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看起來不痛不癢的,但是體內溼氣重常引起全身不適,內會引起脾胃虛弱、腎臟不好等,在外就是表現在口乾,嘴巴苦、容易頭暈頭痛、臉和頭髮容易出油等等。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溼氣?】
1、看形體
「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溼」。就是這麼來的了,虛胖體型的人多是因為體內溼氣重,嚴重者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2、看舌頭
看舌頭是判斷有無溼氣最容易的方法。溼氣重的人常是舌淡胖,舌邊會有留下齒印,舌苔發白油膩。
3、看大便
上廁所時,大便經常粘在馬桶上,衝水也無法衝乾淨,這就說明體內有溼氣了。
4、看感覺:
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睡了一個假覺,頭特別昏,打不起精神來。感覺自己身上油膩膩的,這也說明是身上溼氣重了。
溼氣真的是害人不淺呀,平時我們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是非常容易加重溼氣,溼氣不除,百病橫生。
【這3大習慣不改,溼氣變本加厲!】
1、愛吃重口味的食物
有些人會經常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這些重口味的食物,不僅不容易消化,還會使身體代謝水分的能力大大降低,最終使人體內的溼氣加重,而且也會引發腸胃的一系列問題。
2、睡眠不規律
從中醫的角度來考慮,睡不夠是脾虛的一種表現,所以只有保障充足的睡眠才可以將身體內的溼氣去除乾淨。睡不夠的話,容易染上溼氣。
3、一動不動
經常不運動,久而久之身體的新陳代謝,相比之前就會緩慢許多,血液循環也會變得慢一些,因此導致了體內裡面的溼氣,還有脂肪以及毒素和垃圾等大量的堆積,長此以往,體內的溼氣就變本加厲了。
很多人都不把溼氣當回事,溼氣不可以小覷,一定要重視起來,早點祛除,身體早輕鬆!
夏季氣溫升高,人體毛孔呈舒張狀態,這可是溼氣入侵的好機會,當然也是我們除溼的好時機。
抓住機會,4個方法「逼」出溼氣
1、少食生冷
脾胃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吃太多生冷食物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脾胃的消化功能也慢慢減退、然後運化功能減弱,慢慢的就加重體內溼氣。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類,清淡的食物,幫助脾胃消化。
2、食療除溼
如果有明顯的溼氣重的症狀,如大便粘膩、排便有不盡感、納差、胸腹悶等症狀,可以試試祛溼小金方——赤豆無溼茶,把薏苡仁,紅豆,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翻炒之後,裝成茶包,每天衝泡一包來喝,可以有效的幫我們祛溼。
對茶包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看一看!
3、運動出汗
夏季多運動出汗,能加速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更有利於排出體內溼氣。但要注意出汗後不要立即衝涼避免誘發心血管事件,運動時間的話,最好選擇上午10點鐘以前或下午4點鐘以後,太陽沒有這麼大的時候進行,而且最好是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進行,避免中暑。
可以選擇瑜伽,慢跑等一些有氧運動,更利於出汗排溼。
4、保持起居乾燥
夏季是多雨時節,要注意不要淋雨、衣服保證乾燥、不要睡地板儘量睡床上、雨天儘量避免外出勞作等,可以避免溼氣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