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星遙感影像 看江西「熱」起來

2020-12-26 瀟湘晨報

近日,江西省利用衛星對南昌、九江、上饒等地,進行了遙感監測對比,影像結果顯示,江西生產熱度變高、生活速度加快。江西已從復工復產邁向滿工滿產,經濟社會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滿工滿產 工業區域熱力值增高

熱紅外衛星影像,是利用遙感衛星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拍攝的畫面,顏色越紅代表熱異常數量越多。

這是兩張分別拍攝於今年 2 月和 4 月底,南昌經開區的熱紅外衛星影像,我們可以看到顏色對比非常明顯。

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科技地信處處長 李瑛:" 2 月份它的顏色比較偏黃,是呈現低熱的一個狀態,到近期它已經顏色非常深了,變成深紅色,顏色越紅就代表該區域的熱力值越高。"

工業區域熱力值的增高,表明這個地區生產活動的頻繁。

2 月份,南昌經開區為區內近 6000 家企業制定了精準保障政策,3 月中旬,區內所有企業實現滿工滿產。

同興達精密光電有限公司,10 條生產線 3 月起就進入滿產狀態,為了挽回疫情帶來的損失,現在更是快馬加鞭。

南昌同興達精密光電有限公司製造中心經理 劉雲:" 我們 4 月份出貨的話是 1160 萬顆,比 3 月份同比增長 12%。為應對訂單的增長,我們目前三期是提前投產了 6 條產線。"

物流熱 碼頭作業線滿負荷運轉

生產越來越熱,帶來的是物流的快速運轉。

在九江港的衛星影像中,2 月份還有幾十艘貨船停泊駐港,到了 4 月,則只剩下了幾艘。

江西省實施應對疫情穩定外貿增長 10 條政策措施,對從九江港到上海的貨運 " 天天班 ",給予每個貨櫃 600 元運費補貼,全力保障貨船穩定運行。

現在,碼頭作業線已滿負荷運轉,船舶的停港時間大幅縮短,衛星圖像上少的那幾十艘貨船,早已滿載貨物,穿梭在不同水域。

上港集團九江港分公司副經理 郭禹:" 我們公司 4 月份完成貨櫃吞吐量 4.85 萬標準箱,環比增長了 4.7%,同比增長 42%。"

旅遊旺 生活節奏強力 " 復甦 "

除了復工復產的加速推進,生活節奏的強力 " 復甦 ",在熱紅外影像上也一目了然。

這兩張,是今年春節和五一期間三清山景區停車場的衛星畫面。從少到多,反映出遊客量的增長。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 錢慶斌:" 5 月份以來,遊客日均量都達到了 3000 多人以上,總體上較 3、4 月份增長了 80%。"

除了這 3 個地方之外,其它地方也在快速 " 回暖 "。

南昌高新區、南昌港、昌北機場、滕王閣景區等一些地方,衛星遙感圖像對比印證的都是生產 " 熱 " 起來、流動 " 快 " 起來、消費 " 活 " 起來。

江西財經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何小鋼:" 隨著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江西全力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生產製造、消費和供給都在快速恢復中。

江西經濟展現出巨大的韌性,各項經濟指標都在全國前列。特別是醫療、旅遊等產業潛力逐步釋放,對江西經濟恢復活力起到重要支撐。

【來源:江南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熱紅外衛星影像背後的秘密:看上海復工復產「熱」火朝天!
    近日,上海市測繪院嘗試通過熱紅外衛星影像分析,並且比較1月底和3月初的影像,發現上海復工復產正越來越「熱」。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下同)「熱度」看得到「熱紅外衛星影像,是利用遙感衛星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拍攝的畫面,顏色越紅代表熱異常數量越多。」
  • 復工復產加速推進 熱紅外衛星影像直觀顯現經濟「熱度」
    央視網消息:復工復產的加速推進,也包括社會運行、生活節奏的強力「復甦」,在熱紅外影像上一目了然,代表著經濟 「熱度」的紅色區域也迅速擴大。熱紅外衛星影像是利用遙感衛星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拍攝的畫面,顏色越紅代表熱異常數量越多。這是一張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熱紅外衛星遙感反演圖,紅色代表地面溫度高於整個地區平均溫度,通常來自工業、能源生產和大密度的人口生活、生產。
  • 冰路衛星獲南極遙感影像千餘張
    近日,記者從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程曉處獲悉,冰路衛星於2019年9月發射至今已連續運行9個月。期間衛星圓滿完成南極觀測任務,獲得南極區域遙感影像1018幅。位於中山大學的衛星地面運控團隊經過前期技術積累,自主研發了幾何校正和在軌輻射定標技術,已初步建立了冰路衛星數據預處理系統。   程曉告訴《中國科學報》,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極地天基觀測能力、推動「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國際大科學計劃,中山大學目前正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論證一顆專用於極地觀測的小型SAR衛星。
  • 為何不用無人機或衛星遙感影像測?
    很多人也許會有疑問,現在技術已經很發達了,為什麼不選擇乘坐直升機上山,或者用遙感衛星進行測量?2005年中國已對珠峰進行測量,15年之後再測,這個間隔會不會太短?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對珠峰進行測量,究竟有哪些重要意義?「衛星遙感影像現在主要用於地表的監測,它也可以獲得地表位置的一些信息。」
  • 遙感衛星助力金融保險,「四象愛數科技」發力遙感數據應用服務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的積累。如何將大量的遙感衛星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為更多行業提供服務,是當前遙感應用行業面臨的痛點。成立於2017年的遙感數據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三年時間的研發,在國土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大宗商品產量預測等領域,為政府、金融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遙感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 京杭大運河全長1710公裡 衛星遙感測出精確數據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所測量後得出最新結果  京杭大運河全長1710公裡  京杭大運河到底有多長?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所劉少創課題組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重新量測了這條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長的大運河,得出精確答案:京杭大運河總長度為1710公裡。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
    綜述及基本情況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以下簡稱「地面站」)是根據鄧小平同志1979年訪美期間籤訂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建立的,於 1986 年 12 月建成並正式運行,並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站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2007 年,地面站納入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的科技體系。
  • 2020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商用遙感衛星佔比...
    2018年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164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6日,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82顆。近三年來,全球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有所下滑。光學成像衛星佔比過半截至2019年12月16日,在遙感衛星各用途方面,各類遙感衛星來看,在已知用途的遙感衛星(799顆)中,光學成像衛星為413顆,佔遙感衛星總量的51.7%;其次為氣象學,存量衛星數量為128顆,佔比16.0%。
  • 華為雲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以太空視角,智看時空變幻
    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普及,林業管理部門得以通過遙感技術及時完成森林變化監測、森林蓄積量統計和應急救災等方面的管理和數據採集分析,林業管理由原始的粗放模式逐漸過渡到數位化管理方式。讓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了全新的智能化管理時代。
  • 16張衛星圖讓你愛上中國雲南-衛星圖,雲南,遙感衛星...
    這次普查採用了航天遙感、全球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圖片是遙感衛星從400多公裡的太空拍攝。 從這個高度看仔細端詳美麗的雲南,可以發現偉大祖國深藏的美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從中精選了16張美圖,一起來窒息吧!
  • 我國解析度最高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霧霾中也能拍出高清圖
    我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鄭逃逃攝這是一顆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截至7月6日,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總計完成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任務12條軌道,接收數據量1012GB,所有接收數據均處理正常。
  • 衛星遙感資料比對:敦煌陽關林場未發現林地大面積減少
    生態環境部衛星中心近年來陽關林場相關地類現狀遙感影像圖  1月26日上午,甘肅省舉行敦煌市陽關林場防護林被毀問題調查情況新聞發布會,調查組在會上通報初步調查結論:  經過歷年衛星遙感資料比對分析,2000年以來,未發現林地大面積減少情況。
  • 我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了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7月3日該衛星發射當天,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於22點07分至22點16分按計劃成功跟蹤、接收到高分多模衛星首軌下行數據。
  • 遙感影像AI算法助力金融機構獲取信息,「佳格天地」推出「望眼產品...
    文:劉年華編輯:石亞瓊**高效獲取資產信息,分析公司運營狀況和可能的風險,這是許多金融保險機構希望通過遙感影像實現的目標。「佳格天地」是一家通過衛星和氣象大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可視化系統,服務農業、環境、金融等行業的大數據應用公司。
  • 「MAXAR 杯」 30 cm HD 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製圖處理大賽頒獎大會...
    作為一次創意新穎、設計合理、針對性強的衛星影像製圖大賽,本屆「MAXAR 杯」不僅促進了廣大測繪工作者對 30cm HD 產品的認知、擴大了該產品的影響力,同時也為各單位提供了學習和交流機會,對於推動 30cm HD 產品在大比例尺製圖生產及其在其他行業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谷歌公司的遙感技術比中國小姐姐差遠了
    在航空航天遙感攝影領域,因為時間和成本的原因,需要一次拍攝更大的範圍,所使用的相機涵蓋範圍更大;另一方面遙感攝影需要真實準確,不需要美化,這就導致了影像產品的畸變問題更加不可調節,遙感影像依然會有變形的情況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室首席鄭偉:
    哪裡有災害,哪裡就有衛星之「眼」,鄭偉已經記不清自己發過多少期衛星遙感監測報告了,只知道每一次重大災害發生時,衛星監測服務從未「缺席」。  當災害發生時,從搜集衛星資料到分析數據,再到最終形成決策服務產品,每一步都很費時間。鄭偉撰寫決策服務材料時總是字斟句酌,來來回回要看好多遍,生怕有些地方表述不準確。
  •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首屆「四維杯」 遙感應用創新大賽發布
    為不斷創新挖掘我國自主航天遙感數據的應用價值,吸引更廣大用戶參與遙感應用推廣及其相關產業發展,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國家航天局指導下,在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方面支持下,2019年6月14日在寧波市杭州灣新區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上啟動了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首屆「四維杯
  • 高解析度遙感監測助力馬鞍山市防汛救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馬鞍山發布消息:為輔助對汛期發展情況的研判分析、掌握馬鞍山市防汛形勢,6月25日至7月15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馬鞍山數據與應用中心利用高解析度觀測衛星對當前汛情做了遙感影像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