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ibookreview
『每個早晨,與574000人一起閱讀』
複雜深邃的故事情節、暗流湧動的權力鬥爭、血雨腥風的疆場廝殺、豐富飽滿的人物設定……人們有一千個理由解釋《權力的遊戲》所獲得的巨大成功,這場發生在虛幻遙遠的維斯特洛大陸及其以東的厄斯索斯大陸上的權力鬥爭,跨越過巨大的冰牆,寒冷的森林和寬廣的海洋,俘獲了無數觀眾的心。
而整部劇作最令人稱道的,除了恢宏精美的場景以及演技精湛的演員外,當屬原作《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雷蒙德·理察·馬丁「反常規」的劇情設定,尤其是在書寫戰爭和權力鬥爭中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女性和暴力時,這部作品顯現出了極為叛逆的解構主義精神,對傳統英雄神話進行了徹頭徹尾的顛覆。
女 性
女性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推動情節、操縱權力、美貌法力並存
從火焰和灰燼中重生的丹妮莉絲渾身赤裸,覆蓋煙塵,身上趴著三條新孵化的小龍,人們不禁心悅誠服於她……龍母丹妮莉絲的統治展現了非凡的女性力量。
龍母
《聖經》上寫道,上帝先造出了男人,隨後從男人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出了女人。在以基督教和父權思想為主流的西方社會,這一描述深刻體現了「女人是男人附庸」思想的根深蒂固。因此,父系統治佔主導的設定在文學作品中也非常明顯,不少傳統奇幻作品中,英雄多是男性形象。例如《魔戒》《龍槍編年史》《霍比特人》等小說中,儘管也有女性出現,但女性時常被邊緣化、理想化、類型化,比如作為被男性守護的對象,或者男主身旁的配角出現。可以說,作為拯救者、領導者和權力象徵的男性是傳統奇幻作品的常見「套路」。
在《權力的遊戲》裡,劇情卻十分令人意外:儘管起初登場的三大派別都是由男人領銜,即艾德、勞勃國王和沒落的前朝王子韋賽裡斯。而隨著情節的推進,男性主導的光環漸漸逝去,女性勢力開始成為主導。艾德被斬首,女兒艾瑞亞展現出了成為領袖的氣質;勞勃國王的權力逐漸被他出軌的妻子瑟曦篡奪。
瑟曦
所有女性角色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即是坦格利安王朝公主丹妮莉絲。丹妮莉絲初次登場時是一個被哥哥當做性玩物交換給擁有4萬大軍的多斯拉克首領卓戈卡奧的悲慘女子,年幼柔弱的她被迫捲入這場男性的權力鬥爭中。然而,隨著哥哥、丈夫的死去,丹妮莉絲脫離了對於男性的依附,開始主導自己的人生,最終憑藉強大的力量成為令人敬畏的彌林女王。
劇中另一個引人矚目的女子是出身高貴又擁有絕世美貌的瑟曦。瑟曦通過政治聯姻成為王后,本以為可以坐擁天下,但很快發現自己的丈夫勞勃僅僅是將她作為和凱巖城結盟的信物和洩慾的工具。瑟曦痛恨這種被奴役和施暴的生活,並很快決定展開報復,她謀害丈夫並發動政變,將自己和弟弟詹姆亂倫所生的孩子喬弗裡、託曼作為勞勃的繼承人先後推上王位,自己則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統治國家。
「紅袍女」梅麗珊卓
除此之外,《權力的遊戲》中還有著各種各樣令人印象深刻的,佔據重要位置的女性角色,如在戰場上表現突出的布蕾妮,擁有強大法術的「紅袍女」等等。
顛覆男權是夢幻意淫?
成為施暴者、傷害女性、忠貞的審判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故事背景被設定在類似歐洲中世紀,嚴重男尊女卑的環境下,女性的抗爭有時候顯得格外無力又難以跳脫出男權統治的框架。
龍母的故事顯然有點過分投機取巧且不可複製:是她被上天所賦予的強大的,讓別人難以匹敵的力量幫助她成了女王,這種超自然的力量巧合地存在於一個弱女子的身上,被磨難所激發出來,聽起來像是一場夢幻般的意淫。
而靠自己的謀略和努力而權傾一時的瑟曦,也無法逃離男性對女性忠貞的審判:她的愛人詹姆曾經把她當成高貴神聖的仙女,把自己看做守護瑟曦的戰士。然而,當詹姆得知瑟曦和諸多男人都發生過性關係之後,對其產生了劇烈的負面情緒,瑟曦在他心裡一下子成為了墮落的、一文不值的蕩婦,不再值得去愛和尊敬。瑟曦被扣押起來等待審判時,寫了一封信函向詹姆求救,他卻看了一眼就扔進火裡,置之不理。後來,詹姆被人問起,想要什麼樣的女人。他回答說,想要純真的女人。
此外,儘管瑟曦獲取了她渴望至極的權力,卻不會運用權力,她對權力的行使只是對父親和丈夫不成功的模仿;而且以同樣的行徑傷害其他的女性,成為和自己丈夫一樣殘忍的施暴者,操縱著無辜女性和自己的兒子聯姻。
瑟曦的恥辱遊街(walk of shame)
最終,瑟曦被剝去衣物、剃光頭髮,一絲不掛地步行穿過城市,供全城人圍觀。髒汙的地面汙染了她的腳,尖銳的硬物割傷了她的腳掌,使她每走一步都留下血印。滑溼的汙水害她跌跤,使她的膝蓋鮮血淋漓。人們衝她鬨笑,高聲叫她妓女、蕩婦。瑟曦在排山倒海的惡毒眼神和汙穢羞辱中摔倒在地上,手腳並用地向城門爬去。女性通過性得到了權力又失去了權力,最後遭遇的嘲諷依舊是關於性的,這荒誕的人生恰恰是男權社會下一場深沉的悲劇。
暴 力
戰爭殺戮反映人性與權力關係
暴力是故事根本,虐待是權力本質
婚禮開始了,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場「血色婚禮」。羅柏·史塔克及其家族一行作為貴賓出席,誰能想到,這位劇情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與其妻、其母以及尚未出世的孩子一起慘遭殺害,「北境之王」的頭顱被殘忍地斬去。
血色婚禮
這戲劇性和衝突感爆表的一集不僅在網站上獲得了極高的評分,也充分體現了原作者馬丁的「暴力觀」:一是通過大量的關於戰爭、殺戮的暴力描寫反映出人性與權力之間的複雜關係; 二是在敘事上實踐了一種對讀者而言有暴力傾向的小說敘事模式。
暴力始終是文學作品青睞的主題之一。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中的血腥戰爭是西方暴力敘事的開端,《聖經》中也有大量的暴力敘述如獻祭與犧牲,軾兄殺父、屠仇敵之城等。然而,在馬丁的設定下,暴力並不只是常規的和性愛一起,通過鮮血加裸體的方式成為觀眾發洩原始衝動和力量崇拜的元素。
《權力的遊戲》裡,暴力即是故事的根本,可以直接推動情節發展。首先是作品中幾乎把所有的人物身份都置於控制和反抗的暴力關係之中,本質是權力的施虐和被虐關係,從而展現人性的複雜:英雄並不是一開始就戰無不勝,而是在曲折的人生中成長起來。劇中的幾乎所有主要人物都通過暴力經歷了深刻的痛苦——母親目睹子女被殺,女兒目睹父兄慘死,妻子懷抱死去的丈夫,戀人的生死離別等等經歷。
然而,施暴者和被施暴者之間不僅僅是對抗的關係,他們對峙中存在著妥協,壓制中存在掙扎,部分被施暴者甚至對施暴者產生了迷戀。例如丹妮莉絲被戰爭暴力所害,又被兄長販賣給部落首領做妻子。作為一個嬌弱的流亡公主,她本來是驚懼於部落的野蠻,但卻在見證了首領殺死自己兄長的時候感受到了復仇的快感和暴力的力量,甚至最後,對丈夫產生了依賴之情。
「凡人皆有一死」模糊善惡標準
每個人都參與殺戮、沒有永遠的好人
其次,暴力殘殺的方式也是馬丁對傳統性英雄故事表現出反抗的根基:在傳統的英雄神話和魔幻作品中,善惡涇渭分明,英雄總是能獲得最後勝利。黑暗勢力永不會徹底滅絕,而是躲藏在黑暗的角落裡等待著下次崛起的機會,但又再次被英雄化險為夷……而《權力的遊戲裡》裡,每個角色均可能隨時遭遇慘烈的死亡。人物的軀體承載性虐、折磨和死亡等具體的暴力手段來整合這種二元對立的關係,這實際是馬丁反權威模式敘事立場的體現,帶有強烈的叛逆精神。
詹姆·蘭尼斯特
從故事內容和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施暴、受傷和慘死造成了善惡的模糊:每個人都沾染鮮血,每個人都參與殺戮,都有殘忍的一面,沒有一個人是永遠的好人,也沒有人是完全的壞人,如國王護衛「獵狗」作為一個醜惡的配角,竟然偶爾能夠顯出正義的騎士精神。又如詹姆,剛出場的時候是不可信任的弒君者,是與王后姐姐通姦的罪人,也是他在亂倫之事暴露後把史塔克家族不到10歲的布蘭推下了城堡,致使孩子殘廢,直到在囈語森林被羅柏俘虜後,詹姆仍然是信口雌黃,不知悔改的惡人。然而,不幸斷臂之後的他遇到了布蕾妮,人生有了巨大的反思和轉變。正是這種每一個角色在暴力遭遇下的善惡搖擺,塑造了人物的靈魂。
小說敘事方面,作者通過主角的暴力性遭遇來打破讀者的閱讀期待,控制和支配讀者閱讀的走向。讀者也總能被作者調動,不斷地尋找初始的閱讀期待,在不斷被暴力衝擊刺激的過程中體會戲劇般的震撼。艾德·史塔克沒有因為是主角、是領袖而倖存,也沒有因為其本身的正義與善良而倖存,恰恰相反,他死於自己的善良,他的大女兒珊莎則疾呼「世界上已沒有英雄」。
《權力的遊戲》殘酷地告訴觀眾:凡人皆有一死,而正是這些血肉豐滿的,有著人性缺陷的凡人,鮮活地在玄冰與烈火的洗禮中蹣跚前進,吸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目光。
「凡人皆有一死」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阿莫,編輯:鄭琪、方格,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挺一下堅持原創的書評君
▼
點擊以下 關鍵詞 查看精彩內容
封閉小區 | 民科 | 2016期待之書 | 2015遺珠之書 | 知更鳥 | 引力波 |《美人魚》| 孔飛力 | 2015年度好書 | 奇葩翻譯 | 剩女 | 豐子愷 | 偷書 | 在島嶼寫作 | 同性戀群像 | 弟子規 | 康夏 | 權力的遊戲 | 小王子 | 孤獨圖書館 | 黃家駒 | 腋毛禁忌 | 二十四節氣 | 伍迪·艾倫 | 夏日翻書 | 禁菸令 | 瑪麗蓮·夢露
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去書評君的小店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