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章丘鐵鍋36000錘,用了不到3000元轉數位化生產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大到擁有超過20000家供應商的大型企業,小到一口鐵鍋要捶36000下的章丘鐵鍋,都可以實現自身的數位化轉型,最終實現工業級的創新。

9月25日,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與浪潮雲信息技術股份公司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9月25日,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與浪潮雲信息技術股份公司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這是浪潮雲自依託國家頂級節點(重慶)、國家頂級節點(武漢)服務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運營與賦能以來,依託國家頂級節點的又一次深度合作。

以此次合作為起點,浪潮雲與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上海)將依託國家頂級節點(上海),共同運營並建設依託上海頂級節點的增強級標識體系服務平臺,服務於上海頂級節點覆蓋的長三角三省一市。雙方將共同發展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向二級節點提供基於標識體系服務的應用,包括雲託管、平臺運營等生態服務,推進長三角區域標識解析註冊量和解析量實現大幅增長。

浪潮雲將依託研發標識解析QID平臺應用的技術優勢以及其在全國市場體系及產業資源優勢,同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上海)面向全國二級節點提供標識體系服務平臺及技術、標準、檢驗檢測、雲應用等生態服務,共同成立基於標識體系服務的行業標準研究院。基於本次合作,未來浪潮雲還將落地工業網際網路長三角總部,形成增強級標識體系服務平臺,賦能裝備製造、機械製造、製藥等十大行業。

QID平臺是浪潮獨創將國家標識解析體系與區塊鏈、商用密碼技術融合形成的增強級標識體系服務平臺,以標識解析作為人、機、物互聯的基石,以「一物一碼」實現信息高度融合。

QID平臺以應用和數據安全為核心,以解決企業問題為出發點,提供標準、安全的數據採集、連結、分析、存儲、應用和分級授權等服務,向企業提供智能製造、流程優化、供應鏈金融等SaaS(軟體即服務)應用服務,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推進企業大數據中心、工業大數據中心的建立,助推製造業生產方式與企業形態的變革。

浪潮雲工業網際網路副總經理高莎表示,對於大型企業,實現工業網際網路要考慮的是智能化升級和產業鏈升級;對於中小企業,要幫助其在工廠之內降本增效;對於小微企業,要在完全沒有數位化的情況下,幫助其實現數位化到智能化的飛躍,「而不是花三五十萬去買一個機械臂改造它的產線。」

從應用場景來看,QID平臺究竟要發揮什麼作用?高莎舉了3個浪潮雲與大中小微企業合作的例子。大型企業中鐵集團有超過20000家供應商,供應商之間的協同就要依靠QID平臺的數據採集與個性化定製服務。

「大產業集團會涉及到大量供應商,浪潮雲通過QID平臺賦能供應商產業鏈協同,產業鏈的數據供給到企業。」追溯企業一級、二級、三級供應商後,通過數據分析和優化、人工智慧的算法,提升產業鏈協同能力、個性化定製能力以及規模化生產能力。

重慶天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有一條鋼板衝壓焊接產線。從原材料到衝壓,到環節上的賦碼,再到焊接,焊接完成後進行檢測,再到產品出廠、物流,浪潮雲採集研供產銷服全流程的數據。分析數據後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幫助產線減少消耗與不良率,降低人力、原材料成本。

小到章丘鐵鍋,雖然是作坊式生產,由匠人手工敲打,但也並非不能納入工業網際網路中。作為《舌尖上的中國》推薦企業,章丘鐵鍋通過QID連結供應鏈並全過程賦碼,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完成業務線下至線上遷移,僅用不到3000元實現數位化轉型。

「一個手工業者本身也存在著業務流程和數據採集點,這一個鍋,有12道關鍵工序,每一個鐵鍋耗費36000錘。你會發現,一個手工業者也可以被數據化統計。」高莎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掌握到每一道工序的變化會影響鐵鍋的良品率,不僅提升了章丘鐵鍋鍛造過程的數位化能力,也讓章丘鐵鍋在產業鏈流通過程中防假防調貨,通過QID質量碼掌握是否為唯一標識出去的貨品。

「對於小微企業的扶持、中型企業的改造以及對於大型產業鏈的提升,就是中國當下工業非常典型的特點。」高莎表示,中國的工業不像德國和日本能立馬實現從3.0到4.0的飛躍,中國目前的工業是參差不齊的狀態,有1.0、2.0,也有3.0。要真正走到工業4.0的狀態,必須要根據大中小微企業的特點,幫助它們首先實現自身的數位化,再通過QID實現自身的網絡化能力,最終實現工業級的創新。

相關焦點

  • 不僅僅是三萬六千錘,風靡天下的章丘鐵鍋到底神奇在哪兒?
    現在,他的鐵匠作坊一共有五六個人,主打產品是章丘鐵鍋,每天每人只打一口鐵鍋,精工鍛打,秉承著手工工藝的傳統,續寫著章丘鐵匠的實在。  「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溫冶煉,36000次捶打……」一時間成了新時期的神話,章丘鐵鍋暢銷天下,供不應求,許多媒體感嘆「洛陽紙貴,章丘無鍋」。
  • 【為愛開播】一口鍋萬種味,章丘鐵鍋炒出好滋味!
    每一個熱愛美食的吃貨都需要擁有一口好鍋。好鍋配美食才是健康的王道。章丘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鐵匠之鄉」,古有「章丘鐵匠遍天下」之說,章丘也是古代冶鐵重地。在章丘,考古學家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城址——城子崖遺址。
  • 章丘鐵鍋爆紅之後
    一周內,鐵匠牛祺聖和兒子牛大偉接待了近千號人,現在鐵鍋的訂單已經排到2019年3月。
  • 36000錘鍛打鐵,一口老鍋可當傳家寶!
    不過隨著時代不斷的更替,在用火燒制食物也慢慢的轉變成了架起一口鐵鍋,鐵鍋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在北宋時期。那時候的鐵每年產量高達了4000多噸,這麼多的鐵製作兵器綽綽有餘,剩下的一部分就用來製作農具家具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為擁有鐵礦的章丘鎮,這裡的人們自古以來都是以打鐵為生的,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有著73萬人口的章丘就有38萬多的人做著鐵匠活。中國非遺、舌尖帶貨!36000錘鍛打鐵,一口老鍋可當傳家寶!
  • 看得見錘花的都是假貨!走訪了山東章丘,真正的好鐵鍋都亮如明鏡
    在21世界,2018年的時候,章丘鐵鍋鍛打技藝更是躋身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那這麼有名的章丘鐵鍋是怎麼打造的呢?據說,一口章丘鐵鍋要經歷36000次捶打,直到鍋如明鏡。為了驗證這口鍋是否真如傳說的那麼神,我和同事便從北京出發前往章丘一探究竟。一個工作間,幾十個師傅,成套的打鐵工具。經過反覆捶打,千錘百鍊之後鍋延展性能非常好,韌度高,鍋鍛壓得比較薄,導熱性能優秀!就這樣師傅們兢兢業業錘出一口好鍋。
  • 探訪「網紅」章丘鐵鍋 三萬六千錘打一口好鍋
    」成為熱搜,鐵鍋銷量也隨熱度不斷飆升,章丘鐵鍋的質量和其蘊含的工匠精神更是得到追捧。  【解說】當地時間2月28日,記者走進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的章丘鐵鍋 「臻三環」「同盛永」製作廠,「叮叮鐺鐺」的敲鐵聲此起彼伏,四十餘位手工匠人戴著手套、口罩、耳塞等防護工具,頭頂一盞白熾燈,用手中的鐵錘一下一下結實地敲打鐵鍋,在鍋內留下細細密密的紋路。
  • 「網紅」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
    現狀:市場已經分層,手工鍛造鐵鍋依舊火爆14日上午,記者來到章丘華民鋼球股份有限公司,距離該廠鐵鍋生產車間還有500米遠,便聽到「叮叮噹噹」的清脆錘打聲。走進車間,三四十名工匠正在緊鑼密鼓地鍛造鐵鍋,有的負責錘打鍛造、有的負責打磨、有的負責模型,一片熱火朝天。
  • 洗盡鉛華始見真金,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衝著賺錢而來的作坊,必然偷工減料,更不會遵守章丘鐵鍋嚴格的鍛造工序,甚至直接用機器生產。 隨著市場上假鍋橫行,炒鍋價格虛高,消費者買鍋逐漸回歸理性,章丘鐵鍋的熱度從沸點又回到了原點。當熱鬧散去,那些跟風掙錢的作坊無利可圖後,也都紛紛退場。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 品牌山東丨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
    2018年2月,《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捧紅了「章丘鐵鍋」。一時間這種由一塊鐵皮經過十二道工序,,36000次錘打、純手工製作的鐵鍋,紅遍全國,「章丘鐵鍋」瞬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不僅如此,「章丘鐵鍋」爆紅後,市場上的一些商家紛紛開始將機器鍋偽裝成「章丘鐵鍋」進行銷售。記者在某網購平臺上搜索章丘鐵鍋,顯示有近5000件商品。部分標註為章丘手工鐵鍋的商品售價竟然只有100多塊錢,有的甚至不足百元,有的發貨地點更是不在章丘,很顯然這都不是正宗章丘鐵鍋。
  • 章丘鐵鍋「涼」了?記者實地探訪竟發現…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躥紅的鐵鍋由盛轉衰,已然「失寵」?從年初到現在的數月光景,章丘鐵鍋經歷了什麼?小新赴章丘實地探訪,將謎底一一揭曉。趙曉 攝 假貨售賣猖獗砸「章丘鐵鍋」招牌 劉紫木透露,雖然章丘鐵鍋並未「涼涼」,但假貨蔓延,砸了「章丘鐵鍋」招牌。 在網購平臺上搜索「章丘鐵鍋」,眾多網店打出「手工鍛打」「無塗層」「不粘鍋」等賣點吸引消費者,價格七八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 章丘鐵鍋、濟南鐵匠、九轉大腸等都上《舌尖3》,章丘手工鐵鍋成「網紅」!
    >美味的產生從來離不開專業的器用有溫度的器用是美食真正的搖籃一口鍋,萬種味,這才是美食的標配!小編還特意到淘寶上看了看,一款價值349元的手工鐵鍋,從21點55分到22點05分,10分鐘之間賣出去了9個。
  • 章丘鐵鍋「涼」了?帶你去現場,有圖有真相!
    趙曉 攝此前因大量訂單積壓,旗艦店為保證質量、尊重匠心,曾下架產品,發聲明呼籲公眾理性消費。劉紫木說,停售期間,網上賣出的產品大多不是真正手工打造的章丘鐵鍋。「眼看贗品日漸猖獗,店鋪在五月中旬陸續上線鐵鍋,讓消費者了解真貨、區別假貨。」 劉紫木表示,目前,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章丘鐵鍋依然「瘋狂」,網購平臺排名前十的銷售量動輒破萬。
  • 「小大姐」直播鐵鍋生產:車間錘擊叮叮噹噹,每天賣多少笑而不答
    瑞視覺走進」同盛翔「章丘鐵鍋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用鐵錘叮叮噹噹地手工鍛打每一口鐵鍋。(王子瑞 攝) 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人們可以直觀地了解章丘鐵鍋手工捶打的獨特生產工藝,那叮叮噹噹的錘擊聲更能使他們感受到傳統工藝的魅力,提升章丘鐵鍋品牌的美譽度。
  • 章丘鐵鍋究竟好在哪
    大家好,我是Oomphy廚房,,隨著《舌尖上的中國3》的播出,一口名為章丘鐵鍋的炒鍋爆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口鐵鍋究竟有沒有那麼神奇,它的不粘鍋原理又是什麼。章丘鐵鍋號稱古法傳承,是被砸了三萬六千錘製作出來的,那麼,一口鍋砸這麼多錘到底有什麼用處呢?一口鐵鍋被砸了這麼多錘,光滑如鏡,首先密度就高於普通鐵鍋,不易被損壞,使用壽命就長久。
  • 這款純手工鍛造的章丘鐵鍋太好了!
    章丘鐵鍋指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其製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鍊,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
  • 外國品牌不粘鍋就好用?2千年傳承中華鐵鍋見功底
    堂堂幾千年文化歷史的中華美食,就做不出一口好鍋?當然不是!別崇洋媚外了!外國品牌不粘鍋就好用?2千年傳承中華鐵鍋見功底!前年《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後,山東的章丘鐵鍋火到出圈......一口正宗的章丘鐵鍋需要經歷12道工序——其中包含36000次捶打,1千度高溫鍛鍊...再有經驗的師傅,一天也最多完成一口鍋。導致章丘鐵鍋「一鍋難求」!
  • 城事丨搶購章丘鐵鍋:我加你微信,先給你把錢轉過去吧
    打了一輩子鐵的牛祺聖不曾想到,自家手工打造的鐵鍋一夜間名揚四海了。緊接著是接踵而至的微信訂單和一群群的上門搶購者。這幾天,章丘鐵鍋「火了」,迅速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點話題。「一錘不能少」,三萬六千次的鍛打,成就一口近5斤重的鐵鍋。
  • 章丘鐵鍋「紅」了以後
    然而,章丘鐵匠群體卻面臨外有雜音、內生躁動,章丘鐵鍋已成為一口「熱鍋」。2月3日,在接受濟南時報獨家採訪時,「同盛永」手工鐵鍋傳承人之一的馮全永這樣講述章丘鐵鍋的復興路。  但他卻沒猜中「後續」。時下,距離當日的採訪已過去了整20天,登上《舌尖上的中國3》後的「同盛永」手工鐵鍋,又是另一番景象:播出當晚近3000口存貨被「搶光」,並收到數十萬口訂單。
  • 陳興傑:手工鐵鍋為何不靈了
    我認識的一位媒體人說,作為在北京的章丘人,活了半輩子,居然不知道家鄉的特產是鐵鍋。 「舌尖3」怎麼讚美章丘鐵鍋呢?它說那鍋,如明鏡可以照人,不放油也不黏鍋,用清水就可以炒雞蛋。聽起來真是好鍋。 我問一位廚界行家,這手工的鐵鍋和我們常用的不繡鋼鍋,有什麼不同呢?
  • 手打3萬錘,小米有品火候臻三環章丘鐵鍋,舌尖上的中國同款
    我是山東人,章丘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知道章丘鐵鍋。但鐵鍋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被外來的不鏽鋼鍋不粘鍋強烈衝擊,幾乎絕跡,到了2000年之後,年輕人連聽說過的都少了,更別提用了。「臻三環」、火候、小米有品聯合打造,火候臻三環聯名款章丘鐵鍋,舌尖上的中國同款,年輕人的第一口章丘鐵鍋?臻三環和火候同為匠人心,共築匠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