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雲想衣裳花想容中國傳統服飾-漢服

2020-12-16 更衣wear

原文圖片來源:https://wear.zuolinju.com/hanfu/

漢服的起源漢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貫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書史體系《禮記》、《後漢書·輿服下》、《晉書·輿服》、《宋書·禮五》、《南齊書·輿服》、《魏書·禮志四之四第十三》、《隋書·禮儀七》、《舊唐書·輿服》、《新唐書·車服》、《宋史·輿服》、《明史·輿服》,通過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飾體現出來。漢服文化從三皇五帝延續至今(清代被迫中斷),通過連綿不斷的繼承完善著自己,漢服文化是一個非常成熟並自成體系的千年文化。在當代,漢服文化正在通過漢服運動這一民間文化運動形式逐漸復興。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天人合一」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它的理念和人生理想追求體現在漢服的設計中,表徵了漢服的深層意蘊和外在形式的審美。漢服中的許多細節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漢服中的寬大袖口,表徵了天道圓融;漢服中的深衣體現出公平正直和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正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賦予了漢服特有的意蘊。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五行」和「五色」的色彩內涵。

色彩對服飾的審美效果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漢服的色彩不僅能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而且還能集中反映其文化內涵,具有較強的象徵性。漢服自出現以來,其在色彩使用上便有著明確的規定,反映古代人對自然色彩親近的理念,漢服「五色」與中國的陰陽五行有著重要的關聯,人們使人的自然行為與世間萬物運行規律保持協調,體現漢服的審美意蘊。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更衣-漢服

漢服將內容和形式進行統一,將事物組構的意蘊和內容有機結合。在漢服的服飾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體現人與人的交際禮儀;第二,體現人們的身份地位和品行;第三,追求美學上的審美意蘊。漢服在藝術形式上將各個要素進行有機整合,體現出「中和之美」。

漢服包含的文化內涵,體現特有的審美意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漢服也是我國民族的象徵,對我國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多元文化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傳承傳統文化,對作為漢文化的一種的漢服加以深刻研究,展現我國華夏的璀璨文明。

原文圖片來源:https://wear.zuolinju.com/hanfu/

相關焦點

  • 大袖漢服著我身 雲想衣裳花想容
    就在日前的七夕,不少大小規模的漢服群體復原著傳統文化活動。那些把漢服當日常裝的人們,他們對漢服的愛來自哪裡?穿上漢服的體驗如何?從「奇裝異服」到「行走的活化石」,她們在推廣漢服的路上又有哪些難忘的遭遇或成果?而穿一件漢服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講究?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分享的好句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為什麼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楊玉環?裳字怎麼讀?
    大家都知道李白寫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是用來形容楊玉環的美貌,也有很多人是從《妖貓傳》這部電影中熟悉了李白的這首詩和楊玉環的美貌,這首詩裡面有很多的多音字需要大家去正確的讀出來,比如「裳、檻」等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會讀錯。那麼下面秦學教育的小編就來說說為什麼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形容楊玉環?裳字怎麼讀?
  • 張大千:雲想衣裳花想容,五月是牡丹最佳觀賞期!
    牡丹有「國色天香」的美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唐玄宗和楊貴妃也曾一同春日賞牡丹,李白還為此寫下了著名的《清平調·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時間大概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或三年(743或744年)春。當時,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遂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
  • 你真的理解李白讚美楊貴妃的「雲想衣裳花想容」這句詩嗎?
    (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 如何用鏡頭表現「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華貴雍容?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給楊貴妃的《清平調》。全詩總共四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電影《妖貓傳》裡也生動地還原了李白當時寫詞謳歌貴妃美貌的情景。
  •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2020-08-19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唐朝國力強盛,人們衣衫華美,有這四個原因
    眾所周知,唐朝開國者李淵、李世民父子身上都帶有鮮卑族血統,鮮卑族又可追朔到戰囯北魏時期,這一少數民族向來喜歡穿鮮豔的服飾,在當時這種服飾是一種很時尚的服飾,五代十國時朝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大大地增強了趙國的國力,而唐朝的服飾就是經過胡服的改進而來,穿在身上不僅好看,運動時也比較方便。
  • 中國傳統服飾的多彩文化-漢服
    聖者曾說,「一朝文化,一朝服飾」,中國古代服飾一直都隨著朝代的更換而不停改變,這體現不同時代的人們的智慧,我們不能以一概全,應當全面地了解每個朝代的服裝,這樣也有利於我們對於歷史的全面認知。不忘初心,追求本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傳統服飾中的漢服,它所呈現的更是不同朝代的多彩文化風貌。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詞》
    《清平調詞》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卷一《獨坐敬亭山》已介紹。由於李白受到唐玄宗同母妹妹玉真公主等人的推薦,於天寶初年(742)被玄宗召見,舊題唐人李濬撰的《松窗雜錄》記載了李白寫此詩的情況:開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沉香亭前。
  • 雲想衣裳花想容!邁巴赫S500老款換邁巴赫S680包圍、幾何大燈
    雲想衣裳花想容,自古以來,華車美服都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顯示身份的象徵。時至今日,漂亮的服飾,華貴的汽車也仍然是人們對品味生活的一種追求嚮往,在經濟自由可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追求美好的東西本是人之常情,當然是每個人都希望未來越來越好。
  • 解惑|漢服寬衣大袖如廁要更衣?瀟灑飄逸冬天美麗「凍」人?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還是漢服哦:很多人都不解,漢服寬衣大袖那麼麻煩,古人是怎麼上廁所的?其實,古人有條件的上廁所要更衣;也有人納悶,漢服輕盈飄逸,冬天穿著豈不是美麗、凍人?這些答案,還待老向慢慢道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漢服」這個詞開始出現在我們眼前。尤其是最近幾年,真的是越來越火了。
  • 可謂「雲想衣裳花想容」
    迪麗熱巴披散著一頭深棕色的長直發,看起來特別的溫柔可人,深棕色襯託的她的膚色更加雪白白皙嬌嫩的皮膚上帶著精緻的妝容,更凸顯了他精緻立體的五官,穿上婚紗的迪麗熱巴,真是太美了,引用詩仙李白的名句,真可謂「雲想衣裳花想容」!
  •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清平調》唐大曲名。滿園春色,還是略遜於朕這朵解語花啊。迷濛著雙眼的帝王如是想著。四目相對,帝王覺得自己醉得更沉了。眼前的人太美,美到所有前人留下的曲子都無法表述。那一襲華麗衣裙,在她身上就好像天邊的雲霞。
  • 漢服是我國古代的傳統服飾
    漢服是我國古代的傳統服飾。與日本和服相比,漢服歷史悠久。與和服的寬敞典雅相比,穿著漢服的女性更加優雅、典雅,展現了中國禮儀之鄉的魅力。那麼,漢服在不同朝代之間有什麼區別? 漢服的歷史發展 《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
  • 北魏孝文帝的服飾改革——雲想衣裳系列
    北朝時期的服飾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一改騎馬民族服裝樣式,而逐漸被各種典雅寬鬆的漢族衣冠代替。
  • 漢服是指中國傳統服飾嗎?
    原標題:漢服是指中國傳統服飾嗎? 現在所說的漢服和傳統服飾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出現漢服熱?漢服將來的趨勢是什麼……近日,記者採訪服飾史學家、漢服設計師、國學推廣人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對漢服的理解。  什麼是漢服?有哪些特點?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歌終篇全新劇情開啟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網易盛唐傳說絕美大作《軒轅劍龍舞雲山》以「軒轅劍」IP為基礎,為各位少俠演繹了一段段亦真亦幻、似夢如詩的全新故事。如今盛夏已至,主線劇情唐歌篇即將在端午迎來終章,盛唐奇幻之旅,邀君共赴!
  • 雲想衣裳花想容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展帶你領略清代女性風採
    其中,不同身份的中國女性是外銷畫家非常熱衷描繪的對象,十分暢銷。女性題材繪畫在中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留存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而清代外銷女性題材畫是專為出口而作的商業繪畫,和中國傳統的宮廷仕女畫、文人仕女畫風格迥異,既有東方情趣,也吸收了西方人的審美和繪畫技法。
  • 雲想衣裳花想容——來自華容縣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導之三
    10月31日,「華容稻」區域公用品牌首次亮相第22屆中國(中部)農業博覽會,一舉籤下2000萬元大單。 「大力探索推動消費扶貧,既是脫貧攻堅的現實要求,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華容正努力將消費扶貧打造成社會扶貧的一種新常態!」華容縣委書記陶偉軍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