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生和他的「甜蜜」事業

2020-12-22 銅陵新聞網

王高生在展示蜂箱。

王高生的蜂場。

王高生(前)帶客戶參觀蜂場。 本文配圖均由王高生提供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陳燕飛)收過幾茬蜜之後,今年蜂場最忙的時候過去了。

然而,在樅陽縣旗山電商產業園裡,57歲的王高生依舊閒不下來。蜂箱遍布在茂林花草之間,成千上萬隻蜜蜂四處尋花採蜜。王高生也跟蜜蜂一樣忙碌在花叢中,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甜蜜」的事業。

養蜂36年,從興趣變成事業,從「門外漢」變成「土專家」,從普通蜂農變成致富帶頭人。和蜜蜂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王高生的蜜越來越醇,事越幹越多,日子也越過越好。

養蜂走上致富路

今年57歲的王高生,大半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養蜂。

王高生身材瘦高,說起話來慢條斯理,談起蜜蜂和釀蜜時,滔滔不絕。如果不說話,不知道王高生是個「土專家」,他看起來倒更像是一位教師。「在養蜂前,我還真當過2年老師。」王高生笑著說,1982年高中畢業的他,在老灣中學曾教過2年的英語,後來回到家務農。

王高生泡上一壺蜂蜜水,把記憶的指針撥回了36年前,那個與蜜蜂「邂逅」的日子。由於樅陽生態好,不少人家門口有蜜蜂光顧,「我父親當年身體很差,聽別人說吃蜂蜜對身體好,後來他就養了四五箱蜂自己吃,有時候也會賣一點。」王高生說,可是父親年紀大了,根本就不懂養蜂技術,蜜蜂沒養好。

剛從學校回來的王高生對養蜂感興趣,便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因為有文化知識,王高生那時候的思想就比別人超前,「別人養蜂一般都是跟著季節走,或者順其自然,但我不一樣,我首先要選擇好的蜂種,同時要科學飼養。」

年輕人幹事勁頭足,王高生剛開始養蜂,就扎進了蜜蜂堆裡,每天研究蜜蜂的樣子、習性,如何採食、產蜜等,很快掌握了養蜂技術,「養蜜蜂一定要鑽研,和蜜蜂成為朋友,甚至像是同類,這樣才能養好蜜蜂。」得益於每年跟著縣裡的養蜂協會去外地交流,王高生的養蜂技術更加專業,同時引進了新的蜂種,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大幅提高。很快,王高生的「甜蜜事業」走上正軌,養殖蜂箱達100多箱。

「我感覺養蜂的確是『甜蜜』的事業,記得1987年的時候,我當時養蜂一年的收入就有四五千元。」王高生開玩笑地說,在當時的農村,他們家已經算提前過上小康生活了,「甜蜜」的事業給王高生曾經的苦日子加了糖。1990年,王高生就花了3.2萬蓋了一棟小洋樓,惹來村裡不少羨慕的眼光。

觸電「釀」出「大事業」

起初只是普通蜂農,一下子做成了小產業,家裡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王高生心裡也甜,萌生了更高的想法,想將「小產業」做成「大事業」,沒想到卻遭遇了多次挫折。

「我們的蜂蜜這麼好,可是基本都是周邊的人來買,銷量有限,為何不能走出去,讓省城的人也知道我們的蜂蜜呢。」王高生是個不安於現狀的人,2000年,他同時開了兩家專賣店,「一家在樅陽,一家在合肥。」可是由於合肥店面拆遷,當年王高生就虧損了好幾萬。

2003年,王高生註冊了自己的蜂蜜品牌——高生源,由於他在當地蜂農中知名度高,他也被推選為樅陽縣養蜂研究會會長,他與全縣蜂農籤訂合同,實行訂單有序生產,「2004年,我收購本地蜂農的蜂蜜賣到出口廠家,由於出口行情隨著國外價格變動,一下子虧損了12萬,再加上我貸款買地建房,到2008年,我的債務超過了130萬。」

咬咬牙挺過去,還是轉行轉業,王高生也遲疑過,不過很快決定堅持幹下去,「我這個人認定了一件事就喜歡鑽研進去。」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2008年,王高生參加了省養蜂協會組織的海峽兩岸交流會,「過去我們的蜂蜜產品,主要通過專賣店加線下超市、鋪貨傳統模式銷售,在會上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電商。」

了解到電商的銷售前景後,王高生回來決定發展電商。「剛好我女兒王夏從合肥電腦學校畢業後,在幫助我養蜂,我就讓她負責開網店。」王高生說,開了淘寶店,蜂蜜產品賣上了網際網路,2011年蜂蜜的淘寶銷售額就達到了200多萬。在看中了網際網路的發展勢頭後,同年王高生又註冊了樅陽縣高生源蜂業有限公司,申辦了QS生產許可證,並申請入駐天貓商城,將高生源產品規模化、規範化,銷量逐漸上升,2017年公司淘寶網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

「甜蜜」事業越做越大,現在王高生的公司已發展重點養蜂戶300戶,蜂群1.5萬箱,年蜂蜜產量達350噸,蜂王漿10噸,花粉8噸,蜂膠1噸,公司產品完全走產供銷一體化之路。目前公司有1000多家代理商。而王高生已經拿下了多塊金招牌:公司先後被評為市級龍頭企業、安徽省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等。

傳授「蜜訣」助脫貧

30多年致力於蜜蜂養殖事業,從普通蜂農搖身成了「養蜂大王」,王高生也是個熱心人,經常走訪養蜂人,向他們無償提供養蜂技術,為他們提高效益。在他的示範帶動下,當地越來越多的村民養起中蜂。他還率先成立樅陽縣蜜蜂研究所,專業研究蜂種培育,不斷引進適合地區養殖的優良品種,成為樅陽縣全民推廣優良蜜蜂養殖第一人,對推動全縣養蜂蜂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

自己的「甜蜜」事業越做越大,王高生又想著為貧困戶們「謀福利」。今年,他計劃對樅陽縣兩個鄉鎮11名貧困戶試點實施養殖捐贈項目,研究實施養蜂產業+電商銷售一體化扶貧項目,期望帶動更多貧困戶養殖中華土蜂,尋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建設育蜂場、開展養蜂技術培訓、創建蜂蜜公共品牌……

「我也過過苦日子,是養蜂改變了我。」教學養蜂,又送技術又送蜂,傳授「甜蜜」事業,王高生覺得自己理所應當。帶著所思所盼,王高生奔波在山頭,又開始觀察蜜蜂,為下一次的豐收做準備,「向蜜蜂學習,勤勞、敬業、無私、團結,蜜蜂釀就脫貧路,期待鄉親們都有嘗到『甜蜜』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王生雲:用心守護甜蜜的事業
    20歲時,他參加工作進了糖廠,開始從事甜蜜的事業,這一幹就是31年。  王生雲現任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焉耆糖業分公司製糖車間主任。他從製糖車間的維修工做起,在流供班長、值班長、主任助理、主任的崗位上,一步步腳踏實地地不斷前行。  製糖設備流水線長、工藝複雜。
  • 喬帥:釀造甜蜜的事業
    今年51歲的喬帥,擁有16年的養蜂經驗,原來是木工的他在2004年跟隨著父親走上了養蜂路,從此便開啟屬於他的「甜蜜」人生。走進喬帥的養蜂場,乾淨整潔的小院,錯落有致的擺放著80多隻蜂箱,蜜蜂嚶嚶嗡嗡在蜂場上空飛舞,成群結隊的蜜蜂在蜂箱門洞裡有序地進進出出,讓人眼花繚亂。
  • 甜蜜的事業,甜蜜的結果,看「蜂王」的成長
    向瀘溪養蜂人打聽「蜂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慶豐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忠慶。紅土溪辛女峰,地處武陵山脈末端,山腳下是天然的生態養蜂好場所,一排排蜂箱整齊地擺放在樹蔭底下。一個臉膛紅潤、長相斯文的中年漢子,正忙著察看蜂箱,原來他就是大家口口相傳的「蜂王」。
  • 「蜂王」的甜蜜事業
    「蜂王」告訴我們,他與70多戶社員一起,共養殖蜜蜂1200多箱,每年蜂種銷售收入10萬多元,蜂蜜、蜂蠟、蜂花粉等蜂產品銷售收入400多萬元。如今,養蜂儼然已經成為他實現人生轉折、追逐人生理想的甜蜜事業。  談起創業經歷,楊忠慶心裡自有一番辛酸和苦楚。2001年,他遭遇人生第一次挫折,遇到糧食部門改制,失去了糧站的工作。
  • 楊雲剛:不畏艱辛釀出甜蜜事業
    當他躺在床上,對生活失去信心時,妻子卻對他說:「腿殘疾了,但還有手嘛!人活著不放棄,就總有辦法。」妻子的話讓他對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幾年後,當身體得到一定康復後,楊雲剛就開始了自己甜蜜的事業——養蜂。確定養蜂后,他在熟悉了各種蜜蜂和蜂蜜特質後,引來「中蜂」進行餵養。剛開始,夫妻倆為了照顧好蜂群,在離蜂桶不遠處搭了個簡易的窩棚,白天照顧蜜蜂,晚上就宿在這裡。
  • 決勝2020丨心有所「薯」,甜蜜的事業
    這親切而熟悉的味道,開啟了我們尋訪甜蜜事業的一天……白龍塘鎮位於西鄉縣東北部,屬於淺山丘陵地區。這種地形適合生長高澱粉型紅薯,而這也是紅薯香甜的關鍵要素。帶我們去紅薯加工廠的路上,白龍塘鎮黨委書記楊邦安說,全鎮目前種植了接近兩千畝的紅薯,帶動60多個貧困戶。2019年加工廠建好之後,以每斤6毛的保底價收購紅薯,高於市場價約25%。
  • 賣賣農貨,麗水農村小夥年銷1500萬,他說這是一份「甜蜜」的事業……
    抖音粉絲257萬  直播帶貨年銷售額1500萬元  他卻稱自己只是一個  「90後養蜂人」  用一部手機  他紀錄下家鄉松陽的  好山好水好風光  也將當地的農產品推廣到各地  他說這是一份甜蜜事業  要一直奮鬥下去  笑容燦爛、身姿挺拔的
  • 國乒樊振東與「緋聞女友」甜蜜互動,引起爭論,但是他以事業為主
    ,兩面反膠,實力出眾,多次在桌球上獲得獎項和冠軍。回顧他以往的桌球生涯十分精彩,多次獲得獎項和冠軍,收穫到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和喜愛。,皮膚還特別白,又加上他高超的球技更加引起大家對他的喜愛之情,大家都知道運動員之間互相談戀愛會有所影響成績,所以隊裡也是很嚴禁這個,這樣的情況下樊振東也一直對外聲稱是單身,不過球迷們也是處於好奇是真的沒有還是有所隱瞞呢?
  • 甜蜜的事業,黃河岸邊的做糖人
    在這裡,有一群專業專注的做糖人,用現代科技和健康時尚理念,走進傳統食品、並改良傳統食品,做出了新的甜味經典,開創著新的甜蜜的事業。源遠流長的黃河文明,隨著歷史的進程,衣食住行、人文自然都在傳承和創新。傳統食品製造業,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不斷提升改進。糖類產品作為最常用的日用品之一,是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是重要的民生素材。
  • 在青年北侖創業的俄羅斯族姑娘​「甜蜜事業...
    在北侖創業2年時間,俄羅斯族姑娘王馨怡的「甜蜜事業」越做越紅火。從2018年開始,她在北侖開啟了她的「甜蜜事業」。這個十一長假,她主持策劃了兩場婚禮,忙得不亦樂乎。「我覺得婚禮是一件能提升幸福感的事,這是一個幸福的職業。」在北侖這座宜居宜業的城市,她的甜蜜事業走得挺順利。
  • 黃梅蜂蜜產業領路人洪正凱,因病於蜂結緣,因蜜成就甜蜜事業!
    因病於蜂結緣,因蜜成就甜蜜事業!成立了黃梅凱歌蜂業合作社,並擔任其合作社理事長!這22年,他從一個依靠蜂蜜療養的病人,轉變為遠近聞名的「養蜂大王」,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貧困戶,到帶動鄉鄰致富的帶頭人。這22年,他悄悄的逆襲,如蜂蜜釀蜜,不辭辛苦,甜蜜一方。盛夏未至,花開正盛,群蜂飛舞,洪正凱站在群蜂之間,指導著合作社的養蜂人。洪正凱抬頭看了一眼錯落有致的蜂箱,自己都不相信,這輩子會跟蜜蜂如此親近,並且把養蜂當成自己的事業。
  • 農大二十四節氣之冬至——蘋果教授的甜蜜事業
    農大二十四節氣之冬至——蘋果教授的甜蜜事業 系列微視頻《農大二十四節氣》由青島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監製、C印象影視工作室製作,選取建國70周年、建校68年來湧現出的在各領域做出突出成績的農大專家、學者、教工、學生、校友等群體或個人,將他們的事跡、精神與二十四節氣有機結合
  • 幾月出生的人,事業成功,愛情甜蜜,賺錢不少,下半生精彩無限
    對很多人來說,前半生的努力奮鬥,將化作後半生的甜美結果,而下半生的出生者則更為引人注目,他們本身就是比較幸運的人,其次又能把握好成功的機會,所以他們在後半生中尤其精彩的創造了事業,成功,也擁有了幸福甜蜜的愛情。
  • 又是一年花開季——岵山荔枝花的甜蜜事業
    但奇怪的是,就算老下雨,荔枝花也很少被打落,而一旦荔枝結果後隨便下場小雨,樹下卻是滿地青色的小荔枝,讓人看了都「心疼」。這也是果農們特別不希望在荔枝結果時經常下雨的原因。 不過也正是因為荔枝樹的「惜花不惜果」,給小蜜蜂和果農們帶來了厚禮,那就是——荔枝蜜。開花時節,只要天氣晴好,蜜蜂就會成群出動,嚶嚶嗡嗡忙著採蜜。
  • 探訪糖博會 領略甜蜜事業高科技
    促糖業繁榮 創甜蜜未來   ■小記者唐墨桐 南寧市鳳翔路小學   12月20日,南寧晚報小記者團來到食糖展區和糖業合作展區,進行參觀採訪。   小記者參觀和採訪了中糧糖業(中糖)、廣西鳳糖、東亞糖業的展區。
  • 婚禮策劃師的「甜蜜」事業
    東東:把美好的瞬間變成永恆的幸福婚禮紀實攝影師東東入行14年來,他已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了1000餘場婚禮。東東拍攝的作品極具個人風格,在他看來,紀實婚禮攝影是在拍「電影」,「參演」的每個人都是獨立而真實的,每個表情都是立體而生動的。
  • 興平:葡萄園裡的甜蜜事業
    正在地裡採摘葡萄的興平市農拓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秀淵信心滿滿,他說:「寨子村種植的500多畝葡萄全部採用了無公害化栽培,施有機肥,滴灌節水、葡萄套袋、搭防雹網,葡萄園生草保墒等技術,果香濃鬱,主栽品種包括戶太8號、興華王、夏黑等,一到葡萄成熟季節,空氣中都有甜蜜的味道,品質好,自然有客商來,每到周末,鹹陽、西安等地的消費者還開車來寨子村採摘葡萄。」
  • 愛情事業雙豐收!魔獸與未婚妻約會送玫瑰甜蜜 找到5個孩子後媽
    北京時間10月22日,不得不說,魔獸愛情事業雙豐收。在拿到生涯第一座總冠軍之後,魔獸沉浸在幸福之中,他跟未婚妻蒂亞-庫珀也分享了兩人的甜蜜,羨煞旁人。兩人最近又參加了一場慶祝聚會,魔獸和蒂亞-庫珀也是大方秀恩愛。
  • 2021年鴻運當頭,屬雞人紫薇星護佑,事業順暢,愛情幸福甜蜜
    導讀:2021年鴻運當頭,屬雞人紫薇星護佑,事業順暢,愛情幸福甜蜜屬雞的人,一般做起事來會堅持不懈,不會輕易放棄努力,勤奮能幹,個性好強好勝,好面子,在人群中總是挺胸昂頭,給人以勝利者的姿態,即使輸了也不會言敗。
  • 「巡察故事」巡察後「甜蜜事業」有起色了
    「因為合作社沒有養蜂經驗和管理技術,在取得關索街道黨工委同意後,合作社主要是採取租賃方式實施該項目。」村合作社法人代表說,合作社與養蜂人餘某某、羅某籤訂租賃協議,將蜜蜂養殖資產租給他們經營管理。但餘某某未在大橋村開展養殖,而是把養殖地點改建在其他鄉鎮,所以巡察組看到的只有少部分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