技術是治療關節障礙、活動受限或僵硬該方法通過醫生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使活動受限的關節運動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從而改善關節運動障礙。近日,記者來到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康復科,為您詳解關節鬆動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    骨折後,關節鬆動術助恢復    6月19日,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康復科病區,不少患者正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22歲的馮俊峰(化名)也在接受關節鬆動康復治療。
  • 關節養護,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每個器官、部位都有自己的健康使用壽命。鄭州大學洛陽附屬中心醫院王超講師就曾說過,膝關節的健康壽命是60年。可是為什麼常常有人三四十歲,甚至二十來歲就膝蓋疼呢?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沒有進行膝關節的養護工作。不進行保養,膝關節就會提前出現問題,可見關節保養勢在必行。
  • 人體關節也有使用壽命?關節軟骨一旦磨損就無法恢復!不可再生!
    其實,關節是有使用壽命的。關節的壽命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一般的健康壽命是60年。如果平時不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久了關節處的軟骨就會變薄、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剝脫,最終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會嚴重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以膝關節為例,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少數只能往一個方向運動的關節。也是我們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左右。
  • 2018年上海關節鬆動術論壇暨《關節鬆動術》新書發布會
    治療師將肩置於手上方,這樣就可以將軀幹的壓力通過胳膊傳遞到拇指。作用:雙手可以用來操作這個技術,雙手的位置和棘突後前向的鬆動技術是一樣的。然而,使用雙手的缺點是壓力位置比較難定位,局部的不正常運動也比較難察覺。當感覺到節段間的肌肉痙攣時,這個技術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在肌肉痙攣或疼痛的一側操作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反應調整操作的角度和級別。
  • 這樣使用,關節壽命減少30年
    隨著最早的一批90後邁入30歲的門檻,網絡上各種關於健康和年齡的段子層出不窮,「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枸杞難擋歲月催,還得往裡加當歸」、「月亮睡,我不睡,我是禿頭小寶貝」、「96年老阿姨膝關節的功能是屈伸,以及在屈膝位小幅度的內外旋,並不適合做繞環運動。繞環運動會造成軟骨的磨損和關節韌帶的拉傷,短時間小幅度下可能沒有感覺,但長此以往,反覆做這種不合理的動作,膝關節就會出現骨質增生和關節炎。
  • 不讓膝蓋提早「報廢」,關節養護做起來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 「健身房炫腹打卡、朋友圈曬步數……」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健身運動也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另一方面,過度的運動卻會給膝關節帶來傷害。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薛慶雲指出,骨關節炎屬於老化疾病,關節炎症發生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升高。
  • 百年扁氏艾草關節貼 開啟養護關節艾時代
    2020年6月10日,百年扁氏在全國新品發布會上宣布:正式推出專門為肩周關節不適而設計研發的"百年扁氏艾草肩周貼"。這是繼百年扁氏艾草膝蓋貼、百年扁氏艾草頸椎貼,百年扁氏艾草腰椎貼,百年扁氏艾草溫灸貼之後,又一款艾草科黑技產品。
  • 關節一動就咔咔響!關節響動的快速鑑別與康復(日常訓練與損傷)
    關節一動就咔咔響!關節彈響的快速鑑別與康復(日常訓練與運動損傷)關節彈響指肢體關節運動時發出的響聲,日常活動中經常會發生。其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生理性即正常現象,不會對機體產生影響甚至還有好處;病理性即因身體異常而產生的響動。
  • 「跑步膝」保養秘籍:讓關節年輕起來,其實挺簡單!
    可惜, 關節疼往往是興趣的殺手, 多少人長跑半生, 突然一天驚覺關節有傷!長期的運動給我們帶來健康的同時, 也給關節帶來不同程度的過載直到傷害。跑步的負重主要在膝蓋和臀部的關節。2017年6月期《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根據實驗得出, 慢跑有益關節健康。
  • 運動別忘養護關節
    由於久坐、缺乏運動、運動損傷等原因,很多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膝蓋已經出現冷颼颼、隱隱作痛的症狀。年輕人得骨關節炎增多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不當運動和損傷後沒有及時處理;二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如酗酒、長期亂用含激素的藥;三是肥胖、長期伏案工作等也會導致骨關節炎。
  • 骨科康復——膝關節:超級關節?
    作為屈戌關節,它主要作屈伸運動,可以彎曲和拉伸,在半屈位時,小腿還可作旋轉運動。所以膝蓋是一個角形屈伸關節。 而專業運動員由於經常超負荷運動,這種症狀一般都會提早顯現出來。
  • 學點解剖學——胸鎖關節運動與實戰康復思路
    當你了解固有結構的面貌的時候,它能夠行使什麼樣的功能,進行什麼樣的運動,承受什麼樣的動作,相信你可以嫻熟的掌握而這個時候,才是真正高效訓練的開始,你不必找尋高昂的私教、神秘的健身導師,你只需要跟隨這個系列學習基礎,你就能成為一個專業的人
  • 膝蓋只能用60年?其實坐著晃悠雙腿也能保養膝關節
    有種說法,年紀越大,膝蓋越疼,而膝蓋只有60年的使用壽命。不過在醫生看來,前半句暫且不談,後半句就肯定不對的。「膝蓋沒有具體使用壽命一說,但要是不好好保養,年紀大了肯定要吃苦。」此外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受疫情影響,近來大部分市民居家抗「疫」,運動沒跟上,現在一活動就受了傷。前幾日,60多歲的老蔡找到季衛鋒說自己膝蓋不適:「我就昨天出門掃個墓,想著很久沒出門就周邊爬了個山,晚上回來膝蓋就有點疼,今天都快站不住了。」之後檢查顯示,老蔡這是典型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面對這個結果,他大為驚訝:「不可能,我以前都好好的,怎麼說關節炎就關節炎了?」
  • 運動治療指南(二)-被動關節活動範圍訓練
    關注「康復治療師之家」,給你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