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瀘溪養蜂人打聽「蜂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慶豐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忠慶。紅土溪辛女峰,地處武陵山脈末端,山腳下是天然的生態養蜂好場所,一排排蜂箱整齊地擺放在樹蔭底下。一個臉膛紅潤、長相斯文的中年漢子,正忙著察看蜂箱,原來他就是大家口口相傳的「蜂王」。
他與70多戶社員一起,共養殖蜜蜂1200多箱,每年蜂種銷售收入10萬多元,蜂蜜、蜂蠟、蜂花粉等蜂產品銷售收入400多萬元。如今,養蜂儼然已經成為他實現人生轉折、追逐人生理想的甜蜜事業。
談起創業經歷,楊忠慶心裡自有一番辛酸和苦楚。失業後,曾經做過臨時工,也跑過椪柑營銷……在經過多次嘗試和思考後,他發現,養蜂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或許這就是他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起初由於不懂技術、疏於管理、缺乏經驗,楊忠慶引種的10多箱蜜蜂,得了蜂蟎病,幼蜂發育不良,成年蜂大批死去,蜂場幾乎遭受了滅頂之災。
後來他買了許多養蜂技術書籍,虛心向專家請教,向師傅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無數次跌倒又爬起,2005年,他養殖了20箱蜜蜂,產出蜂蜜2000多斤,收入達5萬多元,楊忠慶的甜蜜事業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之後他意識到小戶的分散養殖和傳統的經營方式很難適應市場需要,也不利於養蜂產業發展。2012年,由他牽頭,周邊10多戶養蜂專業戶成立了瀘溪縣第一家養蜂專業合作社——「瀘溪縣慶豐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經營,實現了信息、技術、利益共享,當年養殖規模達到310多箱,銷售收入93萬餘元。
只要有人向楊忠慶請教養蜂技術,他都樂意傳授。洗溪鎮李什坪村村民田祖林,兩年前,還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一家人全靠他在外打零工掙錢過日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有幸結識了楊忠慶。楊忠慶向他推介了養蜂這項致富項目,並親自帶他到蜂場考察,向他傳授生態養蜂技術,使他堅定了養蜂發家致富的信心。
目前,他的合作社生產經營有蜂蜜、蜂蠟、蜂花蜜等多種產品,並成功註冊了「湘慶豐」牌蜂蜜商標,主要通過「網際網路+微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年銷售蜂產品達5萬多斤,創利潤320多萬元。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