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訴即辦」這一年,動人故事在京華大地層出不窮

2021-01-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李嘉/北晚新視覺供圖

若論2019年北京最炙手可熱的「政務明星」,非「接訴即辦」莫屬——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載體,去年全年為市民解決操心事煩心事251.97萬件,市民滿意率從年初的64.61%上升到年末的87.26%。

不久前,「接訴即辦」入選「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接訴即辦」機制入選2019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吹哨報到」「接訴即辦」還共同被寫入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

從機制創新到立法,「接訴即辦」跑出了北京速度,也書寫下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篇章。

一撥就靈的12345

一年間,12345熱線共接來電696.36萬件,響應率始終保持在100%

新年新氣象。對於西城區西便門內社區廣安北街20號樓的464戶居民來說,新年的頭一檔子痛快事兒,就是汙水管道完成了大修,再也不用為下水道反味兒鬧心了。

「打了12345,沒想到能解決得這麼徹底!」20號樓一位王姓大姐道出了大伙兒的心聲。

廣安北街20號樓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一座14層的老樓。由於年久失修,汙水管道塌陷,汙水持續外滲,一到用水高峰,下水道就會反味兒,「反反覆覆都一年多了,也沒個人修。」

2019年10月,居民把投訴電話打到了12345,接線人員當即把訴求單派到屬地西城區廣內街道。街道第一時間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核實。本以為是小區物業不作為,可沒想到物業也是一肚子委屈。

原來,打從2018年汙水管道塌陷開始,物業就啟動了應急措施,用抽水泵把汙水引到院外50米處的地下化糞池。「抽水泵不能停,只要停止工作超過一個小時,住在半地下的住戶家就開始反水。」物業經理劉隨山說,這一年,光抽水泵就用壞了仨,但確實無法從根兒上解決問題。

這事要除「病根兒」,唯一的辦法就是重新鋪裝汙水管線。可廣安北街20號樓有兩家產權單位,雙方在撥款問題上爭執不下。街道兩次「吹哨」,把產權單位叫到一起,反覆做工作,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施工於2019年11月11日順利進行。沒用一個月,管道鋪裝和路面恢復全部完成。

去年一年,12345熱線接到的來電訴求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這類「老大難」,牽涉多個方面,長期扯皮扯不清,現在一個熱線就搞定。「12345真管用」「有難事兒就打12345」的好評如潮,一撥就靈的12345幾乎成了一條「萬能」熱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兒。

12345熱線其實1987年就有,之所以突然「神通廣大」起來,關鍵在於運行機制的革新——

第一,訴求單直派屬地街鄉鎮,減少區級中轉環節。第二,全市333個街鄉鎮市民訴求辦理情況每月大排名,並在區委書記月度點評會上通報;為避免市級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作壁上觀」,這些單位每月也要進行考核排名。第三,市民訴求的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納入各區和市級部門的業績考核。

簡言之,考核「指揮棒」,已經交到了市民群眾的手中。市民「吹哨」,各部門報到,基層治理體系從過去的「從上至下」,轉變為「由下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到了實處。

事兒是一件件幹出來的

一年間,辦理群眾訴求251.97萬件,市民滿意率從去年年初的64.61%上升到年末的87.26%

市委書記蔡奇在2019年底的區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上說道,「對比年初,全市街道鄉鎮都取得了進步,這實屬不易,都是一件件訴求辦理的結果。基層幹部最辛苦。」

一句話,讓許多基層幹部紅了眼眶。

如果不是身處其中,市民很難想像,一件件辦結事項背後,凝結著基層幹部多少辛勤付出。

去年年根兒,地處核心城區的大柵欄街道延壽街社區,兩座胡同公廁在提升改造後啟用。新修的廁所有空調,有暖氣,有除味兒裝置,為方便老人如廁,還安裝了扶手等無障礙設施,「比從前好了100倍不止!」老住戶們沒有不高興的。

但您知道嗎?為了推動這兩座公廁改造,社區黨委書記湯小梅帶著社工和相關部門入戶20多次,磨破了嘴皮,踏平了門檻,才有了最後的「皆大歡喜」。

此事說來話長。

這兩座公廁其實3年前就要改建,但有居民反對,一直推進不下去。反對的不是別人,就是廁所正對面的住戶。「改可以,但得從我們家門前挪走,這麼多年受夠了!」兩家住戶異口同聲。

眼看著別的胡同紛紛「廁所革命」,自家門口的廁所依然又老又舊,「夏天蒼蠅多,冬天凍屁股」,周圍居民不樂意了,多次打12345投訴。街道和社區黨委下定決心,要把這件和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兒解決了。

廁所誰家都需要,可建誰家門口都不樂意,這就是胡同裡的「鄰避效應」。特別是延壽街33號北那座,改造前男廁一個門,女廁一個門,分別對著住戶的窗戶和正門,夏天味兒大的時候,住戶確實受不了。要改造,頭一件就是確保廁所的環境衛生。

湯小梅和社工帶著改造方案,一遍遍去住戶家做工作,「您看廁所門這麼開行不行?兩扇門變一扇,裡面再分…… 」一次次登門,一次次徵求意見,最後弄得住戶都不好意思了,「得了,看你們是真心要為老百姓幹事,我就答應了,但一定要改好嘍!」改造完的廁所沒讓居民失望,乾淨整潔舒適,走在門口聞不到一絲異味兒。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東城區和平裡街道社區專員趙霞為了推動小區拆違,在入戶做工作時,多次被觸及利益的居民推搡、嘲罵,為此她偷偷掉過眼淚。可當硬骨頭「啃」下來,小區恢復原來的秩序面貌時,更多的居民向她投以讚賞和感謝的目光。「走,閨女,上家吃飯去!」一戶搭違建的居民在事後還和她成了朋友。

北京城市副中心北苑街道長橋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嶽迎文為解決小區某單元門下水道不暢的事情,召集相關的6戶居民開協調會。考慮到幾戶居民都是上班族,協調會定在了晚上8點開,討論了倆鐘頭,才最終敲定解決方案。會剛散,居民一個訴求電話打過來,嶽書記又忙活開了。用她的話說,「社區工作沒有白天黑夜,居民有訴求就得趕緊辦。」

一次次的艱苦努力,一次次的真情付出,換來了居民的認可和理解。

2019年12345熱線收到表揚電話17270件,錦旗74面,數量創歷年之最。

落后街鄉鎮的奮起逆襲

一年間,市民訴求解決率從年初的53.09%上升到年末的74.96%

每到月底,朝陽將臺鄉副書記戴鴻飛總會感到半是忐忑,半是期待——「接訴即辦」月榜單即將揭曉。過去一個月裡,全鄉老百姓的滿意率、響應率、解決率是多少?將臺的排名是躍升了,還是被甩下了?都會在榜單上一覽無餘。

這種複雜的心情,戴鴻飛已經持續了一年整。在全市333個街鄉鎮,主抓「接訴即辦」的負責人大多感同身受。

按照規則,市裡每月都要對各街鄉鎮的「接訴即辦」工作大排名,並在區委書記月度點評會上通報。長長的榜單上,街鄉鎮被劃分為四類:排名靠前的先進類、環比進步幅度大的進步類、排名靠後的整改類和市民訴求最集中的治理類。

2019年春末,戴鴻飛拿到4月份成績單時,心裡不禁 「咯噔」一下:由於投訴量居高不下、居民滿意度不高,將臺在全市排名倒數,被劃歸整改類。這個並不光彩的排名,旋即以文件的形式下發給全鄉所有科室以及11個社區、村,為的是讓大家「紅紅臉,出出汗」。

知恥後勇,將臺鄉迅速打出了整改組合拳。

每天下午4點,網格員、鄉政府各科室負責人、居民代表,以及社會單位都會準時來到鄉政府,召開共商共治會議。會上,過去24小時裡接到了多少投訴件、解決情況如何、有什麼疑難問題,都會一一盤點,多方出謀劃策,化解矛盾爭端。

治病要去根兒。將臺鄉還開展了社情民意大走訪行動,通過召開議事協商會、入戶徵求民意等方式,全面掌握居民需求,力爭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就說我們小區吧,政府一口氣兒辦了五六件實事。」梵谷水郡小區居民王紅霞一一道來:小區東側的斷頭路打通了,居民出門可直奔公園;邀園林專家為小區樹木量身定製修剪方案,既安全好看,又滿足乘涼需求……

埋頭苦幹時,驚喜悄然而至。5月份,將臺鄉排名大幅躍升,被評為進步類。7月,更是躋身全市綜合考核並列第一名。

短短百天,將臺逆襲。全鄉黨員幹部深受鼓勵,卻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懈怠。「排名是動態的,這個月幹得好,下個月也有可能不及格。絕不敢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戴鴻飛說。

以12345熱線為主要載體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為響應市民訴求開闢了高速公路。對於全市333個街鄉鎮來說,市民訴求件的辦理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進則退」的機制,時時鞭策著各級政府部門。

在大興安定鎮,每周三上午都要召開「接訴即辦」專班會,鎮主要領導以及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規劃科、城管科等9個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都要參加,對投訴件一一督辦。僅用一個月,安定鎮就從整改類躍入進步類。

在順義雙豐街道,看到排名靠後,街道幹部、社工不斷深入社區,面對面傾聽居民訴求。一個月後,雙豐街道排名上升274名,位列進步類第五。

全市「接訴即辦」工作由此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市政務服務局數據顯示,一年來,333個街鄉鎮得分呈現整體提升態勢。海澱區清華園街道、順義北務鎮、通州潞源街道、順義天竺鎮、經濟開發區博興街道等,在全年的綜合成績排名中名列前茅。

從坐等投訴到主動出擊

一年間,「接訴即辦」已轉變為「未訴先辦」,主動治理成為基層新氣象

2019年5月,汛期將至。門頭溝東辛房石門營小區的居民發現,物業維修人員扛著梯子、工具箱、卷材在樓裡跑上跑下,忙得腳不沾地。

細一打聽,居民樂了。原來,70棟樓的屋頂防水要一一重做。這年夏天,大伙兒再也不用擔心「外頭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了。

東辛房是門頭溝最大的回遷房項目,其中,2012年入住的石門營小區屋頂失修,漏雨嚴重。2018年夏天的一次大雨中,居委會和物業的電話都被打爆了,維修人員忙不迭地「打補丁」。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家中地板被泡,有關投訴件達到150多件。

「今年雨季,如果再坐等居民找上門來投訴,就是我們的失職。」東辛房街道工委書記李文凱說,早在春末夏初,街道就提前下手,組織力量對轄區內的所有居民樓展開排查,最終發現有70棟樓存在樓頂漏雨的風險,並隨即啟動修補工程。

從夏至秋,因房屋漏雨導致的投訴件數量下降了90%以上。

有一辦一,能夠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但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裡,群眾訴求多元,新老問題交織,往往是按下葫蘆起來瓢。僅僅有一辦一,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於是,「未訴先辦」應運而生。從開始的「有一辦一、舉一反三」,逐漸過渡到「主動治理、未訴先辦」,了解訴求、解決訴求的關口實現前移。

東四環邊,石佛營南裡三印小區已經40歲了。老舊小區的問題,在這兒一樣都不少。「過去10年,物業換了五六家,誰也管不好!」老住戶劉二英說,2019年初,物業只往這裡派駐了一名保潔員,大伙兒不滿意,以拒繳物業費抗議。物業公司的經營難以為繼,5月的一天,突然宣布撤離。

這爛攤子,有哪家新公司願意接手呢?況且即使重新選聘物業,少說也需要好幾天時間。可對於居民來說,基礎物業服務一天都不能停,單說環境衛生這一項,如果垃圾沒人清運,不出兩天小區院裡就得臭氣燻天。

正當居民們惴惴不安時,一家名為朝陽家園的物業公司在次日就進駐了,7名保安、5名保潔進院,為居民提供「兜底」服務。

「物業問題是居民投訴的焦點。尤其在一些老舊小區,涉及物業的投訴甚至佔到了90%。」朝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此前很少出現物業突然撤離的事件,但朝陽區還是未雨綢繆,成立了國企朝陽家園,為的就是一旦出現緊急狀況,不能讓小區陷入失管漏管的境地。

未訴先辦,主動治理,已經成為「接訴即辦」工作開展以來的基層新氣象。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供暖部門針對去年報修集中的小區和住戶「冬病夏治」,早在幾個月前就進行了逐戶巡檢。試供暖期間,有關供暖的投訴下降一半。

在西城區廣內街道,社區服務站試點轉型升級,從過去單一提供政務服務,變為覆蓋四大類149個服務事項,居民有任何訴求先找服務站,訴求響應速度比12345還快。

「民呼我應」清風吹遍

一年間,以人民為中心的動人故事,在京華大地層出不窮

2019年底,東花市北裡社區書記的述職會上,82歲老人葉祥清頭一次給馬林書記打出了滿分。因為這一年間,在居委會的辛苦操持下,小區裡裡外外的新變化一個接一個,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滿意。

就拿樓前樓後的水泥路來說。從前,小區道路破損嚴重,老人出行極容易崴腳。而由於產權錯綜複雜,大修基金無法分攤,這一問題多年遲遲得不到解決,投訴量居高不下。

今年,街道辦和居委會下決心啃下這個硬骨頭,把道路翻修寫入東花市「鄰裡清單」,多方協調後,專門申請了專項資金。馬路牙子找平了,既騰出了停車空間,又方便了居民出行。「這路修得太好了,閉著眼睛走都沒問題。」葉祥清說,小區裡,總共有7條樓前路在2019年完成翻修。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隨著「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的深入推進,街道、社區重新回歸到服務居民的本色。去年下半年,本市首次創建了「七有」「五性」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並納入對市區相關部門的考核中。各級各部門擰成一股繩,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讓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幸福。

從前是坐在辦公桌前,現在是主動走到群眾中間。「接訴即辦」帶來的工作作風,如清風般吹遍各級各部門。

在石景山八角街道,特鋼社區書記毛亞靜走訪發現,82歲的宮大爺身患殘疾,又沒有退休金和低保,生活非常困難。居委會第一時間把紙質報銷表格送到宮大爺家,耐心講解「一老一小」政策,老兩口感動得直流淚。

李啟山是崔各莊鄉東辛店村村民,他的檔案在「農轉非」時丟失。在一次與崔各莊鄉黨委副書記程振環閒聊時,他偶然脫口而出的這件「小事兒」,卻被程振環默默記在了心上。

從他家出來後,程振環立馬聯繫了鄉社保所和村委會。「我比他更清楚『死檔』的嚴重性,50來歲的人了,如果沒有檔案,各類社保都無法享受,這要是生了病得多麻煩。」程振環說。

想要找回檔案可並不容易。在程振環的協調下,社保所工作人員花了十幾天時間找尋,終於讓塵封了十幾年的檔案重見天日。有了檔案,李啟山申請了靈活就業,從此可以繳費參保了。

「接訴即辦」一年間,以人民為中心的動人故事,在京華大地層出不窮。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當21世紀20年代的序章在暖陽中拉開,被寫入《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的「接訴即辦」也隨著1月1日條例的正式實施,從此有了法律效力。為了寫下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篇章,全市廣大基層幹部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原題:「接訴即辦」這一年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王海燕 朱松梅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接訴即辦」的北京經驗
    ●北京市正在從「接訴即辦」向「主動治理」和「未訴先辦」轉型,未來將形成「接訴即辦」「主動治理」和「未訴先辦」等共同存在的局面,這就是北京推動減少問題產生的治理體制機制建立的嘗試。
  • 新論丨「接訴即辦」的北京經驗
    ●北京市正在從「接訴即辦」向「主動治理」和「未訴先辦」轉型,未來將形成「接訴即辦」「主動治理」和「未訴先辦」等共同存在的局面,這就是北京推動減少問題產生的治理體制機制建立的嘗試。
  • 朝陽接訴即辦丨馬南裡社區:接訴即辦速度為先 未訴先辦溫暖人心
    依靠健全完善的接訴即辦工作體系和積極面對的未訴先辦工作態度,不斷提升居民滿意度。「馬上就辦 真抓實幹」接訴即辦 深入人心問題能迅速解決,得益於思想上的高度重視。在馬南裡社區,「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是所有社工耳熟能詳的響亮口號,也是每個人深藏於心的工作標準。包樓居幹分工明確,每人負責100戶左右,儘可能全面了解關於投訴的準確信息,做出初步分析判斷。
  • 接訴即辦「怎麼辦」? 市委書記明確了!「接」「快」「辦」!
    接訴即辦「怎麼辦」? 市委書記明確了!「接」「快」「辦」!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試運行兩個多月之後,市12345接訴即辦指揮調度中心於
  • 密雲區舉辦接訴即辦工作培訓會
    密雲區舉辦接訴即辦工作培訓會 2020-11-19 19: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動漫丨「接訴即答」「接單即辦」聯繫法官更高效
    動漫丨「接訴即答」「接單即辦」聯繫法官更高效 2020-05-14 0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政協就推進「吹哨報到」「接訴即辦」工作召開協商懇談會
    市政協就推進「吹哨報到」「接訴即辦」工作召開協商懇談會吉林主持9月17日下午,市政協召開協商懇談會,就「深化『吹哨報到』改革、完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健全首都社會治理新格局」進行專題協商議政。市政協主席吉林主持會議。
  • 北京海澱:城市大腦「網際網路+」技術全面賦能「接訴即辦」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萬鵬飛介紹道,「接訴即辦」是十九屆四中全會後將黨的領導落實到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各領域的全面實踐,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書記抓、抓書記,為「接訴即辦」提供動力,賦予能量;黨委領導、黨政一體的頂層制度設計;黨建引領、幹部帶頭、以上率下的工作機制。
  • 董存瑞外甥、北京市公安局接訴即辦負責人艾冬倒在戰疫一線
    關乎民生的「接訴即辦」工作,已經成為戰「疫」一線。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北京市公安局12345分中心全天候安排人員值守,接收辦理電話派單,艾冬作為市局12345「接訴即辦」工作負責人,他衝在前、幹在先,帶領同志們加班加點,共辦理各類群眾訴求近萬件。
  • 大興區舊宮鎮不斷優化提升「接訴即辦」工作
    「接訴即辦」工作是黨宗旨的體現,是為民服務的具體實踐。舊宮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原則,明確職責任務,破解基層的實際難題,不斷優化提升「接訴即辦」各項工作。積極解決道路遺撒問題 舊宮鎮市民熱線辦接到市民來電反映舊宮新橋附近道路遺撒問題,接到訴求後鎮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責成舊宮城管隊執法人員處理。經核實,因五環南側和誠錦園項目工程處於土石方挖掘階段,運輸車輛路過舊宮新橋所處的德賢輔路、104國道,易發生道路遺撒情況。
  • 接訴即辦!
    於軍表示,海澱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初心使命,強化擔當實幹,堅持高位統籌高位調度高位推動,抓好各項工作措施落地落實,打好打贏「接訴即辦」攻堅戰,有力推動群眾訴求快速有效解決,不斷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海澱貢獻。
  • ...全市法院關於全面推行「接訴即答」「接單即辦」聯繫法官工作…
    【服務優化營商環境之三十一】北海中院出臺《全市法院關於全面推行「接訴即答」「接單即辦」聯繫法官工作… 2020-08-10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部署明年街道工作、「吹哨報到」改革暨「接訴即辦」工作
    昨天上午,本市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街道工作、深化「吹哨報到」改革暨「接訴即辦」工作總結部署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魏小東出席會議並講話,副市長隋振江主持。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專題會議有關精神,全面總結今年工作,部署明年街道工作、深化「吹哨報到」改革重點任務和「接訴即辦」相關工作。
  • 玉泉區「接訴即辦」兩個多月為市民解決煩心事2404件 事事有回音...
    馨苑小區東門一帶有多處井蓋鬆動、缺失的情況,玉泉區接訴即辦指揮調度分中心第一時間聯繫相關單位修繕。呼和浩特晚報訊(記者 朱麗華)一條熱線受理群眾訴求,接訴即辦,集中資源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兒、煩心事兒。
  • 用心用情做好「接訴即辦」工作!五裡坨隆恩寺新區社區這麼做
    五裡坨街道隆恩寺新區社區用心用情做好「接訴即辦」工作近年來,五裡坨街道隆恩寺新區社區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高度重視「接訴即辦」工作,社區各業務口集智聚力認真處理居民反映的各種問題,大幅度提高「接訴即辦」市民服務熱線的辦事效率和辦理質量。
  • 北京首次發布接訴即辦改革工作年度報告,詳解來電及辦理情況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今天首次發布的接訴即辦改革工作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全年受理量突破1100萬件,其中受理量排第一位的是疫情防控類問題,超過100萬件。其中,近450萬件訴求派單到各機構辦理,中心城區辦理量近六成。
  • 呼和浩特12345「接訴即辦」實施3個月受理市民訴求15萬餘件
    1月13日,記者走進呼和浩特市接訴即辦受理服務中心看到,幾十名身著統一制服的話務員正在接聽群眾來電,耐心地解答並記錄著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記者從該中心了解到,去年,呼和浩特市正式開啟「接訴即辦」工作,將多號繁雜的熱線方式整合為12345「一號對外」,由150名話務人員組成的話務團隊24小時全天候受理群眾訴求,自2020年10月16日,第一條熱線割接以來,12345熱線已受理市民訴求153676件。其中,直接答覆85593件,佔比55.7%;生成訴求事項派單68083件,佔比44.3%。
  • 「一把手」回訪接訴即辦 用群眾滿意率檢驗工作成效
    本報訊(記者 劉嘉豪 通訊員 田晏漪濱)12月2日,第二季「聽民意、解民憂」活動持續進行,區交通局、水務局黨組領導班子成員走進區城市服務管理指揮中心,撥打電話回訪各自轄區內上一階段「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單,詳細了解訴求辦理情況,在妥善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接訴即辦工作水平
  • 北京平谷接訴即辦為法人解難題
    北京平谷接訴即辦為法人解難題)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平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日前該部門投訴舉報中心接收到12345熱線工單,訴求人反映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上的名字為某「韋華wěi」(為保證當事人隱私,本文故隱姓氏),
  • 北京延慶:「一把手」接訴即辦親回訪 一點一滴踐初心
    近日,第二季「聽民意、解民憂」活動持續進行,區園林綠化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與大莊科鄉領導班子走進區城市服務管理指揮中心,撥打電話回訪各單位、鄉鎮上一階段「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單,詳細了解訴求辦理情況,讓群眾身邊的煩心事得到妥善解決,有效提升「接訴即辦」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