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為你的職場建立社交圈:以互利為原則,精心打造三種圈子

2021-01-10 崑崙雲曦讀書

01

職場人脈,本質上就是職場社交圈

有句古話:三分錢憋倒英雄漢,而職場,讓很多人既愛又恨,剪不斷理還亂,但無論如何,大部分人還得依靠它才能有收入。

為了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有些能力強的人,逃離了公司複雜的人際關係圈,做了自由職業。但是自由職業還要維護和讀者粉絲的關係,回複評論,揣摩讀者需求,還要隨時了解和關注平臺各種信息。

實際上,這是通過另一種形式——網絡,仍舊把自己連結到了職場。

這些各種途徑形成的互動關係,組成了職場社交圈,我們實際上是依靠這些社交圈獲益、生存的。

職場,本質上就是我們獲取利益的一種環境。而獲取利益,則是依靠各種各樣的人脈組成的社交圈,而社交圈,又是依靠互利,把人連結組成一個個圈子。

02

互利,是職場社交圈的存在基礎

百萬銷量作家、青年導演、編劇、考蟲網聯合創始人、刺之花文化CEO李尚龍,在《1小時就懂的溝通課》這本書裡,把職場社交圈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互利圈,也就是非常直接的有實用價值交換的社交圈。就像在職場這個圈子裡,你不用談太多感情,有感情很好,沒有也沒事兒,只要你完成要求的工作價值即可,因為有共利,你為我產生價值,我給你回報以價值,各取所需,這才是成人世界生存的規則。

第二層是人情圈,它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而是有了人情的成分在裡面。比如你的親人、你的同學,你的關係密切的同事,除了互利的交流,你們也可能會有合作,也可能會有互相幫忙,這時已經有了人情,有很多交往已經不是用金錢來衡量了,而是情感的互相幫助。

第三層是交心圈,也叫價值圈。這個圈層內的社交關係,更超越了利益交換的範疇,而是價值觀層面的相互認可。在這個圈子裡,你不用再想什麼無用和有用的社交了,真情都是無價的,也都是最有用的。這種圈子,當你處於困境,無法產出價值時,對方仍然會出手援助。

03

互利圈,又是職場社交圈的基礎

互利圈,人情圈,交心圈相互關係是怎樣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職場社交圈子為了維持穩固,需要打好的基礎就是互利。你給所屬公司和平臺工作,會產生價值,然後你從公司得到一定的報酬;另一方面,公司給你報酬,也從你身上得到利益。這其實是一種互利關係——通過互利,把你和公司聯繫成一個圈子,就是互利圈。

互利是職場的基礎社交功能,實現互利,我們才能獲得工資福利待遇和其他資源,經營好互利圈,人情圈才能長久存在,有了人情互動,才有可能發展出價值觀接近的交心圈。

以自媒體寫作為例,你給一個自媒體平臺提供優質原創圖文,平臺根據綜合計算,給你一定的報酬;讀者看了你的內容,平臺的瀏覽量就增加了,廣告主投放在平臺的商品的點擊率和瀏覽量增加,帶動了更大的銷量,廣告主也更樂意給平臺投入更多廣告費,那麼,你作為內容創作者,收入也增加了。

你寫出優質圖文,這是你和自媒體平臺的可交換價值。隨著你寫作水平的提高,逐漸結識了寫作圈子裡同頻的小夥伴,有的關係好,發展成密友,還有的和你組成小團隊,你們之間不僅互利,還有寫作以外的互助,比如職業發展、學歷提升、熱點事件的交流,這時你的人情圈子就建立起來了。

隨著時間推移,你的人情圈發展越來越深入,你會發現有的小夥伴和你價值觀很接近,於是你的價值圈也出現了。

我當初寫作想法簡單,就是掙個零花錢,隨著自身不斷打磨,提升內容創作質量,近幾個月在多個自媒體平臺的收入都開始逐步增加,從現在發展趨勢看,正是遵循這3個圈子的模式,才有了穩步提升。

04

建立互利圈,首先要定位和放大你自身價值

建立有效人脈的互利圈,首先你要明確定位自身的價值。比如我的形式定位是寫作,內容定位是是職場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重構深度認知,創造和提升職場價值。這,就是我提供給粉絲讀者的價值。

於是,我利用一切時間,磨鍊自己這項能力,刻意練習,目標是讓自己成為寫作這個領域的專家。

第二步,放大自己的可交換係數,以便放大自身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建立起對自己最合適的社交圈,並且能夠贏得圈內人的信任。

比如你是個自媒體作者,寫的東西很好,文章閱量很高,但這還不夠,因為你是單打獨鬥,孤軍奮戰,要想辦法進入圈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我是持續關注內容風格和自己相似的作者帳號,通過私信進一步交流,隨著越來越接近互通多和那些同圈的人互動。

但請記住,在加入圈子時,一定在你有了自己深度交換價值的前提下,如果自己缺乏「可交換價值」,社交都沒有用,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人家大咖基本上從你身上得不到多少,而你現有的價值,人家早都已經在成長壯大過程裡經歷過了,人家是「閱盡人間春色」,而你只是「蹣跚學步的萌娃」。

一些頂級自媒體平臺,把大量流量和資金傾斜給了10萬粉絲和百萬粉絲以上優質作者身上,就是因為優質作者自帶光環,可交換價值太大,能給平臺帶來巨大效益。

05

建立三個有效社交圈,實現你的價值最大化

老子《德道經》說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作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

為了能實現互利、共利,你除了定位自己的價值和放大價值,還要通過有效社交,逐步建立穩固的互利圈、人情圈和價值圈。

現在人們惜時如金,有效社交更是十分重要,李尚龍在《1小時就懂的溝通課》裡,還專為我們準備了5條乾貨技巧:

(1)琢磨對方的需求

實現有效社交的頭號法則,是先琢磨透你的溝通對象,弄清對方此時的真正需求或興趣點,然後分析自己能提供多少價值。

開口之前,釐清思路、換位思考,清楚勾畫出談話對象的心理需求,了解對方遇到了什麼「障礙」,想清楚你自己能提供什麼,才能激發他的「動力」。這樣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策略。

(2)核心信息+論據

很多人小時候玩過一種傳話遊戲,第一個人看到一段話,小聲把這段話傳給第二個人,一直傳下去,傳到第十個人的時候,已經面目全非。但如果只有一句話,效果往往就能好很多。

如何科學地組織語言呢?這就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組合:核心信息+論據,任何社交談話都必須緊緊圍繞一個「核心信息」來展開。這個所謂的「核心信息」,就是你最想傳遞的唯一關鍵信息,也是對方最想解決的內容。要用最簡單、最精準的詞彙組成,切中要害,然後找出支撐這些核心信息的論據,比如文字,數據,書籍,人物,事件等等,增強溝通的說服力。

先把你要講的所有核心信息寫下來,然後把每句話用一個關鍵詞概括,再按照緊急和重要程度排列順序。有一次我和一位作者溝通,根據他的需求和我的目標,把溝通核心信息提煉為文章邏輯,素材積累,快速閱讀三個。然後開始找自己的論據,整個溝通快速有效。而且,這樣做的好處是話題收放自如,無論拉到多遠,自己都能收回來。

(3)注意非語言因素

有數據表明,每次談話後,人們通常只會記住對方的語調、言談舉止和給人的感覺,超過90%的人都是憑印象做出決定的。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所以跟別人進行重要聊天時,一定至少洗個頭,並且整理好外在形象。否則,你說得再好,也不容易給人留下好印象。換句話說,傳達信息的方式,可能極大影響信息的內容,它決定別人是否能夠記住你的信息。

(4)見面交談

見面很重要,不僅因為見面三分情,而且因為語音和文字裡的信息並不完全,而加上表情、語氣、體態,你在面對面溝通時體會得更全面。

對於我這種通過網絡溝通的自媒體作者,我發信息時很少發簡簡單單一句話,而是發一段話,包括三部分:觀點或事實、原因解釋、解決辦法和思路。如果分三條信息發,對方不得不打斷思路閱讀三次,會覺得浪費時間。

如果還不能交流透徹,我會及時建議進行語音交流,往往幾句話就可以快速完成目標。

(5)預演未來

在你要進行重要談話、演示、演講前,可以提前進行一些「攝像訓練」。

你一定要想到最壞的打算是什麼,重要講話一定提前演練,儘可能考慮到每種回應聲音。

我在和把手機架在面前,把自己的演講錄下來,反覆演練調整。然後以觀眾或讀者視角自問自答,提出各種問題,記下來,再逐一組織內容去解答。好處是,溝通時都覺得我思維縝密,想得周到。

06總結

也許每個人對職場圈子的依賴度不同,總結起來不外乎這三個交流圈:互利圈,人情圈,價值圈。

隨著你的能力,見識和情商這些可交換價值越來越大,你的圈子也變得越來越大,資源越來越多,收穫也越多。

相關焦點

  • 女生社交圈子小,想要快速脫單應該怎麼辦?
    女生社交圈子小,想要脫單應該怎麼辦?一方面是拓展社交圈,另一方面是學習脫單技巧。怎麼去拓展社交圈,對於社交圈子小的人來說是重中之重。改變單一的生活模式每天三點一線,想要認識新的朋友可能性幾乎不可能。每天都是重複的面孔,如何找到合適的?
  • 一個優質的社交圈,12-18人就足夠了
    你的核心圈子中的人應該是正面行為的典範,如果我們身邊圍繞的都是充滿熱情、誠摯真實、慷慨大方的人,那麼我們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數據顯示,優秀的人通常會與下列三種人建立穩固的關係: 能夠提供新信息、新專業知識的人。
  • 脈脈林凡:職場社交平臺將顛覆傳統招聘模式
    打開職場社交平臺APP,以職場身份聚集在一起,一場場發生於陌生人之間卻格外熟絡的聊天氛圍,正在形成。這樣的變化,在今年表現得猶為明顯。2020年6月,脈脈對外刷新了實名註冊用戶數據——1.1億;一年前,這一數據為8000萬。
  • 職場社交法則2:自我心理疏導,避免三種人際關係誤區
    在職場打拼,每個人都承擔著自屬於自己的那份壓力,特別是工作環境中的人際交往。在心理疾病越來越普遍的今天,自我保護,防止來自周圍的和內部的壓力與壞情緒侵襲,是每個職場人的必修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感到痛苦和焦慮,比如在工作中犯了錯誤時,我們會為可能給同事帶來的麻煩,十分自責,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者因為自己單身很久就覺得是自己沒有吸引力,甚至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但是仔細想想在工作中犯錯能代表我無能嗎?是因為我不夠好嗎?有沒有可能是自己圈子太小沒有機會接觸其他人呢?
  • 圈子的特性是什麼?社交圈和目標圈有什麼區別?
    圈子本身並沒有善惡,網上有很多關於圈子的定義,什麼拉幫結派、明爭暗鬥等等,這是一個認知的問題。比如身邊3-5個朋友、同事形成的社交圈子,屬於正常的社交,滿足的是人的群居需求。以籃球隊為核心的一群人形成的圈子,是有具體籃球競賽目標的圈子,城市為了管理企業而形成的商圈,具體調節市場對衝市場風險的特性。不同圈子的功能是不一樣的。那圈子都有哪些特性呢?
  • 社交圈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汙水定律」告訴你,乾淨社交的重要性
    文章/ 育雅編輯/ 育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不斷的與人接觸慢慢成長的,與人相處的能力的好壞對於孩子今後的社交生活甚至是職業的成長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為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子,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孩子的選擇社交圈子時,家長既要要鼓勵尊重,更要監督孩子選擇乾淨的社交圈
  • 圈子小找不到女朋友?教你擴大社交圈,宅男必看!
    大家好我是明宇,專注情感教學多年,始終秉承著幫每一位客戶專心服務的原則,致力於聊天約會,狙擊真命,挽回愛情、修復婚姻的兩性情感服務。如果你有任何的情感問題可以直接找明宇哦!首先,對於宅男兄弟們來說,首先你該做的是:「去掉宅」。
  • 如何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建立穩固的社交
    擴大社交圈法則一:1、樂於幫助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熱情地給予幫助。比方說坐公交的時候,有人沒帶零錢,這時候,你就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借別人兩塊錢不算是被騙吧。我和男朋友的相遇就是因為這兩塊錢。2、剛進一家公司的時候,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社交是很有必要的。工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是否做得舒心,同事之間的關係是重點。互幫互助的原則,別人有困難搭把手,這樣等下回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搭把手。多和同事進行溝通,有的人不擅長溝通,所以顯得孤僻。但大部分的時候大家都在工作,如果,如果工作做得不順心,生活就會變得很痛苦。
  • 如何有效的擴大社交圈
    在人際交往當中也是這樣,如果你能夠以自己擅長的能力作為號召,那麼就更容易建立起一個以你為中心的社交圈。比如我們有一個在學校工作的學員,她很擅長於書法。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草書寫得很好。「 哎呀,那我們得好好給你介紹介紹,物色物色才行 」 。所以,這位妹子就從來沒有過缺資源的困擾。3.興趣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發散,建立一個以你為中心的社交圈則是一個雙贏的辦法。
  • 如何用三個圈子理論,幫助招聘者建立系統的思維模型
    如何用三個圈子理論,幫助招聘者建立系統的思維模型三個圈子是指在社交招聘中,我們將人才庫、強連接和弱連接構成的社交網絡按照關係的強弱分為三個圈子(圖1,2);a.第一個圈子基於強連接形成。主要包括興趣相投的好友、事業夥伴、職場導師、同事、中介、通過各種渠道認識的其他朋友、仍保持聯繫的前同事和獵頭等。這個圈子大概有20~50個人。b.第二個圈子基於弱連接形成。
  • 職場打拼10年依舊是基層崗位?不是你無能,而是缺企圖心
    但是誰能確保這個穩定是絕對的,當你漸漸喪失對生活的企圖心,生活也將會給予你痛擊。企圖心:要有稜有角,營造人設什麼叫「有稜有角」?簡單直白點說就是我們每天穿的衣服,這就是你最明顯的個人屬性。誰都不願意和別人穿的一樣,尤其是女性朋友,最怕的就是自己精心挑選的衣服美美的穿到辦公室,發現與別人撞衫了。
  • 任何人都會辜負你,唯有到手的能力不會
    二、建立自身價值既然人脈的根本在於你有多大的「可交換價值」,那麼打造有效「人脈關係」的第一步就需要你建立自身的價值,並儘可能地去提升這個價值。他們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商業插畫商機,或者給你介紹幾個願意高價收購你創意塗鴉的買家。在這樣的圈子裡,你會連結到更多可交換價值的人,他們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將你的價值傳遞出去。但在加入圈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兩點:第一點,加入的圈子要精準,減少無效社交,降低社交成本。
  • 職場智慧:你總是廣撒網地經營著無效社交,殊不知就像個跳梁小丑
    02你需要明白社交的基石生活當中,其實大部分人都遇到過類似的拒絕,以為和對方留了電話存了V信,彼此應該能幫忙,卻忘記人際交往的基礎:「互利平等」,相互間只有平等互利,才能真正發生關係,產生交集!所以說,很多社交其實並沒有什麼用,你看似留了別人電話,卻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僅僅是白打了一個電話。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在於你不夠優秀,跟他不在同一個層次上,雖然這麼說有點殘忍,但你考慮一下,誰又真正願意去幫助一個不優秀的陌生人呢?就像常人對路邊的乞丐,除了施捨,你會幫他什麼呢?
  • 建立職場個人品牌:假如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你會用哪個?
    我們全班同學都為他高興。那麼我們的職場工作中需不需要打造個人品牌呢?什麼是個人品牌?為什麼要建立個人品牌?怎麼建立個人品牌呢?下面我來揭曉。不僅是企業、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那麼,什麼是個人品牌呢?當別人想到你的時候,如果某一方面的印象掩蓋了所有的一切,那麼這就是個人品牌。
  • 大齡剩女找對象,要如何擴展自己的社交圈?
    確實如此,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無論是生活上還是職場上,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在緊張的工作之餘,人們更願意宅在家中,躲在自己營造的舒適區裡。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讓她們足不出戶,也能夠有足夠多的娛樂方式來放鬆心情,讓自己不那麼空虛!所以,現代人看似交遊廣闊,微信上有幾百個好友,但真正深交的並沒有幾個。許多大齡剩女正是這樣,工作家庭兩點一線,社交圈子非常小。
  • 這三種方式,教會你看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吧
    事實上,有時候,善用心理學可以幫助你區分一個人是否值得聯繫。以下三種方式,教會你看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方式一:願意幫助你的人值得交流在人類誕生之初,性是私事的本質。根據心理學家霍曼斯的研究,人們更傾向於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獲得比失去更多。
  • 你還在為那些無效社交傷神嗎?委屈逢迎不如低頭練劍
    社會現實告訴我們,你的階層決定了你的圈子,你的社會階層決定了誰與你同行,《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湊錢買包擠進的富婆圈,卻被P掉,那不是人脈圈,花錢進去的,頂多是個票友,打破階級的壁壘,就是努力的提升自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 年輕人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圈?
    年輕人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圈?我是一個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我特別不喜歡身邊的環境,班裡自習從來都只有三五個人,剩下的人都宅在宿舍不是追劇就是打遊戲,考試前突擊兩天,給老師送送禮物只求低分通過。有主動給朋友圈換血的意識,有積極邁出第一步的嘗試,你至少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如何才能升級自己的社交圈,請收下以下四條建議。你可以不夠強,但一定要有用從上學時候的「哇,他雅思八分哎」到工作之後的「天哪,他的pre怎麼能做的那麼好」,驚嘆之餘,我們在接觸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時,會本能的有點自慚形穢。
  • 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把書店變成文化社交圈,BFC打造「閱外灘」書店 2020-07-07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職場男人當頂天立地,為企業盡忠。為職場精英奮鬥,為下屬請命
    職場男人當頂天立地,為國爭光。職場之上無下屬上司,下屬上司一致對外,職場不順只為遇見你,職場順利只為幫助你。職場男人當為企業盡忠,為職場奮鬥,為下屬請命,為職場謀福利。職場之上不分男女,只分上司下屬。男女各司其職,堅守崗位,守衛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