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戰「疫」:40家險企擴展保險責任 新冠肺炎理賠再升級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疫情當前,我國保險業助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再迎新進展。據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_jinrong)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7日19時,已有40家保險公司宣布,擴展部分保險產品責任,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保障。

據了解,進行責任擴展的主要是三類險種:重疾險、意外險和醫療險。重疾險責任的擴展,是指被保險人首次經醫院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後,保險公司額外給付一定比例額度的保險金。意外險主要是增加了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導致的意外身故、意外傷殘。醫療險則主要通過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免賠額限制、取消定點醫院、取消給付比例限制等方式進行責任擴展。

賠付方面,重疾險的賠付額度差異較大,部分公司給付2萬元、5萬元或更高的關愛金,部分公司額外按某產品基本保險金額的20%給付保險金,還有部分險企以普通型、危重型及重型加以區分,又按輕症或中症、重症標準給付保險金。意外險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賠付金基本與基礎保額一致,個別公司有人均20萬元的限額;醫療險的報銷額度則多與基礎保額一致。

據新浪金融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這40家保險公司分別是:君康人壽、陽光人壽、新華保險、泰康人壽、鼎誠人壽、國聯人壽、國寶人壽、恆大人壽、天安人壽、招商仁和人壽、愛心人壽、崑崙健康保險、北大方正人壽、恆安標準人壽、光大永明人壽、中華人壽、復星聯合健康、橫琴人壽、招商信諾人壽、北京人壽、陸家嘴國泰人壽、安盛天平保險、瑞華保險、利安人壽、友邦、華貴保險、合眾人壽、交銀康聯人壽、富德生命人壽、民生保險、百年人壽、中德安聯人壽、華夏保險、天安財險、眾惠財產相互保險、上海人壽、京東安聯、中意人壽、前海人壽、滙豐人壽。

相關焦點

  • 中華人壽積極戰「疫」 擴展保險責任
    2020年2月6 日,中華人壽發布了關於中華人壽長期疾病保險責任擴展的公告,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客戶提供保障。公告顯示,中華人壽對旗下多款長期疾病保險產品保險責任進行了擴展,自2020年2月6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期間,被保險人確診初次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等待期或觀察期90日的要求),按合同基本保險金額的30%額外給付保險金,原保險責任不變。其中,中華福(卓越版)和中華健享無憂保險等19款產品均適用於責任擴展。實際上,這不是中華人壽初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出應對。
  • 積極肩負險企責任 同方全球人壽獲「深善戰疫先鋒」殊榮
    同方全球人壽憑藉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突出表現,為「全民戰疫」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公益力量,榮獲「深善戰疫先鋒」殊榮。同方全球人壽總經理助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及行政官王前進先生(左)與獎項主辦方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房濤女士(右)合影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的「戰役」迅速拉開。
  • 積極肩負險企責任,同方全球人壽獲「深善戰疫先鋒」殊榮
    同方全球人壽憑藉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突出表現,為「全民戰疫」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公益力量,榮獲「深善戰疫先鋒」殊榮。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的「戰役」迅速拉開。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同方全球人壽積極肩負險企責任,啟動七項理賠服務綠色通道,對於潛在理賠申請客戶展開主動溝通,主動跟進。
  • 保險抗疫大比拼:中國多維度助力,國外何談贈送保險?
    疫情期間,美、德等個別保險機構退還部分保費,英國保險機構則為減輕自身損失不斷嘗試撇清與新冠肺炎責任,反觀亞洲各保險主體則表現得更為積極,比如駐新加坡等國保險機構則主動將新冠肺炎責任納入保險責任,但整體來看,我國保險業表現最給力——捐款捐物、免費贈險或廣泛納入原有保險責任,減免保費(特定地區車險),家國責任完全超越個體商業需求。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多險企承諾理賠時「定義從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20版疾病定義規範發布後,不少保險公司一手抓理賠服務,一手抓新產品開發。目前,已經有多家險企承諾理賠時「定義從優」,從有利於保險消費者的角度進行理賠,還有險企表示正在制定相應方案,近期將發布。
  • 中國人壽擴展重疾保險產品責任 新冠肺炎最高賠100萬
    為更好地滿足客戶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保險保障需求,中國人壽緊急對旗下現有31款長期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進行責任擴展,涵蓋新冠肺炎確診保險責任,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所能享受的保障權益。凡購買了本次31款擴展責任產品的中國人壽客戶,一旦確診新冠肺炎且達到重型或危重型的,將獲得最高100萬元補償。
  • 【保險年終專稿】人身險業在抗「疫」中求穩求變
    站在年終歲末回望這一年,人身險業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在積極抗「疫」的同時,業務發展在極其不利的外部因素下實現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人身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8102億元,同比增長6.8%;原保險賠付支出4968億元,同比增長4.5%;保險金額106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
  • 應對疫情反覆,中信保誠人壽再推抗疫服務舉措
    近期我國局部地區連續出現零星散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發揮保險保障作用,中信保誠人壽近日推出三大抗疫服務舉措。這是繼2020年初中信保誠人壽推出抗疫服務舉措之後,再次針對新冠疫情升級服務保障。  此次中信保誠人壽推出的三大抗疫服務舉措,主要包括取消限制、擴展部分產品保險責任和提供「無接觸式」遠程健康服務。
  • 前海人壽對保險產品再次進行新冠肺炎責任擴展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1年1月15日,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人壽」)公布,對「前海家多保重大疾病保險」等多款產品的新冠肺炎責任進行擴展,以進一步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為客戶提供保障。
  • 福田保險業為解決企業後顧之憂 推出32類新冠肺炎保險產品
    >特色亮點:新冠病毒身故雙倍給付,保障額度高價格低、最高保額20萬聯繫人:易立聯繫電話:18682203572 六、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一)商戶保2.0企業新冠肺炎保險方案;「復業保」保險方案;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附加傳染病補償責任保險。
  • 「群雄逐鹿」保險科技 險企能否最終勝出?
    傳統險企加快布局  今年7月,銀保監會批覆中再產險成立中再巨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再產險擬出資7000萬元,佔比70%。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共有14家傳統保險機構投資了45家科技類子公司,多以保險集團為主。
  • 保險抗疫下半場(之一):香港四大險企如何「應戰」&如何「贈險」?
    『A智慧保』選取香港市場4家主流保險公司:AIA(友邦香港)、AXA(安盛集團)、Manulife(宏利集團)和Prudential(保誠保險),分別研究其在疫情期間所提供的額外保障、非常時期特殊安排相關及承擔社會責任等幾個維度做出分析考量(按照保險公司英文名稱首字母先後順序排列)。
  • 甲狀腺癌分級理賠 險企、消費者雙雙受益
    ★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擴展保障範圍。★擴展對重大器官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手術4種疾病的保障範圍,完善優化了嚴重慢性腎臟病等疾病定義。★甲狀腺未剔除,根據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並按照輕重程度進行分級理賠。
  • 人身險業在抗「疫」中求穩求變
    站在年終歲末回望這一年,人身險業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在積極抗「疫」的同時,業務發展在極其不利的外部因素下實現穩步增長。人身險公司迅速推出了眾多抗「疫」舉措,啟動應急預案、開通24小時客戶報案熱線、開設理賠綠色通道、擴展保險保障責任、贈送保險保障……  2月21日,新華保險完成首例新冠肺炎
  • 看完今年32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我發現理賠數據會說話
    保險是一種沒有實物形態、比較特殊的商品。因此,這個小可憐大多只能靠賠錢來證明自己靠不靠譜了。近期,我們翻閱了32家保險公司披露2020上半年的理賠報告,通過這些數據跟大家聊聊保險的配置問題。今天文章內容主要分為:1、理賠很靠譜2、幾大險種的選擇策略先說第一部分。理賠數據會說話這32家的保險公司數據顯示,理賠獲賠率都在90%以上。
  • 招商信諾總經理賴軍:以金融科技創新升級保險「全旅程」線上服務
    招商信諾人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首創視圖化保險功能 -- 「天璣視圖」、E化保單,再到北鬥智保,多年來在金融科技方面不斷創新突破表明: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不斷升級線上服務,將成為未來社會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
  • 2019年保險行業理賠數據顯示:保障範圍不斷擴大 科技賦能理賠時效...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2019年,保險行業賠付支出1.29萬億元,同比增長4.85%。其中,財產險賠付6502億元,同比增長10.26%,人身險賠付支出6392億元,同比降低0.14%。截至記者發稿,已有超過60%的險企發布了2019年理賠年報。
  • 為生命護航,眾惠相互完成首例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賠付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眾惠相互聯合出資人健帆生物(300529,股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帆生物」)推出針對一線醫護人員專屬贈險「醫護人員特定傳染病保險」的第一起理賠案例。此次獲得賠付會員為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感染科護士,負責收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工作,在醫院連續工作20多天,被檢測出新冠肺炎感染,現已住院接受隔離治療。
  • 成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試點兩年 為企業織密安全「防護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程文雯)你知道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嗎?它是指保險機構對投保的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有關經濟損失等予以賠償,並且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事故預防的商業保險。2018年1月,成都率先在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金屬冶煉與加工、民用爆炸物品5個高危行業試點,並擴展至生物製藥、機械製造、建材、涉氨製冷和食品加工等其他行業。截至2019年11月底,累計投保企業達1190家,為3.6萬餘名從業人員提供了服務保障。
  • 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新重疾定義及新重疾表主要包括三大重點:優化重疾定義範圍,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擴展至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建立重疾分級體系,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規定每種輕度疾病的累計保險金額分別不高於相應重度疾病保險金額的30%(徵求意見稿為20%),將甲狀腺癌根據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早期甲狀腺癌確認為輕症);重疾發生率表更符合被保險人特徵,其中2007版新定義重疾發生率(用於舊產品準備金評估